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困惑的心

一對相依為命的父子。一部重返自然,開啟生命對話的修復之書 。
Epub
流動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 336
    48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生命始終在等待我們尋找答案。

 

普立茲獎得主《樹冠上》作者理察‧鮑爾斯最新力作

 

一場巨變,讓一名致力尋找外太空生物的天文學家,和他九歲的亞斯伯格症兒子,走進彼此深藏的內心世界。

 

「人蒙受痛苦時,生態環境便蒙受痛苦。」
一對相依為命的父子。一部重返自然,開啟生命對話的修復之書 。
真情感動歐普拉,上市後立刻選入讀書俱樂部2.0,空降暢銷書排行榜。

 

再度觸發「樹冠上」效應,全臺灣跨領域各界權威人士一致推薦。

 

謝哲青、謝伯讓、潘康嫻、洪廣冀─專文推薦
葉永烜、王浩威、楊斯棓、黃哲斌、宋怡慧、陳俊霖、古碧玲、林蔚
、徐振輔─一致感動推薦

 

一場無可挽回的悲劇發生後,兩年來,一名致力於尋找外太空生命跡象的天文學家席歐‧拜恩,必須獨力撫養他九歲的亞斯伯格症兒子羅賓,並設法溝通。羅賓跟母親一樣,關心地球上瀕臨絕種的生物,他每天會花許多時間細細描繪動物。然而母親過世後,羅賓的情緒變得更加敏感易怒,甚至和同學爆發激烈衝突而面臨退學危機。由於不希望羅賓過早服用精神藥物,這時席歐瞭解到一種實驗中的神經反饋治療,可能有助於羅賓學習控制情緒。席歐決定放手一試,讓兒子羅賓接受治療,未料情況竟一發不可收拾……

 

「你覺得什麼比較大?外太空,還是腦子裡?」
孩子的提問是一切的開端。
當母親、鳥類和記憶一再消失,羅賓毫不猶豫展開行動。

 

──腦科學可以治療心理創傷嗎?
──人類為何要尋找外星生命?
──科學能為我們做些什麼?
──當孩子渴望拯救地球時,我們該怎麼做?

 

當氣候變遷災害頻傳,為什麼人們不採取行動?
我們該如何向孩子描述環境變遷?

 

「這個作家的心靈實在太淵博、太豐富了,我反覆讀著最後一頁,一遍又一遍。」
──歐普拉,讀書俱樂部2.0典藏選書

 

「自然選擇的力量能造就無窮無盡的變化。」──達爾文

 

全書對自然世界的描繪精湛絕倫,對地球以外的生命提出令人神往的願景,書中的父子深情更是真摯動人,堪稱理察‧鮑爾斯最私密、最感人的小說。兼具啟發性思考和人性情感,猶如一則當代的柏拉圖洞穴寓言,以更宏觀的視野,來審視宇宙中的地球,並深入探索人的靈魂,將大大擴展你我生命的深度與廣度。

 

「每個人都有點搞不懂。每個人都難免困惑。」
唯有打開心靈之眼,我們才能走出真理之光的幻影,步入真理之光。

 

在新科技及科學發現瞬息萬變的今日,美國作家理察‧鮑爾斯關注氣候變遷,企圖寫出能夠影響當代讀者的故事。從書名的巧思,到天文學和腦科學的先鋒領域,作者關注生態浩劫同時,也捕捉人的無助、自私、不甘心,和束手無策的孤寂。全書開頭引言出自《物性論》,理察•鮑爾斯有意傳達盧克萊修的思想,人類應放下人定勝天的想法,克服自己的恐懼,不與自然對立;自己與遭遇的一切其實均非永恆,人類應當及時擁抱世界的愉悅與美麗。當人受困於自己內心的糾結,難免會忘記世界充滿驚奇,而科學的精采就在於想辦法突圍。其實科學家和孩子,有許多共通點,他們總是滿腹疑問,充滿好奇心。因為好奇心和創造力,山腳下分家的科學與藝術,終於在山頂上重逢。

 

