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0930_開學語言展

【電子書】有一種境界叫捨得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154
    220
  •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內容簡介

捨得,是一種心境的選擇

捨得不僅是生活中的哲學,也是為人處事的大智慧,更是一種境界。

在「捨」與「得」之間,自古就滲透著人世間古老智慧:當你緊握雙手,裏面什麼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很多時候我們都應該懂得捨棄,生活中魚和熊掌能兼得的時候很少,所以真正的智慧在於捨得。

在為人處世中要做到捨得並不難,關鍵是如何做到「該捨時捨,不該捨時不捨」,把握好了處世的這個度,你也就學會了為人處世的學問,掌握了打開人生成功之門的鑰匙。

目錄

第一章 庸人自擾,人生何必太計較
1.心胸開闊天地寬
2.埋葬過去,開闢未來
3.人生得失尋常事
4.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5.轉個彎,生活依然美好

第二章 適時放棄,是人生的大智慧
1.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2.理想,始於另一種放棄
3.丟掉該放棄的
4.放棄,傷感但美麗
5.遠離欲望之火
6.錯誤屬於以前,人生始於現在
7.永遠不要放棄自己
8.好漢要吃眼前虧

第三章 進退有數,把握取捨的藝術
1.有德才有得
2.與其抱怨,不如努力
3.猶豫,留下永遠的遺憾
4.換個角度看得失
5.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6.有所為有所不為

第四章 捨得之道,為人處世的聖經
1.好東西要捨得與別人分享
2.吃虧也是一門學問
3.面對誘惑,要學會拒絕
4.不要背著別人的眼光上陣
5.送人情不吝嗇,多為自己開條路
6.當斷則斷,要做到黑臉無情
7.能屈能伸謂之大丈夫

第五章 完美生活,捨得乃是引路人
1.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2.患得患失,得不償失
3.追求「完美」要不得
4.快樂由自己選擇
5.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6.會「忍」才會有「成」
7.敢於冒險,抓住機遇

第六章 感悟捨得,品味人生
1.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2.執著,不是固執的代名詞

序/導讀

前言

「捨得」者,實無所「捨」,亦無所「得」。在得與失之間,要做大膽地取捨,這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古老智慧的精髓。

萬物循環往復,世事滄桑變幻,人生沉浮不定,均在捨得之中達到和諧統一。「捨」與「得」雖是反意,卻是一物的兩面,既對立又統一,是一個矛盾統一體。「捨」是放棄,卻成了成因,結出了「得」的成果,不捨者不得,得亦因捨而得。

世間,人們往往面臨多種選擇,取捨往往亂人心扉。對此,很多人眉頭緊鎖,給自己的心靈加了鏽跡斑斑的鐵鎖,於是生活的歡欣和幸福都被鎖住了。怎麼能夠解頤呢?正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自古忠孝難兩全」,在面臨選擇時要看到事物的大體趨勢和重點,學會捨棄,而非一味索取。

「捨得」是一種人生態度。人不到一定境界,是不會明白「捨得」兩字的真正含義的。捨並不意味放棄,而在於將來更高層次的獲得。這不是一種消極的人生態度,恰好是一種可取的、清醒的人生觀。一個人只有知道自己能幹什麼,才能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真正的事業上,在「捨得」之中成就自己。

捨得不僅是生活的哲學,也是為人處世的藝術。人生一世,面對無限的誘惑與磨難,往往不得不在「捨得」面前徘徊彷徨。如果貪多求全,終將一無所獲。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捨得」,只有聰明取捨,才能讓生活變得簡單,才能獲得真正重要的東西,就算是忍痛割愛也值得。昭君捨棄了錦衣玉食的宮廷生活,踏上了黃沙漫天的西域之路,卻得到了天下的一度太平與後世的無限讚美;李白捨棄了富貴,卻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傲骨……他們捨棄了功名、地位甚至是生命,得到的卻是更珍貴的人格的昇華。

如果捨棄不了,也許擁有就是沉重的包袱。捨得一些東西,珍惜已選擇的東西,身上輕一點,內心單純一點,我們可以跑得更快一點。明辨「捨得」之變,就能領略「捨得」之奧,使得心境平和通達,把有限的生命融入無限的大智慧中,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最有效的事情,可以觀古今於須臾,扶四海於一瞬,成就一番偉業!

境界是發自於內心、無可取代的力量。「捨得」幾乎囊括了人生所有的真知妙諦。只要懂得捨與得,便能在生活、事業、人生中達到和諧統一。

《有一種境界叫捨得》涵蓋了諸多方面的內容,以獨特的視角闡明:捨得,是一種大境界;是人生各個階段必須面對的挑戰;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應該掌握的生存藝術;是一堂人生的必修課。

本書從傳統哲學儒道入手,結合生活中的事例,對捨與得進行評論,用通俗的評議剖析人性的弱點,闡述深刻的生活智慧,並總結出做人做事的成功法則,進而幫助你更開心地生活,更快速地成就事業。

