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日日,茶日子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315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一杯茶,從入口開始,
茶韻的層次感、身心氣息,
到禪修內觀呼吸的覺知力與平等心練習,
進而品味茶中天人合一的完美實踐。


作者以自己推廣茶文化多年的經驗,將「喝茶」分為以口品茶、以韻品茶、以身品茶、以心品茶等四大類;將此四大類品茶從人體生理學、物理學和植物學的面向切入解析,比如茶進入人的身體後,會有什麼感覺變化做分層說明,還有大自然改變和植物間互動所產生的結果以及差異……作者更從氣功、禪修與內觀呼吸的角度,導引出茶和人之身、心、靈間的關係與作用。

另外,在農藥過度氾濫使用和食品安全疑慮方面,已成為消費者關切議題,因此作者以科學理論及實證做依據,和讀者分享對於農藥殘留的茶葉應該如何分辨,且讓所有人都可以成為對農藥、化學添加物「有感」的個體。

在新的改版中,增添了對眾人關切議題的全新解讀,包括醉茶、隔夜茶、脂溶性與水溶性農藥的比較等。並藉由內觀的深化,增加了一個新章節〈品味茶中的天、地、人〉。當中探討了以茶為名義的修行方式,將能喝出多少茶葉裡的不同問題,作為個人之天人合一程度的指標。

全書六大章節,作者以簡單容易理解的文字分享自己多年經驗,因此不論是入門還是高階程度的愛茶人,皆可循序漸進地體驗美好的品茶世界,一起探索茶的奧義。

本書特色

1. 以循序漸進方式引導讀者如何以舌頭的味覺、韻的覺知、身體的體感到心靈層次來品茶,更將禪學中「內觀呼吸」應用在品茶上的書籍。

2. 獨家以人體生理學的分析角度,把科學依據引入品茶觀念裡,以及將氣功的科學原理和品茶方式,互相結合並論述的書籍。

3. 第一本從科學與實踐中深度剖析醉茶、隔夜茶,並比較脂溶性和水溶性農藥異同的書籍;更探討關於農藥殘留,在身體會有何訊號產生,而要如何避免喝到有農殘超標的茶。

4. 第一本探索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與天氣、土壤、人心等天、地、人的因素,互相關聯的書籍。

5. 解析如何從古代詩詞中,分辨古人品茶功力之高下。

作者

李啟彰

中國茶文化連鎖店「岩陶茶空間」發起人、器物藝評家、資深茶人;《茶日子》、《茶日子2》作者及《茶與美》譯者。

理科背景出身,專研茶葉安全、茶葉與中醫經絡關聯的養生議題;並深度探究兩岸與日本之生活美器。

擅長於同時以理性與感性分析茶與陶的內涵與美感。以分享「安全飲茶」與「茶陶之美」為其後半生的志業。

目錄

作者序  
喝一口乾淨的茶,比喝一口好喝的茶來得重要!

引  言:開門見茶
知茶境  從身而起
識茶趣  言茶五談

第一章:以口品茶
以口品茶,可以不必很懂茶,只在乎自己的個性;可以不必儘管茶,只是盡情妝點茶空間;可以不必很愛茶,只要投射情感到器物上。這是以口品茶的隨性態度,自己說了算。

味覺分析—舌頭的生理構造
苦、甜、酸味
生津
膠質
澀味

如何以口品茶
口品第一式 讓茶湯在口腔內打轉
口品第二式 吞嚥是否滑順

以口品茶的樂與苦  
*古詩詞與以口品茶
唐,劉言史《與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第二章:以韻品茶  
如果說韻的回甘點能形成一條線,韻的空間感則是一個立體的空間。線與空間是同時存在的,從線到空間的多層次感受越是清晰明確,越能掌握一款茶的內質是否豐厚,成為分辨茶湯好壞的重要依據。

嗅覺分析—韻的感知層次
嗅覺的氣味接收
嗅覺空間
*「不要問」的品茶迷思
 
呼吸與韻的關係

記憶的訓練
嗅覺記憶區

辨識高山韻和樹齡  
韻的現代定義  
香氣和岩韻的平衡  
層次感vs.拼配茶    

如何以韻品茶  
韻品第一式  聞香與湯香
韻品第二式  呼吸與層次感
韻品第三式  回甘與餘韻

以韻品茶的樂與苦  
*古詩詞與以韻品茶  
唐,溫庭筠《西陵道士茶歌》
唐,齊己《詠茶十二韻》

第三章:以身品茶  064
對飲水線的喉、胸、胃與腦的覺察,是對安全飲茶關切者的重中之重,我在此整理出這幾年來親身實踐的重點,希望大家能透過我的說明和案例分享,認識喝茶可能潛在的風險。

氣與品茶的關係  
「共振」是什麼
王唯工「氣的共振」理論
為何感受不到茶氣
茶氣的等級

農藥施用和品茶之間
農藥的檢測
人體的神經系統
農藥中毒
農藥殘留症狀分析
農藥餘毒與殘留去除
水溶性和脂溶性農藥
*洗茶無法去農殘
*農藥茶的二三事
隔夜茶能不能喝
農藥和化肥的差異

