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關係修復力:心理學大師教你從衝突、裂痕中培養更高的適應力,重拾人與人的連結

固定
版型
Epub
流動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66
    380

內容簡介

「就算是再親密的人,也有百分之七十的時間合不來。在分分合合的過程中,只要願意修補裂痕,信任感就會提高,關係就會更緊密,自信心也會提升。」――艾德.楚尼克

 

「書中有許多堅實的研究和案例,讓我們重新發現,原來早年以及成年後的親子關係都是奠基於失和與衝突、混亂和失序的日常,並將所有生命中的片段,當成壯大自我的人生練習場。」 ――諮商心理師 黃之盈

 

*全球各大心理經典作家強力推薦:范德寇(《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雪莉.特克(《在一起孤獨》)、蘇珊.強森(《抱緊我:扭轉夫妻關係的七種對話》)

 

我們常以為,人與人關係緊密,就是彼此有許多共同點和興趣,一拍即合。但事實上,心理學研究指出,人與人合得來、相處融洽的比例很低。不管是跟家人相處,或是與伴侶或同事互動,總是會分分合合、吵吵鬧鬧。但心理學大師楚尼克告訴大家,這些波折不但沒有壞處,而且還是發展情感與社交能力最重要的因素。

 

楚尼克博士在1970年代發明著名的「面無表情實驗」。他發現,寶寶不用人教,也會去主動引起照顧者的注意,嘗試修復關係。這個實驗大大轉變了我們對人性的觀念。原來修復關係是人的天生技能,除了重拾人與人的連結,還能夠讓自己找回解決問題的信心,把過去的負面感受轉變為正向情緒。從失和到復合的過程中,心靈會更加茁壯,在遇到壓力與創傷時更有韌性。不誇張地說,混亂失序才是強化人際關係的關鍵。

 

本書奠基於楚尼克博士的實證研究,再加上高德醫師的個案說明,讓讀者能從熟悉的情境中找到自己當前所面對的問題,並從全新的角度看待過往的人際關係,更能把人生的種種不順遂當成向上的推力與種子。

 

本書特色

 

1 介紹劃時代的「面無表情實驗」,從母嬰關係看出人際發展的模式。

2 透過重要的兒童心理發展理論,說明母親只須要成為「夠好的」,不必事事要求完美,人際關係也是。

3 韌性根植於幼年時不斷面對正常的人際關係壓力。

4 透過神經系統解釋,身體會記憶相處時的不愉快,遇到類似的困難時,會一再出現逃避或對抗的反應。

5 透過不同案例(親子、朋友、伴侶)說明,只有嘗試修復關係,才能全身心重新設定自己的人生觀。

作者

艾德・楚尼克(Ed Tronick)

 

認知發展神經學家、臨床心理學家,現任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特聘教授及哈佛醫學院新生兒醫學部研究人員,其研究領域為嬰幼兒神經行為與嬰幼兒社會情感發展。楚尼克於七〇年代首創面無表情實驗,提出失和與修復理論。他認為,從親子互動的模式,就可以找出個人心理問題的癥結。他更遠赴肯亞、尚比亞、秘魯、格瑞納達等國,考察不同文化的教養方式。其期刊論文及科學文章逾四百篇,曾受邀至美國國家廣播電台及各大電視節目分享數十年研究心得。

 

克勞蒂亞・高德(Claudia M. Gold)

 

兒科專科醫師、作家、教師、講者,擁有逾二十年的一般兒科及行為治療經驗,現從事幼兒期心理健康治療,並在多個機構擔任研究人員: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嬰幼兒心理健康計畫」、波士頓兒童醫院布列茲頓研究所及波克夏精神分析研究所。高德博士時常應邀出席演講,為許多家長及專業人士解決教養上的疑難雜症。著有《沉默的孩子》及《把孩子放在心中》(Keeping Your Child in Mind)。

 

個人部落格《珍視赤子心》:claudiamgoldmd.blogspot.com/

 

