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臺灣原生山茶之美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 455
    65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臺灣茶歷史以1796年柯朝從福建引茶種入台,1855年林鳳池引青心烏龍種於鹿谷凍頂山,記載臺灣茶種來自中國大陸,不知臺灣有自己的原生茶種,分布區域與臺灣原住民有密切關係,也就是臺灣原生山茶,茶業改良場名為臺茶24號。作者近二十年投入研究臺灣原生山茶,此書是目前唯一專書。

臺灣地理的形成早在冰河時期海水下降、地殼變動時,在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擠壓下形成,歷經無數歲月累積,在人口遷入、天然條件的變遷下,而有現今臺灣原生山茶的現況。臺灣原住民則是最早和原生山茶在生活上並存著密不可分的淵緣與互融關係。山茶分布區域在中央山脈中部以南及東部較低海拔山區,在地理上南投縣有眉原山茶、鳳凰山茶、德化山茶區塊,嘉義縣有阿里山鄉樂野、龍頭山茶區塊,臺東縣有延平鄉永康山區的永康山茶區塊,最後的分布是臺灣原生山茶分布最廣也是量最多的六龜山茶區,由屏東至高雄都有它的生長環境。分析整個臺灣山茶的分布區域,我們發現原住民部落的棲息地和山茶文化有密不可分的生活連結。

臺灣茶產業享譽全球,然而以往在臺灣茶史中的報導皆以臺灣茶是早年由中國大陸茶引進至臺灣為主,沒有任何一本專書具體介紹臺灣原生山茶的歷史背景,從歷史文獻考證、從地理環境、茶種鑑定與原住民之山茶文化考察調查撰寫的臺灣原生山茶。

2020年「臺灣原生山茶文化學會」正式成立,一致推舉對於臺灣原生山茶投入研究近20年時間的本書作者—鄭子豪先生(本名鄭智誠)擔任第一屆的理事長。以推廣臺灣原生山茶教育文化相關活動;以科學方法製作研究鑑定原生山茶;結合原生山茶與原住民茶文化、現代茶文化之交流,並提升臺灣原生山茶製作水準與產業效益;促進國際茶文化與產業之合作及交流事項;研擬出版原生山茶文化書籍等。

作者

鄭子豪

鄭子豪,本名鄭智誠。
一生致力於推廣臺灣原生山茶文化與創意產業。
〔茗響山茶)創辦人。
〔臺灣原生山茶文化學會起人暨第一屆裡事長。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現任茶道與人文美學授課老師。
南投日月潭茶文化推廣協會理事。
台中霧峰林家花園國藝書院副院長。
中華文化經貿生技交流協會理事。
台灣霧峰林家林祖密將軍紀念協進會理事。
出版《台灣原生山茶簡論》。

鄭子豪(智誠)老師 資歷簡介
1980年 開始葉研究及收藏
2010年 參加大陸兩岸茶葉文化交流茶葉論壇
主持數次臺灣野生山茶研討會
2014年 受台中茶聯會邀請在秋山堂主題演講-臺灣野生茶
2015年 北京故宮研究員到台進行兩岸茶文化交流
協辦李殼摩書畫展茶席策展演出
受邀臺灣國際茶文化創意與科技論壇主題
演講-臺灣野生山茶之美
2016年 受邀綠竹文化協會臺灣野生山茶之美演講
中興茶博會大學館-明道大學茶道指導老師
為台中市文化局長-林輝堂書畫展茶會策展
受邀茶米店野生茶分享會數場
經濟部中部軟體文創園區文化展
2017年 進駐霧峰林家花園文化走廊
南投日月潭茶文化推廣協會理事
2018年 台中霧峰林家花園國藝書院副院長
中華文化經貿生技交流協會理事
臺灣霧峰林家林祖密將軍紀念協進會理事
受邀參加第七屆兩岸藝術新天地論壇演講
受邀參加北京茶博會臺灣頂級工藝茶道老師
受邀參加深圳茶博會臺灣頂級工藝茶道老師
受邀參加杭州文博會臺灣頂級工藝茶道老師
受邀參加西安茶博會臺灣頂級工藝茶道老師
受邀參加廈門文博會臺灣頂級工藝茶道老師
2019年 現任茗響山茶茶道師資班老師
現任彰化生活美學館茶道老師
受邀至大陸南京、杭州、雲南、廈門、西安、漢中、寧德、
武夷山、福鼎等地演講、授課、製茶之文化交流
2020年 創立臺灣原生山茶文化學會 創會理事長
參加南投世界茶業博覽會 設立臺灣原生山茶館之統籌展出和推廣
受邀高雄市茶藝聯合促進會之演講授課推廣
受邀南投縣日月茶文化推廣協會演講授課推廣
受邀中華華人茶文化協會 烏山頭大茶會-茶和天下協辦推廣單位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現任 茶道與人文美學授課老師
受南投縣日月潭茶文化推廣協會邀請演講授課
九月出版台灣原生山茶簡論一書
2021年 受邀參加日月潭茶文化推廣協會參加九族文化村櫻花茶會
受邀高雄茗泉茶藝研究會演講臺灣原生山茶
受邀於高雄、台南、南投、台中2、3、4月份巡迴演講臺灣原生山茶課程十幾場次
邀請西北大學茶學院院長孫斌製作臺灣原生山茶之大唐貢茶

