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祈求成真的秘密:你必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能真實擁有它!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一把開啟無限寶庫的萬能鑰匙!
祈求可以改變我們的潛意識,所以會改變我們的外在世界!
★繼《感覺是秘密》後,「顯化教父」內維爾.高達德的永恆經典★
★ 新時代、神祕學等靈性大師的書架上一定會有的一本書 ★
要成功有效地進行祈求,你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
你必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才能提出要求。
你必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能感覺到你已經擁有它,
而祈求的本質,在於感受到願望實現的狀態。
內維爾.高達德是一位神秘主義者,也是一位著名的顯化導師,被世人讚譽為「吸引力法則之父」,他的思想核心在告訴大家,想像力以及人類意識是如何能夠創造現實。
《祈求成真的秘密》這部永恆著作最初出版於1945年,對於祈求作為改變力量和信念動力、進而顯化現實願景的一種手段,做了深度的探索。
高達德在本書中挑戰了傳統的祈求觀念,將其視為不是對外在神靈的懇求,而是作為一種喚起內心信仰和信念的方法。
強調想要實現願望,培養個人的意識狀態十分重要。而透過熱切、富有想像力的祈求,我們可以在潛意識中留下希望真實經歷的現實。他鼓勵大家要進入一種相信祈求已經得到回應的狀態,並聲明,這種心態正是顯化成真的催化劑!
這本書結合了理論與實用技巧,為那些想利用信念和祈求強大力量尋得實現願望的人,提供了全面的指南,是任何人自我發現之旅的燈塔。
解鎖顯化的秘密,
在祈求的法則中改變現實、實現願景
提供了關於祈求和實現力量的深刻教導。透過理解祈求的法則,如何利用想像力和信念的力量,並將我們的思想傳遞給他人,就可以解開顯化的秘密。
祈求不是徒勞的重複或儀式,而是有控制的想像力和對潛意識的深刻理解。借助書中所教授的法則,我們就可以改變現實,並達成我們的願望。
★在「可逆性法則」中理解祈求法則的重要性
‧一切的力量轉化都是確實可逆的,如同熱能可以產生機械運動,那麼機械運動也一樣可以產生熱能。
‧當你明白實現目標時你會有什麼感覺,那麼就讓它逆向而行,你便可以知道,透過喚醒這種感覺,可以實現什麼樣的狀態。
‧方法是,想像你的目標實現後會感受到的喜悅,一旦感受到這種喜悅,就讓這種早已實現願望的感覺,成為你生活和行動時的狀態。
★從「意識的雙重性」深入理解意識雙重本質的重要
‧意識的雙重性包括意識和潛意識,潛意識是意識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自願行為的根源所在。
‧一切創造力都潛藏、沉睡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並透過他的潛意識被喚醒,變成客觀的存在。
‧祈求可以調整或徹底改變我們的潛意識假設,而這種假設的改變,就會改變我們的外在表現。
★運用想像力並相信心理主張的真實性,來創造客觀條件
‧對於有豐富想像力的人而言,一切可以看見、觸摸、解釋或辯論的事物,都不過是一種工具而已。
‧想像力與信念是創造外在條件所需的唯一心智能力。
‧成功運用意識法則所需的信念,是一種完全主觀的信念,其中關鍵在於,你能感受並接受那些你的感官否定的真實性。
★認知到每個人都受制於相同的心理法則
‧當你真誠地相信他人身上某些特質的真實性時,這種信念就會喚醒對方內在的那一部分。
‧祈求的成功取決於我們的心態,而不是對象的態度。
‧在受控的想像狀態中,必須非常小心謹慎地提出暗示。如果你無法好好控制你的想像狀態,那麼你的想像就會控制你。
★其實你的思想可以傳遞給他人
‧意識的基本法則之一,是我們可以透過心靈感應,立即與他人進行交流。
‧透過在心裡與他人的主觀形象進行對話,並想像他們正在確認我們希望他們聽到的內容,我們便可以將想法傳遞給他們。
‧祈求取決於我們的信念和假設。無論我們相信他人的真實情況是什麼,我們都會在他們身上覺醒。
在創造顯化導師的智慧中,
找到利用想像力開創出想要生活的秘密!
