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留心花園,翻轉領導4.0:引領組織成長,解決組織問題的心法與實際作為
內容簡介
教育需要熱情,領導需要魄力與遠見。
★唯一一本由具教育行政主管背景經歷所寫,
專門探討教育行政面領導與管理實務的書。
面對新時代的挑戰,領導者唯有跳脫傳統理論,靈活運用相關技術,肆應機勢、通權達變,才能有效處理組織面臨的問題或困境。
本書有別於一般領導書籍的艱澀,擅用了故事的力量,透過各種教育現場上的領導實例呈現出許多新時代的領導觀,並引領讀者翻轉舊有的領導思維,激發共 鳴,進而從中獲得更多的觀念啟發。尤其書中許多真實、詼諧、令人感動的故事,相信會帶給大家更多的啟發。所以,這不只是一本給領導者看的書,任何團體中的 一份子,也都能從中獲得作者傳遞出來的智慧和靈感。
管理≠領導,如果領導者只重管理而無法發揮領導智慧,不斷強調組織結構紀律,要求績效,卻無法讓員工(尤其是行政團隊)感受到認同和共同願景,無法凝聚團隊向心,終將面臨危機。因為領導除了要管理好工作,更要懂得帶人,若無法帶動人,士氣瓦解,組織也會崩壞。
一位好的領導者知道他要往哪裡去,但也深深瞭解,沒有一起走的夥伴,沒有給這些夥伴適當的工具和方法去做事,他根本到不了那個地方。
作者身為國小校長長期投入教育工作,經驗豐富,知悉當前教育環境所面臨與遭遇的難題困境,因而提出或跳脫傳統理論的觀點,並以多年實務操作的現身說法 侃侃而談,如何找出適合教育組織的領導風格和因校制宜的管理模式,進而提升團隊凝聚力,讓每個人都樂於奉獻,樂於犧牲,積極達成組織願景的目標。
雖然本書是以教育領導的角度切入組織經營管理之問題,但是書中所表達的觀點卻是領導的一種心法,放諸四海皆準,可因地制宜,而不受組織類型差異的限制,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值得您用心研讀體會,也必能獲得滿滿的收穫。
本書特色
★可作為有心投入教育工作人士的參考用書。
★雖是一本從教育面談領導的書,但其中領導的技術與觀點也可作為一般企業組織領導實務運用的參考。
★以校園問題為實例,提供教育工作者創新思維的領導心法,並游刃有餘的處理組織間的紛爭,激勵組織不斷地成長蛻變。
★有別於一般領導書籍的艱澀,擅用故事的力量,透過各種教育現場上的領導實例,以輕鬆卻不失嚴謹的方式,真實呈現在讀者眼前,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目錄
推薦序
各界推薦
自序
1校長初體驗∼第一次接觸
2軟硬兼施‧三不政策
3找出最有智慧的解決方式
4校長就像創業家
5領導與管理
6換位子到底要不要換腦袋
7享受團隊
8激勵團隊‧凝聚夥伴
9領導也需要因材施教
10行政的意義
11霸氣而不霸道
12「熊」出鬼沒
13改變前你準備好了嗎
14積極而不著急
15用心‧資源自然會出現
16行政是一種修行
17幽默是領導者的利器
18衝突也是一種管理‧練習想遠一些
19為什麼要拿磐石(上)
20為什麼要拿磐石(下)
21拋出問題尋求協助也是管理策略
22改變思維‧學生才是最大公約數
23安外攘外
24是問題就該認真面對
25週三進修可以創新嗎?
26一粒沙看世界‧從細節看組織
27投入生智慧
28自信、自滿、自我感覺良好
29畢業典禮是畢業班的事?
30讓自己發光發熱
31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32劣勢還是優勢
33圓夢五部曲
34霹靂手段‧菩薩心腸
35領導力不是當校長才開始
36體育課重要嗎?
37優質行政人員
38誰不愛八卦?
