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成為文化知識家:帶孩子探索文化資產場所的奧祕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315
  • ※ 2025金石強推
    ※ 開學季-買指定類別贈電影早優券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當國中小課程規定要介紹臺灣文化資產、高中階段必須嘗試「探究與實作」的多元化教學,在校教師如何設計教案搭配實地場域進行教學?

 

#當父母帶著子女去到各種文化產業園區時,可不可以在打卡拍照、吃冰棒逛市集之外,加入一點有文化內涵的小遊戲?

 

#當導遊、解說員介紹各地古蹟遺址或是重要廟宇的宗教信仰時,除了單向講述歷史故事,能不能還有教與學的雙向互動?

 

「親近文化資產,感受時間的力量,認識這塊土地上曾發生的故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策劃。

 

【這本書講什麼?】

透過文化資產教育,讓自己學會更認識自己。

 

舉凡古蹟遺址、歷史建築、文化景觀……等相關場域,都具有厚實的文化與歷史的價值,從基隆的砲臺到恆春的古城,從八通關古道到阿里山鐵道,從馬祖戰地文化到綠島人權文化園區,從安平古堡到卑南遺址,從糖廠、酒廠、林場到鹽場……,臺灣雖小,但遍布各式各樣展現土地與人民記憶的文化資產,皆散發無比魅力,吸引無數人前往。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看待文化資產的角度,已不再止步於保存與觀看,在到此一遊的旅遊紀錄之外,或許也有「深入了解」的渴求;對文化歷史的知其然之外,或許還有「知其所以然」的追求。

 

於是,本書提供了多種「經過演練」的方法,既能幫助你更加理解文化資產,也能從中習得設計教學的能力,經由「六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腳到和心到),認識這塊土地上發生的種種事物,認識自己與土地之間的關係,乃至於更認識自己。

 

【這本書給誰看?】

在文化資產教育的情境裡,參與者可以分成「教育者」與「學習者」。

 

再具體一點來說,參觀文化資產的人們可以是攜家帶眷的親子組,也或許是呼朋引伴的旅行團,當然更少不了走出校園的教育單位,這些人可概略分為「家長/子女」、「導覽者/參觀者」、「教師/學生」等組合,這些組合彼此之間正是由「教育」串連起來。

 

人人都有能力成為文化資產教育的教育者(推廣者),反過來說,人人也都有機會成為文化資產教育的學習者(接受者)。

 

因此,本書提供了特定類型文化資產場所的教學課程學習單,教育者可直接參考操作,學習者則在獲取文化知識之餘達到互動的趣味,也在遊戲之中思考文化資產的價值。

 

【這本書怎麼用?】

先閱讀書中資料,再操作所附教學課程學習單,之後舉一反三,創作屬於自己的文化資產教育。

 

所以,本書精選5大「易於參訪」的文化資產類型,加以介紹與說明,另附上7份「易於操作」的文化資產現地教學課程學習單,用以搭配書中內容。換言之,在一般參觀模式,閱讀(或攜帶)本書即可;若進入教學模式,便可以延伸運用附件。同時書中亦附有QR code,把學習單檔案與參考答案連結在雲端,開放下載使用──兼顧了「純閱讀」以及「教與學」的需求。
 

希望藉由本書架構的呈現與引導,讓更多人能體會歷史傳承的意義,為文化資產找到新的親近方式;也期待激發教師與家長等讀者(甚至包含文資管理單位),對文化資產創造出更多元的延伸與詮釋。

 

成為文化知識家,從使用這本書開始!

 

本書特色

 

◎第一本真正意義上「寓教於樂」、「實地互動」的文化資產深度導覽。

◎隨書附贈7份學習單,實踐12年國教108課綱跨領域與跨科目的學習。

◎適用於教師、家長、解說員對「國小中高年級」學生進行文化資產現地教育。

◎內文採用12級大字體,戶外閱讀無障礙;豐富的圖表照片,教學容易好操作。

 

作者

榮芳杰

 

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合聘副教授,身兼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常務董事、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監事、臺灣文化資產學會理事、臺灣建築史學會常務理事、臺灣周益記文化遺產永續發展協會常務理事等民間團體職務,並擔任文化部「藝文教育扎根」計畫訪視暨評鑑委員,以及各地方縣市政府的文化資產審議委員。

 

學術研究領域是文化資產教育與詮釋、文化資產管理,積極推廣文化資產應融入當代生活的保存觀念,努力成為一位拉近民眾與文化資產場所之間距離的傳教士。

 

江篠萱

 

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畢業。

 

大學時期一頭栽入文化資產的領域,同時修習教育學程,因接觸體制外教育,感受到戶外教育的美好。研究所時期開始轉譯文化資產,嘗試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小孩也能了解生硬的文化資產知識。

 

本書就是第一次工作成果的展示,期望人人都能走入文化資產之中,發掘出文化資產對自己的意義。

 

繪者簡介

 

在地偏好

 

擅長觀察、記錄複雜的空間與生活細節,再將其轉換成為易於理解的視覺表現,期盼以平易近人的作品讓更多臺灣人理解從小生長的這片土地。曾與寶藏巖國際藝術村、雄獅欣講堂、國立成功大學、清大環境教育中心、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等單位合作,合作項目含括地圖繪製、田野調查、插畫創作、課程規劃、駐村研究等多重面向。

 