‧祈求的本質是信念;然而,信念必須徹底地融入理解,才能賦予它獨立存在時所不具備的積極特質。
‧在祈求時,要相信你早已擁有你所祈求的事物。
‧潛意識是一切知識的源頭、一切可能性的來源,所有事物都源自於潛意識,也最終回歸到潛意識,潛意識屬於每個人,而每個人都得以接觸、運用它。
‧祈求可以調整或徹底改變我們的潛意識假設,而這種假設的改變,就會改變我們的外在表現。
‧當你祈求時,心中不應該有任何矛盾衝突。
‧想像力與信念是創造外在條件所需的唯一心智能力。
‧當信念和意志產生衝突時,會勝出的一向是信念。
‧治癒的力量不在於這些事物本身,而是我們接受它們時當下的心靈狀態。
‧他在自己內心喚起的那些美麗想法,也一定會在他人身上引發相似的吸引力。
‧你真誠地相信他人身上某些特質的真實性,這種信念就會喚醒他內在的那一部分。
‧要成功有效地進行祈求,你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你必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才能提出要求。你必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能感覺到你已經擁有它,而祈求的本質,在於感受到願望實現的狀態。
‧作為人,我從意識中誕生,也回歸於意識之中。
祈求應該要私下進行!
「自言自語」是一種最有效的祈求方式。
【強力推薦】
BB / 靈性顯化系YouTuber
Henry Pedia / YouTube、FB「秘密學院 Henry Pedia」版主
田定豐 / 初心苑聲波療癒師、心靈作家
吳若權 / 作家、廣播住持、企管顧問
阿明顯化教練 / FB「顯化法則學院」版主
簡宏志(彼得教練) / 心靈療癒導師
祈求可以改變我們的潛意識,所以會改變我們的外在世界!
★繼《感覺是秘密》後,「顯化教父」內維爾.高達德的永恆經典★
★ 新時代、神祕學等靈性大師的書架上一定會有的一本書 ★
要成功有效地進行祈求,你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
你必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才能提出要求。
你必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能感覺到你已經擁有它,
而祈求的本質,在於感受到願望實現的狀態。
內維爾.高達德是一位神秘主義者,也是一位著名的顯化導師,被世人讚譽為「吸引力法則之父」,他的思想核心在告訴大家,想像力以及人類意識是如何能夠創造現實。
《祈求成真的秘密》這部永恆著作最初出版於1945年,對於祈求作為改變力量和信念動力、進而顯化現實願景的一種手段,做了深度的探索。
高達德在本書中挑戰了傳統的祈求觀念,將其視為不是對外在神靈的懇求,而是作為一種喚起內心信仰和信念的方法。
強調想要實現願望,培養個人的意識狀態十分重要。而透過熱切、富有想像力的祈求,我們可以在潛意識中留下希望真實經歷的現實。他鼓勵大家要進入一種相信祈求已經得到回應的狀態,並聲明,這種心態正是顯化成真的催化劑!
這本書結合了理論與實用技巧,為那些想利用信念和祈求強大力量尋得實現願望的人,提供了全面的指南,是任何人自我發現之旅的燈塔。
解鎖顯化的秘密,
在祈求的法則中改變現實、實現願景
提供了關於祈求和實現力量的深刻教導。透過理解祈求的法則,如何利用想像力和信念的力量,並將我們的思想傳遞給他人,就可以解開顯化的秘密。
祈求不是徒勞的重複或儀式,而是有控制的想像力和對潛意識的深刻理解。借助書中所教授的法則,我們就可以改變現實,並達成我們的願望。
★在「可逆性法則」中理解祈求法則的重要性
‧一切的力量轉化都是確實可逆的,如同熱能可以產生機械運動,那麼機械運動也一樣可以產生熱能。
‧當你明白實現目標時你會有什麼感覺,那麼就讓它逆向而行,你便可以知道,透過喚醒這種感覺,可以實現什麼樣的狀態。
‧方法是,想像你的目標實現後會感受到的喜悅,一旦感受到這種喜悅,就讓這種早已實現願望的感覺,成為你生活和行動時的狀態。
