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1126_2026手帳年曆

【電子書】東南亞詐騙園區內幕:有人自願、有人被誘拐,96名園區工作者,揭發殺豬盤、殺魚盤、AI深偽詐騙的勾結與真相。

任何人都可能是下一個被拐騙的受害者。你自認沒那麼傻?你可能只是還沒遇到為你寫的腳本。
固定
版型
Epub
流動版型

方坊 金屬壓克力掛飾 25mm-喜寶(導角款)

方坊 金屬壓克力掛飾 25mm-喜寶(導角款)

【週年慶】情緒小夥伴全面9折

  • 7 371
    530
  • ※ 分享你的年度之書,送50元電子禮券

活動訊息

分享今年你最有感的書,送50元電子禮券,再抽5000點金幣!

普發一萬放大術:滿千登記抽萬元好禮

2025聖誕禮物展—為朋友家人準備暖心驚喜!點我逛逛選禮物↓↓↓↓↓↓

內容簡介

我希望你們可以寫出我的故事。這不是太貪心或太笨的問題,
任何人都可能是下一個。 ──來自臺灣的愛麗絲


◎這些人都是太傻或太貪?詐騙集團狩獵的管道多達7種,誰都可能「被錄用」。
◎詐騙組織也講人事制度:頂端是「狗莊」,中層主管、訓練組長各有專長。
◎假檢警已過時,動物系詐騙(殺豬盤、殺魚盤)、「AI深偽詐騙」才是主流。

2023年,全球至少有12萬人在緬甸、10萬人在柬埔寨,從事網路詐騙。
有些人的確因想賺大錢而自願入場,但多數人都是被誘拐進入。

本書匯集3位作者多年來在東南亞(以柬埔寨為主)的實地調查,
並訪談來自12國、共96名曾在園區工作者(包含臺灣):
為了還債,被仲介騙入KK園區的中科院博士、
誤信直播平臺廣告,被暴力逼迫做詐騙的17歲工地少年,
幫人到泰國代購佛具,卻被送到緬甸賣淫和行騙的女子……。

看完這些遭遇,你還是自認沒那麼傻、沒那麼倒楣?
這不是太笨或太貪的問題,而是你還沒遇到為你寫的腳本。

◎惡夢的開場

.工作描述很模糊、其他都很具體的徵才廣告
「找工作嗎?男女皆可,年齡18歲~30歲,月薪30,000元,
表現佳可加薪,包住宿。基本條件:會打字、會中文。」

哪裡可疑?如果你沒察覺異樣,詐騙分子盯上的,正是你。

.多數人都是被自己人給賣了
一起玩遊戲的網友、對你特別溫暖的同事、很久沒聯絡的遠房親戚,
突然報給你一個不錯的工作(賺錢、代購)機會,你以為撿到好康?
這就是誘餌……。

◎這裡應有盡有,宛如一座小城市

.這裡跟大公司一樣也有「人資」
新人要先受訓並隨機抽考,沒通過就受罰;
笨手笨腳?沒關係,只要願意配合,有腳本可照抄。
業績好,還能得到獎金、升遷、帶你去賭博、去買春……
一步步突破你的道德底線!

.從下餌到殺魚分工流程
頂端是「狗莊」,掌控全局;中層主管負責訓練、懲罰與鎖定潛在獵物;
最底層的「狗推/菠菜」,才是真正出面行騙的人。
下餌、網魚、殺魚是慣用的3階段詐騙手法。

◎想逃,不外三條路

請親朋好友籌贖金,但難保他不會吞了錢,再把你轉賣;
發訊息向政府求救,卻馬上傳回園區經理耳中,並銷毀證據;
找非官方求援得靠運氣,多數救援網紅只是想蹭熱度騙錢。
本書的這些倖存者是如何逃跑呢?

