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画哲學:三十個哲學家和他們腦子裡的怪奇東西

★除了朱家安,沒有任何哲學家在本書製程中受到傷害★
Epub
流動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35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哲學書才不可能那麼美!哲學才沒有你以為的那麼難!
剖開30個大師腦袋,搭配超現實風格插畫,
精華思想化繁為簡,好入口又不礙胃!


柏拉圖:「你看到的黃色就是黃色本身嗎?」
齊諾:「所有的移動都是幻覺!你其實拿不到就在眼前的布丁!」
塔斯基:「『這句話是假的』這句話,到底是不是假的?」
羅素:「理髮師必須死!」

集合30位哲學大師最令人腦袋冒煙青筋亂爆的怪奇思考
讓你打從心底相信蘇格拉底真的是因為太愛問問題而被處死(X)

這次,面無表情的哲學推廣者朱家安
要以幽默拆解哲學經典
搭配最天馬行空、比哲學還刁鑽的超現實風格插畫
只要你仍對世界充滿好奇,就絕不會空手而回
但小心,一旦讀過本書
植入腦中的怪奇思想將有擴大感染的高度可能!

★除了朱家安,沒有任何哲學家在本書製程中受到傷害★

本書特點

1.或許是全台「最美的」哲學普及書。
2.適合中學生以上、對世界保有好奇心的讀者。
3.除了精美圖文,各篇章更準備了自我提問,引導讀者進入邏輯思考的世界。

作者

朱家安

多年來面無表情地致力於哲學教育,雖然人稱「雞蛋糕腦闆」但其實不受兒童喜愛。著有簡單易懂的哲學書《哲學哲學雞蛋糕》以及同性婚姻爭論的論點分析書《護家盟不萌?》。

●「哲學哲學雞蛋糕」站長
●「簡單哲學實驗室」創辦人
●「Phedo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協會」常務理事
●「沃草烙哲學」主編
●「Readmoo讀墨電子書・閱讀最前線」專欄作家
●「Udn鳴人堂」專欄作家
● Anchr簡報與視覺設計師

繪者
SUMMERISE 夏紹智

自我感覺良好的插畫創作者,除了愛畫畫也喜愛哲學,覺得哲學應該更普及且生活化。

在創作上常會有鑽牛角尖逼死自己的堅持,但仍會緩慢地用畫來填滿人生,曾多次入圍英國WIA及美國3X3等國際插畫獎項。

目錄

【作者序】這本書是什麼?如何閱讀?
【繪者序】近「朱」者赤?我的画哲學之路
01. 蘇格拉底和概念的定義:什麼是勇敢?
02. 柏拉圖和他的觀念論:你看到的黃色就是黃色本身嗎?
03. 齊諾和悖論:所有的變化都是幻覺嗎?
04. 奧古斯丁和上帝:邪惡苦難從何而來?
05. 安瑟姆和本體論論證:無中生有的上帝!
06. 阿奎那和最終的原因:上帝和無限,你寧願接受哪一個?
07. 霍布斯和自然狀態:契約?什麼契約?
08. 笛卡兒和心靈:「我思故我在」一點也不勵志
09. 巴斯卡的賭注:好上帝,不信嗎?
10. 洛克和自由意志:你的行動真的是你決定的嗎?
11. 巴克萊的外在世界:存在即是被感知
12. 休姆和理性:人這麼理性到底要幹嘛?
13. 萊布尼茲和最好的世界:對自己有點信心!
14. 康德和普遍原則:你不該依循你不意願它成為普遍原則之原則來行動(什麼@@)
15. 邊沁和快樂:道德是客觀的,而且可以算
16. 彌爾和快樂的品質:不是所有爽都一樣爽
17. 弗列格和語言哲學:「意義」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18. 羅素和禿頭的法國現任國王:不存在的東西沒那麼簡單
19. 莫爾的開放問題論證:罵別人不道德,到底是什麼意思?
20. 波普和否證:科學理論必須「可能被推翻」
21. 伯林和兩種自由:你有可能既自由又不自由
22. 塔斯基和說謊者悖論:「這句話不為真」到底為不為真?
23. 艾耶爾和認知意義:把形上學丟掉吧!
24. 斯馬特和行為效益主義:你談的效益是規則的效益還是行為的效益?
25. 羅爾斯和正義:忘掉一些東西,會讓你更公平
26. 普特南和孿生地球:有些意義在你腦子外面
27. 蓋提爾問題和知識論:若你只是矇到,就不算是知道
28. 法蘭克福和二階慾望:自由就是去做你想要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
29. 傑克森和黑白瑪麗:心靈只是物質嗎?
30. 哈斯藍爾與自以為的客觀:猜猜誰得了便宜還賣乖?
如果讀到這你還不滿意:書單來了!