★從「意識的雙重性」深入理解意識雙重本質的重要
‧意識的雙重性包括意識和潛意識,潛意識是意識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自願行為的根源所在。
‧一切創造力都潛藏、沉睡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並透過他的潛意識被喚醒,變成客觀的存在。
‧祈求可以調整或徹底改變我們的潛意識假設,而這種假設的改變,就會改變我們的外在表現。
★運用想像力並相信心理主張的真實性,來創造客觀條件
‧對於有豐富想像力的人而言,一切可以看見、觸摸、解釋或辯論的事物,都不過是一種工具而已。
‧想像力與信念是創造外在條件所需的唯一心智能力。
‧成功運用意識法則所需的信念,是一種完全主觀的信念,其中關鍵在於,你能感受並接受那些你的感官否定的真實性。
★認知到每個人都受制於相同的心理法則
‧當你真誠地相信他人身上某些特質的真實性時,這種信念就會喚醒對方內在的那一部分。
‧祈求的成功取決於我們的心態,而不是對象的態度。
‧在受控的想像狀態中,必須非常小心謹慎地提出暗示。如果你無法好好控制你的想像狀態,那麼你的想像就會控制你。
★其實你的思想可以傳遞給他人
‧意識的基本法則之一,是我們可以透過心靈感應,立即與他人進行交流。
‧透過在心裡與他人的主觀形象進行對話,並想像他們正在確認我們希望他們聽到的內容,我們便可以將想法傳遞給他們。
‧祈求取決於我們的信念和假設。無論我們相信他人的真實情況是什麼,我們都會在他們身上覺醒。
在創造顯化導師的智慧中,
找到利用想像力開創出想要生活的秘密!
‧祈求的本質是信念;然而,信念必須徹底地融入理解,才能賦予它獨立存在時所不具備的積極特質。
‧在祈求時,要相信你早已擁有你所祈求的事物。
‧潛意識是一切知識的源頭、一切可能性的來源,所有事物都源自於潛意識,也最終回歸到潛意識,潛意識屬於每個人,而每個人都得以接觸、運用它。
‧祈求可以調整或徹底改變我們的潛意識假設,而這種假設的改變,就會改變我們的外在表現。
‧當你祈求時,心中不應該有任何矛盾衝突。
‧想像力與信念是創造外在條件所需的唯一心智能力。
‧當信念和意志產生衝突時,會勝出的一向是信念。
‧治癒的力量不在於這些事物本身,而是我們接受它們時當下的心靈狀態。
‧他在自己內心喚起的那些美麗想法,也一定會在他人身上引發相似的吸引力。
‧你真誠地相信他人身上某些特質的真實性,這種信念就會喚醒他內在的那一部分。
‧要成功有效地進行祈求,你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你必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才能提出要求。你必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能感覺到你已經擁有它,而祈求的本質,在於感受到願望實現的狀態。
‧作為人,我從意識中誕生,也回歸於意識之中。
祈求應該要私下進行!
「自言自語」是一種最有效的祈求方式。
【強力推薦】
BB / 靈性顯化系YouTuber
Henry Pedia / YouTube、FB「秘密學院 Henry Pedia」版主
田定豐 / 初心苑聲波療癒師、心靈作家
吳若權 / 作家、廣播住持、企管顧問
阿明顯化教練 / FB「顯化法則學院」版主
簡宏志(彼得教練) / 心靈療癒導師
目錄
推薦
編輯的話
認識內維爾.高達德
第一章 可逆性法則
第二章 意識的雙重性
第三章 想像與信念
第四章 受控的想像狀態
第五章 思想傳遞的法則
第六章 傳遞好消息
第七章 偉大至高的祈禱
編輯的話
認識內維爾.高達德
第一章 可逆性法則
第二章 意識的雙重性
第三章 想像與信念
第四章 受控的想像狀態
第五章 思想傳遞的法則
第六章 傳遞好消息
第七章 偉大至高的祈禱
試閱
精采節錄
祈求是一門藝術,需要不斷進行練習。
第一個要求是針對想像力的控制。
真正的祈求不應該只是表面的儀式,或重複無意義的話語。