媒體報導這麼多、警察天天宣導,
還是這麼多人受害被騙?因為人最怕寂寞和絕望。
詐騙集團就是利用這一點為你寫腳本。

作者

澳洲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亞洲研究院(Asia Institute)講師,目前研究重點為華人跨國犯罪,專攻網路詐騙領域。著有《無產階級中國》(Proletarian China,暫譯)、《世界化中國作為方法》(Global China as Method,暫譯)、《中國共產主義死後》(Afterlives of Chinese Communism,暫譯)。目前於義大利威尼斯福斯卡里宮大學(Università Ca' Foscari Venezia)攻讀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現代科技在助長東亞與東南亞的人口販運,與現代奴役制上扮演的角色。過去幾年持續支援東南亞詐騙園區的倖存者,與地方和國際的公民社會組織合作,援助倖存者並協助返國。

/

研究者,已居住東亞及東南亞20年。曾與全球各地公民社會團體合作,監督發展計畫,提倡促進發展計畫的環境與社交實務;亦利用自身企業與資金流向調查的背景,研究亞洲線上博弈、詐騙、洗錢產業的利害關係人。

譯者

自由譯者,好奇寶寶;喜愛文字,嗜讀人類。詐騙產業揭露人性本惡,但仍微透人善之光。敬佩書中遇見的每一位助人者與倖存者,祝福每個選擇善良的人。
譯作賜教:banyanchung@gmail.com。

目錄

東南亞全圖
各界讚譽
重磅推薦
推薦序一 真人版魷魚遊戲/陳安迪
推薦序二 只要對方懷抱希望,我就能夠騙到他/戴伸峰
推薦序三 受害者為何上鉤?為何是東南亞?/蘇益賢
推薦序四 詐騙不是別人的故事,而是我們面臨的現在進行式/林若凡
推薦序五 既是受害者,又被迫成為加害者/P律師
推薦序六 臺灣不僅是詐騙產業主要的人力來源,也是主要的受害市場/曾春僑

前言 不是貪心或笨,任何人都可能受害
就跟資本主義的剝削一樣,詐騙產業的主要對象多數是年輕人和經濟前景受困的人,
這些人因為太絕望了,所以會對好到難以置信的條件深信不疑。

第一章 詐騙產業的崛起
隨著中國與臺灣的執法力道越趨強勁,今日的柬埔寨西哈努克市已充斥著由數百個詐騙公司設立的園區,其中大部分人力都是華人。

第二章 惡夢的開場
他一開始有些疑慮,但在反覆檢查該公司文件,整個入職過程都合法、合理後,最終決定相信這位仲介。最後,卻被迫執行殺豬盤。

第三章 應有盡有,宛如一座小城市
偌大園區由1位社區經理監管,其中包含許多公司,大家共用食堂、妓院、俱樂部、診所、藥局,還有餐廳和髮廊。這些地點在地圖上都找得到,不像行跡隱密的犯罪場域。

第四章 幕前玩家與幕後黑手
詐騙園區的背後,往往是資源雄厚的大型公司,創辦人是早就開始深耕當地商界的東亞和東南亞企業家。他們會花很多年進駐該國,還會取得當地的公民身分。

第五章 脫逃
我也是倖存者……我知道裡面有多可怕,所以我被救出來後,就想幫忙。
如果我們不救他們,他們會死掉,總要有人讓他們能活著回家。

結語 網路詐騙產業不會消失
中國政府曾與佤邦政府啟動一系列打詐行動,不過行動的細節還沒開始就遭洩露,包括目標園區的名稱、掃蕩時間等。讓一些詐騙業者得以先發制人,躲避警方追查。

