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大馬武俠小說家吳龍川,集結投入創作多年的散文精華,以文字牽連回憶及故土。藉由三十年歲月的精華篇章,一窺作者對於創作以及生命的定位。
家鄉檳城版圖的巨變讓他返家不得,許多以往的景觀被陸續拆掉又改建。
一座濕黏的島嶼,反如曩昔的故土,安然淡定,款款待他如子──
當年他飛離之時,機票以外,身上唯有湊合起來的盤纏,下一筆在哪裡,並無著落;只是用一點點路費,走了一趟很遼遠的旅途。雖然艱險程度不同,但也彷彿重歷祖父母捨棄中國原鄉,渡越怒濤賣身抵達南洋異域的心境。往前,登岸,進入那命運的狹口;膝行匍伏,良久,方遇見前方境域──豁然開朗。三十年來,這座島嶼黏著遊子的鄉愁,以緩而長的時間搖晃著他的文藝之夢。
本書為作者投入創作多年的散文精華,以文字牽連回憶及故土。集結作者大馬家鄉時期的少年感傷之作;留台生活的感懷與序跋抒懷,充滿對家鄉老樹、膠林、椰林為伴的童年回憶;並羅列在台創作的武俠作品及相關的對談,可以管窺作者對於創作以及生命的定位。相對於武俠創作及新詩,散文是作者極少創作的文類,此次集結出版可以看作是作者對這類文體一次漫長的告別。
「相對鄉園,此處是外面的世界,險惡凶阻之地,卻讓我安穩久居。它原該日新月異;誰料卻似桃源,只花開花謝,寒盡不知年。它應是我浮生之暫寄,而家園當是葉落歸根;一旦版圖巨變讓我返家不得,它反如曩昔的故土,安然淡定,款款待我如子。」──〈桃源.桃園〉
家鄉檳城版圖的巨變讓他返家不得,許多以往的景觀被陸續拆掉又改建。
一座濕黏的島嶼,反如曩昔的故土,安然淡定,款款待他如子──
當年他飛離之時,機票以外,身上唯有湊合起來的盤纏,下一筆在哪裡,並無著落;只是用一點點路費,走了一趟很遼遠的旅途。雖然艱險程度不同,但也彷彿重歷祖父母捨棄中國原鄉,渡越怒濤賣身抵達南洋異域的心境。往前,登岸,進入那命運的狹口;膝行匍伏,良久,方遇見前方境域──豁然開朗。三十年來,這座島嶼黏著遊子的鄉愁,以緩而長的時間搖晃著他的文藝之夢。
本書為作者投入創作多年的散文精華,以文字牽連回憶及故土。集結作者大馬家鄉時期的少年感傷之作;留台生活的感懷與序跋抒懷,充滿對家鄉老樹、膠林、椰林為伴的童年回憶;並羅列在台創作的武俠作品及相關的對談,可以管窺作者對於創作以及生命的定位。相對於武俠創作及新詩,散文是作者極少創作的文類,此次集結出版可以看作是作者對這類文體一次漫長的告別。
「相對鄉園,此處是外面的世界,險惡凶阻之地,卻讓我安穩久居。它原該日新月異;誰料卻似桃源,只花開花謝,寒盡不知年。它應是我浮生之暫寄,而家園當是葉落歸根;一旦版圖巨變讓我返家不得,它反如曩昔的故土,安然淡定,款款待我如子。」──〈桃源.桃園〉
目錄
卷一 大山腳:刻骨之旅
泥土.母親.我
雨夜懷人
燭光滿山
雄森的房
最美的黃昏
刻骨之旅
在相聚的樓頭
卷二 台灣:銀河樹
風雨中的破船
雨後
膠林的月光
夢一樣的翅膀
兩扇窗
兩個十九歲
瓶中音樂會
最遼闊的清早
情書
目光
如豆
銀河樹
那刻在時間火燄的名字
卷三 序跋:補天術
屋連湖水筆墨潤 窗近花蔭琴書香
氣態的旅行
補天術——觀黃華安影像創作《山海經》
六龍先生傳
滿壺夜色,一滴醍醐
卷四 論述:俠魂燃燒
獨樹眾乃奇——「報仇」與「鋤奸」在武藝電影的創意表現
金庸、古龍並列隨感
卷五 對談:江湖一葉
尋覓安身立命之地——黃錦樹、吳龍川對談(上)
在毛髮上刻字——黃錦樹、吳龍川對談(下)
副刊十問吳龍川
武俠人計畫訪談——沈默與滄海未知生
附錄&後記