★2021年布克獎、美國國家圖書獎、卡內基文學獎提名
★電影版權由布萊德彼特的PlanB娛樂公司搶下
★布克獎得主瑪格麗特‧愛特伍、普立茲獎得主伊麗莎白‧寇伯特推薦

 

「我們必須願意放棄計畫好的人生,才能擁有等待著我們的人生。」──喬瑟夫‧坎伯

 

生命不需要我們事事校正。

 

「每個人都在每個人的心裡。」
科學的答案在路上,生命的答案就在眼前。

 

得獎紀錄

 

★歐普拉讀書俱樂部2.0選書
★入圍2021年布克獎
★入圍2021年美國國家圖書獎
★入圍2021年卡內基文學獎
★《紐約時報》年度選書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年度選書
★《新聞週刊》年度選書
★《波士頓環球報》年度選書
★亞馬遜有聲書Audible年度選書
★ Goodreads書評網年度選書
★《圖書館雜誌》年度選書
★《基督科學箴言報》年度選書
★《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選書
★加拿大最大書店Indigo年度選書
★加拿大《環球郵報》年度選書

作者

理察‧鮑爾斯(Richard Powers)

 

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青少年時期曾隨父親到曼谷短暫居住五年,高中回到美國,大學曾修讀物理,後專攻文學。自1980年來陸續出版十三本小說,近作包括《The Echo Maker》、《Orfeo》。他曾獲頒「麥克阿瑟天才獎」與「美國國家圖書獎」,亦曾四度提名「美國國家書評人獎」,2019年以《樹冠上》榮獲「普立茲文學獎」,現居大煙山山麓。

 

譯者簡介

 

施清真

 

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哥倫比亞大學大眾傳播碩士,西北大學人際傳播學博士。曾任教於淡江大學及輔仁大學,現居舊金山,專事翻譯寫作。譯作包括《樹冠上》、《烏有》、《拾貝人》、《羅馬四季》、《呼喚奇蹟的光》、《女孩們》、《我們一無所有》、《控制》、《生命如不朽繁星》、《蘇西的世界》、《英倫魔法師》、《索特爾家的狗》、《老虎的妻子》、《防守的藝術》、《歡迎光臨火星:湯姆・漢克斯短篇故事集》、《成為一個男人》、《美國佬》等。

 

目錄

困惑的心

推薦跋 如果這是我的孩子 文│謝哲青
推薦跋 星光,指引地球的未來 文│潘康嫻
推薦跋 平行宇宙中的解碼神經反饋 文│謝伯讓
導讀 鮑爾斯的洞穴寓言 文│洪廣冀

試閱

但我們說不定永遠找不到他們?一個清朗的秋夜,我們在露臺上架好望遠鏡。這裡是美東碩果僅存的漆黑淨土之一,如此漆黑的夜色已是不可多得,四下伸手不見五指,抬頭一望,夜空似乎暗得發亮。我們把望遠鏡指向我們小木屋上方的樹木,鏡頭朝向樹木之間的缺口。羅賓從望遠鏡移開目光──我那哀傷、獨一無二、剛滿九歲、跟這個世界處不來的兒子。

「一點都沒錯,」我說。「我們說不定永遠找不到他們。」

我始終試圖跟他實話實說,前提是我知曉實情,而且實情不具殺傷力。反正我若是說謊,他也看得出來。

但他們無所不在,對不對?你們已經證實了。

「嗯,說不上百分之百證實。」

說不定他們離得太遠。說不定隔了太多空曠的空間。

他狂亂地揮舞手臂,每當找不出話表達,他就做出這個舉動。我們的就寢時間將至,這也無助於他定下心來。我一隻手擱到他那頭紅褐色的亂髮上。她的髮色──艾莉的髮色。

「就算我們永遠聽不到來自外太空的任何聲響,那又如何?聽不聽得到有什麽意義?」

他舉起一隻手。艾莉曾說當他專心想事情時,你可以聽到他的腦袋颼颼作響。他瞇起眼睛,低頭凝視下方如同河谷般深邃的林木,另一隻手搔弄下巴的凹溝──他深思的招牌動作。他搔得好用力,我甚至不得不叫他住手。

「喂,羅賓,夠了!回神囉。」

他手掌往外一攤,示意他沒事,請我不必擔心。他只想趁著還有機會,在漆黑之中繼續追問。

如果我們永遠都聽不到呢?永遠、永遠都聽不到?

