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荊楚歲時記》研究:兼論傳統中國人生活中的時間觀念
內容簡介
	《荊楚歲時記》是中國民俗學發展史上的一部重要民俗志著作,是中國第一部地方歲時民俗的專門記錄。本書試圖從多種角度對這部重要文獻所蘊含的學術文化意義進行較深入的探討,以明瞭民俗記述的傳統方式及民俗文化的演進過程。
	
	《荊楚歲時記》是中國的第一部歲時民俗志,它成書於公元六世紀,作者宗懍為南朝梁人。本文以《荊楚歲時記》為文本,研究它在中國民俗學史、中國民俗史上的獨特貢獻,以及它在記錄中國民眾時間觀念演變史上的重要價值。
	
	本書從五個方面予以論述:一、從文獻學的角度,對《荊楚歲時記》的作者、注者及版本情況作系統的考訂。二、將本書放在歷史時間與地域空間的確定位置上,進行文化考察,探討了本書出現的時代背景與學術淵源。三、本文將《荊楚歲時記》視作民眾時間觀念的文本,認為中國一向有時間記述的傳統,古代的《月令》是時間進程的政令性敘述,六朝時期人們的時間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四、《荊楚歲時記》作為中國第一部歲時民俗志,在中國民俗學發展史上具有發凡起例的開創意義。五、六朝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大變動時代,《荊楚歲時記》為我們描述了當時民眾生活的真實圖景。
	
	本書特色    
	
	1. 本書以《荊楚歲時記》為文本,研究它在中國民俗學史、中國民俗史上的獨特貢獻,以及它在記錄中國民眾時間觀念演變史上的重要價值。
	2. 學術探討深入而透澈,是民俗與民間文學研究者必備藏書!
目錄
	【緒論】
	
	【第一章】歲時──傳統中國人的時間經驗
	第一節 歲時釋義
	第二節 歲時──中國民眾的時間經驗
	
	【第二章】分裂的時代與活躍的文化──《荊楚歲時記》成書背景研究
	第一節 南北分立格局下的地域社會特性
	第二節 六朝民眾生活的新變化
	第三節 民間著述的興起
	
	【第三章】《荊楚歲時記》解題
	第一節 作者、注者及版本源流
	第二節 荊楚──一個地域文化概念
	
	【第四章】周秦以來的《月令》記述傳統與《荊楚歲時記》的開創性貢獻
	第一節 《月令》記述與王官之時
	第二節 《四民月令》與貴族莊園之時
	第三節 地域民眾生活的時間表述──《荊楚歲時記》的開創性貢獻
	
	【第五章】《荊楚歲時記》──中國民俗史上的珍貴文獻
	第一節 大變動時代域內外文化交融的民俗寫真
	第二節 南朝荊楚民眾觀念的實錄
	
	【餘論】時間與空間 文本與生活──傳統民俗志小議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