搓不圓的缺
桃源.桃園
散文編排說明
泥土.母親.我
雨夜懷人
燭光滿山
雄森的房
最美的黃昏
刻骨之旅
在相聚的樓頭
卷二 台灣:銀河樹
風雨中的破船
雨後
膠林的月光
夢一樣的翅膀
兩扇窗
兩個十九歲
瓶中音樂會
最遼闊的清早
情書
目光
如豆
銀河樹
那刻在時間火燄的名字
卷三 序跋:補天術
屋連湖水筆墨潤 窗近花蔭琴書香
氣態的旅行
補天術——觀黃華安影像創作《山海經》
六龍先生傳
滿壺夜色,一滴醍醐
卷四 論述:俠魂燃燒
獨樹眾乃奇——「報仇」與「鋤奸」在武藝電影的創意表現
金庸、古龍並列隨感
卷五 對談:江湖一葉
尋覓安身立命之地——黃錦樹、吳龍川對談(上)
在毛髮上刻字——黃錦樹、吳龍川對談(下)
副刊十問吳龍川
武俠人計畫訪談——沈默與滄海未知生
附錄&後記
搓不圓的缺
桃源.桃園
散文編排說明
序/導讀
〈散文編排說明〉
散文的篇章順序,大致依年代先後。
〈卷一〉是在大馬時期,故鄉既是我書寫的背景,也往往是文章主題。
〈卷二〉雖身在台灣,但由於一九九五年〈瓶中音樂會〉以後,散文幾乎停止,故內容仍多家鄉人事。〈最遼濶的清早〉寫於一九九八年強颱瑞伯之後;〈情書〉則是一封一九九四年真正寄出的書信,一字未改。
千禧年寫篇小品〈兩個十九歲〉便沉寂了。
自此之後的散文或論述,全是應邀之作。〈卷二〉、〈卷三〉、〈卷四〉主題雖異,率不離此。〈卷三〉所收與藝術、武術和佛教相關;〈卷四〉則涉及武打電影和武俠小說。
〈卷五〉訪談皆涉及我的武俠書寫。至於與沈默的對談,同時可以管窺個人的生命定位:我首先是個鍛煉者,然後才是寫作人。很符合三十歲後一路來的閱讀習慣─心靈鍛煉的書籍,我總是馬上看完,而文學著作卻讀得很少。
〈附錄〉是十九歲寫的小說,不收於此,它茫無所依。
綜言之,散文是極少創作的文類,始終不是重心。主因是我寫散文多與回憶牽連,而廿六歲後並不樂於懷舊。至於說理或其他類型,又未有餘裕著墨。
因此,八千字的後記〈桃源‧桃園〉,是從記憶硬要回來的作品。對於一個全無緬想激情的作者而言,開採過程實在沒勁,以是拖了一個多月(待開始追溯河的身世,才興發些許趣味)。因此它似乎─可以看作是對這類散文、一次漫長的告別。
散文的篇章順序,大致依年代先後。
〈卷一〉是在大馬時期,故鄉既是我書寫的背景,也往往是文章主題。
〈卷二〉雖身在台灣,但由於一九九五年〈瓶中音樂會〉以後,散文幾乎停止,故內容仍多家鄉人事。〈最遼濶的清早〉寫於一九九八年強颱瑞伯之後;〈情書〉則是一封一九九四年真正寄出的書信,一字未改。
千禧年寫篇小品〈兩個十九歲〉便沉寂了。
自此之後的散文或論述,全是應邀之作。〈卷二〉、〈卷三〉、〈卷四〉主題雖異,率不離此。〈卷三〉所收與藝術、武術和佛教相關;〈卷四〉則涉及武打電影和武俠小說。
〈卷五〉訪談皆涉及我的武俠書寫。至於與沈默的對談,同時可以管窺個人的生命定位:我首先是個鍛煉者,然後才是寫作人。很符合三十歲後一路來的閱讀習慣─心靈鍛煉的書籍,我總是馬上看完,而文學著作卻讀得很少。
〈附錄〉是十九歲寫的小說,不收於此,它茫無所依。
綜言之,散文是極少創作的文類,始終不是重心。主因是我寫散文多與回憶牽連,而廿六歲後並不樂於懷舊。至於說理或其他類型,又未有餘裕著墨。
因此,八千字的後記〈桃源‧桃園〉,是從記憶硬要回來的作品。對於一個全無緬想激情的作者而言,開採過程實在沒勁,以是拖了一個多月(待開始追溯河的身世,才興發些許趣味)。因此它似乎─可以看作是對這類散文、一次漫長的告別。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