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以粥養生:清代名著《老老恆言》粥品精選,保健防老,調整體質,活得快樂又長壽

Epub
流動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235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擷取中國古代第一養生經典最精華
家庭必備!送給家中長輩最好的禮物書
~ 養生保健 + 輔助療效 + 病後調養 ~
 
◎本書為清代養生聖經《老老恆言》第一本大字版精選粥譜生活養生書。
◎中醫食療養生強調「藥食同源」,而對牙口和消化較差的中老年人來說,以粥品調養身體是具有說服力且普遍接受度較高的養生法。
 
【易讀大字版】粥療,是中老年人保健自癒最強大的食療方
 
不病不痛,要從日常調養做起。
飲食清淡有節制,是長青康健不二法門。
取法養生古籍,結合名老中醫的應用經驗,
選擇適合的粥品,善用工具,掌握製作與保存技巧,
早上空腹一碗粥,健脾胃,養氣血,簡單方便又有效!
 
彙整超過300冊古籍的養生智慧,以藥治病,以粥扶正,
清代養生名著曹庭棟《老老恆言》粥品百方精選重現!
 
粥,古往今來最普遍與方便的養生食品。
「粥有十利。」
「粥能益人,老年尤宜。」
「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無論是吃慣大魚大肉的達官顯貴,或者習於粗茶淡飯的庶民,
想要保健養生,幾乎都少不了粥品。
本書以清代著名養生學家曹庭棟的《老老恆言》為本,拉出「粥譜」部分,從認識養生粥開始,逐一介紹選米、用水、火候與食用重點,並精選80道粥品依食材種類分類,由擅長藥膳調理的中醫師陳玫妃協助專業審訂,補充古本未竟之處,將書中精華與保健觀念以白話整理呈現,方便讀者快速擷取養生要領,應用於日常生活養生、調理體質。
 
【粥譜特色】
 
最精華!完整補充古本未列出的材料量、作法與忌避
最合宜!承襲粥譜的傳統基礎,以現代健康觀點轉換重現
最自然!材料以單一食材或藥材為主,可以在地當令食材替換
最安全!粥品溫和性平,養氣補身,長期食用也不擔心有副作用
最功能!依體質、季節及症狀索引養生粥品,單純調味,功效最佳
 
[關於養生聖經《老老恆言》]
 
曹庭棟(1700~1785),清代著名養生學家,學識過人,著作多被收入《四庫全書》。步入老年以後,開始整理古今文籍,匯集各家養生思想,取其精華結合切身經驗體會,編撰寫成《老老恆言》(又名《養生隨筆》)五卷,前四卷討論日常飲食起居及保健,第五卷收錄了100道養生粥譜,全書見解獨到,方法簡便易行,被後世奉為「養生聖經」,是一本專門針對中老年人所寫的養生專書。
 
和其他養生書籍最大不同在於,《老老恆言》談的不是標新立異的養生法,書中所載內容多為作者身體力行的紀錄,曹庭棟用一種平和的自然之道,闡述日常生活中順應自然、健康良好的養生方法──養心、省心,順應四時陰陽,不違背天道五行。
 
同時,曹庭棟對脾胃調養尤其重視,認為節制飲食、調理脾胃對老年人有延年益壽的功效。中國人最重視人體內的精氣,而「精氣」二字都從米,來自於米穀,米的攝取對生精益氣非常有幫助。曹庭棟強調養壽慎藥,以補藥來補氣,不如以米補,米最安全也最有效。從〈粥譜說〉以「氣味輕清,香美適口」為分類標準,列了上品(36)、中品(27)、下品(37)共100道粥譜,足可見粥在他的晚年生活中佔有相當重要位置。

目錄

審訂序
編者序
 
PART-1 認識養生粥
──介紹粥的發展歷史與功效,養生粥為何能深入民間代代相傳?
 