試閱

第一章 庸人自擾,人生何必太計較
捨得,有得必有失,有捨必有得。其實這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境界。
人生短短幾十年,要做的事太多,沒有時間去計較一分一毫的得失,不用把自己的每一步都當成神聖的一步,如果每個人都可以讓自己處於這種不計較的高貴心態之中,那麼人生就會更加絢麗多彩。

1.心胸開闊天地寬
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裏能撐船。──王安石

從古到今,凡是成功的人士,他們都是胸懷大志、目光高遠、開放為懷、置區區小利而不顧的仁人志士,他們都知道一個道理:寬厚待人,容納非議,乃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美滿之道。他們是真正懂得「取捨」之道的人。那些鼠肚雞腸,競小爭微,對蠅頭小利也耿耿於懷的人,很難出人頭地。所以,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立足,想做出自己的一番事業,就必須有大海一樣的胸懷。
有一副名聯說:「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懷一笑,笑世界可笑之人。」古人還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些話強調的都是為人處世要豁達大度,發生衝突時要懷抱開放之心態,寬以待人。
是的,一個人如果真正地擁有了比海洋和天空還要寬闊的胸懷,那他無論遇到什麼難題,都會想得通,都會正確地去對待和處理。以寬宏大度的態度去對待別人,是一種美德、一種風度、一種仁愛無私的境界。人生之路需要寬以待人,成功之路更需寬以待人。

心胸開闊,煩惱自然少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之中,都常常聽到這樣的聲音:我工作那麼努力,老闆卻給我那麼少的獎金;我為她付出了那麼多,她怎麼就不知道回報我一點呢;小王昨天說的那句話,是針對我的嗎?我有什麼地方對不起他嗎……諸如此類的話,也許我們也曾經說過。
其實我們不是煩惱太多,而是胸懷不夠開闊。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總是抱怨自己過得不好,不如別人幸福,因此,他們總是處於一種不開心的狀態。其實,世界上幸福的人,不是擁有的太多,而是計較的很少。敞開你的胸懷,你會發現,原來世界這麼的美好!
一個人只有包容才能不斷壯大,才能吐故納新,生生不息。關於人的胸懷,有這麼一個故事:在印度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大師,在他的眾多弟子中,有一個弟子經常牢騷滿腹,怨天尤人,不是抱怨別人對他不好,就是抱怨飯菜不合口味。
哲學大師為了開導這個鼠肚雞腸、心胸狹窄的弟子,就叫他到市場中去買鹽。鹽買回之後,大師吩咐這個每天都不快活的弟子抓一把鹽放在一杯水中,然後喝下去。
「味道如何?」大師問。這位弟子皺著眉頭說:「鹹得發苦。」大師又叫他抓一把放在缸中,再叫他嚐嚐味道,弟子說:「有一點點鹹。」大師又吩咐他把剩下的鹽都撒進附近的湖裏,然後又叫他去嚐,這位弟子捧了一口湖水嚐了嚐,大師問道:「什麼味道?」「好像一點鹹味也沒有。」弟子答道。
哲學大師趁機教導這位弟子說:「一個人生活中的不快和痛苦,就像這鹽的鹹味。我們所能感覺和體驗的程度取決於我們將它放在多大的容器裏,所以,當你處於痛苦時,請開闊你的胸懷。」
是的,你的胸懷就是你生活中的容器。當你感覺命運對你不公的時候,當你慨歎世態炎涼的時候,當你對生活感到不盡如人意的時候,當你工作中感到煩惱不順的時候,你就要放開自己的胸懷。在寬廣的胸懷裏,一切不快和痛苦都顯得那麼微不足道;在寬廣的胸懷裏,你將會活得快樂,過得幸福。

讓他三尺又何妨
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難免會出現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放開胸懷,學會寬容,你就會贏得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贏得別人的尊重。寬廣的胸懷,如一條清澈的河,能平息、化解人們心頭的火;寬廣的胸懷,就像柔和的風,能吹走人們心頭浮動的陰雲;寬廣的胸懷,更像萬里晴空中的陽光,能融化封凍在心裏的那條誤會的冰河。
在安徽的桐城有個「六尺巷」,遠近聞名。據《桐城縣誌略》記載:大清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世居桐城,其府第與吳宅為鄰。一次家人修建房子,因地基與鄰居發生爭執,家人為此修書信告知張英,想通過他在朝中做官這一特權,得到地方官員的庇護,打贏這場官司。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後按其吩咐,主動讓地三尺,而鄰居吳氏也深受感動,退地三尺建宅置院。於是兩家的院牆之間有一條寬六尺的巷子,名為「六尺巷」。兩家禮讓之舉也被傳為美談。
這個化干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為利益爭吵不休,可能導致無路可行,巷寬僅六尺,心路之寬卻無可量計。但是,現實生活中,多數人會為了一點小事而互相謾罵,甚至反目成仇、對簿公堂。如果他們對對方能多一點寬容,就不會針尖對麥芒,「干戈」也將化為「玉帛」,人與人之間就能和諧相處。
人們常說:「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只有心胸寬廣,才會寬容別人;也只有寬廣的胸懷,才能接納和容忍別人。當你和別人發生矛盾時,你不妨對自己說:「讓他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615200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4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