植物生長狀態和品茶的關係
植物地上與地下部分的競合
植物的呼吸
乾旱對植物的影響
酸雨及霧霾對植物的影響

焙火下的走水提香
*品出不同焙火的滋味

如何以身品茶          
身品第一式  喉:鎖喉
*驚恐的鎖喉經驗
    
身品第二式  胸:農藥殘留對心肺的抑制
身品第三式  胃:腸胃的抗議
*透過品茶感知自然訊息

身品第四式  腦:醉茶的現代式
*醉茶與其解藥

身品第五式  溼倉茶VS.脾溼
*會胸悶、鎖喉的受潮茶

以身品茶的樂與苦  
*古詩詞與以身品茶
唐,盧仝《七碗茶歌》
清,周亮工《閩茶曲》
由《閩茶曲》看武夷岩茶

第四章:以心品茶  
製茶過程,也是茶、人、心的溝通。師傅的心念在製茶與焙茶的過程,會悄悄地注入到茶內,不論你是否能感知。從製茶到品茶,是茶葉從一顆心長途跋涉到另一顆心的旅程,心與心的惺惺相惜,在於人為的度。

人心與茶對坐  

透過茶,重建人與自然的關係  
十字路口的抉擇
因利誘導大自然反撲
無國界的工業污染
商人的良心

內觀呼吸法和品茶的關係  
從內觀中找出問題根本
內觀前的禪定練習
覺知力與平等心
內觀在品茶的應用
*觀出茶人脾濕之症

如何以心品茶
心品第一式  看,不是看到             
心品第二式  孩子                    
心品第三式  破除完美                  
心品第四式  隨心所欲不逾矩            
心品第五式  活在當下                 
心品第六式  未知                     
心品第七式  茶如其人                 
心品第八式  化學添加和茶氣正邪      
心品第九式  老茶範例分享
心品第十式  以心入茶

以心品茶的樂與苦
*古詩詞與以心品茶
唐,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第五章:侘寂(WabiSabi)
侘(Wabi),意思是困頓,是指就算自己一無所有,仍然能夠怡然自得的心境。寂(Sabi),意思是寂靜,原本指的是經過一段長時間的風化後,表面劣質化的樣子,也意指人在去逝後寧靜的狀態。侘與寂,本來是兩個分開的字義,在融入茶道的中心思維後,成了日本文化的精髓。

日本茶道精髓
枝末細微處發現美
靜謐低調中體驗美
日本茶道的濫觴
日本茶聖千利休的改革
利休七則
一期一會一感動
精闢嚴苛的日本茶道

以侘寂為名的三項追求
自然
殘缺美
養身先養心

第六章  品味茶中的天、地、人
身為人能感受到天、地、人三要素對於身體的確切影響,身為茶樹當然也能感覺得到。一片茶葉裡濃縮了茶樹生長的一年間,所收受天氣、地利、工藝等訊息,如果飲茶者能夠完

序/導讀

作者序

喝一口乾淨的茶,比喝一口好喝的茶來得重要!

《茶日子》自二○一四年出版至今,我走遍兩岸三地各大城市,宣導如何「喝一口乾淨的茶」。作為市場在茶葉中農殘議題的吹哨者,慶幸著這一路走來並不孤獨。面對不少類似我在中國重慶的西南大學演講時的一位大學生,不可置信地問「我以為所有的茶葉都應該是安全的?」我反覆以理性與感性並行的方式,自科學解構到如何以體感鑑別茶葉的安全性,希望能分享一個所有人可以重覆實踐的方法。這些年來讀者對此書的心得反饋與追加的問號,是我這次改版的濫觴。

二○一六年始,我以「覺知飲茶」為題開班授課,在安全飲茶的基礎上,深探靜坐與覺知力開發的關係。透過覺知力的細化與這些年來品茶經驗的積累,佐以教學內容為補充,我大幅增刪〈以身品茶〉這一章節,期望系統性地介紹辨識安全茶葉的要旨。尤其在飲水線上的喉、胸、胃到腦的幾個關鍵點,作出更明確的梳理與經驗的分享。並對眾人關切的議題,包括醉茶、隔夜茶、脂溶性與水溶性農藥的比較等,提出全新的解讀。

此次新版《日日,茶日子》更藉由內觀的深化,增添了一個新章節〈品味茶中的天、地、人〉。當中探討了以茶為名義的修行方式,以能喝出多少茶葉問題是來自於天,例如乾旱;多少問題來自於地,例如酸雨;多少問題來自於人,例如工藝,作為個人之天人合一程度的指標。一片茶葉裡濃縮了茶樹生長的一年間,所收受天氣、地利、工藝等的訊息,如果飲茶者能完全感同身受,則是天人合一的完美實踐。

在書中,我構建了理性與感性的內容各約百分之五十的比例。對物理系畢業生而言,邏輯明晰與科學求證是我上半輩子的信條;不意剛年過半百的今日,越深入茶的內質,越發現科學能解釋茶的理性比例,隨著覺知力提升而遞減。然而無論如何,不管下半輩子茶將引領我進入怎樣的秘境,我仍希望大家都能:喝一口乾淨的茶。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977667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