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繪本之眼:看見百年來的繪本與繪本中的兒童

Epub
流動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 280
    40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台灣繪本閱讀重量級推手 林真美第一本個人創作
累積30年底蘊,跨越10年蛻變,《繪本之眼》再次感動問世
站在經典的肩膀上,重拾你我都曾擁有的童心,看見最豐富精彩的繪本世界!


❤林真美,一個所有繪本愛好者都應該熟悉的名字❤
她,35年前負笈日本留學期間,親身體驗日本民間對推動親子共讀繪本的不遺餘力,從此許下「我也要回到台灣,做同樣的事」的心願。
1988年回到台灣,在大多數人不識繪本的狀態下,林真美帶著蒐集多年的繪本及滿腔的熱情,積極向親朋好友推廣親子共讀的觀念,輕輕灑下兒童繪本閱讀的種子。
1994年,她首創「小大讀書會」,將小孩與大人一起閱讀的觀念深耕於社區;6年後與讀書會成員共同成立「小大繪本館」,帶動各地親子共讀風氣。
1996年,由林真美策劃、翻譯的【大手牽小手】世界經典繪本系列問世。此一系列繪本對台灣親子共讀活動有推波助瀾之效,同時也先掀起了國內出版、閱讀繪本的風潮。自此之後,台灣繪本出版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成長、茁壯。許多人受到她的影響,也開始對繪本投入更大、更多的關注。時至今日,身為「繪本的撒種者」,林真美當初所灑下的繪本種子,如今也在台灣各處落地開花。

❤小大繪本學校,一處繪本愛好者不能錯過的繪本花園❤
為了傳承好繪本給下一代,2022年真美老師與夥伴一起創立「小大繪本學校」,推出繪本課程,藉由深入淺出的介紹,為年輕世代、育兒中的父母以及各領域的繪本愛好者,提供深度與廣度兼具的繪本探索旅程,帶領大家一起走進曼妙、神奇,值得細細吟味的繪本花園。
《繪本之眼》為林真美第一本全新個人創作,也是小大繪本學校課程的推薦共讀書籍。深耕繪本共讀逾30年,她閱讀無數經典故事,看見繪本歷史發展的軌跡;又透過與孩子共讀的過程,體認到唯有用孩子的眼睛去「讀」圖,用耳朵去聽聲音,才能真正領會一本好繪本的神髓。
在初版歷經逾10年之際,《繪本之眼》新增兩位繪本大師篇章,重新推出「經典增修版」,邀請你一起回到繪本的原點,跟著林真美在盤根錯節的繪本歷史長河中,探索這片滋養繪本的沃土,扎下穩固的根,才能看見芳香的花朵、高大挺拔的樹,進而深入幅員遼闊的茂密森林。
在這本書中,透過她的觀察與分享,讀者將一覽繪本發展歷史,認識影響繪本發展的重要人物,並了解他們是如何透過繪本表達心中的「兒童觀」。相信閱讀此書的讀者,都能打開「繪本之眼」,體會繪本的力量,並重新審視成人看待兒童的方式。

本書特色:

★重量級繪本推手首本創作,經典增修風華重現:台灣推動繪本閱讀第一人的首本個人創作,是想深度挖掘真美老師如何詮釋經典繪本內涵,以及期待在繪本文學路上持續精進的繪本愛好者,絕對必須再次入手的鏗鏘之作。

★理性觀點X感性筆觸,全彩頁面呈現繪本之美:本書為作者累積多年對繪本的見解精華,理性的觀點配上感性的筆調,讀來引人入勝。全書詳細解說115本經典繪本,共收錄86幅繪本封面&內頁圖片,精采呈現名家經典作品,詳實解說繪本中圖與文相互搭配的美味關係。

★繪本歷史X繪本議題,兩大脈絡帶你開啟繪本之眼:本書脈絡清楚,縱軸為繪本發展歷史,依序介紹重量級作品與作家;橫軸則精選繪本重要議題,如繪本裡的語言、圖文關係、兒童觀等,兩條軸線細密交織,展頁之間為你「開眼」,深度看見並體會繪本之美。

作者

林真美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畢業。日本國立御茶之水女子大學兒童學碩士。

1988年自日本返國,曾當過幼教老師,也曾從事發展障礙兒童早期療育工作。數十年來,以「兒童」為關鍵字,除推廣繪本親子共讀,組「小大讀書會」,也在清華大學及多所社區大學開設過「兒童與兒童文學」、「兒童文化」、「繪本.影像.兒童」⋯⋯等相關課程,近年並與「兒童文化研究社」夥伴,致力於「兒童權利」的推動。