譯者簡介

 

盧思綸

 

專職譯者。

 

目錄

推薦序 不用再把過去的傷,寫到未來的故事裡! 黃之盈
 
前言 重建人與人的連結
緣起/放下掌控學會,學傾聽:高德的生涯轉變/楚尼克的研究里程碑:面無表情實驗/站上巨人的肩膀上學習/經營關係就像疊積木,難免會倒塌/從研究與實務來理解關係修復力
 
第一章修復關係就能為心靈帶來能量
失和是常態,沒有完美融洽的關係/及時修補裂痕/個人的生活意義會影響相處的模式/由新關係建構新的生活意義/人從一開出生就投入人際關係/吸收新資訊、接受刺激,才能提升社交能力/胎兒也會受環境影響/過於壓抑的父母會教養出自我要求過高的孩子/一味避免衝突不會讓感情變好/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成功的祕訣就是「不怕犯錯」
 
第二章夠好就好
不完美才美/接受不完美的關係,家人和伴侶才能做自己/執著於完美的關係,只會令彼此焦慮/修復關係前先學會傾聽/孩子成長前,會先經歷退化的狀態/與其尋求專家建議,不如一同度過難關
 
第三章放心使「亂」
如何確保安全感?/神經系統決定我們的人際關係/來自表情和聲音的安全感/為什麼我們需要社會連結?/哈利王子的蛻變之路/將高敏感轉化為特殊才能/父母變威脅,管教成危險/先天特徵與後天經驗共同構成親子關係/親子探戈才精彩
 
第四章停止怪罪遊戲
安然自處/從面無表情實驗看自處共存/觀照內在小孩/相互調節,共創意義/調節力不容小覷/怪東怪西於事無補,認清自己的責任才有幫助/關係、關係、還是關係
 
第五章反思韌性
韌性根植於幼兒期/不時面對日常的壓力,就能累積經驗去面對大魔王/童年創傷會影響成年後的人際關係/關係緩解逆境/花一點時間修補裂痕,才能培養韌性/童年時的小創傷,也會阻礙自己變成好爸媽/超越逆境
 
第六章懂得遊戲規則就能找到歸屬
從遊戲中學會人際關係的互動模式/各地禮儀不同,但都是透過交流互動在培養感情/人際交流就像打網球,需要透過非語言的默契行為/職場上更需要犯錯與衝突的空間/遊戲START
 
第七章科技生活如何讓人與人變得疏離
要解決3C產品成癮的問題,先從親子關係著手/社交媒體不能挽回自尊心/3C成癮是症狀/當科技取代真實互動
 
第八章當意義出錯
透過新的人際關係來化解累積已久的情緒問題/經歷流產的母親,需要好好哀悼才能復原/帶著好奇心認識自己的孩子/唯有在愛與關懷的環境中,嬰兒才能健康長大/童年的互動經驗,身體會記住/了解孩子內心深處的煩惱,才能治好他的分心問題/基因只能決定人的反應,但後天的人際關係才會決定生活態度
 
第九章猶如馬賽克藝術的療癒過程
發揮創意,找出專屬的自我療癒方法/生活就像戰場,無處不帶來創傷/在治療過程中好好面對被冷落的心情/投入新的人際關係
 
第十章發掘未知蘊藏的希望
毫無彈性的信念就像暴君一樣令人窒息/人與人相處時要保留空間,接納彼此不確定的因素/接受自己並非全知全能,才能培養真正的同理心/面對人際關係,過於簡化的解方只會令人無法成長
 
第十一章 不合到連結與歸屬
傾聽,從初生開始/透過專業人士的協助,讓新手父母不再慌張/想要實現安和樂利的社會,要在親子關係中撒下希望的種子/從個人開始修補裂痕,以創造連結更密切的社會
 
謝詞
註釋

 

序/導讀

推薦序

 

不用再把過去的傷,寫到未來的故事裡!