序/導讀

作者序

這本書是什麼?如何閱讀?

這本書嚴格來說是 Summerise 的點子,他在2015年找上我,想弄一個插畫和哲學的共同創作。在 Illutimes(illutimes.com)和香港01哲學(philosophy.hk01.com)兩個平台的先後支持下,我們順利連載了30回,有圖有文。我感謝這兩個平台提供的資源和自由,也感謝 Summerise 提起這個有趣的點子。此外,賴天恆、杜政昌、洪偉、黃頌竹、蕭銘源、蔡宜文、吳映彤和廖英凱分別閱讀了本書的部分初稿並給予有用建議,感謝他們!

《画哲學》由30篇圖文組成,每篇文章介紹一個哲學家。不過與其說是挑選哲學家來介紹,不如說是挑選哲學想法來介紹。我找尋我覺得有意思,並且也可以在篇幅內說明到一定程度,讓大家可以掌握的那些哲學想法,然後藉由說明這些想法的內容和有趣之處,來順便介紹當初提出這些創見,或者對這些創見有所貢獻的人(有時候歷史上偉大的想法,有點難判斷到底是誰最先想到來的)。

大部分介紹哲學家的書會花一定篇幅說明他們的出身和成長背景,我們不這樣做,因為我認為,要理解一個人的想法,比起介紹一個人的歷史背景,還不如直接介紹想法。我們大致上算是照時間先後安排這些哲學家出場,不過你不需要照順序讀這本書,你可以隨便翻翻,哪個圖有趣就先看看哪個。有些哲學家的想法可以互相參照,我們也會在文章裡註明。讀了你感興趣的哲學想法後,這些問題會有助於你充分享受其中的智性樂趣:

● 這想法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
● 那些問題為什麼需要解決?
● 這想法有成功解決問題嗎?它有哪些競爭對手?
● 我自己覺得如何?
 

朱家安


繪者序

近「朱」者赤?我的画哲學之路

我看哲學的時間很晚,接觸哲學以前總覺得好像玄學般深奧,如宗教般離現世有距離,直到讀了一些哲普書後,才發現哲學是追求真實的學問,而其中也包含很多易懂的部分。

如果讓我舉例的話,可能就像是數學,雖然有微積分、幾何學、代數⋯⋯這樣困難的科目,但也有像加減乘除般簡單,卻對生活大有幫助的部分。有了這樣的認知後,我就想把哲學推廣給更多人,感謝台灣哲普第一推手——朱家安願意跟我合作,讓這一切成為現實。

《画哲學》是透過線上專欄的方式,一篇篇創作的,最初出現在大家的面前,已經是2015年的10月的事了,因為繪製的時間拉的很長,想法時不時也有所轉變,但唯一不變的,就是希望可以讓看的人覺得有趣。所以在畫的時候,老是想著怎麼樣才會更有意思,邊想邊畫著,常常不知不覺就失控了起來,好險家安對於我這個失控的畫家非常包容。

而這合作的兩三年間,想法上也改變了很多,本來我只是單純喜歡哲學那毫無拘束的思維方式,還有很多彷彿看透人生真諦的句子,不過這幾年接近家安後,可能是受到他的影響,慢慢的對那些句子無感,而是更重視完整的論述概念,這可能就是所謂的近「朱」者赤吧。

另外要感謝Illutimes跟01哲學,提供支持我們發表的平台;也感謝我的老婆Kay,在創作上給予意見跟實作上的大力幫助。

最後,讓我們一起追尋人生的無窮答案,直至無法思考吧。
 

SUMMERISE 夏紹智

試閱

01. 蘇格拉底和概念的定義:什麼是勇敢?

