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太陽蛋正面朝上

生命是新鮮的,原來我可以是這樣的,又或者,原來我可以不必是那樣的。」
Epub
流動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308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如果理想生活還在半路》作者柯采岑
最新散文力作
*
像個新人一樣,去感動,去創造,去失敗,去受傷,去經驗,
去張開五官,去經過生活

「生命是新鮮的,原來我可以是這樣的,又或者,原來我可以不必是那樣的。」


據說土星二十九年回歸一次,必須經歷那樣的時間,才能去長大與熟成一個人。於是她翻山越嶺,攀過二十九歲,把她的偏愛,她的不堪,她的執念,她的所有,通通都攤開在這裡,一一細數生活的體悟、工作的哲學,以及對關係的思索。

讀著她的文字,我們也能像早晨餐桌的太陽蛋,無論如何,都能賦予日子,一個明亮的開始。

她寫 #三十歲:
二十歲有二十歲的戰鬥,三十歲有三十歲的征途。我想用不同的方式行走度日。那並不是什麼回不去了,不過是我擁有過了,而我很珍惜。

她寫 #生命
如果沒有齟齬,不會懷念合群;如果沒有皺摺,撐不開新的表面積;如果沒有裂痕,光透不進心的深處與裡面。人是在黑暗之中,懂得怎麼給自己一盞需要的燈,練習做自己的陽光。

她寫 #關係
你要結婚嗎,這個問句出現的頻率直線上升,我把握每一次自我表達的機會,說明自己,也去問對方,結婚正為他們創造了什麼──讓我最安慰的,大概是好幾位夫妻也回答不上來,微笑著告訴我,他們正在用他們的選擇去回應,從來也沒什麼標準答案。

她寫 #工作
一個失敗的發生,我是有責任的。這麼說不是什麼對待自己的暴力,不過是願意承認問題與自己總是有關。誰都不想輸,但沒有認真輸過一次的人,大概也很難贏得長久吧。

她寫 #滋養
要這麼提醒自己,不要混淆承擔與壓迫,承擔是快樂的,壓迫是傷害的,許多時候是自己有期待,內心生心魔,必須先把自己照顧好,做事才有扎實的氣力,才能生願力,才能真正地分享。

本書特色

\三十歲是一連串優雅的尖叫,100%共鳴之作/


書寫跨過三十歲後的心境轉變,逐漸破開青春,踏上成熟的旅程,明白人在生活裡頭,都會遭遇磨難與挑戰,卻也能得到成長與滋養。她寫出了三十代的困惑及體悟,於是我們能夠跟著她的文字,好好地追尋理想生活。

作者

柯采岑

有貓之人。
夏日出生,臺中養成。
臺灣大學外文系畢,里昂遊歷,懂點法文,嗜甜愛吃。

任女人迷主編五年,2019年跨足產品與銷售,2023年任女人迷品牌策略總監,從內容到產品再到市場發展策略,都想認真開發、盡興玩過一趟。深信本質即是內容,皆為創造。

現與一隻貓貓虎吉,和永遠豐滿的吃食清單,生活在臺北。

《如果理想生活還在半路》為其第一本著作,《四時瑜伽》為第二本,願望集滿四季書系。與三位至親好友主持《欸你在家嗎》Podcast節目。

Facebook
柯采岑(Audrey Ko)

Instagram
@cado386

目錄

輯一 正面朝上,還沒熟透

太陽蛋正面朝上
宇宙總是為我準備最適合我的
討厭可以大方
當這地球沒有花
最好的時光
如果理想生活還在半路,開車比較快哦
Be like water
清掃這件事
成家的想像
心願
魔女

輯二 叫你親愛的

生孩子是一場媽式搖滾
Get婚
床邊故事
長大是一場漫長的告別
想我雙胞胎的弟弟們
我是那麼喜歡我們
活在幸福裡,像虎吉那樣
世界上有一個人,看見了你
愛得像珍柏金
林宥嘉始終少年
少女與陳綺貞

