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存在主義代表人物、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沙特
關於人類生命存在、自由與偶然性的極致書寫
「這是五場悲劇性或喜劇性的潰敗……被牆困住的逃亡。」──沙特
★法國作家紀德(André Gide)推崇〈牆〉為「大師之作」!
★卡繆(Albert Camus)盛讚〈牆〉: 「觀察到生活中的荒謬不可能只是一種終結,而僅僅是一種開端。」
沙特一生著作豐富,哲學、小說、劇本、評論皆有作品傳世。本書共收錄5篇小說:
▌〈牆〉以戰俘面臨槍決的極端情境,探討「死亡」與生命的「偶然」。
我不願再去想清晨將會發生的事、不願去想死亡的事。那毫無意義,我只能找到一些字句,不然就是空無。但我一旦開始嘗試去想別的事情,就看見步槍的槍口正瞄準我。
▌〈房間〉裡,一心只想進入丈夫瘋狂世界的妻子,最終導致悲劇。
「妳我之間,有一堵牆。我看得見妳,我對妳說話,但妳在另一邊。究竟是什麼阻撓我們相愛?從前似乎簡單多了。在漢堡市的時候。」「對。」愛芙悲傷地說。又是漢堡市。他從不提及他們真正的過往。他們兩個都沒去過漢堡市。
▌希臘神話中〈黑若斯達特斯〉的事蹟,竟讓準備持槍殺人的他領悟存在的意義?
我身上帶著槍,它能發出巨響、引起轟動。但我的自信心不再是由它而來,而是來自我自己──我就是槍枝、炸藥與砲彈的一份子……有一天,當我陰暗的一生抵達終點時,我會爆炸迸發,用一道像鎂光一樣激烈而短暫的火光,照亮全世界。
▌一段〈親密關係〉裡,究竟「性」比較重要,還是「愛」?
他對我說:「妳會來的!」雙眼炯炯有神。「妳會搬到我家,我要妳完全屬於我。」我討厭他試圖催眠我時的眼神,他搓揉著我的手臂,當我看著那雙眼睛時,我總想到他的胸毛。妳會過來,我要妳完全屬於我。他怎麼能說這種話?我又不是狗。
▌〈一個領袖的童年〉,充滿了對自我、父母、他人及社會的質疑與困惑……
「我以後也會成為領袖嗎?」呂希昂問道。「當然,我的孩子,我是為了這個原因而生你的。」「那我會指揮誰?」「這個嘛,等我死了之後,你就會是我工廠的老闆,你會指揮我的工人們。」
透過沙特筆下的精采故事,我們將發現,存在主義關心的議題至今仍未過時,生命的偶然與荒謬,各種苦悶、焦慮、絕望和孤單,乃至於追求真實的自我,依然是每個時代人類不斷面對的課題。
目錄
【專文導讀】何時不再逃避自由,做自己?(耿一偉)
◆ 牆
◆ 房間
◆ 黑若斯達特斯
◆ 親密關係
◆ 一個領袖的童年
序/導讀
【推薦文】沙特的〈牆〉──存在主義文學的起點
死亡是什麼?是生命的終結。隨著生命結束,我本來擁有的一切,都化為烏有,成為虛無。但這是否意味著,我生命中經歷過的一切,都不再有任何意義?又或者已經無關緊要?人死之後,一切功名利祿,不再有價值,令人萬念俱灰。
但我曾經付出巨大努力才得到的東西,特別是那些曾經令我自豪的、因而特別珍惜的東西,在死亡來臨之際,是否完全變成身外物,都於我無關緊要,因而不再有價值?那麼我本來親愛的人、特別是情人呢?她/他是否也變成完全是一個身外人,不再與我有任何關係?
在死亡面前,我感到孤獨,不單物質性的東西再無價值,我本來重視的人際間的情和義,好像也無從說起。然而,我是否因此變成了一個完全無情無義的人?我是否接受自己變成一個冷酷無情、言不及義的人?
在死亡快將來臨之際,既然我的生命已經不再重要,我會出賣我的戰友來自救、換取生命的延長嗎?
沙特的答案是:不會。這是我作為一個人,與僅僅是一個物的差異。怎樣的差異?物會發問嗎?會作出選擇嗎?一個瀕臨死亡的人,仍然會發問,也就是反省,仍然會作出選擇,也就是作出價值肯定。
借助死亡作為生命邊緣處境的考察,沙特揭示了人之存在的最重要特色:透過發問、反省和選擇,從事價值肯定。因此,思考死亡,不是虛無主義,而是直面人之存在的核心課題。〈牆〉篇幅雖短,卻為即將開展的存在主義思潮定調。
劉國英│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榮休教授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