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中年之路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336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迎向第二個成年期~
「從現在開始,你要練習不再討好任何人,
只需清醒地活出更大的自己。」——鐘穎

「在人生旅途中,我發覺自己置身於一座黑暗的森林,迷失了道路⋯⋯」──但丁《神曲》

許多人在中年階段,會因為長期忽略或壓抑壓力、慣性生活模式、道德責任,
使之不斷累積,終至爆發。
此時我們體會到分裂的痛苦,內在的自我和後天的人格之間出現巨大的鴻溝,
讓人不住自問:「除了我的過往,以及我所扮演的角色之外,我到底是誰?」

在社會中,我們將這樣的心理狀態稱作「中年危機」,
而本書作者,詹姆斯.霍利斯則稱其為「中年之路」。
當我們發現自己一直以虛假的自我過日子,
被不切實際的期待驅動,扮演一個「暫時的」成人模樣的同時,
也正開啟一個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迎向第二個成年期──
此時人生的焦點,從外部的旅程轉而走向內在之旅,
我們重新定位自己與外在世界的關係,探索自我真正的人格。

霍利斯教授以榮格心理學的視角,深度洞察中年之路,討論以下的議題:
①我們如何獲得特定的自我感?
②進入中年之路前有哪些預兆?
③我們如何重新界定自我感?
④榮格的個體化與對他人的承諾,這兩者的關係為何?
⑤哪些態度與行為變化能支持我們走向個體化,推動我們穿越中年之路,並從痛苦走向意義?

在霍利斯教授的帶領下,
我們拋開童年創傷與「暫時性人格」的束縛,穿越幽暗森林,
與內在生命重新建立聯繫。

如果我們的勇氣依舊,
中年之路會在切斷我們與生命的聯繫之後,再次帶我們返回生命。

誠摯推薦

出版魯蛇碎碎念版主|大澤
作家、精神科醫師|王浩威
歌手、自由創作者|莊鵑瑛(小球)
馬克信箱|歐馬克
作家、演員|鄧九雲
作家、精神科醫師|鄧惠文

◎霍利斯這位活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榮格分析師,從1993年出版的這一本《中年之路》以後,就一直是相當受歡迎的心靈書籍作家,直到目前已經有19本作品了。在這一本討論中年階段的經典作品裡,他透過流暢的文字和通俗易懂的觀念,告訴一般讀者一個人在中年所遭遇的將會是怎麼樣的情況。這本書閱讀的過程不只是了解自己的狀況,也是透過閱讀而走上了自我療瘉的道路。而這正是這一本書了不起的地方,讓我們每一個人身上原本就有的療瘉力量,可以因此而召喚出來!——作家、精神科醫師|王浩威

◎中年是一段漫長的旅程,佔據人生四分之一的時光,議題的處理也最艱難,甚至可能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都必須持續不斷地面對內在陰影、與它共存。但感謝這本書的出現,它像是一盞明燈,在這條中年之路上,我們不孤單。——出版魯蛇碎碎念版主|大澤

 

作者

詹姆斯.霍利斯(James Hollis

榮格派著名心理學家、心理分析師、暢銷書作家

曾於瑞士蘇黎世榮格研究所接受長達5年的專業培訓,深耕中年人群心理諮詢,擁有豐富的個案。曾長期擔任德克薩斯州休士頓榮格教育中心執行理事,其後又擔任華盛頓榮格協會執行董事直至2019年。

如今,他是華盛頓榮格協會理事會成員,跨區域榮格分析師協會的退休高級培訓分析師,費城榮格研究所第一任培訓主任,菲利蒙基金會名譽副主席。此外,他還是美國著名研究生院賽布魯克大學負責榮格研究領域的教授。

譯者簡介

鐘穎(愛智者)

諮商心理師,雙寶爸。困頓於生死,未脫於輪迴。沉浸在書本與思考裡,以追求真知與開悟為目標。對世上的學問都敞開心胸,在粉專「愛智者書窩」裡漸次介紹跟人類靈魂有關的所有學問。座右銘是「理解黑暗,心存光明」,《故事裡的心理學》、《傳說裡的心理學》、《保庇保庇,魔鬼來了!》、《土地爺爺過聖誕》。作者,譯有《榮格心理學辭典》、《榮格心理學導論》、《象徵與夢的詮釋》。

 