祈求需要在寧靜且平和的心境中進行,
所以「不可……用許多重複話」(馬太福音 6:7);
祈求應該要私下進行,
因為「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馬太福音 6:4)
一般而言,用於祈求的儀式僅僅只是一種迷信,
之所以被發明,是為了賦予祈求一種莊嚴感。
那些實踐「祈求藝術」的人,
往往對掌控祈求的基本原則一無所知。
他們將獲得的結果歸因於儀式,
因此而混淆了祈求的表面形式與精神意義。
祈求的本質是信念;
然而,信念必須徹底地融入理解,
才能賦予它獨立存在時所不具備的積極特質。
「所以,要得智慧。在你一切所得之內必得聰明。」(箴言4:7)
***
在祈求時,
相信你早已擁有你所祈求的事物,
此做法是基於對逆向轉化法則(the law of inverse transformation)的理解。
在你的祈求實現之後,
你內心會產生一種特定明確的感覺或意識狀態,
那麼就讓它逆向而行,
這種特定的感覺或意識狀態必定會讓你的祈求實現。
由於所有力量轉化都可以逆向進行,
你應該一直假設並持續保有那種願望實現的感覺。
你應該在內心喚醒這種感覺,
認為你已成為曾經渴望成為的存在,
並且擁有了曾渴望擁有的東西。
這件事可以輕鬆達成,
方法則是,
想像你的目標實現後會感受到的喜悅,
一旦感受到這種喜悅,
就讓這種早已實現願望的感覺,
成為你生活和行動時的狀態。
如果你能夠假設並一直懷抱著已實現願望的感覺,
最終就能具體創造達成願望的狀態。
***
意識的基本法則之一,
是我們可以透過心靈感應,
立即與他人進行交流。
要與這個對象建立共鳴,
你需要在心中呼喚對方。
將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
像呼喚任何人一樣,
心中大聲地呼喚他的名字。
想像他已經回應了你,
並在心中聽到他的聲音。
你要在心中將對方想像成你希望他達到的狀態。
接著,想像他用平時談話的語調和你交流,
說出你想聽見的內容。
在你的內心回應他,
告訴他,你見證了他的好運,
並因此感到高興。
在內心深處,
你清楚地聽見了自己想聽到的話,
並為了聽到的消息感到興奮愉快,
接著再回到現實意識中。
你的主觀對話必須要喚醒它所肯定的狀態。
***
他傳遞了健康的意識,
並喚醒了接受影響的對象身上與之相應的振動。
他在心中將對象描繪為健康的狀態,
並想像自己聽見對象對此狀態的肯定。
要成功有效地進行祈求,你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
你必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才能提出要求。
你必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能感覺到你已經擁有它,
而祈求的本質,在於感受到願望實現的狀態。
不管你在祈求中尋求的是什麼,
無論它在哪裡或它關於誰,都無關緊要。
你只需要說服自己,
堅信你所渴求的事物已經實現了。
當你完成祈求時,
你將不再需要繼續尋求,
因為如果你的祈求方式正確,
你會在潛意識中假設你所渴求的事物已經實現,
而根據可逆性法則,
你的潛意識假設會讓你肯定的事物在現實中實現。
要傳遞力量,
你必須要有一個導體。
你能使用的導體可以是電線、水流、氣流、光線,
或是任何的媒介物。
透過光波傳遞聲音的原理,
或是藉由光來傳遞聲音的技術,
都能有助於你理解思想的傳遞,
或將話語傳遞給他人以達到治癒的效果。
「口頭語音」(spoken voice)和「心理語音」(mental voice)
之間有很大的相似性。
口頭語音和心理語音之間有很大的類比關係,
思考就像是輕聲地說話,
而說話是大聲地表達思想。
透過光波傳遞聲音的原理是:
光束透過鏡子的反射,
並投射到遠處的接收裝置上。
鏡子的背後裝有一個話筒,
當你對著話筒講話時,
鏡子會因為你的聲音而振動。
振動的鏡子會改變反射在它上面的光線。
這些改變後的光線承載了你的語音,
