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地方書寫與教學實踐:2024第四屆屏東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內容簡介
這本論文集主要收錄了二〇二四年十一月一日國立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舉辦的「第四屆屏東學學術研討會──地方書寫與教學實踐」的精選論文,多數論文均經過作者根據評論人及與會學者的寶貴意見修訂,內容更趨成熟與完善。書中文章涵蓋「地方書寫」、「地方學」、「教學實踐」、「地方藝術」等四大主題,探討屏東地區在地文化、教育推廣、藝術發展及原住民文化振興等多元議題,呈現了屏東學從理論到實踐的豐富成果,例如以文學、藝術、歷史和地景為基礎的地方書寫策略,結合地方文學與地方文化的課程實踐,以及對屏東地方美術、原住民文化保存與城鄉發展的深度探討。本書既是屏東學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是推動在地知識建構、促進教育創新及地方創生的重要參考資料,展現屏東學持續深化、跨域結合的多樣面貌。
目錄
目次
校長序 書寫與實踐中,看見屏東 陳永森 I
院長序 書寫地方、實踐知識:屏東學的深化與擴展 賀瑞麟 III
主編序 屏東風華 林大維 V
從文學認識地方──文學地景的教學策略與實踐以《熱帶魔界》及《秋菊》為例 郭澤寬 1
從戰後臺灣方志到屏東縣地方志的纂修:論新園鄉鄉志書寫的困境與可能的解決途徑 黃贊蒼 35
屏東古典詩人陳明鏘研究初探──以《陳明鏘先生紀念詩詞畫集》中有關屏東的詩、詞、曲為例 劉誌文 71
當代屏東原住民地方文化發展 郭東雄 95
「城南小旅行」作為城南學建構的一種方法 黃信洋、鄒家鈺 123
在心中放一座家鄉的大武山──從「大屏共讀」分析南方青年的在地實踐與認同 鄭羽芳 145
從「無感」到「有感」:用學習共同體與PBL解謎屏東三城 李健宏 185
從在地到全球,從閱讀到行動──高中校訂必修課程之在地教學實踐 郭家瑜、廖怡鳳 221
屏東地方美術發展的歷程與特色 張繼文 249
濕壁畫藝術的考證與教學實踐 周美花 313
《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屏東地區》的續編及相關問題探討──以戰後美術家小傳之水墨、書法篆刻類為例 黃敬容、莊哲彥 343
「2024第四屆屏東學學術研討會──地方書寫與教學實踐」會議議程表 423
校長序 書寫與實踐中,看見屏東 陳永森 I
院長序 書寫地方、實踐知識:屏東學的深化與擴展 賀瑞麟 III
主編序 屏東風華 林大維 V
從文學認識地方──文學地景的教學策略與實踐以《熱帶魔界》及《秋菊》為例 郭澤寬 1
從戰後臺灣方志到屏東縣地方志的纂修:論新園鄉鄉志書寫的困境與可能的解決途徑 黃贊蒼 35
屏東古典詩人陳明鏘研究初探──以《陳明鏘先生紀念詩詞畫集》中有關屏東的詩、詞、曲為例 劉誌文 71
當代屏東原住民地方文化發展 郭東雄 95
「城南小旅行」作為城南學建構的一種方法 黃信洋、鄒家鈺 123
在心中放一座家鄉的大武山──從「大屏共讀」分析南方青年的在地實踐與認同 鄭羽芳 145
從「無感」到「有感」:用學習共同體與PBL解謎屏東三城 李健宏 185
從在地到全球,從閱讀到行動──高中校訂必修課程之在地教學實踐 郭家瑜、廖怡鳳 221
屏東地方美術發展的歷程與特色 張繼文 249
濕壁畫藝術的考證與教學實踐 周美花 313
《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屏東地區》的續編及相關問題探討──以戰後美術家小傳之水墨、書法篆刻類為例 黃敬容、莊哲彥 343
「2024第四屆屏東學學術研討會──地方書寫與教學實踐」會議議程表 423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