目錄

.翻譯序
.作者序

.第1章 暫時性人格

.第2章 中年之路的到來

.內部壓力與提前預警
.新的思維方式
.認同的變化
.投射的撤回
.身體與時間感的變化
.希望消退
.神經症體驗

.第3章 內在的轉變
.人格面具與陰影的對話
.中年外遇
.從孩子到親子
.職業世界:工作與使命
.劣勢功能現身
.陰影入侵

.第4章 文學中的案例研究

.第5章 個體化:我們這個時代的榮格神話

.第6章 公海上的孤獨航行

.從孤單到孤獨
.吸收分離創傷
.失落與撤回投射
.將恐懼儀式化
.連結失落的孩子
.激情的生活
.靈魂的沼澤
.偉大的對話
.記住,你會死
.閃耀的光

序/導讀

前言

中年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從你開始意識到生活不對勁的時候。無論是你很得意自己勝過了父母,或是一直覺得自己比不過他們。無論是你發覺伴侶關係跟你想得有落差,或是覺得自己似乎沒有活成年輕時以為的那個樣子。你都可能發現有些小小的情緒在發酵。

這些對生活的各種不滿與疑問經常指向榮格心理學所說的「中年危機」。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它,或許可以這麼說:你長大了,但卻沒有成為自己。

成為自己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道路,我猜你還記得青春期時你對未來與工作有多徬徨,也幻想過你可能從事的職業或誰是身邊的伴侶。其實這個過程早在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已開始,自你興奮地對父母親遞來的食物大聲說「我不要」時,就已踏上了自我瞭解的道路。

但是,這條路並未因我們獲得了某項專業與頭銜,擁有了家庭或親密關係而中止。事實上,作者告訴我們,這些在我們第一成年期所建立起來的認同,經常只是一個「暫時性的人格」。

那不是我們,那是我們「想要」擁有的身分,而這個想要,經常受到生活環境的暗示、成長背景的制約、以及我們無意識對父母的效法或反抗所塑造。比起父母對子女的需要,有時子女更加需要父母。我們需要他們肯定我們,需要他們認同自己、甚至需要他們認錯或認輸。無論是哪一種,都說明我們還活在父母的影響力之下。

人的前半生就是這樣成為英雄的,一個將父母或其所代表的權威給踩在腳下或視為楷模對象而奮鬥的英雄。在我們的故事裡,自己總是正確的那一方,我們不會犯錯,無論是專業能力還是個人品格也只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完美。

直到某一刻,你發現職場中的年輕人在背後議論你,子女的眼神開始對你產生不信任。父母離世或垂垂老矣,或者,你開始經驗到身邊的朋友失去聯繫,而你也開始被超市或理髮店的店員叫大姐或大哥。

成住壞空走向了後半段,生老病死已經是眼前的現實。作者將它稱為緩慢的恐怖秀,我們接連失去朋友、伴侶、孩子、社會地位,然後是自己的生命。

中年之後,當意識的發展已經到了盡頭,人生的可能性幾乎被窮盡但卻依舊感受不太到快樂,此時無意識的發展就會開始跟上,以意外的方式召喚我們走上一條不一樣的路。這條路就是本書所稱的「中年之路」。

不管這些意外是外遇、親子衝突、離婚、病痛、還是轉行,背後經常可以看見陰影的痕跡。在過去,文化確保我們都能遵循固定的發展路徑,但在後現代中,共通的標準模式已不再適用,取而代之的,是被榮格心理學所稱的「個體化」(individuation),你必須自己選擇成為那個,或者選擇成為這個。你必須藉由探索自己的無意識來成為你自己。

我們相信,人的內在有大於我們的存在,榮格稱為「自性」(Self),中年就是聆聽自性聲音的過程,否則我們就會被困在英雄認同(例如某專家、某主任、某院長、某教授、或某老闆)或父母親的角色中。

這個背離中年前期的角色認同,而去傾聽內在聲音的過程並不神祕,只是我們有太多娛樂會將它打斷,包括看電視、划手機、追劇、電玩與閒聊。

也有不少人終其一生在屠龍,在實踐自己想像中的正義,卻未發覺那是自戀的延伸,沒發現真正要面對的不是他人的錯誤,而是他內心的陰影。他們困在個人的議題中而不自知,相較於那些安於自己社會與家庭角色的人,他們總是缺乏安全感,因為他們的自我所綁定的人格面具(persona)較為狹隘因此更加危險,經常搖搖欲墜。

和人格面具保持距離比想像中還要困難,我們經常得在犯錯之後,才能靜下心來思考自己與惡的距離。但也因為如此,人才開始了對內心的探索。戴上面具誰是我?拿下面具我是誰?當我不再需要對抗或滿足我的父母,我會長成什麼模樣?我有限的一生究竟有何意義?