粥的歷史
迅速流行、代代傳承的養生藥粥
《老老恆言》集粥譜之大成
 
PART-2 粥的製作與食用重點
──以現代觀點詮釋與執行古人的智慧結晶,將製作與食用養生粥的習慣,輕鬆帶入生活中。
 
擇米第一:米的選擇
擇水第二:水的選擇
火候第三:煮粥的火候與方式
食候第四:食用的時刻與方式
 
PART-3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粥品
──認識中醫學的養生概念,從九大體質中找出自己的體質分類,選擇適合的保健粥品。
 
參考體質選擇粥品
順應四季輪替選擇粥品
 
PART-4 粥譜(此部分順序及呈現會調整,並補上對症粥譜次目錄)
──了解各種食材及藥材的特性、功效與營養成分,學會如何選擇與處理,開始自己著手熬煮養生粥。
 
【花果籽類】蓮肉粥、芡實粥、薏苡仁粥、扁豆粥、胡桃粥、杏仁粥、胡麻粥、松仁粥、菊花粥、梅花粥、佛手柑粥、砂仁粥、栗子粥、綠豆粥、赤小豆粥、蠶豆粥、小麥粥、菱粥、蘇子粥、腐漿粥、麵粥、龍眼肉粥、大棗粥、柿餅粥、枳椇粥、枸杞子粥、酸棗仁粥、車前子粥、郁李仁粥、花椒粥、吳茱萸粥
 
【根莖葉類】荷鼻粥、藕粥、薑粥、百合粥、貝母粥、枸杞葉粥、茗粥、枇杷葉粥、紫蘇葉粥、薄荷粥、霍香粥、松葉粥、柏葉粥、白茯苓粥、山藥粥、竹葉粥、竹瀝粥、天花粉粥、蔗漿粥、肉蓯容粥、牛蒡根粥、淡竹葉粥、桑白皮粥、麥門冬粥、地黃粥、菠菜粥、甜菜粥、芥菜粥、韭葉粥、莧菜粥、蔥白粥、木耳粥、萊菔粥、絲瓜葉粥
 
【肉乳鮮類】牛乳粥、燕窩粥、淡菜粥、雞汁粥、鴨汁粥、豬髓粥、豬肚粥、羊肉粥、羊肝粥、羊脊骨粥、鹿肉粥、海參粥、鯉魚粥

試閱

【審訂推薦】
聰明吃粥,有效養生──靖妃中醫診所院長 陳玫妃

《老老恆言》是一部寫給中老年人的養生專書,由清朝曹庭棟所撰寫。書中講述了老人長壽之道,將養生具體思想與方法、精神情治的調理,導引從日常生活起居做起,被後世奉為長壽養生的聖經。全書共分五卷,其中卷五〈粥譜說〉收錄了一百道粥譜,顯示出曹庭棟非常重視兼顧脾胃,以及粥品的養生調理。

食粥養生自古以來在民間就相當普及,而《老老恆言》更是集粥譜之大成,商周出版這次特別精選其中八十道粥譜,融合現代健康觀點編撰寫成這本書,從粥的歷史開始做介紹,列舉粥在中醫學史籍當中的論述,歸納出養生粥為什麼能夠代代流傳,主要原因是──粥的食療功效,長久以來始終是受到肯定的。

粥在中醫認為是顧胃氣,可幫助身體的消化吸收。當一個人身體衰弱,消化機能也隨之變差,這時候若以養生粥來調理,一方面可顧胃氣,另一方面又可以調理養生。而且將粥用於扶正養生,所使用的食材非常平和,作法也很簡單。
本書開宗明義先教大家認識養生粥,在了解粥的歷史發展與功效後,接著說明粥的製作與食用要點,例如該如何選擇適合的米來煮粥;煮粥的水、火候及烹調方式,也會影響到粥的功效與味道,所有注意事項都有做詳細說明,讓大家知道要怎麼做才能將粥煮得好,而且又有養生的效果。

