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你的工作值得嗎?

  • 338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如何看待工作,深深影響你的生活方式
重新定位你與工作的關係,找到樂在工作的動力

你是否曾被忙碌的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內心吶喊:
「工作為何做不完?這份工作有意義嗎?為工作犧牲奉獻,是否值得?」

研究顯示,全美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工作者認為自己積極投入工作,近半數工作者表示工作時並不快樂。許多人將一生最具生產力的歲月,浪費在根本不值得投入的工作上。想要離職,卻受財務壓力無法如願,浪費自己寶貴的一生。

另一方面,在AI 技術發展下,許多傳統的知識工作有可能被淘汰。隨著工作類型和模式不停進化,現在正是重新反思工作意義的時刻!本書作者自九一一事件罹難者故事的研究中發現:有些人對工作懷抱使命感,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安危;有些人領取低薪,卻仍然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有些人一心攀升職涯階梯,夢想能早日退休,卻因而犧牲與孩子、其他家人相處的時光。

當無法預期的天災人禍打亂生活時,你的工作值得嗎?

書中帶領讀者思考:
 工作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工作?
 應該工作多久?該為興趣工作,還是為錢工作?
 高薪工作就是好工作?
 什麼工作對世界最有價值?如何找到對自己有價值的工作?
 當工作不再是生活的核心,如何才不虛度此生,讓人生更有價值?

不論你是準備踏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
還是在職場打滾多年的資深工作者、經歷職涯危機的專業人士……
這本書都能幫助你重新思考工作的現實、價值和意義,
讓你找到值得投入的工作,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作者

麥慶誼(Christopher Wong Michaelson)
一位具有豐富實務經驗的哲學家,在過去二十五年裡,他為許多商業領袖提供諮詢,引導他們傾聽自己的使命,追求一份深具意義與金錢報酬的工作。他是聖湯瑪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Thomas)奧普斯(Opus)商學院特聘教授、梅爾羅斯和托羅公司原則性領導中心(the Melrose and the Toro Company Center for Principled Leadership)的學術主任,也是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史登商學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兼職教授。他與妻子、三個孩子和兩隻狗,目前住在明尼蘇達州的明尼亞波利斯(Minneapolis)。

珍妮佛.托斯蒂—卡拉斯(Jennifer Tosti-Kharas)
麻州威爾斯利(Wellesley)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卡米拉・拉丁諾・史賓納利(Camilla Latino Spinelli)講座教授兼管理學教授。她致力於教學、研究、引導人們探索和創造有意義的職業生涯,以及由使命感驅動的工作模式優缺點。她與丈夫及兩個孩子目前住在波士頓郊外。

譯者

卓妙容
臺灣大學會計系畢業,澳洲國立南澳大學企管學士,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企管碩士(財務金融、專業會計雙主修)。曾任職矽谷科技公司財務部十餘年。喜歡在文字裡悠遊多過在數字裡打滾。現為專職譯者。譯作有《交易遊戲》、《卡住你的不是人生,是選擇》(天下文化)、等。

目錄

名家推薦
自 序
前 言 工作值得你付出這麼多嗎?

第一部 工作
第一章 工作是什麼?
第二章 為什麼要工作?
第三章 何時該工作?該工作多久?

第二部 價值
第四章 該為興趣工作?還是為錢工作?
第五章 熱愛工作,這樣就夠了嗎?
第六章 什麼工作在社會上必不可少?

第三部 有價值的工作
第七章 工作能有更高的目的嗎?
第八章 在沒有工作的世界裡,什麼會讓生命更有價值?
第九章 你的工作會為世界留下什麼?

致 謝
參考書目

序/導讀

名家推薦
一本發人深省的好書,探討工作為何如此重要。這本書不會提供你正確的答案,卻會幫助你提出正確的問題。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隱性潛能》(Hidden Potential)作者、Podcast《WorkLife》主持人

一本睿智、美好、充滿啟發且雄心勃勃的好書,帶領我們探索和思考工作的意義,以及工作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值得一讀!
──艾美.艾德蒙森(Amy C. Edmondson),哈佛商學院諾華(Novartis)領導力學教授,《正確犯錯》(Right Kind of Wrong)作者

探索工作,與你的頭腦、心靈和靈魂開啟對話。本書能啟發你的人生,是一本不可錯過的好書!
──多莉.楚弗(Dolly Chugh),《你想成為的那個人》(The Person You Mean to Be)作者

兩位作者巧妙的探討人如何透過工作,尋找人生目標和生命意義這個關鍵性問題。在這個工作模式快速演化的世界裡,本書提供來自個人經驗和學術專業知識的真知灼見。對於任何在職涯之旅中尋求人生使命的工作者來說,本書猶如珍貴的指南針。
──修伯特.喬利(Hubert Joly),百思買(Best Buy)前執行長,《企業初心》(The Heart of Business)作者

秉承斯特茲.特克爾(Studs Terkel)在其著作中所叩問的議題,本書兩位作者用引人入勝的文字,講述工作者們的精采故事,並以哲學見解調味,深刻探索是什麼讓工作具有價值。作者挑戰讀者的思維方式,帶領每個人反思自己的工作、為何而工作,以及工作與自我價值、財富淨值之間的關係。
──喬安娜.席拉(Joanne B. Ciulla),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倫理領導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工作,承諾與背叛》(The Working Life)作者