後記 追逐一個不停移動的目標

致謝

序/導讀

前言 不是貪心或笨,任何人都可能受害

「我不相信你,你跟他們是一夥的吧?你們都只想要把我當成動物一樣賣掉。」這是一位臺灣年輕女子愛麗絲(Alice,化名)傳給我們的第1則訊息。當時她從柬埔寨(Cambodia)西哈努克市(Sihanoukville,譯按:又稱西港市,為西哈努克省的首府)的詐騙園區獲救,我們試圖與她聯繫。但和我們在接下來幾個月遇到的許多倖存者一樣,她在經歷了殘酷折磨後,便再也無法信任他人。
接下來的2週,我們持續跟愛麗絲保持聯繫,但她的情緒總是非常緊繃。身無分文也沒有任何身分證件的她,跟其他大多數來自中國的倖存者一起,躲在柬埔寨首都金邊(Phnom Penh)的安全屋(編按:指用於避難的祕密場所)裡,期待可以找到辦法回家,回到年幼的孩子身邊。雖然花了一點時間,但最終有人願意出錢送她回臺灣。回臺灣的前幾天,她答應跟我們其中一人在公開場合見面。這時,她才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我很快就得救了,在裡頭基本上只待了1週。如果被囚禁1、2年,我可能就再也沒有辦法相信人性了。我知道有些受害者被洗腦,或有些已經被虐待到麻木,甚至心理出問題。而且外界的人,包含我家人,都覺得是因為我們太貪心,妄想一夜致富,才會被賣掉,所以我必須說出我的故事,讓他們知道真相。」
她先後在4個詐騙園區遭到虐待和性侵,所以聽到她說自己很「幸運」時,我們都很驚訝。她被信任的朋友所說的假工作騙了,這位來自菲律賓的男性朋友,甚至幫她付了簽證費和飛到金邊的機票錢。
當她抵達西哈努克市的新「辦公室」時,主管跟她說,她是被賣到這裡做網路詐騙的,沒有幫公司賺夠錢,就別想離開。主管用電擊棒威脅她,說如果不從,就會把她關起來,讓好幾個人強暴,而這件事不久後也真的發生了。
「一開始他們想逼我做殺豬盤。」她說的是一種網路詐騙,詐騙者用假帳號和倒楣的目標接觸,慢慢建立信任,再騙他們投資虛擬資產。
「我知道殺豬盤違法,所以我裝傻說不會打字,他們就叫我打掃和做一些文書工作,接著一次次把我賣掉。在最後一間公司,我不斷被強暴,被迫在一個像妓院一樣的會所(編按:根據受訪者所稱,園區裡的妓院被通稱為會所)工作。」
最後,愛麗絲想方設法在 Instagram 上發布求救訊息,終於在第5次被賣之前獲救。但因為這次求助,她社交圈裡所有人都知道發生的事,她遭到羞辱,回臺灣後要重新融入社會也變得更加困難。
她告訴我們:「我希望你們可以寫出我的故事。我是現代奴役制度下的受害者,但沒有一個組織能幫我。我也想說,這不是太貪心或太笨的問題,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受害者。」

從小規模到全面壟斷

愛麗絲的故事不是個案,許多人都有類似經驗。自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COVID-19)後,線上詐騙事件大量增加,備受全球關注,媒體稱之為「電詐瘟疫」(scamdemic)。雖然世界各地都有線上詐騙(只要想想臭名昭彰的奈及利亞[Nigeria]王子騙局[編按:一種詐騙手法,假借奈國皇室成員或國營事業主管的名義,謊稱有大筆現金需要借用他人帳戶密碼轉移]即可),但這一波最新的網路詐騙潮大多來自一個特定地區:東南亞。
這波詐騙潮也展現出一些新特徵,最為人所知的就是新設施的興起,也就是俗稱的詐騙園區(scam compound),網路詐騙在這些園區內已形成產業規模,由一整個團隊運作,團隊中非常多的人都是遭到人口販運而來,被迫犯罪。
這些詐騙園區並不是突然憑空出現的,其發展歷史最遠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的臺灣。1990年代,企業化犯罪組織開始在臺灣測試網路大規模詐騙。隨著臺灣執法力度加強,自2000年代初期開始,詐騙集團就將重心轉往中國,以臺灣不同地區為基地,同時在中國拓展業務。
2010年代初,兩岸當局均嚴厲掃蕩網路詐騙與線上博弈,因此詐騙集團將營運重心轉往東南亞,尤其是柬埔寨、菲律賓(The Philippines)、緬甸(Myanmar)、寮國(Laos)。雖然換到新的基地,但目標仍是華人。
我們分析當時警方突襲行動的新聞,發現這些在東南亞具有開創性的詐騙行為,以往規模都很小,大多數潛藏在公寓、度假村、飯店房間中,但情況很快就變了,雖然很難明確點出轉變的時刻,但相關證據指出,從2016年開始,這些詐騙活動就有產業化跡象,整合成大規模詐騙園區。
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也證實這個趨勢存在,其2023年電信與網路相關的詐騙報告中指出,這些行動有「壟斷」的趨勢,也不如以往零碎,且大型犯罪集團利用「科技園區」當作掩護,實施詐騙行動。
許多案件裡的園區都是專為網路詐騙設立,園區設有辦公室、宿舍、商店、娛樂設施等讓園區工作者使用。有些會隱身在一般大眾都能進入的賭場裡或附近,有的在有照賭場的樓上,也有一些設在公寓大廈改建過的住房裡。
已有不少報告專門探討經濟特區(special economic zones,簡稱SEZs)中的網路詐騙現象,但有實際記錄的案例仍屬少數,主要集中在柬埔寨與寮國。不過這並非常態,且這類報告常會在「工業園區」、「科技園區」、「經濟特區」之間混淆。也有報告記錄的是整個「菠城」的情況。「菠城」是菠菜和博彩的諧音雙關,尤其是指緬甸邊境專為這類詐騙所建的建築。
隨著事業蒸蒸日上,這些大多仍由中國或臺灣犯罪集團營運的詐騙活動,漸漸開始用誘騙或暴力的方式,來吸納新人、留住員工。從2018年開始,中文社群媒體就流傳有中國人受騙,被賣到柬埔寨的詐騙園區工作、不得離開的故事。也有報告記錄中國籍人士在西哈努克市街上被綁架、被朋友或認識的人賣給詐騙業者,或因欠債而不甘願的進入詐騙園區工作。同時,有很多去之前就知道要做什麼的人同樣也受困園區,身分證件被拿走,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新冠疫情來襲徹底改變了詐騙產業。疫情前,詐騙產業就已經急速擴張;疫情間,看似永無止境的封城讓民眾滿心悲苦寂寞,詐騙業者藉此大撈一筆,營收破紀錄,對穩定人力的需求也隨之提高。然而,受到旅遊禁令影響,要找到人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難。
自2020年初中國當局施行封控措施以來,透過合法管道找新員工的方法幾乎行不通,因此,管理詐騙公司的犯罪集團,便越來越依賴人口販運來獲得人力。無論這些人是否知道自己要去哪,最後都會因為他們的身分證件被扣留,甚至欠下人口販子巨額債務而受困園區,回不了家。
同時,許多定居海外的中國人因新冠疫情失去工作,苟延殘喘,失業讓他們經濟陷入困境,處境越發弱勢,其中許多人需要掙錢生活,不管什麼方式都在所不惜,於是他們進入詐騙園區。