輯三 貪吃是必須的

濱江市場的義式小館
請客樓的姊姊
姊妹吃Curious Table
美味的正義
臺中有地坊
臺北有RAW
鮭魚野菜沙拉

輯四 一個工作狂的生存之道

做一個認真輸過一次的人
重訓的起立掌聲
理想生活要有工作
華麗地跌倒,華麗地站好
與其鬆弛,不如張弛有度
企畫理想的一年
練瑜伽的春夏秋冬
靜坐的品質
像是一道海浪那樣

輯五 好作品讓人覺得活著值得

看不見的東西
重啟人生
Beef
Before Sunrise
婚姻故事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最後生還者
藍色時期
井上雄彥與灌籃高手

輯六 我們去旅行吧

離開臺北城的謝宅
媽媽是旅伴
九份的早晨
高雄銀座聚場
嘉義是很好地方
倫敦是眾人之城
愛巴黎是非理性的
里斯本的陽光跟著我回家了

後記 三十歲是一連串優雅的尖叫

試閱

太陽蛋正面朝上

我是一個嗜蛋之人,如果沒有膽固醇考量,一天可以吃三顆以上。吃蛋呢,讓人感覺營養,感覺身體幸福。蛋有好多種,炒蛋、鹹蛋、水煮蛋、溏心蛋、蛋包, 我尤其喜歡的是太陽蛋(Sunny side egg)。

每次看到太陽蛋,蛋黃半生不熟,正面朝上,蛋白爽朗地鋪展開來,如在豔陽底下,抖開一張柔軟的小被被,讓它爽朗地曬一曬。然後呀,邊緣煎得脆脆金黃, 微微翹起,整顆太陽蛋隨著盤子前後抖動的樣子──不知道欸,不覺得每當看到太陽蛋,就覺得它心情很好的樣子嗎?一顆太陽蛋、兩片火腿、一條煎得脆脆的香腸,組成一盤大早餐,多可愛呀。

太陽蛋正面朝上──那樣的畫面,有一種鼓舞訊息。

就像呢,生命總是有背部著地的時候,誰都遇過,乖乖躺著,雙手一攤,什麼也不能做。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那樣的慵懶與蓬鬆,那樣的彈性與可愛,也是另一種生命其實必須的姿態──我願意接受生命早已為我準備好的一切,並且相信那其中必然有我尚不能透澈明白的美麗。

背部著地的時候,不做什麼的時候,放空的時候,有沒有可能,我們正在參與生命更寬闊的可能,見證另一種反向力度的完成。那樣的完成沒有原因,甚至沒有目的,不過只是,我存在於此時此刻此地,已經很美好了。

我的出生,已經就是完成了。就像一顆美好的太陽蛋。

太陽蛋正面朝上──也有一種還沒熟透的可能性。

還是半熟呢,距離全熟還有一段距離,仍有變化的空間,也有著什麼早已有了穩定根基。好像我正在經歷的三十幾歲,已經決定不必重新活一次二十幾歲,明白生命有著發展與更新的渴望。帶著過往的經驗、所有我們已經學會的,再去經歷未知與改變,去挑戰自己的信念系統,用一種,理解生命的有限,也好想知道自己還能怎麼發展那樣的好奇,那樣的無畏,那樣太陽蛋的心情去經驗著每一天的變化。

太陽蛋正面朝上──說真的呢,跟誰都可以百搭。

既是可以獨挑大樑的主角,也隨時可以與人合作,擊掌組成華麗的早午餐團隊;可以當領導,也可以做團員中的忙內,那樣的彈性與餘裕,那樣的進退安適, 那樣敞開變化的空間,是明白自己是誰的自在。要學習那樣的姿態,一個人但凡明白了自己是誰,就會知道能怎麼與他人搭配,在這世界上自由行走。

一顆蛋,獨行也可以;一盤早午餐,飽足力量大。

太陽蛋正面朝上──那是火候拿捏的工夫。

太陽蛋好不好吃,講求料理火候,有時候最簡單的最困難,最不喧譁的經常是內功最深厚的。我有時候覺得長大也是學會不動聲色地出力,優雅地與艱難互搏交手,不再想把辛苦通通翻攪出來,攤在世界面前,沒有那樣需要被眾人安慰的必要。養成一種等候的習慣,心甘情願地讓時間去熟成美味的內在。