諮商心理師  黃之盈

                                                                                 

「即便和再親密的人相處,百分之七十相處不和都是常態。在分分合合的過程中,你的自我將更加茁壯且懂得怎麼修復關係!」收到這本書的推薦邀請時,心情非常激動,從電子檔到自行印出閱讀完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一次次看下去,都有著不同層次的感動!

 

在我的實務工作中,許多親子關係、師生關係、生生關係,都是從關係中體驗到「分分合合」的關係。加上我們身在華人社會中,修復的方式常常不是透過「講開」,而是「請吃一頓飯」、「喝一杯酒」、「揪出門」、「打岔聊些其他的」,最後卻繞不回分歧點,對於「要再度講開」總是感到彆扭,導致問題失焦。

 

本書作者運用關係修復的研究,加上實務經驗和「研究的延伸」,解讀早年創傷和修復經驗的祕密,並結合兒童心理學、神經科學與嬰幼兒時期社會情感發展的關鍵。從作者群的研究及難得的實務視野望去,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引領我們從過去「早年依附關係發展研究―面無表情實驗」過渡到「現代數位時代3C原始人―後疫情時代中無可取代的3C親職育兒」。

 

在生活中,我是一名諮商心理師∕專任的輔導教師,同時也是一名照顧幼兒的全職母親。我的生涯完全投入在社區和學校諮商工作、親子諮詢及家庭育兒,因此累積了大量的實務經驗,並出版過三本心理勵志的療癒書籍,主題包括婚姻、家庭和如何進行系統性的個案概念化。

 

在我的書籍中,讀者也能看見許多實務案例,足以說明「童年建構的扭曲經驗,會持續影響成年的你,甚至建構出錯綜複雜的網」。成人創傷奠基於早年創傷經驗,當建構出的世界是不可信的、危險的、自我是無能的,就更容易重複創造糟蹋自己的經驗,也就是「讓過去的你,來糟蹋現在的你!」。在我的三本著作中,我設計了多達九十二個自我療癒的方式,試著帶領我的案家一起穿越衝突,找到自我整理和自我超越的管道。

 

也就是說,在我的工作主軸,就是在實務經驗中協助關係修復和促進親子關係。即便在這方面多年駐足研究和實務經驗,已經擁有許多心理預備、自我覺察的習慣和對應孩子情緒回應的方法,但回到母親的角色時,卻也在日日起床到睡前的黃金十四小時親子互動裡,感到耗竭、心累和無助。這讓我深刻感受到,身為家長更需要了解許多心智發展的歷程,更要清楚理解,在嬰幼兒的早年時期,父母若想恢復氣力和自我照顧,必須先接納所有的失和,才有力量重新鼓勵自己、修復關係。

 

人天生就有自我修復的能力,以及關係靠近和自我保護的天性,書中有許多堅實的研究和案例,讓我們重新發現,原來早年以及成年後的親子關係都是奠基於「失和與衝突、混亂和失序」的日常,並將所有生命中的片段,當成壯大自我的人生練習場。在作者的帶領下,身為父母的我們便知道,對生活感到心累和找不到盼望時,只要重新找回耐心、標誌情緒並且使用語言將情緒和心境具象化,就能夠自我修復。此外,家長也應該允許孩子將混亂、失序和心累視為日常。透過這些觀點,我們才能重新接納自己,化解親子關係中的各種狀況劇,找回專注解決問題的信心。養兒育女的過程中不管有什麼波折,其實都只是關係奠基的養分,只要聚焦在「修復裂痕」,就會把重點放回發展彼此的情感與社交能力。

 

溫尼考特曾說:「患者都會在我們的療程中畢業,進而發現活著本身就是個有意義的療程。」擁抱混亂、面對失序、學會修復、接納複雜,就是人生修煉場上,你我正在進行的生命功課!這條路上你並不孤單。牢記修復原則,珍惜現下關係,舉凡亙古至今的學者、大藝術家、平凡如你我的人,都在各自的跑道上共學著,共勉之!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139141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