同時,書中也加入了許多現代煮粥器具和觀念介紹。以前的人都是用柴火來煮粥,而現代人有瓦斯爐、電鍋及電磁爐等,可以依照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去選擇,使得煮粥、食粥養生更為方便。
此外,對於粥譜用到的食材或藥材,不但以白話清楚解釋古書裡面的記載,還有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的效用說明,並加上產季、購買與處理方式和體質分類等各種資訊,讀者可參考後查找選擇適合自己的粥品,或依四季輪替、因時制宜的觀念來選粥。更貼心的是,書中還以症狀分類整理出【對症索引】,輕輕鬆鬆就能夠聰明吃粥,達到更佳的養生效果,實在是一部很實用的養生粥譜。【編者序】
吃粥勝吃藥,香美又健康──全方位保健推廣研究室

養生抗老是近年來的主流話題,不僅老年人關心注意,連熟齡(壯年)人士也都提早意識到要注意身體健康,以免文明病上身,預防保健的觀念日益抬頭。

不過,養生不但是要長期注意,更是需要耐心執行的工作,成功的基礎在於將養生之道轉變成生活習慣,才能持之以恆。其中包含飲食、作息、睡眠、運動等,而最重要的是──飲食。

「醫食同源」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智慧結晶,以往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仰賴天然食物的補益功效,達到補身抗老、輕身益氣、遠離疾病的目的,因此在研究養生保健同時,我們希望透過挖掘自古流傳的中醫藥學典籍,把經久不衰的養生智慧做系統化整理,找出順其自然、簡單自在的方式,幫助大家將養生之道落實於生活中,照顧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而被譽為中國古代第一養生經典的《老老恆言》,正適合現代人的需求。
和其他養生書籍最大的不同在於,《老老恆言》不談標新立異的養生法,也不提珍稀名貴的大補名藥,作者曹庭棟(1700~1785)是清代著名養生學家,學識過人,著作多被收入《四庫全書》。據傳自幼體弱多病的他,博覽群書時總特別留意養生之道,在步入老年、經歷一場大病之後,他開始著手整理古今文籍,彙集各家養生思想,並結合切身經驗體會,編撰寫成《老老恆言》(又名《養生隨筆》)五卷,前四卷討論日常飲食起居及保健,第五卷彙整超過三百冊古籍精華,收錄了一百道養生粥譜,流傳至今日,被後世奉為「養生聖經」,是一本專為中老年人所寫的養生專書。

受到其中卷五〈粥譜說〉的啟發,我們開始進一步理解了「粥」的功效,在經過多方查詢與研究後,更訝異於食粥的益處,完全打破過去「清粥小菜」、「稀飯醬瓜」的刻板印象。原來先人認為「以藥治病,以粥扶正」,食粥能夠有效提升身體機能,增加免疫力,以粥食療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早已扎下了根。於是我們決定深入研究《老老恆言》所收錄的粥譜。因為它幾乎是「單味粥」,粥裡只放一種食材或藥材,一方面簡單好準備,不用擔心效果會衝抵,還可以觀察食用反應,判斷是否更換粥譜。累積更多經驗後,也可以嘗試做複方或調整口味。另一個原因是古代方書多記載治病的藥粥,而《老老恆言》的粥譜則強調養生、補益,增強食用者的免疫力,只要依季節、體質或症狀選擇適合的粥品,早上空腹吃一碗,就能攝取到所需的營養素,長期下來自然能夠強健體魄,達到保健抗老、預防疾病的功效。

在編撰本書時,我們也嘗試煮給家中長輩食用,收到最多的回饋是:「沒想到單一味的粥,也能這樣好吃。」例如大棗粥與牛蒡根粥,色香味都俱全,入口香甜,幾乎不用調味;而地黃粥出乎意料地沒有想像中那麼中藥。也有長輩表示,「稀飯居然可以耐飽,讓我很訝異。」例如蛋白質豐富的鯉魚粥、豬肚粥,或者纖維質含量高的藕粥、小麥粥等,大家都覺得吃了腸胃很舒服,沒有負擔,感覺很有精神,而且還有年輕女性說早上起來排便比以往順利……養生粥的體驗讓大家對粥有了新的認識。

