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以體驗學習反思觀點重塑中文系實務課程之教學行動研究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 294
    42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技術報告以體驗學習為課程設計之學理背景,將「體驗學習」融入中文系實務課程,藉由帶領學生實際踏查及學習創作,增進同學整合抽象知識理論與實踐之能力。以反思做為學習成效的檢核指引,進一步以教學行動研究、詮釋、分析學生學習之成效及代表之意義,以此反思初衷設定之教學目標,並提出省思建議改善之方,進行課程的創新規劃。研究探討體驗學習在中文系實務課程中之重要性,也藉此印證中文實務課程之存在價值,並發展中文教學指引。

作者

汪淑珍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為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曾獲「文建會現代文學研究論文獎助」、「國家文學館台灣文學研究論文獎助」,作品多次獲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徵選出版;出版多本專書並發表多篇現代/台灣文學、文學編輯出版、教學創新研究相關之篇章。曾任107、108、109、110學年度「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主持人,並獲選107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亮點名單。

研究領域以現代文學、文學出版、文化創意、教學實踐為主。著有《文學引渡者──林海音及其出版事業》、《九歌繞樑30年──見證台灣文學1978~2008》、《看見苗栗──苗栗文學與創意》、《見識苗栗作家林海音小說創作風貌》、《台灣作家全集編輯出版研究》、《閱讀.悅讀.越讀》。編有《大專國文選》、《台灣印象──台灣文學中的地區風采》、《文類紛呈的女世界︰台灣當代女作家文選》、《茶文化與生活》、《文字魔術師—文案寫作指導》。

目錄

摘要 1
自序 1
壹 教學、課程或設計理念 1
一 教學現場——學生憂慮與困境 3
二 體驗學習——實踐「文學可用」 5
三 引導反思——參與社會啟發人文關懷 7
貳 學理基礎 11
一 教學設計——體驗學習 11
二 學習成效——反思評量 16
三 研究方法——行動研究 19
參 主題內容及方法技巧 25
一 文化創意與實務(108-1) 27
(一) 主題內容 27
1 教學目標 27
2 教學方法 28
3 教學方法實踐模式 28
(1)非線性課程之操作 29
(2)跨界合作之實踐 29
(3)文創知識建構與轉用 31
4 成績考核 31
(二) 方法技巧 32
1 研究設計 32
2 研究步驟 32
(1)研究問題╱意識 33
(2)研究對象  33
(3)研究方法及工具設計 33
(4)資料處理與分析 35
(5)實施程序  35
二 文案寫作(109-1) 36
(一) 主題內容  36
1 教學目標 36
2 教學方法 37
3 教學方法實踐模式 37
(1)同理心與思考策略工坊 38
(2)網路文案撰作技巧工坊 40
(3)文圖整合工坊 40
4 成績考核 41
(二)方法技巧  41
1 研究設計 41
2 研究步驟 43
(1)研究問題╱意識 43
(2)研究對象  43
(3)研究方法及工具設計 43
(4)資料處理與分析 44
(5)實施程序 45
肆 研發成果及學習成效 47
一 課程評量 48
(一) 文化創意與實務(108-1) 48
1 問卷評量結果 48
2 建議與省思 65
(1)場域面 65
(2)教學面 66
(3)教師面 67
(二) 文案寫作(109-1) 67
1 問卷評量結果 67
2 建議與省思 78
(1)學生自學能力 78
(2)實作體驗設計 78
(3)文案聚焦顧客 79
二 學習成效:具體成果 79
(一) 文化創意與實務(108-1) 80
1 課程作品 82
(1)藍染創意相框作品 82
(2)協助社區裝飾牆面 84
(3)綁染文創作品 84
(4)課程作品集 85
2 教學創新作法 86
3 課程記錄單 86
4 課程執行過程相關影片 91
(二) 文案寫作(109-1) 91
1 課程作品 91
(1)作品集 91
(2)商品行銷文案 92
(3)武鹿社區行銷文案 93
(4)成果展 94
2 教學創新作法 94
3 課程記錄單 95
4 課程執行過程相關影片 100
伍 創新及貢獻 101
一 教學理論創新與貢獻 101
(一) 體驗 103
(二) 反思 103
(三) 延伸思考 104
(四) 應用 104
二 教學實務創新與貢獻 104
(一) 學生面  105
(二) 教師面 105
(三) 社區面 106
三 綜論教學創新與貢獻 106
(一) 創新 106
1 彈性課程開設——微學分 106
(1)「故事創作力」微學分(106-1) 106
(2)「數位文字力」微學分(107-1) 116
(3)「視覺閱讀力」微學分(108-1) 123
2  創新課程開設——數位人文課程 132
(1)教學創新  132
(2)課程特色  133
(3)研究創新 133
(4)課程記錄 134
(5)課程成果 144
(6)同學學習心得 148
3  創新教材研發 154
(1)自編教科書與教材 154
(2)磨課師課程 154
(3)創發評量工具 160
(4)創發工具表單 163
(5)創新教學模組 165
(二) 貢獻 168
1 學生面 168
(1)產學合作引領 168
(2)證照╱競賽輔導取得 192
(3)學生社群培力效益擴散 195
2 教師面 199
(1)主持教師社群帶領教師共同創新教學 199
(2)連結各系教師合開微學分 210
3 學校面:建立學校與場域的友善關係 213
參考文獻 215
中文部分 215
一 專書 215
二 期刊論文 221
三 博碩士論文 222
外文部分 222
一 專書 222
二 期刊論文 223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478607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38
    • 商品規格
    • 16開19*26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