太陽蛋正面朝上──覺得有點辛苦的時候,就去吃這麼一顆蛋吧。

我對自己這麼說。滿懷感謝地,雙手合十,去吃一頓飯,去咬一顆蛋,然後知道,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太陽升起,微風吹拂,廚師換上工作服,揀選新鮮雞蛋籃,敲破蛋殼,蛋滑入油鍋像滑入某個游泳池水道,火候適中。時間到,太陽蛋準備好,穩穩上桌,輕輕戳破,像有一抹太陽光灑在白色餐盤上。你把世界的營養, 通通下肚。

那就是太陽蛋的魔法吧!

三十幾歲以後,我想做這麼一顆,正面朝上的太陽蛋。讓人想起的時候,感覺營養,感覺健康,感覺溫暖。


理想生活要有工作

寫第一本書《如果理想生活還在半路》時,刻意地避開寫工作,不是因為不在乎,反而因為太在乎了。擔心自己一時半刻,用字遣詞,沒有辦法說清。乾脆不寫。畏戰逃跑,畢竟也是一種生存策略。

事後想想,要談理想生活,確實不能不談工作。因為我們多數人的生活,保守估計,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工作環境裡頭度過。而實話也是如此,工作大抵也是我們經歷到最多磨難與挑戰的地方──工作裡有人事萬象,有目標結果,有自己所能創造,也有自己所不能左右,我們在工作裡頭困惑,沮喪,挫折,恐懼,學習,磨練,成長,養成,每個階段都有當期的挑戰與眼光鍛鍊。

如果回頭想來,我們大概也是在那樣的挑戰裡熟成,明白自己要怎麼跟這個社會的秩序與規則相處共度。

而很多人覺得,自己之所以沒辦法活在理想生活裡頭,是受限於工作選擇與事務強度。有時候難免心裡有這樣的念頭──如果不用工作那就好了,為什麼我要把自己活得這麼疲憊呢。說實話,我也這樣想過。

我在長大以後呢,發現,並且願意承認,自己確實是非常喜歡工作的人,這麼說來不怕承認,我的理想生活裡必須要有工作的──於是出版第二本書《四時瑜伽》時,還十分堅持,要把一個工作狂的休息筆記,放在副標題,作為告白揭露, 意圖翻轉工作狂的負向聯想。

說真的,工作狂又怎麼樣。工作狂不過就是,我明白我想要怎麼在工作中貢獻。

我看待工作的方式是這樣的,我覺得工作是一個穩定的,安全的,我可以持續挑戰自己的方式。用工作的日常作業當作度量,可以很輕易地定位且下錨,自己的所在位置。我是持續進步的嗎?還是原地踏步的?甚至工作會有同行同業,也有敬重前輩,於是可以很明確地標誌出,自己有沒有想要抵達的下一個地方,想學習的對象。接著可以像設計一個旅行那樣地,雀躍地設定自己的成長計畫。最後工作的需求,一定都有對應資源,找到可應用的資源,就可以感覺在工作環境中,持續有所學習。

工作首先看重的是成果,成果騙不了人。學習的循環,會反映在成果上。

二十幾歲的時候,入行開始做的是編輯,當時剛認識媒體工作,所以諸多不會不懂,也老實發現自己中文不夠好,想要描述一件事情的時候,腦中常常沒有對應的詞彙語句快步跟上。於是只能惡補,養成每週都去逛書店巡田水的習慣──看當時的暢銷排行榜,大家正在關心什麼;看各區的出版新書,補強自己欠缺的領域知識;看出版社編輯怎麼選題落標,選什麼樣的書封與題目,自己也感興趣。去看自己與市場的口味,到底差距落在哪裡,我跟自己說──我必須理解跟自己不同的人,現在究竟在關心什麼。否則永遠,我也只會活在自己的世界。

然後大量買書,不懂的就看,不懂的就查,為了要能撰寫性別類議題,能夠回饋作者稿件,我記得自己把性別理論的相關書籍,塞滿整層書櫃。從基礎的社會學理論開始惡補,然後到性別理論,三波女性主義,看不同陣營論戰,閱讀時很有樂趣,像做回學生,覺得自己全面展開了一個新的面向世界的領域地圖。
其實每一種主義,不過也就是一種描繪與想像世界的方式。