吃了一陣子以食物原味熬煮的粥後,我們發現口味似乎漸漸變得清淡,營養攝取均衡,也不會想吃太油膩的食物,這或許是意外的收穫,讓我們離健康養生更進一步。

迅速流行、代代傳承的養生藥粥

粥除了充飢解渴外,更重要且普遍的功能是用於藥膳食療。

˙粥在史書醫書中的身影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有一段故事提到了「米汁」,描寫有位司馬病了,身旁醫官判定活不過九日,而淳于意讓他將藥劑與粥一起服用,對症下藥治好了病人。史書中特別記錄「米汁」,表示粥在此事件扮演著重要角色。

中國傳統醫學非常早就知道食療的重要性,《內經》中提到:「藥以祛之,食以隨之,穀肉果菜食養盡之。」奠下了醫食同源的基礎。一直以來,民間就有依照四時節令吃粥的習慣,例如寒食節(清明節前一、二天與後一天),須禁火,此時就準備冷粥;臘月初八(農曆十二月八日)要吃臘八粥;夏日酷暑時吃清熱解毒的綠豆粥,秋季乾燥則吃些滋陰潤燥的銀耳粥。最早將藥粥清楚訂為療法,並記載在經書中的是東漢張仲景的《傷寒論》,其中著名的有「桃花湯粥」、「白虎湯粥」、「竹葉石膏粥」等。
而唐朝有「藥王」之稱的孫思邈,承襲傳統中醫從《內經》以來便強調的「治未病」,防範疾病於未然,有如現代預防醫學的概念,以預防養生為目的,積極推廣食粥的習慣,因此在他所著的《千金方》中收錄許多粥品介紹,如「穀皮糠粥」可防治缺乏維生素B造成腳氣病,而補虛損的「牛乳粥」、去煩熱的「蘆根粥」、清熱止渴的「天花粉粥」也都是出於此書。

到了宋朝,官方編纂的《太平聖惠方》中記載藥粥一二九種,對於粥的重視不言而喻,而且藥粥在民間也被廣泛食用。

南宋詩人陸游活到八十多歲,他寫過一首膾炙人口的養生詩《食粥》:「世人個個學長年,不知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描述世人都追求長壽之道,他採用宛丘張來的方法,做法非常簡單,不需要花大錢,只要懂得吃粥,就能長命百歲了。透過詩歌,不但說明陸游為什麼能延年益壽,也為粥的養生防老功效做了最佳註解。

這位張來是北宋文人,蘇東坡門下四學士之一,他讓陸游如此推崇的養生法是:「每日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穀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胃腸相得,與飲食之妙絕。」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早上起來,腸胃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息後,空腹吃下一碗粥,啟動腸胃機能,穀氣活躍於其中,相當補身。如配合中醫時辰養生理論,最適合吃早餐的時間是上午七至九點,這個時段是胃與小腸機能最佳的時刻,可充分消化吸收養分。

而至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認為食物本身就能養氣、改善體質,累積記載了六十二種藥粥,多半著重於預防疾病、延遲老化等功能,包含「小米粥」、「糯米粥」、「黍米粥」、「梗米粥」、「粟米粥」、「秈米粥」等各種穀類粥品,還有雜糧果實也能入粥,如赤小豆、綠豆、玉米、薏仁、蓮子、芡實、栗子等。

˙粥為何有如此功效

粥,不過米水而已,雖然有的粥會放入一些其他食材,但為什麼有如此好的養生效果呢?

主要是因為身體虛弱時,消化機能也隨之衰退,食物以粥的形式食用易於吸收、養胃氣,而且與米一起食用,相輔相成,功能更好。中醫的理論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在處方藥劑時,要兼顧胃氣強弱來斟酌給藥;也認為脾胃功能無損,就不用太擔心疾病的預後,但如果脾胃不好,百藥難施,病體就難以康復。

此外,藥粥之妙,在於當搭配的處方峻厲,粥可以和緩藥力;而當處方和平,卻能加強功效。在醫書中可以看見有愈來愈多的藥粥出現,有如藥丸、藥汁,成為劑型的一種,功效卓著。

「以藥治病,以粥扶正」,對症下藥可以治療疾病,食粥能夠有效提升身體機能,增加免疫力。以粥食療,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早已扎下了根,加上在日常生活中提到養生,必著重脾胃功能,使得藥粥發展愈來愈趨向於養生,致力健康,而非單一治病的目的。