39扭曲的價值觀∼評鑑
40會長出國進修
41當家長委員有什麼好處
42從零開始‧堅固柔情常委會
43土地公生氣了
44教育需要多點小確幸
45點亮熱情‧樂在工作
46領導不只是技術,更是藝術
47Cheers !與夥伴們乾杯與共勉
序/導讀
推薦序一
葉中雄校長是我心目中的優質校長,我們的認識緣自他在國家教育研究院校長儲訓班受訓期間,剛好我擔任院長,當時和他有幾面之緣,談過教育理念後對他的 正向積極特質留下特別深刻印象。與他言談間總見他神情散發著自信與樂觀,當時就覺得未來的他一定是個具教育熱情與優質理念的領導者;更難得的是他對人際之 間擁有高敏銳度,透過細膩的觀察常可以發現問題的癥兆,這對於校長的領導是一種助力,可以在無形中化解不少阻力。隨著時代變遷和科技進步,學校正面臨轉 型,校長領導也應該與時俱進,學校確實需要像他這樣的專業、活力和熱情。
果然二年後,我還在擔任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長時,親自將全國閱讀磐石學校給他。當時心想:中雄校長初任校長才一年多,就帶領學校團隊拿到這獎項, 真是不簡單,因為磐石獎所肯定的不是個人,也不是校隊,而是全校性的推動,這需要高度凝聚力,需要全校教職員工一起努力,更需要校長用心領導。
記得有一次我回雲林老家,中午吃飯時巧遇友人,他帶著一群來自台中烏日的朋友一起吃飯,席間他們一直誇讚學校校長領導有方,把學校經營得有聲有色、深 獲地方讚許,無意中得知這在家長心中年輕、有活力,備受肯定的校長就是中雄校長,真是與有榮焉。我一直覺得,當前社會需要更多掌聲給願意在工作崗位付出熱 情的每一個小人物、每一顆小螺絲釘,教育界在許多角落還有許多默默耕耘、勤懇付出的熱血教育人員,好校長、好老師需要被看見,需要被肯定,更進一步能發揮 影響力去感染影響更多人投身教育園地,葉校長的努力的確值得讚許。
104年11月,當中雄校長邀請我幫其領導學新書寫序,我欣然同意,便請他把書稿寄給我,看完後,我對他又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瞭解,感佩他花費許多心 力與時間對學校成員進行有效的溝通、協調與引導,欣賞他做好各項校務與公共關係的細膩、能力與熱情,心中也更加確定他是個具備新領導觀的優質校長。
「有優質的校長,才會有優質的學校。」校長是學校的靈魂人物,其辦學理念、學識涵養、人格修養和領導風格均深深影響學校整體的發展。當今校長的確比過 去更為辛苦,法定職權也有逐漸被稀釋的現象,然而校長力量的大小在於自己的心念、作為與風格,只要校長願意溝通、讚美部屬、承擔責任、以身作則、運用組織 集體智慧,轉化為實際業務推動,力量就會無限大。就像中雄校長書中所提的不同領導實例,在在都可發現他活用各類型的領導觀念與技巧,透過細膩、激勵、讓他 人有感、全面關照的領導手法,發揮出巨大的領導力量,不但推動校務得心應手、游刃有餘,亦受到許多親師生的尊敬,形塑出優質學校文化,並發展為特色學校。
面對科技高度發展及快速變遷的社會,身為組織的領導者是相當辛苦,不僅要面對外在的挑戰;而且也要勇於承擔責任。校長身為學校領導者該如何有效發揮領導能力,展現領導效能呢?中雄校長在書中以許多教育現場實例深入淺出引導讀者思考與探索,仔細閱讀,必能體會其中奧妙。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前署長)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吳清山教授
推薦序二
初見中雄校長是在我上任後例行性的公務會議上,幾次見面交談中,感受到這位外表堅毅而自信的年輕校長,不僅對教育充滿熱忱與抱負,更擁有一顆溫暖而細 膩的心,願意盡其所能,將養分澆灌在﹁教育﹂這片土地上。這種正向、積極、活力、付出也讓他學習與收穫滿滿,所以他擔任校長以來,從不見生澀,有著幹練沉 穩的氣息。由此可見他在當校長之前是做足準備,上任才能得心應手,這種﹁有備而來﹂的態度也成為未來有心邁向校長之路的教師們一個典範。更難能可貴的是在 公務繁冗之餘著手創作,將平日帶領團隊的優質經驗集結整理、完稿付梓,完成一部領導實務的經驗分享、珍貴紀錄。