以其機械性的變化形式進行傳遞,
而不是以語音的形式。
這些光線到達遠處的接收裝置,
撞擊了接收裝置中的一個圓盤,
並使圓盤根據光線的變化而進行振動,
進而重現了你的聲音。
「我是世界的光。」(約翰福音8:12)
我自身存在的知識,
就像一種光,
藉由它,我心中的思維變得可見。
記憶,或我能夠在心中看見那些不在眼前的事物,
證明了我的心靈如同一面鏡子,
而且是一面極其敏感並反映出思想的鏡子。
記憶中重現出一個形象,
相較於在鏡子中看見自己的形象,
在視覺上並沒有不同,
因為兩者都涉及相同的視覺原理。
你的意識如同反射在心靈鏡子上的光線,
並投射到你想到的人身上。
當你在心中對著自己想像中的主觀影像說話時,
這會使得你的心靈鏡子產生振動,
這些振動會改變反映在心智鏡面上的意識之光。
經由改變的意識之光觸及那個目標對象,
並對他的心靈之鏡產生影響的作用,
將使他的心靈根據光的變化而振動。
如此一來,這種光的影響將會重現你在心中肯定的事物。
你的信念和固有的心態會不斷地改變你的意識,
就像意識反映於你的心靈之鏡上一樣。
你的意識會受到信念所影響,
並在你的世界中具象地顯現出來。
所以要改變世界,你必須先改變你對世界的看法。
***
如果你難以理解「視覺圖像」、「內在之聲」和「內在行為」這些術語,
以下的例子可有助你理解它們的含義:
A想像自己看到了一段音樂,
但他對樂譜一無所知。
那麼在他心中留下的印象,
便是純粹的視覺圖像。
B想像自己看到了同一段音樂,
但他能看得懂樂譜,
也能想像它在鋼琴上演奏的聲音,
這種想像便是內在之聲。
C同樣看得懂樂譜,
並且是一位鋼琴家;
當他閱讀樂譜時,
也能想像自己彈奏著這首曲子。
這種想像中的行動就是內在行為。
視覺圖像、內在之聲和內在行為,
都是你想像力所創造的產物,
雖然它們看起來似乎來自外部,
實際上都是源自你內在的創造力。
它們表面上似乎是由外力所驅動,
但其實是由你自身靈魂的想像力魔法庫所啟動。
祈求是一門藝術,需要不斷進行練習。
第一個要求是針對想像力的控制。
真正的祈求不應該只是表面的儀式,或重複無意義的話語。
祈求需要在寧靜且平和的心境中進行,
所以「不可……用許多重複話」(馬太福音 6:7);
祈求應該要私下進行,
因為「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馬太福音 6:4)
一般而言,用於祈求的儀式僅僅只是一種迷信,
之所以被發明,是為了賦予祈求一種莊嚴感。
那些實踐「祈求藝術」的人,
往往對掌控祈求的基本原則一無所知。
他們將獲得的結果歸因於儀式,
因此而混淆了祈求的表面形式與精神意義。
祈求的本質是信念;
然而,信念必須徹底地融入理解,
才能賦予它獨立存在時所不具備的積極特質。
「所以,要得智慧。在你一切所得之內必得聰明。」(箴言4:7)
***
在祈求時,
相信你早已擁有你所祈求的事物,
此做法是基於對逆向轉化法則(the law of inverse transformation)的理解。
在你的祈求實現之後,
你內心會產生一種特定明確的感覺或意識狀態,
那麼就讓它逆向而行,
這種特定的感覺或意識狀態必定會讓你的祈求實現。
由於所有力量轉化都可以逆向進行,
你應該一直假設並持續保有那種願望實現的感覺。
你應該在內心喚醒這種感覺,
認為你已成為曾經渴望成為的存在,
並且擁有了曾渴望擁有的東西。
這件事可以輕鬆達成,
方法則是,
想像你的目標實現後會感受到的喜悅,
一旦感受到這種喜悅,
就讓這種早已實現願望的感覺,
成為你生活和行動時的狀態。
如果你能夠假設並一直懷抱著已實現願望的感覺,
最終就能具體創造達成願望的狀態。
***
意識的基本法則之一,
是我們可以透過心靈感應,
立即與他人進行交流。
要與這個對象建立共鳴,
你需要在心中呼喚對方。
將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
像呼喚任何人一樣,
心中大聲地呼喚他的名字。
想像他已經回應了你,
並在心中聽到他的聲音。
你要在心中將對方想像成你希望他達到的狀態。
接著,想像他用平時談話的語調和你交流,
說出你想聽見的內容。