想起來覺得土法煉鋼,不過對我來說,是非常扎實的馬步訓練──我知道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我得先開始看得更多一點才行。如果我認知的世界邊界太過狹窄, 我也只能整理編輯出狹隘的內容。一個人能夠創造的邊界,是他理解的總和。然後那樣的習慣,一路跟著我到現在,十年以後,即便換了職能貢獻,我還是習慣,至少每月都要去逛逛書店,巡田水,感受現在世界正往什麼方向遷徙,問自己還在不在這個內容的嗅覺裡面。

後來從內容轉做了電商,每個職能領域,背後都有一套既有邏輯。學好規矩, 打好基底,就有餘力在裡頭變化與破壞。把握每一次在工作環境中,自己感覺到不會、不擅長、做不好時,就去拓展自己的學習邊界。多數時候我的經驗是,覺得自己弱小時,成長反而是最快的,因為會有想要強壯起來的深刻決心。

理想生活要有工作,不是因為工作美好,反而正是因為工作裡會有直接的困難挫敗,會有事與願違,會有無能為力,會有主張不同與意見不合,這些經驗都會毫無保留地衝擊與挑戰身而為人的信念系統。許多時候我們在職場環境裡產生的各種反應,其實也連接我們的深層恐懼,於是給我們難以想像的巨大痛苦。

會想逃開躲避,實屬正常,人的心都趨苦逐樂,而如果我們有一點力氣,跟一點意願,可以跟那樣的困難與痛苦隔開一點距離,去觀察並且描述它,我們會得到難得的機會看見,這個經驗想要透露給我們的訊息。

我自己就曾經在一個覺得特別痛苦的工作半年後,看見自己一直沒能獨立發現的工作盲區。重新更新了自己的信念系統。痛苦沒有消失,痛苦確實還是痛苦,只是伴隨痛苦而來的,確實也有實實在在的禮物。

那個禮物最終,幫助了我繼續成長,也回到我身上,成為我的一部分。

我的老闆瑋軒曾告訴過我,職場就是人與事的交集,像陰陽太極一樣。於是在職場裡,要練做事的精準,也要練做人的完熟。而很多事情,像樹根紮下去一樣, 你曾經努力過的地方,會有生命生長,功不唐捐。

人說第一份工作,要慎選老闆。我很感謝我的老闆是瑋軒,感謝我在女人迷工作。她讓我對於工作有了一份嶄新的想像與實踐可能。於是十年之間,從做內容到做產品創意,再做到銷售與品牌策略,我在組織內幾經幾輪職能轉換,踏實地知道自己可以成為什麼。

女人迷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很感謝,過往十年,這份工作讓我回應了對自己階段的生命追求,讓我覺得走在完成自己的路上。

我常常這麼想,工作也是我們和世界相處,時間最長的一種方式。反向思考, 工作也是你創造理想世界的途徑與手段,有沒有辦法,透過每天的工作實踐,讓世界更接近自己想要的方向一點?有沒有可能因為你的投身,所以世界能夠變得可愛一點?

等到三十幾歲的時候,許多人閱讀你,首先閱讀的是你的工作職銜,再來閱讀你曾經參與或經手的專案,用來辨識你可能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一個人的工作職銜當然不等於他是什麼樣的人,可是一個人的工作選擇往往透露他的信念與價值。

理想生活要有工作。因為工作,是我們展現自己創造性的場所。所以,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可以邀請自己思考,這件事情由我來做,可以創造什麼不同,把工作當作你的天賦遊戲與能力展現的場所,這樣去思考與安排你的工作。

跳脫「被給予」的互動框架,而是去「主動創造」,那麼你在職場上留下的所有軌跡,也都是在為自己開路與找路。

工作是中性的,沒有標準,沒有優劣,而我們最終也不過是好想好想看明白──所以,我這一輩子來到地球,我的追求究竟是什麼。如此而已。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740642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36
    • 商品規格
    • 14*2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