校長是學校教育的領航者,是學校發展的舵手,必須凝聚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們成為具有共同願景和向心力的團隊,才能一同為教育奉獻心力並向下紮根。我 認識的葉校長總有用不完的熱情與活力,長期深耕學校教育,做到了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更帶領學校團隊在教育部閱讀磐石競賽、臺中市校務評鑑中獲得極優 異的成績,在他全方位的優質領導下,不但受到全校師生及家長們的高度尊崇與肯定,更讓學校在各領域都能發展出優質特色。
學校就是個大家庭,同時也是社會的縮影,校長除了要領導身為管理者的行政人員、實際教學強調專業自主的教師、養成教育的學生,也要參與社區、健全家長 會及志工隊的組織,與外界建立良好關係。面對如此多元複雜的組織成員,總會發生許多無法預期的狀況,站在同為教育領導者的立場,我深知校長的影響力是非常 深遠巨大的。在校園中,嚴苛而冰冷的法規條框已不全然適用;制式領導理論也常與現況脫節;企業管理方式也不見得能完全套用於校園,所以在學校組織中相對的 需要更多理念的溝通和情感的交流,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權變,這些都考驗著領導者的智慧和勇氣,這也和一般行業領導者有所迥異之處。我們可以在書中看到葉校長 如何擅用循序漸進的鋪陳策略,用鼓勵代替批評、以傾聽化解抱怨,施以多元領導策略引領團隊大步向前邁進,打造優質藍海特色學校。
這個資訊快速流通的新世代,領導者的作為不能再一成不變了,因為人際關係的複雜化,每個人所需扮演的角色也更加多元。在校園裡,教師們的壓力愈來愈 大,挑戰也愈來愈多,如果只是一昧地遵循舊思維,不懂得變通,只會引發誤會與爭執,讓大家更力不從心。葉校長書中提出了一些優質觀點,有助於化解衝突,增 加互信與互諒,例如:用正向角度給予支持,不要放大事情的小點,才能順利處理當事人情緒,讓事情圓滿解決;多傾聽他人,同理對方的情緒,就能公正客觀的處 理事情。這些都是符合現代領導的技巧,有助於增進團隊成員的有效溝通與和諧相處。
有別於一般領導書籍的艱澀,這本書擅用了故事的力量,透過各種教育現場上的領導實例,以輕鬆卻不失嚴謹的方式,真實呈現在讀者眼前,帶領讀者走過許多 的﹁實戰現場﹂,此種透過實例提供不同領導思維的方式,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鳴,而書中許多真實、詼諧、令人感動的故事,相信會帶給大家更多的啟發。所以,這 不只是一本給領導者看的書,任何團體中的一份子,也都能從中獲得作者傳遞出來的智慧和靈感,強力推薦給大家這本值得細細品味的好書。
前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局長 顏慶祥
強力推薦
與中雄校長相交已二十五載,對其足智多謀和極佳的人緣,總是感到佩服。今日拜讀大作,更為其領導風範和成果所折服。須知一校教師薪資之高低和聘用與 否,並非校長所能決斷,一校之長賞罰權柄不若企業主可以直接地恩威並濟,所以若想除舊佈新、有所作為,只能努力用心去帶人、帶人帶到心,以有智慧和溫度的 領導來帶領團隊向前行,說來誠屬不易。敝人與教育圈淵源頗深,所以認識的校長不下百位,若以智慧、態度、表達能力和魅力來品評一位校長的領導能力,我想中 雄校長可謂其中之佼佼者!很榮幸能為其新書寫推薦序,也欣喜他能將寶貴的領導經驗和心得與眾人分享,因為這真是一本各行各業領導者的最佳參考書,也是一本 未來領導者的最佳修練秘笈。
南山人壽資深業務經理 蔡銘仁
強力推薦
「領導」二字在古代希臘文agein原是軍事用語,意指「帶兵的將軍」,因此從前社會,人民對領導的認知是狹隘的,但隨著時空背景的轉變,現今領導一 詞早已廣泛運用在各行各業及各個階層。一個好的領導者,必須與時俱進,在掌握權力的同時,亦須學習領導的關鍵技巧,經由前人的經驗,透過自身的分析、理解 加以運用,才能安度危機,提升組織效能。葉校長以自身學校領導的經驗,將日常面臨各種狀況時處置得宜的優質領導技巧分享於此書中,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讓讀 者能輕鬆學習領導,可謂受益良多。