各家粥譜所使用材料多以食材為主,溫和性平,養氣補身,且多為單純一味食材,安全性高,長期食用也不會有問題。這些食材平易近人,可依當季盛產食材做更替,作法十分簡易,當人們體驗到食粥養生的功效後,很快就普遍流行於民間。

到了清朝,對於粥的重視與普遍性更達到一個高峰,王士雄在《隨息居飲食譜》中提到:「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而且除了食療之外,同時也注重美味。當時的粥譜多以各種營養價值豐富的食材入粥,講究食材勝於藥材,無論蔬果、五穀雜糧、山珍海味等等都有,尤其是在廣東一帶,可以見到各式各樣的粥品,直至今日廣東粥仍盛行各地。

參考體質選擇粥品

中醫常說某個食物涼,某種食物熱,是因為食物與藥物除了分為辛、酸、甘、苦、鹹五味外,還有寒、涼、溫、熱四性,如果這四種特性都不明顯,就稱之為平性。因此,每種食物都有其味與性,譬如薑味辛,性微溫;山藥味甘,性平。

《老老恆言》所收錄的養生粥譜,是以單一食材加上米去熬煮,大部分都是可以長期食用的食材,要挑選出適合自己的粥品並不難,因為單味粥的特性很容易辨認,在本書中也特別標示出每種粥的性味,大家可以依照個人體質與需求,挑選適合自己的粥品。九大體質分類
近年來,中醫理論將人的體質整理為九種類型,讓一般人更容易了解與分辨。以下簡單說明這九種體質的特色,提供參考以及自我檢測。

一、平和體質:陰陽氣血調和的體質,是健康的代表,只需要注意飲食均衡,平日依照生活狀況或四季冷暖補益即可。

二、陽虛體質:怕冷畏寒,臉色蒼白,四肢冰冷,容易拉肚子;常覺得冷,不愛喝水,喜歡吃熱食。這類體質的人適合吃甘溫的食物,避免吃寒涼食物,可選擇食用「胡桃粥」、「芥菜粥」、「薑粥」等粥品。

三、氣虛體質:易煩躁、四肢無力、食慾不振;氣短,元氣不足,常上氣不接下氣,精神不濟,呼吸短促,容易感冒。這類體質的人適合吃健脾益氣的食物,滋補肺腎。但進補要循序漸進,不可貿然大補,而透過食物食療,從養生粥開始是最好的,如腎氣虛要吃「枸杞子粥」、肺氣虛吃「麥門冬粥」,肝氣虛則以「菊花粥」調養身體。

四、濕熱體質:臉易出油、長痤瘡,身上容易有濕疹,常會口苦、口乾、長口瘡,舌苔黃膩,大便黏滯或躁結不暢,感覺身體沉重睏倦,情緒急躁易怒。這類體質的人宜戒酒,飲食清淡,多吃甘寒與甘平的食物,少吃辛溫熱性的食物。在粥品的選擇上,有「綠豆粥」、「藕粥」、「薏苡仁粥」等粥品。

五、痰濕體質:臉易出油,常油油亮亮,容易出汗,摸起來黏黏的;水分代謝失調,積濕為痰,容易疲倦,感覺胸悶,體型多半鬆軟肥胖,尤其是腹部。這種體質的人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避免吃高脂高糖的食物,適合食用「白茯苓粥」、「竹瀝粥」、「貝母粥」等粥品。六、陰虛體質:面部潮紅,口乾舌燥,手足心熱,急躁易怒,大便乾結,體型偏瘦,皮膚較為乾燥;由於陰虛火旺,會一直想喝水。這類體質的人要多吃甘涼滋陰的食物,少吃燥熱的食物,適合食用「木耳粥」、「百合粥」、「山藥粥」等粥品。

七、氣鬱體質:多表現在情緒上,容易抑鬱、煩悶不樂、敏感多慮。這種體質的人愛鑽牛角尖,想太多,因此也容易失眠,平時可以多運動,抒發心情,多吃養心安神、疏肝解鬱的食物,適合食用「薄荷粥」、「佛手柑粥」等粥品。

