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關注的是「從美國看臺灣」這一視角,介紹了海外漢學界的臺灣文學研究的發展脈絡,回顧了「臺灣文學研究」學科在美國產生、發展的軌跡,勾勒出在整個世界漢學研究板塊中,臺灣文學研究的發展這一宏觀視野和背景下的美國「臺灣文學研究」發展概貌,扼要概括了美國的「臺灣文學研究」的獨特藝術特徵,介紹了美國漢學家研究臺灣文學的經典著作文本,並梳理出了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臺灣文學研究」學科在美國發展的歷史脈絡,評析了當今美國「臺灣文學研究」的現實圖景,可以說是書寫了一部美國漢學家臺灣文學研究學術史。希望能夠彌補傳統觀察角度的不足,為推動比較文學研究和臺灣文學研究領域的學術進步做出一些貢獻。
目錄
推薦序 汪毅夫 1
引言 1
第一章 美國漢學家「臺灣文學研究」的起源及發展 1
第一節 有關美國漢學家「臺灣文學研究」之研究的學術史回顧 3
第二節 海外漢學家研究臺灣文學的起源、發展 11
第三節 美國漢學家「臺灣文學研究」的起源及發展 27
第二章 美國漢學家臺灣文學研究的學術與文脈傳承 49
第一節 文學因緣:親緣、血緣與學緣 49
第二節 學位論文的選題與撰寫 54
第三節 議題的集聚 60
第三章 美國漢學家臺灣文學研究的方法和成就 83
第一節 他山之石:有關美國漢學家「臺灣文學研究」理論方法的思考 83
第二節 美國「臺灣文學研究」代表學者及其論著、譯著、編著研究:個案分析 101
第三節 美國漢學家的臺灣文學研究中的幾個問題:進一步思考 203
第四章 臺灣文學在美國的傳播機制 207
第一節 文學體制下的臺灣文學在美傳播場域 207
第二節 文化傳播與文化轉譯的途徑:翻譯、研究與推介 235
第三節 美國與臺灣文學研究相關的報刊、研討會和研究計畫 254
第四節 文學生產模式及意義解說的多元化實踐 258
結論 273
參考文獻 293
附錄 347
致謝——代跋並美國漢學研究劄記 367
引言 1
第一章 美國漢學家「臺灣文學研究」的起源及發展 1
第一節 有關美國漢學家「臺灣文學研究」之研究的學術史回顧 3
第二節 海外漢學家研究臺灣文學的起源、發展 11
第三節 美國漢學家「臺灣文學研究」的起源及發展 27
第二章 美國漢學家臺灣文學研究的學術與文脈傳承 49
第一節 文學因緣:親緣、血緣與學緣 49
第二節 學位論文的選題與撰寫 54
第三節 議題的集聚 60
第三章 美國漢學家臺灣文學研究的方法和成就 83
第一節 他山之石:有關美國漢學家「臺灣文學研究」理論方法的思考 83
第二節 美國「臺灣文學研究」代表學者及其論著、譯著、編著研究:個案分析 101
第三節 美國漢學家的臺灣文學研究中的幾個問題:進一步思考 203
第四章 臺灣文學在美國的傳播機制 207
第一節 文學體制下的臺灣文學在美傳播場域 207
第二節 文化傳播與文化轉譯的途徑:翻譯、研究與推介 235
第三節 美國與臺灣文學研究相關的報刊、研討會和研究計畫 254
第四節 文學生產模式及意義解說的多元化實踐 258
結論 273
參考文獻 293
附錄 347
致謝——代跋並美國漢學研究劄記 367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