蘇格拉底自己沒有留下任何文稿,在當代,我們必須藉由一些人的著作來間接了解他,例如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色諾芬(Xenophon)和柏拉圖(Plato)。然而,這些著作對蘇格拉底的描述往往有矛盾。「蘇格拉底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啊?」即便在現代哲學學者的心裡,也不時出現這樣的問題。

然而,大家普遍可以接受的蘇格拉底形象,大致上是這樣:
1.長得不好看。
2.愛問問題。

蘇格拉底喜歡問問題,有些歷史學家認為這是他最後被處死的原因之一,然而,蘇格拉底被記載下來的這些發問方式,可以說是代表了哲學主要的思考方式。

在柏拉圖《對話錄》的〈拉凱斯篇〉,蘇格拉底和雅典將軍拉凱斯(Laches)討論什麼是「勇敢」。他們認為這個議題很重要,因為在雅典那種性別歧視的時代,他們必須讓小男孩學會「勇敢」這種美德。若要有效地訓練勇敢的小男孩,他們相信,自己必須先了解「勇敢」的本質。

■「勇敢」是什麼?

身為高階軍官,拉凱斯信心滿滿地說,這很簡單,勇敢就是「不逃跑,並且固守崗位對抗敵人」。

蘇格拉底不同意拉凱斯的說法,他指出,即便「不逃跑,並且固守崗位對抗敵人」算是勇敢,我們也不能說勇敢就是「不逃跑,並且固守崗位對抗敵人」,因為,一個人要發揮出勇敢這種美德,並不見得要等到作戰的時候呀。如果只有「不逃跑,並且固守崗位對抗敵人」才算是勇敢,那「長年抵抗病痛折磨」的人,又該怎麼說呢?

拉凱斯聽了,覺得滿有道理的:如果我們要討論什麼是「勇敢」,我們應該思考「勇敢」在生活各種面向上的使用,而不只是只有在戰場上。

於是拉凱斯提出他的第二個說法:勇敢就是「貫徹始終」。拉凱斯說,「貫徹始終」就可以適用在生活各方面了,對吧!戰爭時固守崗位是「貫徹始終」,長期抵抗病魔折磨也是!

蘇格拉底依然覺得怪怪的:「親愛的拉凱斯,如果我們討論的是『貫徹始終』,那我們應該會同意,有一些『貫徹始終』是高尚的、值得追求的;而有一些『貫徹始終』,則是不好的、不值得追求的,對吧?」

「是的,如果本來做的就是不好的事情,那麼就算再『貫徹始終』,也依然不好、不值得追求。」

「但是,我們今天止所以討論『勇敢』,就是因為『勇敢』是高尚且值得追求的美德,你同意嗎?」

「是這樣沒錯!」

「但是如此一來,我們不就不能說『貫徹始終』就是『勇敢』了嗎?」( 為了容易理解及通順,這些對話都經過調整。)
■概念的定義不是誰說了算

蘇格拉底和拉凱斯的對話,呈現的是對於「勇敢」定義的追求。拉凱斯提出了兩個可能的嘗試,都被蘇格拉底友善地打槍。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看得懂前文當中對於他們兩人辯論的描述,並可以認同辯論的進展有其道理,就代表你在某程度上認為「勇敢」的定義並非因人而異,而是有某種客觀標準。

這也是許多致力於釐清概念定義的哲學家相信的事情,在這本書的後續,我們會看到許多這種人,懷著蘇格拉底的熱情持續思考抽象且有趣的哲學問題。

所以,你覺得呢?如果「勇敢」不只是「戰鬥時不逃跑」,又無法被「貫徹始終」合理掌握,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勇敢」?

02. 柏拉圖和他的觀念論:你看到的黃色就是黃色本身嗎?