我點點頭,試圖鼓舞我這位小科學家稍安勿躁。今晚的觀星已經告一段落。此處以多雨著稱,我們卻享有了一個清朗至極的夜晚。圓月沉甸甸地低垂,地平線的盡頭紅光閃閃。透過樹間環狀的缺口,圓月是如此明晰,似乎一伸手就摸得到。銀河星光漫漫,難以計數的星光在漆黑的銀河中閃閃爍爍,若是靜靜站定,你幾乎看得到星星迴旋轉動。

什麼都說不準。就是這樣。

我大笑。狀況良好時,他每天都讓我大笑一回,有時甚至不止一回。這孩子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好一個激進的懷疑論者。他真像我。他真像她。

「沒錯,」我贊同。「什麼都說不準。」

嗯,如果我們真的聽到半點聲響,意義可就重大囉!

「確實如此。」換作另一個晚上,我們說不定有時間探討意義究竟何在。但現在我們該睡了。他趨前湊近望遠鏡,最後再看一眼仙女座星系閃閃爍爍的核心。

爸,我們今晚可以睡在外面嗎?

我已經讓他一星期沒去上學,帶他到林間。最近他跟同學們之間出了更多狀況,我們都需要暫時喘口氣。既然大老遠把他帶到大煙山區,我怎能拒絕他今晚想要露宿?

我們走回小木屋,為我們的露宿打點裝備。木屋一樓全都鑲嵌著木板,聞起來像是松木,依稀夾雜著培根的氣味。廚房飄散著濃濃的泥石味和潮濕的毛巾味,聞起來像是一座溫帶的雨林。廚櫃上貼著一張張便利貼:咖啡濾紙在冰箱上頭。拜託請用其他碗盤!陳舊的橡木桌上攤放著一個綠色的檔案夾,水管有哪些奇怪的小毛病、保險絲座在哪裡、緊急事故該打哪個電話,張張說明散置桌面,屋裡的每個電燈開關都貼上標籤:頂燈、樓梯燈、玄關燈、廚房燈。

落地窗與天花板齊高,明日清晨往外一看,即是起起伏伏、遼闊無盡的層層山巒。石板岩堆砌的壁爐兩側各有一張起了毛球的布沙發,布面繡滿一列列麋鹿、划艇、野熊,頗具田野風情。我們抓起幾個靠墊帶到屋外,擱在露臺上。

我們可以吃零食嗎?

「這可不行,小傢伙。記得美洲黑熊嗎?這附近每平方哩就有兩隻,牠們聞得到從這裡一路飄散到北卡羅萊納州的花生醬味道。」

怎麼可能!他舉起一隻手指。但這倒是提醒了我!

他又跑進屋裡,拿著一本袖珍的平裝書回來:《大煙山哺乳動物》。

「羅賓,你當真?這裡一片漆黑。」

他高舉一支那種手搖式充電的緊急手電筒。早上剛到小木屋時,他對手電筒非常好奇,一直要我跟他解釋這個神奇的東西怎麼運作。這會兒他停不下手,興沖沖地忙著自行充電。

我們在七拼八湊的營地安頓下來。他似乎很開心,而這正是我帶著他上路的目的。老舊的露臺沉甸甸地下垂,我們躺在鋪設在木頭條板的床鋪上,一起大聲唸誦他媽媽以前常說的禱詞,在我們銀河系的四千億顆星辰下沉沉入睡。

 

 

 

我始終不相信醫生們對我兒子做出的各種診斷。當一種病症在三十年之間被冠上三種不同的名稱、當它需要兩個次類別來解釋截然不同的症狀、當它在短短一個世代由子虛烏有變成全國最常被診斷出的孩童病症、當兩位不同的醫生想要開給你三種不同的藥,你就知道事有蹊蹺。

