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約翰.厄文的文學性
+
《怪奇物語》的小鎮驚魂
+
克蘇魯神話的宇宙恐怖
套著H. P. Lovecraft的外衣,卻擁有史蒂芬.金骨架的恐怖作品
如果約翰.厄文曾經寫過恐怖小說,那應該就是這本書,我愛死了!
——史蒂芬.金
六○年代晚期,個性保守的瑪格麗特碰上了熱愛恐怖小說的內向男孩哈利.透納。哈利相當愛好《詭麗幻譚》雜誌上出版的恐怖故事,尤其熱愛洛夫克拉夫特的克蘇魯神話作品。受到哈利神祕氣息吸引的瑪格麗特,儘管頻繁經歷宛如恐怖小說情節的惡夢,卻依然與哈利相戀,最後也與對方結婚。婚後兩人生下了席德妮、尤妮絲、與諾亞三個孩子。
對洛夫克拉夫特作品著迷不已的哈利,決定將家中的倉庫改裝為鬼屋遊樂場「遊蕩黑暗」,並對外售票開放。然而醉心於建設鬼屋的哈利,卻對妻兒越來越疏遠,鬼迷心竅般地執著於打造夢想中的鬼屋。之後,家人間的嫌隙逐漸擴大,哈利不久也因病去世,留下瑪格麗特獨自扶養家庭。
儘管備受母親寵愛,諾亞卻因為年齡而與席德妮和尤妮絲較為疏遠。某天晚上,一隻外型詭異,無以名狀的生物出現在諾亞窗外。發現怪物的諾亞並沒有驚慌,反而發現能用簡單的言詞與怪物溝通。每晚來到諾亞窗邊的怪物,逐漸與男孩成為朋友。有一次,諾亞因為全家人都忙於「遊蕩黑暗」把他晾在一旁,使得他請求怪物帶他去看看,卻無意間撞見席德妮不可告人的秘密。
之後,透納一家的情感越趨分裂,席德妮與尤妮絲也各自發生狀況,疲於工作的瑪格麗特更是無法分心在諾亞身上,使得諾亞與怪物的感情逐漸變得親近,情況變得難以言喻。這時,鎮上開始發生一連串兒童失蹤案,導致眾人變得人心惶惶。
這一連串的失蹤案,與透納一家的關連為何?那隻怪物,究竟是單純想與人類往來,還是隱藏了更黑暗的祕密?那個尚未完成,夢想中的鬼屋,那座「無名之城」,究竟只是夢中的產物,還是一種克蘇魯式的現實?
目錄
第一部:房中畫
第二部:墳墓
第三部:門外怪客
第四部:暗夜低語者
第五部:無名之城
第六部:避忌之屋
第七部:暗黑崇魔
致謝
試閱
七歲時,我就開始收集我姐姐尤妮絲的自殺遺書。我依然把它們收在最底層的書桌抽屜裡,用黑色活頁夾裝起來。它們是我唯一受允許能帶來的物品之一,而過去幾個月來,我也經常閱讀它們,找尋慰藉和智慧,或甚至只是顯示我為我們所有人做出正確選擇的暗示。
尤妮絲最後發現我收集了她的信件,於是她開始在信中對我談話。在我最喜歡的一封信中,她寫道:「諾亞,根本沒有快樂結局。只有好的停止點。」
我的家庭對結束特別不拿手。我們從來無法優雅處理結束。但我們也不擅長開始。舉例來說,一直到最近,我才得知這段故事的前四分之一,在童年和青春期時,大多時間也在我們家族過往的密封墳墓周圍流連忘返,就像傑瓦斯.達德利一樣。無論你是誰,我都希望避免你遭遇那種心痛。為此,我得從籠罩我家庭的陰影最外層邊緣開始說起,事情發生於一九六八年秋天,由我高大而皮膚白皙、長了一頭紅髮的母親瑪格麗特.拜恩展開。
