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盡覽腦科學五百年來重大發展,一窺人類演化史上的終極奧祕
夏洛克.福爾摩斯說:「我就是一個腦,其他部分都只不過是腦的附屬品。」
從遠古時代大腦不受重視,推展到大腦其實定義了人類自己;詳述大腦具體運作機制的偶然發現,延伸而及抽象的記憶、感情產生的必然原理。──《大腦不思議》讓你真正認識自己!
透過刺激大腦局部,可以影響心靈、改變性格、喚回失語、壓制成癮、尋求創意,甚至重塑大腦,開啟許多老年疾病的挽救契機。──《大腦不思議》帶你思考醫學的未來!
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卻彷若未見,形同未聞;自己的手可能不是自己的手,鋸斷的腿竟感覺依然還在。自己的腦為什麼徹底欺騙了自己?──《大腦不思議》引你進入腦科學的殿堂!
《大腦不思議》爬梳數百年來腦科學的最重要發現,堪稱簡明版的腦科學教科書,可以說是腦科學史上重大進展全紀錄。
本書特色
書市罕見由臺灣的腦科學專家所執筆的腦科學介紹,文筆直白,閱讀無障礙。
以時間為線索,以諾貝爾獎等級的發現為切入點,堪稱簡明版腦科學教科書。
由神經科醫師親筆繪製多幅示意圖,圖像精彩而意象精準,豐富了閱讀樂趣。
目錄
【領銜推薦】──(侯勝茂)進入腦科學殿堂的最佳指引
【作者自序】──前往大腦的導覽圖
1.【腦的身價】──腦的無窮寶庫,才剛剛開始向我們打開。
2.【腦細胞的頂尖對決】──腦中各個細胞彼此之間究竟如何密切聯繫溝通?
3.【火花、湯與夢】──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發現闡明以至於臨床運用,是腦科學最重大的成就之一。
4.【大腦地圖】──大腦地圖觸及了「心靈」的本質問題。
5.【額葉傳奇】──腦是人們靈魂的所在,前額葉正是這靈魂的君王。
6.【聽大腦說話】──心智活動並非僅限於大腦一區一區的個別動作,而是藉由不同區域的活動互相串連。
7.【自我的證明──記憶】──大腦才是我們的本體,而我們用記憶來定義自己。
8.【看見與看懂】──視覺認知分成兩個層次:一個是知覺(形態),另一個是聯想(意義)。
9.【大腦的以假亂真】──我們所看到的不是「物體」,而是大腦對物體的解釋;我們聽到的也不是「聲音」,而是大腦對聲音的轉譯。
10.【大腦的兩個靈魂】──兩邊的大腦半球不是一個大腦的兩部分,根本就是兩個大腦!
11.【被附身的手】──人對自己肢體的「擁有感」竟非天經地義,顛撲不破?
12.【感情的腦科學】──感情跟記憶或語言一樣都是腦功能的一種,在大腦裡面有專屬的特定位置與生理機制。
13.【我們與癮的距離】──「成癮」並非是單純的行為模式或心理變化,而是真正的大腦質變。
14.【繆思女神的科學】──創意能被測量嗎?
15.【看不見的肢體】──人腦的細胞雖然不能復活增生,但卻有著靈活的「重組」與「地圖重繪」功能。
16.【重塑大腦】──大腦的可塑性並不只發生在幼年的發育期,而是明顯持續到成年以後。
**【讀後大推】──(依姓名筆畫數排序)吳逸如、吳瑞美、巫錫霖、林祖功、林靜嫻、邱銘章、洪惠風、栗光、張尚文、許維志、郭鐘金、陳柔賢、黃明燦、劉子洋、蔣漢琳、羅榮昇
序/導讀
作者序
前往大腦的導覽圖
醫學是不是一門科學?我認為嚴格說起來不算。為什麼呢?因為科學只講證據,任何說法、想法都必須經過反覆的實驗驗證,沒有模糊的空間。而醫學裡「猜測」的成分不少,我們經常要在沒有確鑿科學數據的情況下,主觀去判斷病人的身體出了什麼問題、要怎麼治療。所以與其說醫學是一門科學,不如說是一種「猜測的藝術」。雖然醫學本身不算純科學,但唯有以嚴謹的科學作為基礎的醫學才會是有價值、有效果的醫學。在我看來,醫學從古到今的演化,不外是由沒有根據的亂猜,進化到有科學作後盾的「有根據的猜測」(educated guess)的過程罷了。
最神祕又最迷人的大腦,也許是從古到今「被猜測」得最多的器官。人本能地就會為大腦著迷,想要知道關於它的一切。就像福爾摩斯對華生所說:「我就是一個腦,華生,我的其他部分都只不過是腦的附屬品而已。」大腦才是我們的本體,認識大腦就是認識自己。而恰恰就是這個「自己」受到過最多的誤會,被探索過最久,直到今天也沒能被我們看得一清二楚。蘇東坡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就是在講這樣的情況吧?
為什麼「看」、「看見」與「看懂」是三件不同的事?為什麼「我的手」不見得是「我的」手?為什麼我們不能控制感情?我們真的有能力分辨實相與幻覺嗎?什麼都記不住的人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個性與人格是理所當然的嗎?人的兩半大腦裝著兩個不同的靈魂嗎?創意來自大腦的哪裡?大腦是如何重塑自己?凡此種種,都是讓人著迷卻又充滿挑戰的問題,也是想要真正了解自己的人類必須探究的問題。
我們不敢說已經解答了上述這些問題,實際的情況可能是:我們將要尋求的答案比已經知道的答案還要多得多。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這個「自己」的輪廓,在過去的數百年間已然慢慢浮現。人對大腦的定位與理解,隨著歷史有著劇烈的變化,今天關於大腦的一切知識並不是理所當然就能獲取,而是經過了漫長時間,經由諸多腦科學家的創意、苦思、研究與實踐累積而成,並且仍然還在以加速度變化之中。理解當今的大腦知識就足以讓人興奮莫名,但若還同時知道這些知識是如何演變成今天的樣子,更能得到另一個層次的滿足。知識的累積需要漫長的歲月,個人短暫的人生只是其中的斷面,然而時間的維度能帶來立體的視野。
本書的目的不在於敘述完整的腦科學史,那不可能做到;本書的目的也不在於讓讀者詳細了解大腦,那有大批的專業書籍可以參考。本書的目的是讓讀者看見,在腦科學發展的漫長歲月裡,解答前述大腦祕密的過程中,出現的那些特別閃耀動人的人物與時刻。這些人物與時刻,像在漫漫長夜的漆黑天空中綻放的陣陣煙火,雖然短暫,卻在瞬間照亮了世界,讓我們看見世上不全然是黑暗,知道前方、後方仍有路途。由於篇幅所限,本書所能探索的範圍,在整個腦科學的龐大天地中只能算是以管窺天,但希望能藉這這些頗具代表性的黃金時刻,畫出前往大腦的通幽曲徑,提供讀者一張導覽地圖,走進那神祕又迷人的大腦花園。
我的同科好友宋明憲醫師,其漂亮傳神的畫技在前一本書《醫療不思議》中有充分的展現,這次我們再度合作。本書的配圖量大而且必要,可以大大增進讀者對書中內容的理解。加上畫風幽默又傳神,本身就是一道道風景,且與文字內容形成有機的融合,所以副標題訂為「圖說腦科學發展的神奇時刻」。希望讀者在閱讀時,也好好享受難得的醫師畫家的美妙作品。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