自1996年開始策劃、翻譯國外繪本。主要策劃過【大手牽小手】(遠流出版)、【美麗新世界】(親子天下出版)、【和風繪本】(青林國際出版)等系列,譯介英、美、日……經典繪本無數。著有《繪本之眼》(親子天下出版),並與小大讀書會成員共著《在繪本花園裡》(遠流出版)及《在繪本中看見力量》(玉山社出版)。2019年出版《有年輪的繪本》(遠流出版)一書。2021年著有繪本《我是小孩,我有話要說》(星月書房)。

2022年,與夥伴共同創立「小大繪本學校」,推出繪本課程,藉由深入淺出的介紹,為年輕世代、育兒中的父母以及各領域的繪本愛好者,提供深度與廣度兼具的繪本探索旅程,期待提升大眾對繪本的鑑賞,傳承好繪本給下一代。

目錄

經典增修版序 回到繪本的原點

前 言 繪本漫步

第一章 繪本的誕生
追溯繪本的源頭,發源自西方的繪本,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了。本章節將帶你了解隨著時代的變遷、印刷技術的進步,繪本是如何誕生的?繪本一路發展下來,在不同的時代開闢出許多新意,讓繪本的未來有了無限的可能,誰是功不可沒的開路先鋒?

第二章 《披頭散髮的彼得》——從野性到馴服
《披頭散髮的彼得》於一八四五年一問世就贏得滿堂喝采,不僅在德國造成轟動,也被歐洲各國紛紛翻譯成其他的語言傳頌,至今已有超過六百種以上的翻版。被公認為是「第一本大人站在孩子的立場,真心替孩子寫寫畫畫的、具有繪本雛形的書」。這本在繪本的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的書,究竟隱含了什麼樣的魅力,能在兒童面前維持「百年人氣不墜」呢?

第三章 奔騰中的野馬——藍道夫.凱迪克
要打開繪本的歷史扉頁,就一定要先從認識凱迪克和他的作品開始。此章節將帶你了解繪本「開山祖師」凱迪克的生平,及他如何與英國雕版師父的第一把交椅伊凡斯攜手合作,在彩色印刷技術萌芽之初,即創作出高質感與高品味的作品!

第四章 發光的寶石——碧雅翠絲.波特和她的動物故事
《小兔彼得的故事》可以說是繼凱迪克之後,再次點亮英國繪本界不容小覷的星星。不僅讓許多的小孩愛不釋手,也深獲大人們的喜愛。即使早已跨越百年門檻,繪本和其周邊商品至今仍熱賣不墜,尤其是跨刀代言其他商品的「彼得兔」,成為有史以來,全世界最享盛名的一隻兔子。此章節將解析為何波特女士筆下的動物總是栩栩如生,及這些繪本之所以經得起歷史考驗的祕密。

第五章 童書界的「畢卡索」——莫里斯.桑達克
一九六四年,莫里斯・桑達克以《野獸國》一書勇奪凱迪克金牌獎,此書的出現,在當時保守的成人之間掀起了一場「兒童文學革命」!要了解莫里斯・桑達克這位在繪本歷史上,多次帶來顛覆與革新的美國繪本作家,並不容易。此章節將藉由閱讀桑達克的「三部曲」與人生歷程,來深入解析他的生命精華。

第六章 美國的繪本黃金期
十九世紀末,以歐洲為中心的圖畫書世界,不僅在歐洲蔚為一股風潮,也漸漸影響到了隔岸的美國,一九三〇年代以後,美國更一躍成為國際上繪本的發展重鎮。此章節將娓娓道來,屬於美國本土的繪本黃金時期,《愛花的牛》、《瑪德琳》、《三隻山羊嘎啦嘎啦》等至今仍膾炙人口的不朽之作,如雨後春筍般在美國的土壤中誕生。

第七章 大地之母——瑪麗・荷・艾斯
一個好的童書作家,除了必須身懷與孩子對等對話的絕技,也要隨時帶著溫柔的眼神,把他(她)對世界的認知,清楚的讓孩子看到、聽到。美國繪本作家瑪麗・荷・艾斯就是這樣的大人。是什麼樣的生命軌跡,造就了這樣的童書作家?本章節將帶你回到瑪麗的童年, 然後像細數「年輪」那樣,從她之後的一些特殊生命經驗,慢慢發現隱藏在作品後面的那個「結晶體」的真貌。

第八章 繪本的圖——兒童的閱讀之窗
「繪本」 讓孩子在「聽」與「看」的饗宴中,得以用最貼近他們的方式,去經歷故事、理解內容,並欣賞到文學與藝術的融合之美。尤其繪本的圖,是帶領孩子走上閱讀世界的一扇大窗。此章節將解析繪本的圖為何會帶來讓人意想不到的「魔力」?如何才能成為可以豐富孩子的感知與想像、適合繪本的圖?