在你的內心回應他,
告訴他,你見證了他的好運,
並因此感到高興。
在內心深處,
你清楚地聽見了自己想聽到的話,
並為了聽到的消息感到興奮愉快,
接著再回到現實意識中。
你的主觀對話必須要喚醒它所肯定的狀態。
***
他傳遞了健康的意識,
並喚醒了接受影響的對象身上與之相應的振動。
他在心中將對象描繪為健康的狀態,
並想像自己聽見對象對此狀態的肯定。
要成功有效地進行祈求,你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
你必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才能提出要求。
你必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能感覺到你已經擁有它,
而祈求的本質,在於感受到願望實現的狀態。
不管你在祈求中尋求的是什麼,
無論它在哪裡或它關於誰,都無關緊要。
你只需要說服自己,
堅信你所渴求的事物已經實現了。
當你完成祈求時,
你將不再需要繼續尋求,
因為如果你的祈求方式正確,
你會在潛意識中假設你所渴求的事物已經實現,
而根據可逆性法則,
你的潛意識假設會讓你肯定的事物在現實中實現。
要傳遞力量,
你必須要有一個導體。
你能使用的導體可以是電線、水流、氣流、光線,
或是任何的媒介物。
透過光波傳遞聲音的原理,
或是藉由光來傳遞聲音的技術,
都能有助於你理解思想的傳遞,
或將話語傳遞給他人以達到治癒的效果。
「口頭語音」(spoken voice)和「心理語音」(mental voice)
之間有很大的相似性。
口頭語音和心理語音之間有很大的類比關係,
思考就像是輕聲地說話,
而說話是大聲地表達思想。
透過光波傳遞聲音的原理是:
光束透過鏡子的反射,
並投射到遠處的接收裝置上。
鏡子的背後裝有一個話筒,
當你對著話筒講話時,
鏡子會因為你的聲音而振動。
振動的鏡子會改變反射在它上面的光線。
這些改變後的光線承載了你的語音,
以其機械性的變化形式進行傳遞,
而不是以語音的形式。
這些光線到達遠處的接收裝置,
撞擊了接收裝置中的一個圓盤,
並使圓盤根據光線的變化而進行振動,
進而重現了你的聲音。
「我是世界的光。」(約翰福音8:12)
我自身存在的知識,
就像一種光,
藉由它,我心中的思維變得可見。
記憶,或我能夠在心中看見那些不在眼前的事物,
證明了我的心靈如同一面鏡子,
而且是一面極其敏感並反映出思想的鏡子。
記憶中重現出一個形象,
相較於在鏡子中看見自己的形象,
在視覺上並沒有不同,
因為兩者都涉及相同的視覺原理。
你的意識如同反射在心靈鏡子上的光線,
並投射到你想到的人身上。
當你在心中對著自己想像中的主觀影像說話時,
這會使得你的心靈鏡子產生振動,
這些振動會改變反映在心智鏡面上的意識之光。
經由改變的意識之光觸及那個目標對象,
並對他的心靈之鏡產生影響的作用,
將使他的心靈根據光的變化而振動。
如此一來,這種光的影響將會重現你在心中肯定的事物。
你的信念和固有的心態會不斷地改變你的意識,
就像意識反映於你的心靈之鏡上一樣。
你的意識會受到信念所影響,
並在你的世界中具象地顯現出來。
所以要改變世界,你必須先改變你對世界的看法。
***
如果你難以理解「視覺圖像」、「內在之聲」和「內在行為」這些術語,
以下的例子可有助你理解它們的含義:
A想像自己看到了一段音樂,
但他對樂譜一無所知。
那麼在他心中留下的印象,
便是純粹的視覺圖像。
B想像自己看到了同一段音樂,
但他能看得懂樂譜,
也能想像它在鋼琴上演奏的聲音,
這種想像便是內在之聲。
C同樣看得懂樂譜,
並且是一位鋼琴家;
當他閱讀樂譜時,
也能想像自己彈奏著這首曲子。
這種想像中的行動就是內在行為。
視覺圖像、內在之聲和內在行為,
都是你想像力所創造的產物,
雖然它們看起來似乎來自外部,
實際上都是源自你內在的創造力。
它們表面上似乎是由外力所驅動,
但其實是由你自身靈魂的想像力魔法庫所啟動。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