我的羅賓始終睡得不好。他春夏秋冬都會尿幾次床,他也因此感到羞愧,耿耿於懷。噪音令他不安;他喜歡把電視機的音量調到最低,音量小到我聽不到。他的絨毛猴子若沒有好端端地擱在洗衣機的上頭,他就老大不高興。他把零用錢全都花在集換卡──我全部都要!──但他把卡片原封不動地按照數字排列,放入塑膠封套,收進特製的檔案夾。

他隔著擠滿了人的電影院也聞得到另一頭有人放屁。他經常一連好幾個小時專注於《內華達州的礦物》和《英格蘭的國王與皇后》──舉凡列成表格的一切都讓他大感興趣。他不停地畫畫,而且畫得極好,致力於一些我無法理解的細節。有一年他只畫精美繁複的樓房和機械,隔年卻只畫動物和植物。

他的行徑令人大惑不解,大家覺得他古怪,唯獨我不這麼認為。他有辦法從頭到尾複述電影的場景,即使他只看過一遍。他不停回想細節,每複述一次都讓他更開心。當他讀完一本他喜歡的書,他會馬上翻到第一頁,從頭再讀一次。他會無緣無故地情緒失控,莫名其妙地大發雷霆。但他也很容易滿心歡喜。

在那些糟透了的夜晚,他會躲到我的床上,盡量縮在床鋪的一角,想要遠離窗外無止無盡的驚恐,正如他媽媽以前也始終想要一個安全的角落。他做白日夢,無法準時繳交作業,沒錯,他拒絕專注於他不感興趣的事情。但他從不畏畏縮縮、橫衝直撞,也不會講話講個不停。他可以一連好幾個小時靜靜做他喜歡的事。請跟我說這些算是什麽失調?怎樣的疾病名稱可以解釋這孩子的行徑?

醫生們提出五花八門的意見,諸如種種跟化學藥劑相關的症候群,而我們年年都在農作物上噴灑億萬磅這種有毒的藥劑。第二個幫他看病的小兒科醫生很想聲稱羅賓患了自閉症。我想跟他說,我們這個小行星上的每個人多少都有點自閉。自閉症光譜量表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我想要告訴他,生命本身就是一張自閉症的光譜量表,人人都在這個彩虹狀的量表中占有一席之地,各自以獨特的頻率發光震動。然後我想要揍他一拳。說不定我這種行徑也有個病名。

我們全都非得診斷別人患了什麽病,但說來奇怪,《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卻沒有為這件事冠上病名。

當羅賓被學校停課兩天,而且自行指派醫生為羅賓看診,我覺得這真是終極挫敗,我簡直束手無策。還有什麽好解釋的?合成纖維的衣物害他長了難看的濕疹。他不了解同學們惡毒的閒話,因而受到大家的騷擾。他七歲的時候,他媽媽車禍身亡。幾個月之後,他心愛的小狗也在困惑中病逝。醫生們還需要哪些理由解釋他的異常行徑?

眼看現代醫學幫不了我的兒子,我自行發展出一套瘋狂的理論:生命不需要我們事事校正。我的兒子是一個我想都不敢想要看透的袖珍宇宙。我們每個人都是個實驗,而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受到怎樣的測試。

我太太會曉得怎樣跟醫生們溝通。沒有人是完美的,她喜歡這麼說,但是,老天爺啊,我們全都不合格得令人難以置信

 

 

 

他是個小男孩,所以當然想要瞧瞧蓋特林堡、鴿子谷、賽維爾維爾。這三個山城緊緊相連,鄉土味十足,宛如俗麗的拉斯維加斯,還有上百個地方可以點鬆餅,怎能教人不愛?

我們從小木屋開車上路,沿著一條壯觀的溪流開了十七哩,沿途山路蜿蜒,花了我們將近一小時。羅賓凝視溪流,從後座瀏覽湍急的河水。野生動物賓果。這是他最喜歡的遊戲。

高高的鳥!他大喊。

「哪一種鳥?」

他快速翻閱他的田野指南。我真怕他會暈車。蒼鷺?他轉頭望著溪流。車子七彎八拐之後,他又扯著嗓門大喊。

狐狸!狐狸!爸,我看到牠了!

