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天文考古學在本質上是一種關於人生的「生死學」。這種「生死學」傾向於「生生」。在儒家看來,「生生」的重心在第二箇「生」,側重於「死後之生」。這是儒家特有的辯證法。
在朱熹看來,喪禮、祭禮中,逝者「死亡」只是表象,重點則在參加「死亡」儀式中的祭拜者。逝者雖然離開人世,卻在參加葬禮裏的人們心中形成一個「實在的靈魂」。這種「實在的靈魂」往往在參加祭拜的人心中附加一種「超自然的神力」影響,成為保佑家庭和美的保障。於是,逝者的「靈魂」完成了死後的「新生」。「他們的新生」並不是構建一個與現存的世界疏離的「新世界」,而是以一種獨特的存在方式與現存世界共融。常見的占卜、符咒、風水和宗教,則成為了溝通逝者與後世子孫的工具。
在朱熹看來,喪禮、祭禮中,逝者「死亡」只是表象,重點則在參加「死亡」儀式中的祭拜者。逝者雖然離開人世,卻在參加葬禮裏的人們心中形成一個「實在的靈魂」。這種「實在的靈魂」往往在參加祭拜的人心中附加一種「超自然的神力」影響,成為保佑家庭和美的保障。於是,逝者的「靈魂」完成了死後的「新生」。「他們的新生」並不是構建一個與現存的世界疏離的「新世界」,而是以一種獨特的存在方式與現存世界共融。常見的占卜、符咒、風水和宗教,則成為了溝通逝者與後世子孫的工具。
目錄
目次
緒論 1
上篇 天文與時間
第一章 天文考古學的概述與溯源 3
第二章 天文考古學與王權政治 23
一 王權政治與天象學說
二 天權政治與聖人圖像 28
三 朱子理學與聖人圖像 32
小 結 39
第三章 天文考古學與儒家思想 43
一 天文思想與《易經》解讀 43
二 天文思想與儒家詮釋 52
三 天文思想與兩宋傳承 59
小 結 66
第四章 宋代天文觀的演變 69
一 天理思想的形而下溯源 72
二 天理思想的宋代印跡 77
三 天理思想的形而下解讀 81
小 結 85
第五章 朱熹的自然天文觀 87
一 朱熹的自然之天說 88
二 朱熹的曆法傳承說 95
三 朱熹的季節氣象說 103
小 結 107
第六章 農業文明與儒家家庭觀 109
一 農業文明與家庭源起 109
二 時間本體與家庭權力 118
三 語言權力與家庭主導 125
四 儒家禮學與家庭仁學 132
小 結 139
下篇 家庭與墓葬
第七章 朱熹的家庭生死觀 145
一 家庭觀念與墓葬系統 147
二 家庭觀念與祭禮禮儀 152
三 家庭觀念與生死觀念 162
小 結 167
第八章 朱熹的讖緯神秘思想 169
一 迷信思想與讖緯由來 173
二 符咒現象與民間信仰 176
三 朱子理學與占卜現象 190
小 結 195
第九章 朱熹的風水觀 199
一 山水思想與風水思想 199
三 方術行為與風水思想 206
三 墓葬系統與風水思想 213
小 結 220
第十章 朱熹的宗教思想 223
一 朱子理學與佛教糾葛 227
二 朱子理學與道教際遇 236
三 朱熹與摩尼教的合離 243
小 結 251
第十一章 天文考古學與理學 257
一 理學思想的實用主義 257
二 理學思想與關係理性 263
三 理學思想與知識起源 266
小 結 272
第十二章 天文考古學與朱熹的知識論 273
一 中國思想的知識論詰問 273
二 朱熹道德知識論的提出 275
三 朱熹天文考古學的論證 280
小 結 286
結論:生死與文化 289
一 天文考古與生死文化 289
二 人工智慧與人類智慧 291
三 生死觀念與文化屬性 295
參考文獻 301
後記 305
緒論 1
上篇 天文與時間
第一章 天文考古學的概述與溯源 3
第二章 天文考古學與王權政治 23
一 王權政治與天象學說
二 天權政治與聖人圖像 28
三 朱子理學與聖人圖像 32
小 結 39
第三章 天文考古學與儒家思想 43
一 天文思想與《易經》解讀 43
二 天文思想與儒家詮釋 52
三 天文思想與兩宋傳承 59
小 結 66
第四章 宋代天文觀的演變 69
一 天理思想的形而下溯源 72
二 天理思想的宋代印跡 77
三 天理思想的形而下解讀 81
小 結 85
第五章 朱熹的自然天文觀 87
一 朱熹的自然之天說 88
二 朱熹的曆法傳承說 95
三 朱熹的季節氣象說 103
小 結 107
第六章 農業文明與儒家家庭觀 109
一 農業文明與家庭源起 109
二 時間本體與家庭權力 118
三 語言權力與家庭主導 125
四 儒家禮學與家庭仁學 132
小 結 139
下篇 家庭與墓葬
第七章 朱熹的家庭生死觀 145
一 家庭觀念與墓葬系統 147
二 家庭觀念與祭禮禮儀 152
三 家庭觀念與生死觀念 162
小 結 167
第八章 朱熹的讖緯神秘思想 169
一 迷信思想與讖緯由來 173
二 符咒現象與民間信仰 176
三 朱子理學與占卜現象 190
小 結 195
第九章 朱熹的風水觀 199
一 山水思想與風水思想 199
三 方術行為與風水思想 206
三 墓葬系統與風水思想 213
小 結 220
第十章 朱熹的宗教思想 223
一 朱子理學與佛教糾葛 227
二 朱子理學與道教際遇 236
三 朱熹與摩尼教的合離 243
小 結 251
第十一章 天文考古學與理學 257
一 理學思想的實用主義 257
二 理學思想與關係理性 263
三 理學思想與知識起源 266
小 結 272
第十二章 天文考古學與朱熹的知識論 273
一 中國思想的知識論詰問 273
二 朱熹道德知識論的提出 275
三 朱熹天文考古學的論證 280
小 結 286
結論:生死與文化 289
一 天文考古與生死文化 289
二 人工智慧與人類智慧 291
三 生死觀念與文化屬性 295
參考文獻 301
後記 305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