第九章 故事解析與繪本語言
一則口傳特性鮮明的故事,總是「無須贅言」就能將「好故事」應具備的條件說明清楚。對一個「說故事生手」而言,多向口傳故事借鏡,可以說是走入故事、理解說故事訣竅的最佳途徑。而小孩又一向是口傳故事最忠實的聽眾。那麼要再轉化成繪本語言又需要留意哪些細節,才能滿足一本「好繪本」的條件呢?

第十章 圖與文的美味關係
繪本除了美麗的圖與美麗的文字之外,更重要的是圖與文之間的美味關係。但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是好的圖、文狀態呢?此章節將透過多本重要的繪本,呈現圖與文在不同的合作分工下,將創造出哪些不同的「化學變化」。

第十一章 「兒童觀」面面觀
大人如何看待兒童,牽繫著小孩童年的禍福好壞。此章節將深入解析多本重要的繪本,帶讀者思考檢視自己的兒童觀,並向繪本中的頑皮小孩與理想大人學習。

第十二章 就是要對孩子們好——約翰・伯寧罕
一九三六年出生的約翰・伯寧罕,不僅是英國當代最具代表性的繪本創作者,也是引領世界繪本向前的先驅。他的繪本幾乎都是一邊滿足孩子們的需求,一邊帶著大人一起思索:「兒童」到底是什麼?「大人」可以怎麼當?以及繪本在表現上,是否還有其他的可能?我們大抵可以分為四個重要的創作階段深入瞭解,這位在國際上與美國繪本作家莫里斯・桑達克齊名的第一線作者,其一生為孩子們所留下的經典作品。

參考書目
書中繪本一覽表

序/導讀

經典增修版序
回到繪本的原點


我在台灣推動繪本與親子共讀逾三十年,長期觀察台灣的繪本發展,大約可將這三十年分成三個階段來說。

最初十年是台灣繪本發展的萌芽期,在這期間我和遠流出版社合作催生了「大手牽小手」系列,將海外的經典之作一一介紹到國內,並打破當時以套書為天下的僵局。接著有多家出版社加入行列,市場蓬勃,是個百花齊放、充滿可能性的時代。

進入第二個十年,市場快速趨向飽和,出版社選書開始變得保守,甚而有些出版社紛紛退場。市場優先的出版魔咒從此限制了大家對繪本的想像。當社會價值以「目的」為導向,大眾認識繪本的基本功又闕如時,「不為小孩」而高舉以「討好成人」做為選書依據的出版走向,便註定了惡性循環的開始。

來到第三階段,前有「成人價值」主導,後有「3C產品」夾擊,出版社更是想方設法要博得成人的青睞。光是看近幾年出版的繪本書名,就不難發現帶有教養性質與議題取向的繪本充斥,完全反映出「兒童不在」的怪異現象。

放眼世界趨勢,台灣這三階段的發展相對特別。雖然目前各國的繪本出版與創作也趨於黯淡,但還不至於太偏離繪本的既有軸線。以繪本的發源地英國或東方發展重鎮的日本為例,無論大環境如何,他們還是會回到「原點」,從淵遠流長的經典作品汲取養分,再淬煉出既能貼近兒童又能感動人心的繪本。

《繪本之眼》是我的第一本個人著作,自2010年問世至今,我對於繪本的看法有了「變」與「不變」。我感受到時代在變,看到繪本有了新的樣貌:「兒童」好似慢慢不見了,視覺圖像的強度遠遠大過文字的力量。雖然新作品滿溢,但真正能打動我的其實不多。我還是希望回到「原點」,從文學、藝術與兒童的角度來欣賞、理解繪本,並記得回到歷史的長流中去撿拾珍貴的金穗,這是我在《繪本之眼》所寫的內容,也是我始終不變的部分。

或許最美好的時代已經結束,但我們總不希望看到最糟糕的時代就要來臨。《繪本之眼》出版以後的將近十年,台灣的繪本發展令人憂心。我雖然悲觀,但還是得匍匐前進。為了力挽狂瀾,幾年前我又寫了《有年輪的繪本》一書,去年也與夥伴成立「小大繪本學校」,都是希望我們可以重回「 原點」,透過打開「繪本之眼」,看見百年來的繪本與繪本中的兒童。