目錄

推薦序&自序
茶道為軸 茶藝為用 洪孟啟
以茶學提升到藝術哲學的境界 許耿修
臺灣原生山茶又見一章 陳國任
尋找臺灣原生山茶 蘇宗振
探索臺灣原生山茶的習茶之路 鄭子豪

壹、臺灣原生山茶之起源
1-1 茶樹之起源
1-2 臺灣原生山茶的過去

貳、臺灣原生山茶的歷史沿革及規劃
2-1 臺灣茶種的來源
2-2 臺灣原生山茶推廣栽種規劃

參、臺灣原生山茶的本質及生態環境
3-1 臺灣原生山茶的本質
3-2 臺灣原生山茶的生長環境

肆、臺灣原生山茶分布的七大區域
4-1 眉原山茶區
4-2 德化山茶區
4-3 鳳凰山茶區
4-4 龍頭山茶區
4-5 永康山茶區
4-6 六龜山茶區
4-7 德文山茶區

伍、臺灣原生山茶的製作歷史及適製性
5-1 臺灣原生山茶製作的歷史性
5-2 臺灣原生山茶製作的認知
5-3 臺灣原生山茶製作的教育訓練
5-4 山茶的適製性

陸、茶之六需-如何品茗山茶香
6-1 木質香
6-2 蜜香
6-3 花果香
6-4 生態香
6-5 品種香
6-6 製作香

柒、不同角度茶文化的陳述
7-1 臺灣野生山茶之美
7-2 茶行八道解析
7-3 習茶知茶的禪心
7-4 茶禮的人文美學
7-5 茶道六藝文化之展望

捌、茶學太極之精闢說

序/導讀

【導讀】

混沌之初生命之始,天地萬物孕育而生,自億萬年前開始的自然演化,到誕生植物之茶屬的茶種,歲月悠悠,已數不清有多少進化交替與世代輪迴。而臺灣原生山茶的誕生,更是地表遺留植物中彌足珍貴的瑰寶。地球自地殼劇烈變動之冰河時期,雲貴高原形成而有了茶源生命,繁衍至最東部的臺灣島國,是為臺灣原生山茶之始,延續至今歷經數百萬年,真的太不容易了!在此,我們不只要了解山茶演化過程的生命史,更要對茶的起源至臺灣原生山茶的誕生,表達其無限的尊崇及敬意!


【作者序】
探索臺灣原生山茶的習茶之路


有人問我:為何要在臺灣原生山茶這條如此坎坷的路上,投入如此多的時間、精神、金錢而不放棄?我的理念為何?我告訴他們一個沉默的心願:臺灣應該要擁有一個屬於自己「茶」的本源與驕傲。當時我的心態是認真嚴肅而敬畏學習,但圍繞的能量卻是懷疑茫然,而這也是觸發我十幾年來對山茶不離不棄的動力。臺灣所有的茶種源皆是外來,在發掘了唯一可以代表臺灣茶的祖先時,我能不心動嗎?自西元2006年進入原生山茶的領域至今已十六個年頭,算算自小到今也四十幾個年頭在茶中學習,由無到有的習茶路程,由臺灣到大陸各地,體驗不同茶的深遠文化差異及不同品種製法的技巧,深深體會自己茶學的不足,且無立足之根本,而臺灣原生山茶正可彌補臺灣茶文化所曾失去的地平線。

又有人問我:臺灣原生山茶有何好?令我如此癡迷?我告訴他們:「水因善下終歸海,山不爭高自成峰」,好與不好自在心中,又何必心有所執。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臺灣有此瑰寶而生,豈可棄之而不顧?「本立而道生」吾人應先立本方能有所發展。

我們成立臺灣原生山茶文化學會之宗旨,期盼此一平臺,可以讓願為山茶盡一份力量的人,有學習及教育訓練的地方,集眾人之力,發揚山茶之願。在此並書「茶學太極圖」之思想中心共同奮鬥。又知學術之根本必須先有完整的教材,故在茶區探索、製作技巧、品茗能力上親力親為,盼能有所貢獻。原生山茶與大葉種茶、小葉種茶並列臺灣茶三大體系,而原生山茶是茶屬之獨立種喬木,在海島型氣候的臺灣,誕生了世界獨一無二的臺灣原生種茶。撰寫此書,抒寫淺見,惟願為臺灣山茶之傳承發展略盡綿薄之力。如有遺漏錯失之過,尚請前輩、同儕們給予指正,以期有所學習改進,不失著作之初心。

此書之撰寫先以簡單之山茶概念初冊出版,因篇幅過大,先出版首冊接受各位先進指正後,後續將再出版相關之研究論述,以茲承續指教。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557159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96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