而那些能走向中年之路,開始嘗試與自性建立聯繫的人是很罕見的,因為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除了職場頭銜與父母角色外,自己還能是什麼?

生活開始亂了套,自戀也逐漸消風。至此,孤獨的公海航行開始了。

不論你是即將還是已經在這條路上,請遵從無意識的引導,成就你的個體性。從現在開始,你要練習不再討好任何人,只需清醒地活出更大的自己。

翻譯這本書的過程相當愉快,它讓我重新整理了自己的前半生,我為此深深感激。我曾在個人的粉專上發表了幾篇翻譯的心得,讀者們熱烈的反應讓我相信,我們都能從本書受益。

來吧!我的朋友,你的內在之光正在閃耀。

這本書是我翻譯的第四本書,不能再以新手譯者自居的我要對翻譯品質負起更多的責任。謝謝各位讀者一路以來的相伴,你們是我在這條孤獨的路上最大的倚靠。誠心希望這本書的知識能陪伴您成長,還請翻開這本書,一起成為個體化之路的夥伴!


鐘穎(愛智者)




為何有這麼多人在中年時遭遇痛苦 ? 為何是在那個時候 ? 為什麼我們把它 稱為危機 ? 這樣的經驗意味著什麼 ?

我傾向把中年危機稱為中年之路,它為我們提供了重新審視生命的機會,並提出了有時令人恐懼但經常能解放我們的問題:「除了我的過往以及我 所扮演的角色之外,我到底是誰 ?」當我們發現自己一直以虛假的自我過日子,被不切實際的期待逼著扮演一個暫時的成人模樣時,我們就開啟了走向第二成年期的可能性,那裡有我們真正的人格。

中年之路是一個重新定義和重組人格的機會,是介於第一成年期及無可避 免的老年與死亡中間的階段。那些走過中年之路的人常會發現他們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而那些沒走過的人,無論他們的外在生活看起來有多成功,則依舊是自己童年的俘虜。

在過去的十年裡,我心理分析的對象主要是那些走在中年之路的人,我從他們身上看見了一再重複的模式。中年之路代表著重新調整自我感的美好機會,雖然這有時令人痛苦。因此,本書將會討論下列議題:

1.我們如何獲得特定的自我感 ? ㅤ
2.進入中年之路前有哪些預兆 ? ㅤ
3.我們如何重新界定自我感 ?
4.榮格的個體化與對他人的承諾,這兩者的關係為何 ?
5.哪些態度與行為變化能支持我們走向個體化,推動我們穿越中年之路, 並從痛苦走向意義 ?

深度心理學家知道,一個人的成長有賴於他向內觀看並承擔個人責任的能力。如果我們總是將自己生活困境的起因視為他人所引起,是一個可以「 加以解 決 」的問題,那改變就不會發生。如果我們缺乏勇氣,就不會有任何學習。在一封年的信裡,榮格提到了個人成長:

成長這件事包含了三個部分:洞察力、忍耐力和行動力。心理學只在第 一部分被人需要,而在第二、第三部分中,道德力量扮演著主導角色。

我們當中有許多人把生活當成一部小說。我們被動地一頁翻過一頁,假 定這本書的作者會在最後一頁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正如海明威( Hemingway ) 曾說過的那樣,如果主角還沒死,不過是作者還沒打算結束這個故事罷了。

因此,無論是否覺醒,我們在最後一頁都會死去。而中年之路的邀請是為了讓我們變得更加覺知,承擔起餘下篇章的責任,並為召喚我們的廣闊人生而冒險。

無論讀者正處於人生中的哪個階段,對我們的召喚都與丁尼生( Tennyson ) 的《尤里西斯》( Ulysses )相同:

長日將近,明月徐升。無數聲響,四周低吟。來吧吾友,探訪新知, 時猶未晚。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739482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9
    • 商品規格
    • 21.0*14.8*1.15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