二
和我一樣,我母親出生在她父母的婚姻晚期。不過與我不同的是,她擁有生活優渥的父母帶來的好處。她父親克里斯多福.拜恩是迪拉德百貨公司的女裝採購員,也與威廉.T.迪拉德有私交。
瑪格麗特不太認識她父親。她把他視為某個身上有煙味的英俊陌生人,也總會從前往紐約的旅程中帶禮物回家(大多是他出門時看過的百老匯音樂劇的原聲帶),但她從不想要任何東西。她在田納西州曼非斯郊區中的一座大房子內長大,總是擁有豐裕的零用錢、良好衣物與車子,而當時機到來時,便前往她父母的母校就讀:提爾頓大學,那是位於阿肯色州瑟西的小型保守派基督教學校。
「妳永遠不必擔心錢。」瑪格麗特的母親告訴她,而一九六五年時似乎沒錯。我外祖父在迪拉德百貨公司相當成功,因此在一九六六年,當我母親錄取成為大一新生時,他就離開公司,自行開設店舖。不過到了一九六七年冬天,店鋪的生意便緩緩展開,而在一九六八年夏天,當瑪格麗特回家過暑假時,她母親就揭露了消息:店鋪正在走下坡。拜恩夫婦會支付瑪格麗特另一年的學費,但得拿走她的車、每個月的零用錢和宿舍。
當瑪格麗特提醒她父母說,她至少還需要兩年才能念完英文系的學士學位,更別提她的圖書資訊學碩士學位時,她母親說:「我建議在妳擔心學士前,先趕快找人嫁了。」
只稍感氣餒的瑪格麗特在艱困情況下盡自己最大的力。當她在那年秋天回到瑟西時,就在鎮上唯一的書店巴托比書店找了份工作,並向店主麗塔.強森租了個房間,這位寡婦唯一的信仰就是文字,她的政治觀更偏向貝蒂.傅瑞丹,而不像理查.尼克森。強森太太住在校園附近的溫暖兩層樓建築,只收取微薄的租金,也幾乎沒有設下任何規範。她不在乎瑪格麗特多晚回家,只要對方不帶男孩上房子二樓就好,瑪格麗特也能盡情使用電視和電唱機,只要她把音量調低就行。
這一切全新的自由是種突如其來、又幾乎令人訝異的改變,和舊宿舍的嚴格規定完全不同。瑪格麗特從來不想來提爾頓,那裡有強制簽署的道德承諾,校方也強迫學生參與星期日的早晨敬拜儀式。她就讀該校的原因,是由於那是她父親唯一願意付錢的學校。她忍氣吞聲地度過所有宗教儀式,就是希望能得到大學學位、事業和屬於她的生活。到了現在,和強森太太同住後,她才首度明白生活可能的樣貌。
瑪格麗特喜歡她的新房間和新自由,而最棒的是,她熱愛巴托比書店的黯淡燈光和狹窄走道。她喜歡進貨新書,擺設主題展示物,和幫助她的顧客,他們都同樣是渴求故事的人。她工作生活中唯一的芒刺,是個名叫哈利的年輕人。他可能一週會來兩次,並問她問題,但她覺得對方早就知道答案了:誰寫了《遠大前程》?你們的傳記在哪?他總會向提供資訊的瑪格麗特致謝,但無論他自稱對什麼有興趣,最後他總會一屁股坐在科幻小說區的地板上,他老是在那看書,也從來不買東西。
他看起來很年輕,約莫和瑪格麗特同年,她認為對方一定也在提爾頓就讀。她想知道,他怎麼有時間看這麼多書,同時還去上學。而且,如果他去提爾頓念書的話,可能就有錢買書。為什麼要這裡消磨時間?這使她感到煩躁,但只要她問他的話,他就把沒買的商品放回架上,在道歉後離開。