八、血瘀體質:牙齦易出血,眼睛常出現血絲,臉上容易有淡斑,身體也會因為小碰撞就瘀青。臉色晦暗,舌下靜脈呈現瘀紫,這種血行不順暢的人屬於血瘀體質,需要養陰活血,多吃活血化瘀的食物,避免寒冷刺激的食物,適合食用「菠菜粥」、「韭葉粥」、「藕粥」、「栗子粥」等粥品。

九、特稟體質:是指過敏、先天遺傳缺陷等體質,容易氣喘、發疹,出現打噴嚏、鼻塞等過敏症狀。這類體質的人飲食要保持清淡,少吃發物,注意環境清潔,避免接觸過敏物質,適合食用「蓮肉粥」、「綠豆粥」等粥品。

˙依照需求,聰明吃粥

除了體質外,若患有痛風、腎臟病或糖尿病等慢性病,食粥養生要特別注意米的選擇。舉例來說,胚芽米中普林含量較高,而全穀類含磷較高,因此有慢性病的人,選擇白米煮粥,會比用五穀米好。

此外,有些容易脹氣或腸胃功能較差的人,相較於纖維質高的糙米或五榖米,同樣選擇白米會更適合。糖尿病患者不宜吃太多粥,因為粥的GI值高,容易造成血糖不穩,如果想要吃粥,選擇糙米或在來米會比較好,但也要少吃。

養生粥,著重食療養生的功效,每種粥品有不同的營養價值,可以彈性選擇自己需要的粥品。例如感覺最近火氣大或者手腳冰冷時,可針對需求挑選適合的粥品食用,並且隨時觀察身體狀況,如有改善就可以慢慢停止,改換另一種平常時候吃的保健粥品。如果是以補身為目的,建議間斷食用,有時用清粥取代,或者挑選兩三種粥品交換吃會更好。11.菊花粥(花果籽類)

慈山參入。養肝血,悅顏色,清風眩,除熱解渴明目。煮粥,去蒂,晒乾磨粉和入。

【性味】味甘苦,性微寒,歸肝、肺經

【功效】平肝明目,清熱解毒

【忌避】胃寒腹瀉者避免食用

§菊花粥是曹庭棟親自吃過,感受到有功效,特別加入粥譜的粥品。他認為,菊花粥可以養肝血,讓臉色變好,減少頭暈目眩的狀況,並且能除熱解渴明目。如要煮粥,可將菊花去蒂,晒乾磨粉後放入。§

菊花是菊科植物的花序部分,種類很多,但不是每種菊花都可以使用,必須是藥用或食用的菊花才能入粥。除了品種的緣故外,選擇食用等級的菊花,種植過程中的農藥控管也比較嚴格。目前使用最普遍的食用菊花,主要是杭白菊,在中藥店都可以買到,其他還有滁菊、黃菊花可選擇,但千萬不要隨便摘食野外生長的菊花。挑選菊花要認明有檢驗合格證書,如果聞起來有酸酸的刺鼻味,或者看起來顏色太白,就有可能是用硫磺熏過。

菊花有因揮發性香精散發的香氣,還含有維生素A與B1、多種氨基酸及鐵、鋅、銅、硒等礦物質成分,可以改善視力模糊,具有消炎、降血壓的功能;夏天經常飲用菊花茶,可避免中暑、清肝明目,使身輕有活力。以菊花入粥,可以磨粉加入,或水煎後濾汁煮粥。台灣的菊花多半是以茶葉做為檢驗類別,因此,用水煎汁,不要食用花朵是比較適當的做法。
【作法】

材料:菊花四十克、白米一杯、水約十杯

步驟:

1.菊花先用熱開水沖洗,加入適量的水煮成濃茶,然後濾出汁液備用。

2.白米洗淨,放入鍋中,加足量的水,浸泡約三十分鐘。

3.將菊花汁液倒入鍋中,以大火煮滾。

4.轉小火,蓋上鍋蓋,慢熬成粥。19.柿餅粥(花果籽類)