空軍499聯隊基勤大隊副大隊長 陳立中
強力推薦
「好的員工帶你上天堂,糟糕的員工會讓你抓狂」,創業多年,我深深覺得人力資源的重要性,只要人對了,事情通常迎刃而解,方向和目的也就對了。既然企 業組織的核心競爭力在於人,如何發揮領導效能帶領員工,提升公司績效當然是刻不容緩的事。然而在企業界領導階層運用獎懲管理容易,但教育工作不易立竿見 影,更難以講求績效,領導階層要帶出優秀的成果著實不容易,就這點看來,葉校長真是令人佩服,每次與葉校長聊起領導和管理,總讓我有不同的啟發,這些理念 與實際作為確實值得領導者參酌,領導是一門艱深的專業技術,能有這樣的一本著作讓我們參考學習,實在是教育界和企業界之福。
日月觀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 許志成
強力推薦
隨著世界快速翻轉,組織特性與成員需求都不斷改變,如何帶領企業跨越侷限?如何讓組織邁向新局?面對時代變遷,如何激發員工成長?都是永續經營的關 鍵。因此,面
試閱
校務會議當天會後回到校長室,還有其他兼任行政的夥伴過來正向回饋,因為吵雜的會議困擾大家很久了,以前的主管雖然也會管,但效果似乎有限,搞得校長必須發脾氣罵人,會議現場短暫安靜了卻也壞了氣氛,下次依然故我,讓行政同仁感到很無奈,能以心平氣和的方式讓校務會議這麼安靜投入開會討論還是頭一遭。
看來行政同仁期待這種會議氛圍很久了,但是我心裡很清楚,這只是短暫現象,也是新校長效應之一,怎麼讓這種改變延續形成習慣,而不只是三分鐘熱度才是重點。通常校內會議的情形是這樣,可想而知週三進修時段應該就更嚴重了,問了幾位校內同仁,果然驗證了我的想法,這也是近年來學校︵小學︶的普遍現象,無怪乎不少大學教授不喜歡在小學週三下午進修時段到校分享,因為擔任講師有一種不受尊重的感受,大部分人心不在焉,不少人藉機閉目養神睡大覺,滑手機、改簿子…,千奇百怪情況都有。
改變有時候得把握契機,換校長剛好就是不可錯過的黃金期,趁開學前的年假,我得好好想一想,怎麼讓大家在會議上、進修時段等這種全體聚集的場合,都能做到﹁三不﹂:不批閱作業考卷;不看手機書籍雜誌;不喧嘩聊天。
那年的六天年假,對我而言可以說是一個特別難忘的假期。因為腦海中一直不斷浮現這個問題,總希望以和平理性又具說服力的方式讓同仁們能接受改變,怎麼發揮效能又不疾言厲色?成了年假中最重要的課題。短短六天,腦海中已經沙盤推演過上百種情況,以自己在學校的經驗不斷推敲各種作為和老師可能的反應,因為我想找出最有智慧的解決方式。
這種現象因長時間累積已成為校園文化的陋習,就像一棵已根深蒂固的植物。不把握時機處理,它會長成大樹,未來要花更多時間和力氣處理。一般主管會秉持理性溝通期許大家像個知書達禮的成年人般發揮公德心和同理心互相尊重,殊不知習慣的根早已深入泥土,這動作只修剪植物過多的樹葉,很快它就會再長出來。有的主管採取激烈手段直接斥責大家的不是喝令制止,此方式最方便,卻也最容易引起反作用力,猶如隨手拿起一把斧頭往樹幹猛力一揮,或許樹倒了一半,但根部還在,冒出枝幹和新葉後通常長得更加茁壯。想徹底改變習慣不能只修剪樹葉,也不能只砍枝幹,一定要鬆動根部周圍的泥土,要連根拔起方能奏效。所以軟硬兼施,恩威並濟,才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一方面讓老師了解改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方面也要展現變革的決心。在大型會議上尊重老師給足面子,鼓勵教師的優質表現,提供正向肯定、鼓舞;小型幹部會議上則要施展魄力與決心,讓大家感受到校長推動的決心和勢在必行。