在這本內容豐富、引人入勝的書中,作者暢談從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對工作的思考,到歌手桃莉.巴頓等名家看待工作的見解,引導讀者思考一系列關於工作意義和人生價值的深刻問題。書中並不提供我們一個適用於所有人的答案,而是以深度同理心和洞察力,訴說每個真實人物和他們的工作故事。極力推薦!
──瓦萊麗.提比略(Valerie Tiberius),明尼蘇達大學保羅.W.弗倫澤(Paul W. Frenzel)文學講座主席,《你想從生活中得到什麼?》(What Do You Want Out of Life?)作者

無論你正處於職業生涯的初期、中期或即將退休,本書都能幫助你解決關於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工作的意義與價值等重要問題。兩位作者將個人故事、哲學和心理學巧妙融合在一起,為工作者提供寶貴的指引,做出更明智的生涯選擇。
──凱蒂.米爾克曼(Katy Milkman),《零阻力改變》(How to Change)作者

人們初次見面經常會問的第一個問題往往是:「您從事哪一行?」但很少人在聽到回答後會接著問:「為什麼您會選擇這個工作呢?」本書深入探討這個關鍵問題,並以生動且引人入勝的故事,一步步引導讀者思考從事有價值的工作的意義。書中提供的不是標準答案,而是一個又一個我們很少花時間細想的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工作?我們為何選擇做目前這份工作?我們可以在工作中扮演何種角色,共同創造一個真心期待看見的未來?
──雪倫.史凱勒(Shannon Schuyler),普華永道首席使命與包容長

試閱

自序
「告訴我,在這珍貴且充滿無限可能的一生中,你打算做些什麼?」
──瑪麗.奧利弗(Mary Oliver),〈夏日〉(The Summer Day)

想像一下,有一份充滿價值的工作,讓你願意一直做下去,直到「珍貴且充滿無限可能的一生」結束。那會是怎樣的工作?是你現在的工作,還是你計畫未來要做的工作?你能想像有這樣的工作存在嗎?

大衛.鮑伊(David Bowie)擁有一個漫長且充滿生產力的職業生涯,然而,在事業處於巔峰期時,他卻因為心臟病發作,因而決定放慢工作步調。他不再參與那麼多工作項目,減少巡迴演出的次數,還改掉熬夜的工作習慣,以便和家人共度更多美好的夜晚。

幾年後,他獲頒象徵樂壇最高榮譽的葛萊美終身成就獎。這時的他將近六十歲,經濟上富足無虞,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正是認真考慮退休的好時機。然而,鮑伊與大多數人不同。他曾說:「如果你在工作中感覺有安全感,那就表示你不在正確的位置上。永遠要試著去比你認為所能承受的水域更深一點的地方,直到你覺得快走到深度的極限時,然後再往前走兩步。等你感覺自己的腳幾乎無法碰到地,這就是你可以大展身手,做一些令人興奮的事的正確位置了。」

百變巨星鮑伊喜歡以角色扮演來降低自己的焦慮感。他曾在職業生涯中,創造出一個迫降在地球的星際旅行者舞台人設。在那段時期,他濫交、吸毒,表現得就像「一個瘋了的小伙子」。他化身外星搖滾歌手,想要拯救人類,卻因為失控的生活方式,在成名後形象一落千丈。這位二十一世紀的唱片銷售冠軍在六十六歲時發行一張全新專輯,封面是他年輕時發行專輯使用過的照片,卻刻意以白底黑字的標題遮住自己的臉。之後,他寫了一部音樂劇,實現人生願望清單上的一項目標。故事主角是一個被復活的男人,至於為何要讓他復活?原因就如同扮演這個角色的演員所說的:「為了讓他準備好面對死亡。」

據說,這位幻想中的星際旅行者在年輕時經常吸食毒品,他將自己喜好迷幻世界的傾向和專業的藝術表現融為一體,彷彿那種風險不過是工作的一部分。到了老年,他依舊在服用藥物,不過這些由醫師開立的處方,目的是為了對抗癌症。

「流行音樂的原創變色龍」對自己的診斷結果保密,只告訴最親近的朋友和家人。而在接受治療的同時,他開始接觸爵士樂,仍孜孜不怠的渴望開拓新的創作領域。在他得知自己已經病入膏肓,同一週,他到電影製片廠拍攝〈拉撒路〉(Lazarus)的音樂錄影帶。他在片中的大部分表演,都躺在一張看似醫院的病床上完成。顯然,他決心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

三個月後,在鮑伊六十九歲生日當天,收錄〈拉撒路〉的《黑星》(Blackstar)專輯甫發行便廣受好評。短短兩天後,世人得知這位與朝九晚五工作看似完全沾不上邊的時尚搖滾偶像,已永遠的離開這個世界。人們開始重新認識他的人生與作品,並對〈拉撒路〉歌曲開頭那句「抬頭看看這裡,我正身處天國」,有了更為震驚的全新理解。

對於這位不甘於「一生只做搖滾巨星」的人來說,工作從來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必然。他的創作就是他的本質,正如他曾說過的:「永遠記住,你最初開始工作的原因,是因為覺得自己心底有某些東西。如果能夠用某種方式表現出來,你就會更了解自己,以及知道如何與社會中的其他人共存。」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417279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3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