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現代漢詩論集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 588
    84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現代漢詩」是現代漢語詩歌的簡稱。它是一個與中國「新詩」進行對話的詩歌概念。作為中國詩歌尋求現代性過程中建構自己的一種話語形式,「現代漢詩」將「新詩」與「舊詩」的不同,理解為代際性文類秩序、語言策略和象徵體系的差異。本書從不同側面聚焦「現代漢詩」的基本問題,認真探討其凝聚矛盾分裂的現代經驗和文化價值的追求,研究其在相當矛盾、混亂、模糊的經驗與語言背景中,經由「現代經驗」「現代漢語」「詩歌文類」三者的互動,重建象徵體系和文類秩序的意義。

作者

王光明

一九五五年生於福建省武平縣,一九七八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並留校任教,一九九九年調入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現為福建師範大學特聘教授、現代漢詩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專著《散文詩的世界》、《艱難的指向──「新詩潮」與20世紀中國現代詩》、《文學批評的兩地視野》、《現代漢詩的百年演變》,論文集《靈魂的探險》、《面向新詩的問題》、《閩地星辰》、《寫在詩歌以外》,隨筆集《邊上言說》、《前言後語》等。

目錄

第七輯總序 1
自序 王光明 1
目次 1
中國新詩的本體反思 1
一 歷史的追溯 2
二 「新詩」的邏輯 7
三 「新詩」的唯新情結 11
四 超越「新詩」的局限 16
「新詩」與晚清「詩界革命」 25
一 古典形式符號的物化 25
二 新築詩中大舞臺 32
三 舊瓶新酒入「人境」 40
四 從此詩界言「革命」 48
現代漢詩:一八九八~一九九八 57
一 「新詩」與「現代漢詩」 57
二 百年中國「新」詩夢 63
三 未完成的探索 71
自由詩與中國新詩 75
一 中國早期的自由詩理論 75
二 中國新詩對自由詩的接受 80
三 自由詩的浪漫化 85
四 作為現代詩體的自由詩 90
散文詩的歷程 99
一 什麼是散文詩 99
二 草創時期的散文詩 104
三 中國散文詩的五個階段 108
四 《野草》傳統的中斷 114
五 缺乏美學與形式的自覺 120
過渡時期的延續 125
近年詩歌的民生關懷 133
一 面向民生的寫作傾向 133
二 表現被遮蔽的世界 134
三 詩歌的邊緣部落 137
四 不是只有社會學意義 141
「新詩」的三個問題 145
一 「新詩」的時代性 145
二 不懂:一個歷史的網結 152
三 我們時代的「經驗之詩」 160
「朦朧詩」與當代詩歌答問 166
關於朦朧詩 166
關於當代詩歌 169
最後兩個問題 171
附 「朦朧詩」的來源及特點 171
五、六十年代的中國詩歌 175
一 在詩學與政治學之間 175
二 在內容與形式之間 184
三 新生活的讚歌與聞捷、蔡其矯諸詩人的創作 195
四 政治抒情詩、民歌與郭小川的創作 201
散文的「詩意」與楊朔、余光中的探索 209
兩地呼應的現代主義詩潮 219
八十年代的中國詩歌 235
一 「歸來」的詩人與穆旦、昌耀等人的詩 235
二 「朦朧詩」與北島、多多等人的詩 247
三 「新生代詩」的「第二次背叛」 261
四 臺灣詩歌的「本土」回應 272
九十年代的中國詩歌 281
一 重新做一個詩人 281
二 「個人」方式與語言策略 287
三 較有創作實績的詩人 293
聞一多的意義 309
吳興華:規律與約束中的張力 321
穆旦:新的抒情 331
一 抒情傳統的再認 331
二 中國詩歌的新質 336
三 「荒原」的獨特見證 342
蔡其矯與當代中國詩歌 347
一 寂寞的詩人 347
二 從體制中出走 349
三 唯美的詩篇 354
回應冷戰時代的禁錮 361
一 抗衡的詩歌 361
二 「戰爭」風景 367
三 抒情與知性的融合 373
第六屆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提名人選北島的推薦辭 381
梁秉鈞和他的詩 385
一 他為文學事業勞作過度 385
二 他的詩──與城市對話 387
張棗與現代漢語詩歌 397
一 朝向語言風景 398
二 在不同語言的交匯點創出異彩 402
三 自覺面對寫作的危機 406
一個地方的中國詩 409
一 共同與相通的「定力」 409
二 各不相同的詩風 413
三 湯養宗的自我超越 419
「建設」時代的新詩理論批評 425
一 提上議事日程的「選本」 427
二 詩歌理論的翻譯介紹 429
三 「奇文共欣賞 疑義相與析」風氣的形成 435
新詩研究的歷史化 443
一 非詩與非學術因素的干擾 443
二 發掘被埋葬的歷史 447
三 流派研究的收穫 451
四 歷史化的新詩研究 455
現代中國詩學的再出發 459
一 從基本詩學前提出發 459
二 面向詩歌的現實與歷史 465
三 現代性的再體認 470
朱光潛的詩學 477
一 朱光潛與詩 477
二 《詩論》──建構完整的詩學體系 454
三 朱光潛詩學的意義 493
林以亮的詩歌批評 499
一 邊緣:承受與認同 500
二 對「新傳統」的反思 504
三 對西化體制的反思 511
葉維廉的詩學研究 515
附錄 541
一 知識分子的事業格式與角色認同 525
二 從批評到學術:我的九十年代 539
三 見證香港的文化傳奇 555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478810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592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