「灰色還是紅色?」

灰色。喔,天啊!

「灰狐會爬到柿子樹上吃果子。」

真的嗎?他查一查他的《大煙山哺乳動物》。書裡證實我說的沒錯。他喃喃抱怨了一聲,重重捶打我的胳臂。你怎麼知道這種事情?

其實我趁他睡醒之前翻閱了他的田野指南,藉此搶先他一步。「我是個生物學家,不是嗎?」

是喔,你是個天空......深霧學家(注1)。

他咧嘴一笑,試探一下這個玩笑是不是開得太過分。我張大嘴,既吃驚,也覺得有趣。他固然控制不了怒氣,但他幾乎從不刻薄。其實刻薄一點說不定也無妨,或許能讓他少受一點傷害。

「嘿,小傢伙,你差一點就會被我罰站到你九歲為止。」

他笑得更開心,轉身繼續探看溪流。但沿著蜿蜒的山路開了一哩之後,他一隻手擱到我肩上。爸,我剛才只是開玩笑。

我盯著眼前的山路,輕聲跟他說:「我也是。」

我們站在「雷普利信不信由你博物館」前面排隊。這地方令他焦躁不安。跟他同年齡的孩子們東奔西跑,成群結隊地即興喧鬧。他們的尖叫聲讓羅賓畏懼退縮。三十分鐘後,他再也受不了這樣的驚恐,哀求我帶他離開。他比較適合逛水族館,即使他想要素描的魟魚不肯待在原處讓他作畫,他也不會生氣。

我們吃了薯條和洋蔥圈當午餐,然後搭乘纜車直上觀景平臺。他幾乎在玻璃步道上吐了一地。他指關節發白,下顎緊縮,但他宣稱一切都好棒。回到車裡之後,他看上去鬆了一口氣,彷彿慶幸終於把蓋特林堡拋在腦後。

開回小木屋的路上,他若有所思。那裡不會是媽媽最喜歡的地方。

「沒錯,說不定連前三名都排不上。」

他大笑。如果時機抓得準,我有辦法逗他開心。

那天晚上雲層太厚,無法觀星,但我們再度露宿,把那幾個繡了麋鹿和野熊的田野風情靠墊當作床鋪。羅賓啪地關掉他的手電筒,過了兩分鐘,我悄悄說:「明天是你的生日。」但他已經睡著了。我輕聲為我們唸誦他媽媽的禱詞,這樣一來,如果他醒來、驚覺自已忘了唸誦,我才可以跟他保證我已經幫他唸了。

 

 

他夜裡把我叫醒。你說那裡有多少顆星星?

我沒辦法跟他生氣。即使睡得好好地被他吵醒,我依然很高興他在觀星。

「地球上每一粒細沙的總合乘以每一株樹木的總和。十的二十七次方。」

我叫他連續說二十九個零。說到第十五個,他的笑聲就變成了抱怨。

「如果你是一位使用羅馬數字的古代天文學家,你甚至沒辦法寫出這個數字。你寫一輩子也寫不出來。」

其中多少有自己的行星?

這個數字改變得很快。「大部分最起碼有一顆。許多星星有好幾顆。光是銀河系說不定就有九十億顆類似地球的適居行星。再加上數十個其他星系……」

這麼說來,爸……?

這孩子向來無法應對失落。宇宙的大寂靜當然讓他傷神。浩瀚無垠的空曠讓他提出四分之三世紀之前恩里科‧費米在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提出的同樣問題:如果宇宙比任何人所知的更浩大、更古老,我們顯然面對一個難解的疑問。

爸?既然那些地方都可以居住,為什麽到處都看不到人?

 

 


(注1,羅賓的爸爸是天文生物學家,英文是「astrobiologist」,原文之中,羅賓跟爸爸開玩笑,說他是「ass…trobiologist」。)

 


(待續)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353999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9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