為了不要抵達最糟糕的時代,《繪本之眼(經典增修版)》在這個關鍵時刻問世,可以說別具意義。即使書寫、閱讀,出版此書,都是一條緩慢而安靜的道路,但我依舊相信滴水可以穿石。我懷抱著希望,期待這本書可以送達到舊雨新知手中,讓我們回到繪本的原點,然後一起重新出發。(林真美口述,熊君君整理撰文)

試閱

【試閱文1】

前言:繪本漫步(節錄)


一九八五年,我在日本「邂逅」了我的第一本繪本 —— 《小藍和小黃》(上誼文化,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 )。當時,我完全不知繪本是何方神聖。在這毫無「預警」的情況下,我壓根沒想到自己會在翻開書頁的剎那,就因作者那深體孩童心理,以及再簡單不過的形式,而驚艷的笑了。

那是由一些不規則的色塊所組合成的故事。它的形式簡單到你很難再用更多的語言、文字去做描述,甚至,任何的內容重述,對它其實都是一種破壞。你只能想辦法把自己變小、變小、再變小,然後捨棄「說理的」閱讀方式,用最純粹的感覺去隨之體驗。果能如此,色塊「 little blue」和「little yellow」就會突然像被吹入活氣一般,變成了兩個真實的小孩,而他們自有法力,可以自自然然的就將你帶到一個充滿人情,卻又有著奇妙際遇的故事裡去。

經由作者李歐.李奧尼(Leo Lionni)的這次「開眼」,我從此一頭栽進繪本的世界。畢竟,對童年不曾與繪本為伴的我而言,那是一個相見恨晚的美麗邂逅。我深為書中的文與圖而著迷,常常抱著一本新發現的繪本,終日讚嘆:「世間怎麼會有如此貼近孩童、既神奇又美好的書呢?」它看似短小、簡單、清新,實則饒富興味,甚至在集「美」於一身的背後,還潛藏了許許多多為大人所無法一眼看穿的「秘密」。

為了探尋繪本的秘密,我開始廣為閱讀和蒐集,另外,就是帶著這些書,一本一本的去與小孩共讀。在共讀的過程中,我發現所有的小孩都像「 little blue」和「little yellow」那樣,他們不須言說就可以很快的融入繪本,而且你還可以在翻頁間,看到他們隨畫面鑽動的眼神是如何的清亮與靈活。我也因而體認到,繪本中有小孩,我必須像他們那樣,用眼睛去「讀」圖,用耳朵去聽聲音,才有可能真正聆賞到一本好繪本的神髓。換句話說,對於我們這些習慣於理性思維、擅於「腳踏實地」的大人而言,「繪本」就像在教我們用「第三隻眼睛」看世界一般,我們必須先捐棄屬於成人世界的那些既有成見和方式,去重拾人原有的敏銳感覺,才有可能漸次「看到」那個在綺麗中,企圖顛覆成人目的,及特意呵愛小孩的繪本世界。

我用上述的方式,讀了許多經典的繪本。而果真「無往不利」的,在這些早已跨越國界、時代,由世世代代讀者所共同篩選下來的作品中,一再的看見小孩、認識繪本⋯⋯

因「 little blue」和「 little yellow」的引介,我走進了繪本花園。而在這採花探蜜
的過程中,我常常都有目不暇給之嘆。對我而言,繪本既是一個瑰麗的世界,也是一個隱藏著兒童角度與文學內涵的世界。它不僅在形式特質上無可取代,就連它看世界的「眼神」,也是不同於其他的創作。我因為長年接觸繪本,從中發現了許多屬於兒童的特質,另外也因為它所傳遞出來的是一些有別於成人世界的價值,而屢屢被書中的小孩「顛覆」。除此之外,它和所有的文學藝術作品並無二致,它時而使人開懷,時而教人深思,雖都是短短的篇幅,卻不乏讓人百讀不厭或低迴不已的佳作。

因此我們可以說,繪本自成一個世界,它帶給我們的是一個很不一樣的遊歷空間。我行走漫步多年,除了慢慢懂得怎麼從孩子的角度 ——繪本的眼睛 —— 這個世界,也從繪本的發展脈絡中,看到了它和歷史、社會、文化的緊密牽連。那些重量級的作家和他們的作品,則給了我無數「凝視」繪本的機會。且在來回凝視間,我又得以不斷的看見繪本、發現兒童。

