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燒一把野火:照亮音樂的路
熱愛音樂是癮、是癖、還是病?
從台灣流行樂的鋒頭浪尖,到最本土又最國際的大獎之巔
她在台灣音樂產業中走出了獨特的一條路!
愛上了歌,註定無藥可救
因為活在流行歌裡的情懷,是永恆的!
「她的病,是一種貢獻,其病姿之好看,三、四十年來台灣流行音樂史上不作第二人想。」──李子恆
《我的流行音樂病》是資深唱片人熊儒賢的音樂筆記,從她任職於主流唱片公司到創立獨立廠牌,看台灣流行音樂的演變。
第一輯〈座標〉以城市為起點,帶我們以熊儒賢的視野看每座城市的音樂地景。
第二輯〈江湖〉談唱片公司、音樂生態、也談這些年來對音樂圈人事物的雜感。
第三輯〈神遊〉選自《天下雜誌》獨立評論「聽台灣愛唱歌專欄」,談台灣重要的音樂人,也談對流行音樂圈有重大影響的人物事件。
光鮮亮麗的流行音樂世界背後並非只有八卦,熊儒賢以幕後製作唱片的經驗,以及自己對流行音樂的病愛觀,帶我們一覽數十年流行音樂風格嬗遞、業界生態見聞,以及對於流行音樂的個人觀察。
在最好的時光裡,她見證了偶像、巨星,與實力唱將的誕生
當唱片業面臨轉型,她開墾一片有機的音樂之田
音樂是文化、生活,是我們的地景
台灣的流行音樂地圖,已然打開了多元的圖像
本書特色
• 台灣唱片史上最好的年代裡,無數重要流行音樂專輯幕後推手的音樂生涯自述。
• 一覽數十年音樂產業故事、業界生態與見聞,以及知名音樂人的幕後小故事。
• 《天下雜誌》獨立評論「聽台灣愛唱歌」專欄精選文章,以專業角度分析流行音樂重要的人事物。
目錄
序/導讀
序
A面第一首
如果人的一生可以寫成一首歌,你希望自己是哪一首歌?
在流行音樂這一行待久了,對應唱片公司的順流或逆流,每首時代曲的更迭起伏,終究每一首歌中都有我,而我卻無法只成為一首歌,於是我判定自己得了「流行音樂病」!
歌如五穀雜糧,聽多了,難免一病。這病徵是不假思索的或哭或笑,邊唱邊跳,近似一種顛症,在這病症之中,得到了許多啟發,久病成良醫,而我的藥引子就是「歌」。
從一九八○年代進入唱片界,為了一揭流行歌的神秘面紗,我一步步走向流行音樂這座神壇,因為愛歌成癡,所以葷素不忌,我從中悟出歌曲的品味之道,就是「歌如其人」,而這個「人」是聽歌的人。
每一首你喜歡的歌,一定是你。
每一首我愛上的歌,一定有我。
隨著唱片公司的興盛,八○的偶像風潮、玉女情人到九○年代的全球華人歌手都來到台灣出片,吹來了日系、港風的浪潮,天王天后,名滿天下,而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華語歌手也都登上流行音樂排行榜的寶座,幾乎周周都有新專輯發行,我身在其中,第一手的情報,第一首的好歌,驚艷不斷,那是愛聽歌的音樂份子一起創造出的繁華樂景,整體市場年營業額一百二十億,這對全球唱片業來說,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
二○○○年之後,我們開始在網路上搜尋音樂,透過各個平台,流行歌;隨手可得,對於視歌如命的我,這是一份大禮。我反覆聆聽每一首歌,對應到時代之聲,甚至開始以「野火樂集」重塑流行音樂的定義。我深信,當你愛上一首歌,它一定觸動到你內心不想再沉默的堅強或溫柔。
寫下這篇序文的同時,我正在籌備一首連續劇主題曲的製作工作,縝密的編曲溝通和作曲協調,都讓我隨時處於工作狀態,「豐音樂」音頻節目的曲目準備,幾十張想聽的CD躺在我的書桌上,受邀編輯的音樂辭書檔案還開著,「台灣流聲機」展覽的資料正等著我確認,這些都是流行音樂病的處方箋。
成長在黑膠、卡帶、CD年代,我被每一首歌愛著,並且呵護長大,直到現在最興奮的時刻,還是等候每一首歌播放出來的情懷。
這本書,寫給同樣等過A面第一首的你。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