有好一陣子,她在店裡一週工作三十二小時,去上課,並在休息時間念書,但這種行程比她料想得更困難。工作(即便是在巴托比書店的寧靜氣氛下相對輕鬆的工作)使她精疲力竭。在輪過一班後,她便感到腳痛,腦袋也宛如擠得太乾的海綿。她只想躺在強森太太的長沙發上看電視。在她強迫自己念書的夜裡,她反而覺得過程重複又費力。她很難專心,也得一再閱讀段落(或單句),以便緩緩汲取粗略意義。她總是覺得疲憊,也睡過頭和錯過課程,加上遲交作業,或乾脆不交。九月底時,她的成績便一落千丈。
由她母親虛無飄渺的嘲諷嗓音編織而成的安全網,則化身為她西方文明課上某個名叫皮爾斯.隆巴德。他高大纖瘦,留了風格落伍十年的平頭,眼皮厚重的雙眼下懸著黑眼圈。他看起來老是睡眼惺忪,也彷彿比他的實際年齡(二十歲)老上十歲,但他一週瑪格麗特至少找瑪格麗特約一次會,還出身自富有的養雞大亨家族。如果你在二十世紀中期的美國南方到雜貨店購物,就有可能至少買過一隻隆巴頓家的雞。皮爾斯有時試圖解釋他家的生意給瑪格麗特聽,但每次他一講,她的注意力就飄到別處。
他們不太常去看電影,因為皮爾斯不喜歡大多電影(即便以提爾頓大學的標準看來,他也相當保守),但當他們確實看了電影時,他便專心端坐,從不露出笑容,也不發出笑聲。有時,與其注視電影,黑暗中的瑪格麗特反而會望向他。他現在看起來三十歲了。過了十年或二十年後,當養雞企業的壓力開始落在他身上時,他看起來會變成哪種模樣呢?
他彬彬有禮,總是為她開門,也說「請」和「謝謝妳」。當他們開他的賓士去某處親熱時,他的吻似乎都經過數學式的計算,遊走在情慾與禮儀之間;他的手擺在她的腰際、腹部或臉孔上。身為「好女孩」、也依然是處女的瑪格麗特,想像真正的性愛應該是耳鬢廝磨的活動,刺激又充滿危險,會發生在鐵軌或林地上;兩具肉體相互交纏,奮力進行純粹的靈魂交流。她想知道也身為「好男孩」的皮爾斯,是否在顯露出那種熱情前,想先等待她表現出精神上的連結。於是在十月初某個夜裡,她把手伸到他大腿上,捏了他的鼠蹊部一把。他嚇了一跳並把她推開,再縮到駕駛座的遠處角落裡。
「妳為什麼要那樣做?」他說。
「因為我想要。」她說。
「那不是重點。」他說。「我們不該這樣做。」
他隨後送她回家,也沒有和她吻別。
她總認為宗教只存在於斯文場合,而不會出現在私底下。肯定沒人相信自己在星期天做禮拜時做出的允諾。皮爾斯是個男孩。他不是該爭取更多甜頭,嘗試看看自己能吃多少豆腐嗎?有人認為耶穌基督在乎他們怎麼使用自己的私處嗎?當她對皮爾斯的陰莖有興趣時,他就該大喜若狂了吧,不是嗎?
在瑪格麗特摸過他後,皮爾斯就不再來訪,在班上和禮拜儀式時也坐得離她遠遠的。她新出現的空檔時間,並沒有幫到她的成績:她連續搞砸了三場考試。當她的代數教授把她的期中考考卷遞給她時,上頭標了大大的F,教授則低語道:「振作點,拜恩小姐。」
她對一切不公越發感到一股漫無目標的怒氣。她父親是糟糕生意人這件事,為何是她的錯?她為何得說服某個睡眼惺忪的蠢蛋來享受她的身體?到底有誰能在這些狀況下成功?