FB:在地偏好 Topophilia Studio

 

目錄

☆★☆★☆★文化資產現地教學課程學習包☆★☆★☆★
【第一間教室】寫下卑南文化人的「石」代故事
【第二間教室-1】熱蘭遮城的前世今生(附故事卡)
【第二間教室-2】大漢據點之消失的謎圖(附任務卡)
【第三間教室】立面立面在哪裡?(附線索卡)
【第四間教室】新竹的守護神──城隍爺
【第五間教室-1】戀煉甜蜜回憶
【第五間教室-2】文資專員實習生

❱❱❱推薦序──
〈讓文化資產場域成為日常生活中的教室〉───陳濟民
〈人與土地的生命之歌〉───江明親
❱❱❱前言──
〈從對腳下這塊土地的好奇開始〉
❱❱❱導讀──
〈幫助下一代認識自己的由來〉
❱❱❱文化資產教育開課囉
課前說明──五間教室任你選
開課須知──一張圖看懂課程設計

❱❱❱第一間教室:考古遺址
1.為什麼需要認識考古遺址?
2.如何認識考古遺址?
3.直擊考古遺址教學現場

❱❱❱第二間教室:防禦工事與軍事遺產
1.為什麼需要認識防禦工事與軍事遺產?
2.如何認識防禦工事與軍事遺產?
3-1.直擊防禦工事教學現場
3-2.直擊軍事遺產教學現場

❱❱❱第三間教室:西洋歷史式樣建築
1.為什麼需要認識西洋歷史式樣建築?
2.如何認識西洋歷史式樣建築?
3.直擊西洋歷史式樣建築教學現場

❱❱❱第四間教室:宗教信仰場所
1.為什麼需要認識宗教信仰場所?
2.如何認識宗教信仰場所?
3.直擊宗教信仰場所教學現場

❱❱❱第五間教室:產業文化資產
1.為什麼需要認識產業文化資產?
2.如何認識產業文化資產?
3-1.直擊糖產業文化資產教學現場
3-2.直擊酒產業文化資產教學現場

❱❱❱後記
❱❱❱附錄──
1.文化資產教育與國民基本教育之間的關係
2.參考文獻與網站

序/導讀

推薦序

 

人與土地的生命之歌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江明親

 

文化資產場域作為教育資源極具潛力,更能夠發揮重要的影響力,最關鍵的要素,在於文化資產「共時性」(synchronicity)和「共同性」(commonality)的特質。走入文化資產的現場──無論是有形的遺址、古蹟、建築還是舊產業場址,又或是無形的工藝、民俗和表演藝術的生活實踐空間,書本裡的過去不再遙遠,時間中的距離就此弭除,引發對於當時人、物的同理心,更進一步對於有著相同過去的人群產生共感。這種「對過去的體驗」,不僅僅是歷史教學、歷史思考養成的最佳方法,文化資產豐富的環境與體驗素材,更可以作為不同學科的教學媒介──本書所提供的教案,就包含了社會、自然、藝術與人文、國語、數學等多種科目的應用。

 

《文化資產保存法》立法之初,今日所稱的無形文化資產──傳統藝術,曾經由教育部門主管,直到修法而調整歸屬於文化部門掌理。然而即使文資行政有所調整、保存觀念依時進展,「教育」作為文化資產保存傳承的核心始終未曾改變。2016年更直接修法將「文化資產保存教育」納入條文,並且在各方共同的努力下,為政策、觀念、實踐方法的落實拓展新路。這本難能可貴的新作,就是多年累積的成果。

 

自2019年起,我持續參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委託本書作者榮芳杰教授、江篠萱女士進行的「文化資產教育課程發展計畫」以及「12年國民基本教育文化資產領域課程綱要研擬暨課程發展計畫」的諮詢討論,既感動於兩位長期投入文化資產教育的衷心,也欽敬其勇於投入這項需要跨越各種專業隔閡、複雜綿密卻是意義深遠的工作,更看到文資局作為文化部門對這項重要工作的堅定支持,以及許多教育工作者的正向回饋。

 

回想幾年前在馬來西亞檳城訪問非營利組織Arts-ED時,看到老師們帶著不同族群的孩子走出校園,一起去認識歷史悠久的清真寺、天主堂、印度廟,一起嘗試不同的飲食文化,也一起到華人的百年觀音亭採訪。過程中,不同膚色相貌、不同母語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分享各自的文化經驗。Arts-ED曾玉萍執行長這麼說:「如果你不認識,你就不會去愛。」這正是文化資產教育更深一層的意義──除了「共感」,更能對「不同」產生理解與同理心,並且明白同樣的場域,對於不同背景的人群而言可能連結殊異的過去和天差地別的想法──這是文資場域啟發「多元觀點」(multiperspectivity)對話的特質,也是人們得以相互理解、共同生活的憑藉。

 

文化資產教育,更必然是參與的實踐,無論校園的圍牆裡外,所遇見的知識提供者,不分社會和文化背景都同樣是令人敬重的老師。而在過去的幾年中,許多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經由本書作者與團隊的引介參與了這個過程,為文化資產進入教育現場激發了光亮。期待這本書,使這光亮更為擴散而悠長。如本書作者所言,您的參與,將為我們的下一世代「點燃一把火」,同時,也將燃亮這片我們共同鍾愛的土地。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069071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96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 開學季-買指定類別贈電影早優券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