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存在與抵抗的夢想:以巴什拉四元素解讀陳黎、楊澤解嚴前詩作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 210
    30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將作品裡的「詩意象」純化成火、水、空氣、土四大物質,
探尋陳黎、楊澤解嚴前詩作中個人的存在認同與困境抵抗!

本書借助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1884~1962)的元素詩學,從火、水、空氣、土四大物質的想象切入,分析隱藏在陳黎、楊澤作品中的元素意涵,觀察同一世代的兩位詩人於解嚴前的所思所感,並同時探問「我是誰?」、「我看見了什麼?」、「我面對何種困境?」等題目,進一步開展出「夢想」、「存在」、「抵抗」三大論述面向。

雖然本研究擇取解嚴前的詩作,但無意關注詩歌見證了時代的什麼,而是著重在身處於該時代的詩人如何夢想,並反映在作品當中。作者透過四大元素代表的意義象徵,剖析兩人作品的核心內涵,企圖撕下陳黎詩作多關懷現實、楊澤詩風多走抒情浪漫的標籤,祈望從夢想中照見折射出的新觀點,那是世代交替間不斷更新的意志──詩人將不再受限於審美傳統,而是追求適合該世代或自身獨特的語言質地,在夢想中捍衛自由。

作者

朱容瑩

1992年生於新北土城。高師大國文系、國文所畢業。論文獲第五屆周夢蝶詩獎評論類首獎,兼及小說及散文之創作,作品曾獲高雄青年文學獎、印刻超新星文學獎、中興湖文學獎等。

目錄

「第五屆周夢蝶詩獎」評審評語/楊小濱

【第壹章】緒論:鍊金術的空想實驗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
第二節 概念釋義與研究範疇
  一、「想象」釋義
  二、「夢想」釋義
  三、「四元素」釋義
  四、「解嚴前詩作」釋義
第三節 前行研究與文獻探討
  一、陳黎與楊澤及其詩作之研究
  二、七、八○年代的「世代」及現代詩研究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一、文本分析法
  二、論文架構

【第貳章】理論探賾
第一節 巴什拉的想象革命
  一、認識論障礙
  二、鍊金術象徵
  三、想象物質化
第二節 四元素的源初意象(image initiale)
  一、《火的精神分析》、《燭之火》、《火的詩學》
  二、《水與夢》
  三、《氣與夢》
  四、《大地與意志的夢想》、《大地與休息的夢想》
第三節 詩意象的主觀研究
  一、現象學的轉向
  二、深掘源初意象(image initiale)
  三、科學與詩之謎
第四節 白日夢的臺灣漫遊
  一、巴什拉的學說在臺灣的研究成果
  二、巴什拉的詩論在臺灣的應用狀況
第五節 小結

【第參章】我夢想故我存在:靜觀與展現
第一節 我看見我,在:自我凝視
  一、陳黎:重返校園
  二、楊澤:迷走異鄉
第二節 我在,我看見:靜觀宇宙
  一、陳黎:街市的光影
  二、楊澤:時代的淚痕
第三節 看見我,我在:展現意志
  一、陳黎:淬煉詩藝
  二、楊澤:奔出命運
第四節 小結

【第肆章】我存在故我抵抗:夢魘與鬥爭
第一節 陳黎:夢魘的四價說
  一、虛中有實:〈后羿之歌〉
  二、實中有虛:〈最後的王木七〉
第二節 楊澤:水與火的鬥爭
  一、幽靈船的流亡之旅
  二、越過火焰圍城之劫
  三、對酒當歌掇月之夢
  四、風中結網不撓之歌
第三節 小結

【第伍章】我抵抗故我夢想:童年與花園
第一節 嚮往童年的夢想
  一、父親的不在場證明
  二、大人世界的另一邊
  三、守護童真之歷險記
第二節 空中花園的夢想
  一、空中/花園
  二、未來/宇宙
第三節 小結

【第陸章】結論:銜尾蛇的詩學啟示
一、陳黎:窺視大地的遊人
二、楊澤:外水內火的少年

【引用文獻】
一、陳黎、楊澤文本
二、加斯東‧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文本
三、專書論著
  (一)古籍(依朝代先後順序排列)
  (二)現、當代華文專著(按姓氏筆畫排序)
  (三)外文及翻譯專著(按國別筆畫排序)
四、單篇論文(依發表先後順序排列)
  (一)學報、期刊論文
  (二)專書論文
五、學位論文
六、報章雜誌(依出版先後順序排列)
七、網路資源

【附錄】 楊澤詩作評論引得(按時間先後排序)

序/導讀

「第五屆周夢蝶詩獎」評審評語
詩人/學者 楊小濱


《存在與抵抗的夢想:以巴什拉四元素解讀陳黎、楊澤解嚴前詩作》這篇論文從巴什拉的元素詩學理論出發,深入解析陳黎和楊澤解嚴前的現代詩寫作,在獨特的觀察視角下,挖掘出兩位詩人詩歌文本的奧妙意蘊。

論文以巴什拉四元素理論為基礎,但並不簡單地一一套用,而是將元素分析的內涵融匯到自建的論述結構中。由此,這篇論文也避免了一般論文章節以不同作者來分章的「方便法門」,代之以主題性的論述進程,使得整篇論文在評述觀點的引領下產生出豐富而深邃的意涵,揭示出以往被遮蔽的或通常並不關注的陳黎與楊澤詩作中的詩學原型。

並且,論文對巴什拉的借鑒也不停留在原初理論的界限內,甚至能夠推展原初理論的要義,以契合論文的論述框架。比如論文將陳黎、楊澤涉及水和鏡的詩作放在一起討論,因為巴什拉對水元素的闡釋本身就關聯於「納西瑟斯情結」,也就是面對水面鏡像的自戀情結。水與鏡的連結使得本篇論文的理論視野推進到作者獨特的闡釋層面,是論文的亮點之一。

在運用西方理論來闡釋東方文本的同時,作者也對「合身」的問題有所意識,並明確基於一種跨文化間距的思考框架,在差異的路徑上尋求二者的對話。本篇論文在方法、結構、題旨等多方面都有優質的表現,故頒予周夢蝶詩獎評論獎。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708857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34
    • 商品規格
    • 14.8*21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