收到代數考卷那天,她怒氣沖沖地去巴托比書店值班。強森太太觀察到她的情緒起伏,便讓她獨自為科幻小說區補貨。這原本是好事,但背對書架的哈利堵住了走道,他的腿上擺了本打開的精裝書,頭頂還掛了一塊寫了「請勿閱覽書籍」的告示單。
她盤起雙臂並瞪著他。陽光從她身後的窗口探入,她的影子則往前延伸到走道上,遮蔽了他的光線。
「嗨,瑪格麗特。」他說。他對她露出微笑。「我一直想問──妳們有菲利普.羅斯(Philip Roth)寫的書嗎?」她沒有回以笑容,他則說:「怎麼了?」
「你不識字嗎?」她說。「你看得懂你翻的書頁上的字嗎?還是你只是坐在這裡裝聰明?」
「我識字。」他說。
「那你為什麼不……」她把「請勿閱覽書籍」的牌子從他頭頂扯下,想把告示單丟向他。單薄的紙張如落葉般在他們之間緩緩飄落,無精打采地落到地上。哈利看著紙張落地,接著抬頭看她。
「我為什麼不怎樣?」他說。
「你為什麼不──你──你要看書,就買下來!」她抓住他的肩膀。「起來。」
或許因她的怒氣所驚,哈利便乖乖聽話,讓瑪格麗特把他推向櫃台邊的強森太太,雙手還捧著打開的書本。
「哈利準備要結帳了。」瑪格麗特說。她把他推向收銀台。
他哀怨地看了她一眼,但依然把書擺上櫃台。這是本龐大光滑的精裝書,是你會在朋友的茶几上看到的東西。
強森太太拿起書,並檢查了封套上的價格標籤。「你確定嗎,哈利?」
他咕噥著說對。強森太太把金額輸入收銀機。當她唸出價格時,他的臉色立刻一沉,但依然掏出裂開的褪色皮夾並付錢。強森太太幫他把書放到袋子裡。他低聲道謝,並隨即離開。
她望著他離開後,才對瑪格麗特開口。「怎麼回事?」
「沒什麼。」瑪格麗特說。
「真的沒什麼,還是妳沒什麼想說?」
「妳選吧,強森太太。」
「講話小心點,小姐。」
瑪格麗特回去幫書架補貨。隨著她繼續工作,怒氣也逐漸淡去,直到火氣完全消散,她則對自己發脾氣時的猛勁和力道感到困惑。她不斷回想起某些細節,那是她從未在哈利身上觀察到的東西:他尖領襯衫上的破舊袖管,和因為洗太多次而變得粗糙的布料;牛仔褲上褪色的膝蓋部分;她還嗅到某種判斷不出來由的些許油膩味,靠近他時,便無法脫離這股怪味。
等到她當晚下班時,就感到一股沉悶的羞愧,而當她在停車場碰上哈利時,羞愧感就變得更強。他翹腿坐在一台老舊不堪的雪佛蘭汽車引擎蓋上,雙手則擺在腿上。她幾乎沒在校園中看過那麼舊的車。或許他是拿獎學金的學生?或是和她一樣嘗試半工半讀?面紅耳赤的她強迫自己走近對方。
「那本書很貴。」他說。
「你可以退貨。如果你有收據的話,就能把錢拿回去。」
他拉下臉。「我不能對強森太太那樣做。她總是對我很好。」
「我可以把錢還你嗎?」她說。她往皮包中摸索皮夾。
他往兩側搖頭,彷彿正與自己辯論。「我本來今晚要去看電影。我猜如果妳想還人情的話,妳可以去買電影票。」
「你要我和你去看電影?」
「我開車。」他說。「你付票錢。」
「你想看什麼?」
「《失嬰記》剛在小岩城上映。」他說。
瑪格麗特聽過那部片。牧師上週才在禮拜堂中用浮誇的字眼譴責它:褻瀆,粗俗,醜陋。只要有學生被抓到看這部片(或是讀艾拉.萊文的原著),就會遭到開除。但藍登博士的警告(或是貼滿校園的便條)完全沒描述電影的細節。是什麼讓它變得粗俗?它為何有褻瀆性?
如果瑪格麗特還住在宿舍,她就完全不會考量這點子。但強森太太不會出賣她。巴托比書店的店主認為每個人都能閱讀所有故事,無論固有道德為何。她會因瑪格麗特下定自己的決心,而感到驕傲。
不過,小岩城離瑟西有五十英哩的車程,瑪格麗特也還有沒寫完的化學課作業,她也把這件事告訴哈利。
「我會盡快開到那裡再回來。」他說。
她往下看自己當天早上穿去上課的平凡毛衣和裙子。這不全然是頂級的首次約會打扮,但這是彌補,不是浪漫場合。這套衣著能恰如其分地為他設下期待。
「那我們走吧。」她說。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