對於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狀態,古希臘哲學家都有所不滿。例如:

「這個香蕉昨天還是『綠色』的,今天就變成『黃色』了,天哪,香蕉到底是什麼顏色呢?」

「將軍在戰場上很『勇敢』,但是對於愛情則很『不勇敢』(>///<),那他到底算不算是『勇敢』啊?而且,人為什麼會既『勇敢』又『不勇敢』呢?這不是矛盾嗎?」「『圓形』也是一樣麻煩啊!雖然它的定義很清楚(與某一點同樣距離的所有點形成的形狀),但是我從來沒有看過真正的完美的圓形,在這種情況下,我是怎麼掌握『圓形』這種概念的呢?」

為了解決這些困惑,柏拉圖發展了一個巨大的形上學理論,讓學者們纏鬥至今。

柏拉圖認為世界上存在有一種很特別的東西,叫做「觀念」(ideas)。這個觀念可不是「是你的觀念有問題啦年輕人加班本來就是應該的!」或者「為什麼你咬字那麼不清楚咧?看看阿觀念得就很好!」那種東西。柏拉圖的「觀念」指的是「性質本身」。
■性質可以獨立存在嗎?

什麼是「性質本身」?一般來說,當我們觀察到性質,它們總是依附在具體的東西上面。例如「黃色」依附在香蕉上面;「活力」則依附在大汗淋漓的運動員身上。我們很難想像那種「自己獨立存在的性質」。

或許你會說,哪裡是這樣!我現在就有辦法想像獨立存在的「黃色」啊,而且是一大片黃色喔!然而,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你也很難分辨,你想像的是「黃色本身」,還是「依附在一大片不明物體上的黃色」吧!而且,若我們把挑戰從「黃色」換成「活力」,困難就更明顯了,我們要怎麼想像不倚賴運動員、不倚賴貓狗、不倚賴小屁孩,單憑自己的本事存在的「活力」呢?

我們難以想像和思考「性質本身」,為什麼?柏拉圖認為這是因為「性質本身」其實不存在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而是以「觀念」的形式存在於「觀念界」。在「觀念界」,不但存在著「黃色本身」,也有「活力本身」、「勇敢本身」的觀念。

對柏拉圖來說,雖然還在世的人無法直接接觸到觀念們,但是那些觀念依然重要。我們觀察到的世界萬物,之所以具備它們身上那些性質,都是因為它們「分有」(partake)了某些觀念:為什麼作戰的將軍很勇敢?因為他「分有」了「勇敢」的觀念。

■為什麼具體事物很難完美?

這個說法讓柏拉圖可以進一步說明:為什麼具體的事物總是很難完美地呈現某個性質?很簡單,因為性質其實是存在於觀念界的觀念,而人世間的事物並不是觀念本身,只是「分有」觀念而已。為什麼將軍並不是在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很勇敢?因為將軍只是「分有」勇敢的觀念,他並不是那個觀念本身。

這個說法聰明的地方,在於它可以說明為什麼世界上有那麼多東西,彼此相似但卻又不盡相同:馬群裡每匹馬的型態都不太一樣,但是牠們確實都是馬。會什麼會這樣?柏拉圖會說,這是因為每匹馬都分有「馬」的觀念,但這些馬都不是「馬」的觀念本身,而只是模仿品,模仿品難免有瑕疵,因此彼此之間並不全然相同,也無可厚非。

對柏拉圖來說,觀念本身是觀念本身最完美無瑕的呈現:你要找一個最純粹勇敢的存在嗎?若你成功了,你會發現自己找到的不是人也不是其他具體物品,而是「勇敢」本身:「勇敢」的觀念。

■沒有學習,只有回憶

當然,根據柏拉圖,你在有生之年是找不到的,因為所有的觀念都只存在於「觀念界」。「觀念界」是你的靈魂在死亡後、出生前逗留的地方。

柏拉圖認為,在我們出生前,我們的靈魂已經看過了許許多多的觀念,雖然這些出生前的記憶大部分會在進入肉體(在東方傳統裡,這叫「投胎」)時遺忘,但藉由學習,還是有機會「回憶」起來。

這種「回憶」的學習觀點,大概不會被現代科學家接受,但對於柏拉圖來說,足以解釋一件令他在意的事情:為什麼我們明明沒看過真正完美的圓形,但卻可以理解「圓形」的概念呢?

那是因為我們的靈魂曾經在觀念界看過「圓形」的觀念喔!

不過,要預設一整個類似「天堂」或「靈界」的「觀念界」,才能說明人如何可能擁有某些完整的完美的觀念,這不會有點小題大作嗎?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960947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