這本書寫的既是繪本本身,也是我看繪本時的「眼神」。在長久的寫作過程中,我時時刻刻意識著那些與我打破時空,即將在書中展開對話的讀者們。你可能跟我一樣,因為長年的接觸而想要抽絲剝繭;也可能接觸未久,或於無意間發現了這片花園 ……。不管如何,我衷心希望我們都可以從閱讀身邊的那些繪本出發,然後再藉由此書,去打開我們的「繪本之眼」。但願在這尋幽訪勝的歷程中,我們都因為不同的「看見」,而對「繪本」有了不同於以往的理解。

【試閱文2】

繪本的語言(節錄)


許多大人把唸繪本給孩子聽當成是一件無聊而勞累的工作。所以當孩子央求大人唸繪本給他們聽時,大人不是以十萬火急的速度唸完,就是「偷工減料」,將之簡化成故事的「提綱摘要」。結果,孩子既無從靜下來聽那有文學味道的語言,也難以動用他的敏銳感覺,去掌握整體的表現和感受此中語言的力道和厚度。就這樣,因為大人對繪本文字的漫不經心,使孩子平白失去了聆聽文學的大好機會。

有些大人一味的把繪本當成是填塞知識、教導規範和學習認字的工具。也因此,他們大都不會好好的傳遞內容,不是自行脫離文學描述的本意予以加油添醋,就是丟下孩子讓他們自己閱讀。結果,孩子不僅無法全心欣賞到繪本那充滿顏色、聲音以及美好想像的內容,也會因為大人枯燥無味的表達或是自己詰屈聱牙的讀字,而對這樣的閱讀感到索然無味。

一本好的繪本,其文字的效果,乃大過了我們的肉眼所見。它不僅傳達出畫面的內容和「弦外之音」,也包含了語言所獨具的生命與內涵。它是一種「文學的語言」,是經過作家淘洗之後的精練口語,所以是幼兒在為語文能力奠基時,一個很好的接觸語言的管道。
繪本的語言不同於一般的文學。一般的文學是讀者與作者之間的直接交流,而且是兩者之間的一種靜態流動。然而,繪本的生命,往往要經由第三者的「點化」,才能「動感十足」的傳到孩子的身體裡。而這樣的點化,包括了我們在呈現語言時的一切精華。換句話說,當大人要將書中的文字化成語言時,他除了是透過聲音表現出文學的意境和帶出聽覺上的效果外,更重要的是,他還投注了自己的情感。這情感,有他對故事的理解、詮釋和喜好程度⋯⋯等。

這對擅於聆聽的小孩來說,是最具吸引力,也最能夠引起共鳴的。因為,孩子對語言的理解往往來自於「全身的感覺」而非「大腦」,所以當他們豎起耳朵聽時,總是能夠很快的融入當時的情境,並讓自己的所有細胞隨著「有表情的聲音」起舞。也因此,他們能夠自自然然的掌握到語言的意義和美感。而這樣的經驗,就好似大人在聽音樂時的那種感受。孩子們不僅體驗到了故事的整體內容,也因為說者的表情、聲音、語調⋯⋯,而品嚐到了「如音樂般的」語言表現。

這種美好的語言經驗,可以說就是孩子日後在語言、文學的表達上能否「開花結果」的關鍵。在我的經驗當中,有不少小孩因為繪本的耳濡目染,而在日常生活中不時會有「一鳴驚人」的表現。例如目不識丁的幼稚園兒童,可以靈活、有感情、一字不漏的把繪本故事說給大家聽。也有小孩會將繪本中的文學性表達,精準而貼切的再活用到日常的生活當中。當然,也有小孩是在不知不覺中語彙變豐富了,在語言的表達上,讓人愈見神采與力量。

可見,唸繪本給孩子聽,就好似在他們的心田撒下最美麗的語言種子一般。這些,或許都不會立竿見影。但是對小孩而言,聆聽繪本,使他們成就了一場語言的遊戲。而這種直指內心的撼動,勢必會把語言的種子帶到他們的體內,經過沈澱、發酵之後,等待在適當的時機,發出令人讚嘆的聲音。

當然,所有美的、文學的表現,都值得唸給孩子聽。但如果想要「事半功倍」,那些具有口耳相傳故事特質的優質繪本,將會是大人最好的「入門」。因為它們讀來總是情節明快,言語擲地有聲,是最能在短時間內「收服」孩子的最佳故事法門。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305597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4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