所以開學第一天教師晨會開始時,我先以寒假期間開行政會議時投影機壞掉為由,收掉中間布幕投影,讓大家專注於主席後方放大字體的螢幕。並再度肯定學校老師的優質表現,期許專業優質團隊應有的表現和會議型態,會議最後再度肯定會議過程表現良好的學年︵鬆土︶。並宣布隔二天八點在校長室請學年主任吃早餐召開學年主任會議︵本校以前甚少此會議︶,會議上我先以平和語氣花三十分鐘說明﹁三不﹂的重要性,最後五分鐘以強硬口吻告訴大家校長推動的決心與底線,希望未來的會議場合和進修研習時段等全體教職員參加的場合都能做到三不,原則上校長會尊重大家,若有不適切的舉止或態度,第一次會請組長提醒,第二次會請主任口頭警告,若屢勸不聽,第三次就莫怪校長使出霹靂手段讓老師沒面子。
果然,會後消息立馬傳遍校園,會議氛圍整體改觀,學期中幾位老師不小心遺忘原則,經提醒也能改進。恩威並濟,軟硬兼施果然是領導技術上亙古不變的真理。
領導與管理
猶如大多數人都是當了爸爸才開始學習當爸爸,學校也一樣,大多當上主管才開始學習當主管,所以不少新手主管在剛開始時,誤以為主管職等同於管理職,但領導者絕不僅止於管理。不論規模大小、性質差異,如果要帶領組織成長,邁向成功,領導與管理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組織中的主管如果只有管理能力,很難營造出團隊需要的凝聚力。尤其在學校,教職員薪水與考績制度有其系統性和長久沉苛,不是校長和內部主管能左右,在企業管理中強調的﹁蘿蔔與棒子﹂,在學校可能只剩﹁葉子與筷子﹂,這樣的條件之下想要打造理想團隊更是不容易。
從字義上看,領導與管理既然是二個不同的名詞,顯然其意義是不一樣的。可是在組織現場上卻不是這樣,雖然大家都知道領導與管理不同,在組織實際運作時,卻經常混淆在一起,讓人搞不清楚。領導者若無法區分和善加利用,恐無法發揮組織效能甚至影響單位士氣。
孫子兵法︿始計篇﹀:﹁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意思是身為一位將領,在進行任何作戰規劃之前,腦海裡應該要建構作戰藍圖,因此心裡必須很清楚會影響戰局的相關構面,審度這些面向,才能讓我們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道:領導者要建立制度,勾勒願景,營造凝聚力讓團隊認同。
天:領導者要能敏覺趨勢脈動和外在環境變化。
地:對於作戰區域地理條件︵現代管理:注意市場變化︶瞭若指掌。
將:熟知領導統馭技能。
法:整理組織結構與管理團隊紀律。
這段話為﹁領導﹂一詞下了最佳註解,也詮釋了領導和管理之間的區隔。上述除了第五面向﹁法﹂屬於管理技術,其他都是領導者應具備的技能,也就是說管理只是領導技術的其中一環。管理重原則明確和建立制度,但是在上位的領導者除了具備這樣的能力之外,還需要清楚目標、方向,明瞭組織內、外在環境和條件,激發團隊和找出較有智慧的解決方法。除了要能夠擁有這些技術,還要能彈性運用這些技能,所以當發揮到淋漓盡致時,其境界猶如一門藝術。
因此管理≠ 領導,如果學校領導者只重管理而無法發揮領導智慧,不斷強調組織結構紀律,要求績效,卻無法讓教職員工︵尤其是行政團隊︶感受到認同和共同願景,無法凝聚團隊向心,終將面臨危機。因為領導除了要管理好工作,更要懂得帶人,若無法帶動人,士氣瓦解,組織也會崩壞。
有一個校長在大型學校任滿,轉調任到小型學校,他自信滿滿想要帶領這個小學改變,做一番改革,因為他自豪在大校變革成功,小校更是沒問題。所以他要求大家勵精圖治,寒暑假每天必須二人值日,前後一週不能請假,稍不滿意就在教師晨會數落當事人,讓對方沒尊嚴;並用相關法令威脅老師,利用各種會議之名修理同仁。翻臉像翻書,今天口頭答應你,明天要求上簽呈並否決你;遇到各項評鑑就要求兼行政組長、主任拿出績效得特優…。一學期之後,大家積怨已深,沒人想要多付出心力,一年後全校幾乎快調動光了。我想那位校長到現在還不知道他之前待過的大學校,百分之九十九都在慶祝他的離開…。
因為他只﹁關注系統與結構﹂,但是真正的領導者關注的是﹁組織群眾﹂。管理聚焦於原則確立和制度的建立,它是組織運作的糾察隊,維持員工朝既定方向前進。在企業界,管理者讓他的部屬專注在正在做或已經做過的事情上,而且做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好。但我們所帶領的是人不是機器,尤其教育現場都是老師,當然不能只會要求績效,而忽略了感受。教育是影響人的工作,我們也應該讓老師有所感動,方能創造教育事業高峰。因此一位好的領導者知道他要往哪裡去,但也深深瞭解,沒有一起走的夥伴,沒有給這些夥伴適當的工具和方法去做事,他根本到不了那個地方。