《食療本草》:「治秋痢。」又《聖濟方》:「治鼻窒不通。」按兼健脾澀腸,止血止嗽,療痔。日乾為白柿,火乾為烏柿,宜用白者。乾柿去皮納甕中,待生白霜,以霜入粥尤佳。

【性味】味甘,性涼,歸肺、脾、胃、大腸經

【功效】健脾止瀉,潤肺止咳

【忌避】不可與蟹、地瓜、酸同食

§唐代《食療本草》是根據《千金方‧食治》增修而成,專論有療效的食物,其中提到:「柿餅粥治秋痢。」《聖濟方》也記載:「柿餅粥治鼻塞不通暢。」還能健脾止瀉、止血止嗽、治療痔瘡等。經日晒製成的柿餅為白柿,以火烘乾的叫烏柿,煮粥用白柿比較好。將乾柿去皮塞入甕中,等表面生出一層白霜,再將柿霜一起入粥熬煮更好。§

柿是落葉喬木植物,成熟的果實呈橘紅色,可鮮食,也可製成柿餅。柿餅是將成熟柿子去皮,在陽光下曝晒風乾後製成,主要營養成分為蛋白質、醣類、單寧酸、維生素A、C及鉀、鈣、鎂、磷、碘等礦物質。食用柿餅可解酒,對高血壓、缺碘性甲狀腺、痔瘡等疾病有助益。

柿餅表面的白粉並不是發霉,而是葡萄糖結晶,稱為柿霜,內含甘露醇、果糖等成分,可清肺熱、潤肺燥,改善咽喉乾痛、口瘡與熱咳等症狀。柿餅性涼,不適合空腹吃,多吃容易傷胃,但與米煮粥可緩和藥性,保護腸胃。

【作法】
材料:柿餅三個、白米一杯、水約八至十杯

步驟:

1.將柿餅切碎備用。

2.白米洗淨入鍋,加足量的水,浸泡約三十分鐘。

3.放入柿餅,以大火煮滾。

4.轉小火,蓋上鍋蓋,慢熬成粥。21.菱粥(花果籽類)

《綱目》方:「益腸胃,解內熱。」按《食療本草》曰:「菱不治病,小有補益。」種不一類,有野菱生陂塘中,殼硬而小,曝乾煮粥,香氣較勝。

【性味】味甘,性平,歸胃、大腸經

【功效】健胃養生,消暑止渴

【忌避】腎臟病、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本草綱目》藥粥方記載菱粥:「有益腸胃,解除虛火內熱。」在《食療本草》則提到:「菱雖不能治病,但吃了能補益身體。」而且菱不只一種,生長在陂塘中的野菱,殼硬而小,晒乾後煮粥,香氣更足。§

菱粥是以水生植物菱的果實入粥,一般叫做菱角或菱實,古時也叫芰實,有長著尖角的特殊外型,果肉可生食也可熟食。《本草綱目》中是以菱角磨粉煮粥。菱角肉口感與營養價值和栗子不相上下,所以也有水栗的別稱。在秋季菱角收成時,市場上可以買到新鮮菱角,蒸煮後當零食,香甜味美,用來煮粥也很好。現代有冰箱可利用,不妨趁盛產多買一些,去殼後分裝成袋,放入冷凍庫儲藏,就能隨時以新鮮的菱角煮粥。
菱角肉營養價值極高,包括澱粉、蛋白質、維生素B1、B2、B3、C,以及鈣、鉀、磷、鐵、鋅等礦物質。由於是具有熱量的優質營養素,可代替其他穀物成為主食,提供飽足感,所以脾胃虛弱、營養不良者可經常食用菱粥。而且據現代學者發現,菱角還具有防癌效果。

【作法】

材料:新鮮菱角約二十個、白米一杯、水約十至十二杯

步驟:

1.將菱角去殼,切碎備用。

2.白米洗淨入鍋,加足量的水,浸泡三十分鐘。

3.放入切碎的菱角肉,以大火煮滾。

4.轉小火,蓋上鍋蓋,慢熬成粥。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272883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23*17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