優質校長一定具備領導藝術,想盡辦法激發團隊,帶領夥伴朝大家認同的方向前進,管理≠領導,如果學校組織完全用量化來看KPI,那就變成了銷售公司。
激勵團隊‧凝聚夥伴
輔導主任來校長室說明某班家長到校指責老師,情緒激動,引起一陣騷動,將事情的始末讓我了解,以做相關因應。整個歷程聽起來心情不由得沉重了起來,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走樣,我能以過來人的心情,體諒家長的心情和情緒;站在校長的角度,我更擔心老師的心理感受。心裡直覺發生這種事老師一定很受傷,充滿挫折感。
當天下午我寫了一張卡片表達對此事的關心,內容中深信她是一位好老師,等放學後放置於她的教室辦公桌上。隔天上午我請她來校長室坐坐,一進門她的淚水就不聽使喚…。整個心談過程,我大都傾聽,沒有責備,但有二個重點要讓她了解:第一是「校長知道發生這種事,老師心裡一定很受傷。」第二是「從哪些實際觀察中,讓我明白她真的是一位好老師!」幾天後我辦公桌出現一張卡片,是她的好朋友兼學年主任寫的:「…謝謝您願意相信老師…,您真是一位特別的校長…。」
沒有孩子不渴望被關愛,沒有老師不希望被看見。身為校長,我不會一味偏袒老師,但是我知道發生親師衝突,家長到校指責老師,會澆熄老師的熱情,尤其是平時認真的好老師。這時候給予溫暖和依靠,等於是肯定老師長期以來的努力,人非聖賢難免有做不好的時候,這種低潮時刻讓他知道我們是一個互相扶持的團隊。讓他情緒抒發完畢,卸下武裝,這時候再一起探討改進作為,繼續出發,再度點燃心中的熱情。
發生這種事,我們的處理態度除了影響當事人,也影響其他老師的觀感,所以我喜歡用正向角度給予支持性輔導,而非專注在發生事情的小點放大處理,先輔導人的情緒迎向陽光,再處理事情策進檢討。發生這種事,校園會變得很小,消息傳得特別快,大家都在觀看,激勵了當事人,也間接激勵其他人。帶領團隊朝共同方向邁進的同時,如果能激發團隊成員,讓老師有感覺,校務行政才有動力,大家會比較願意一起往前走。
還記得我第一次請行政團隊吃飯,雖然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也沒啥大餐,只是大夥一起在郊區山上吃簡餐和小火鍋。這看似平淡無奇很例行公事的聚餐,但是到了後半場當我拿出精心準備的小禮物,在前方小舞台說出每一位夥伴在我心中的具體優點,然後致贈小禮物感謝他對學校的貢獻,從那一刻開始餐會就變得不一樣。當下我看到在場所有主任、組長的表情和眼神是不一樣的,這種感覺會提升大家對組織的認同、對校長的肯定,對團隊的形塑絕對會有更進一步的提升,果然會後不少人在討論這件事。只要用心,發揮一點巧思,簡單餐敘也會變得不一樣。向心力需要被營造,凝聚力需要被激勵,團隊動力是一點一滴慢慢經營出來的,沒有感動的歷程,很難把大家融合一體。
美國職籃NBA知名教練萊里(Pat Piley)剛被聘至紐約尼克隊時,發現球隊像個得病的團體,每個球員都以自我為中心,不喜歡別人,不信任、不尊重他人,儼然是一盤散沙。於是萊里與教練團在整個球季中,不斷尋找方法激勵球員,讓大家重新感受球隊,感覺彼此,為球隊與球員重新定位。強調成功來自於無私的合作,讓球員清楚了解隊中每個位置不論中鋒、大前鋒、得分後衛與控球後衛都是贏球的關鍵;角色不分先發與板凳,都是晉級季後賽的重要人員,缺一不可,因為籃球是團隊運動。透過正向同儕壓力,團隊目標設定、開放式討論球員彼此之間的尊重、信任、責任,要求每個人對團隊生產力有所貢獻,團隊榮譽必須成員共享。結果整個球隊緊緊地團結在一起,表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團隊球風,成績也跟著突飛猛進,讓記者大為驚奇,特別是在季後賽中的優異表現讓人印象深刻。
凝聚力是讓團體蛻變為團隊的關鍵,無論是學校或其他組織都一樣,要激發團隊成長,身為主管一定要懂得營造感覺,激發夥伴,塑造凝聚力。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