試閱

惡夢的開場

被騙到緬甸的詐騙園區之前,張先生在中國廣西省廬山植物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新冠疫情期間,他失業了,家人生病與債務壓得他喘不過氣。有著中國科學院博士頭銜的他選擇海外求職,以求更高的薪資。最終他應徵上一間新加坡公司,一切都充滿希望,但是簽證申請流程不斷延後,他的仲介便建議他先到泰國分公司上班。
張先生一開始有些疑慮,因為他看過有人被騙到東南亞做詐騙產業的報導,但他反覆檢查該公司的文件,相信整個入職過程都合法、合理,最終決定相信這位仲介。然而,一抵達泰國,手機、證件、護照就全部被沒收,接著他就被帶到泰緬邊境的緬甸克倫邦苗瓦迪鎮區,進入一個詐騙園區,被迫執行殺豬盤詐騙,假扮女性身分,誘騙歐美人士投資虛擬貨幣。
在園區裡,張先生聽說有些人成功逃脫,因此也開始想著逃跑的事,但很快他就發現,重返自由是難上加難。園區外牆有4公尺到5公尺高,上頭架有高壓電,周圍還有武裝哨兵監視,除此之外,園區外圍每隔幾百公尺就有哨站,還有更多武裝士兵監控著園區的周邊區域。
想逃,就得冒著遇到園區內外武裝士兵的風險。對緬甸不熟,又沒有錢賄賂他人來保障自己的安全,張先生最終放棄逃跑的想法,轉而向中國媒體求助。中國媒體被他博士的身分吸引,便很快報導了他的故事。
媒體不斷報導張先生的故事,讓囚禁他的詐騙團體面臨極大的壓力,因而同意把贖金從12萬元人民幣(約合新臺幣490,800元)降到5萬9千元人民幣(約合新臺幣241,310元)。張先生的家人付了贖金,他終於得以逃離。
張先生菁英機構出身的博士身分,讓他的故事占據中國媒體版面,激起中國輿論對詐騙產業的憤慨。但不是每一個東南亞詐騙產業的倖存者,都能受到這麼多的關注與同情。
2023年底,大約是張先生的苦難在中國社群媒體爆紅的同一時間,中國四川省有2位年輕人,名叫阿雲和阿沛(皆為音譯),分別只有17歲和20歲,輾轉於家鄉的建築工地之間勉強度日。有一天,他們在中國熱門網路直播平臺快手,看到一個好像很不錯的機會。平臺上這份工作的薪資,是他們每日工資的2倍,還提供食宿。
2人聯繫公司,一得到正面回覆,他們就動身前往廣西省海邊的一個城市,進行實體面試,但他們興奮的情緒瞬間轉為恐懼,因為他們未來的雇主以暴力逼迫他們搭上一艘船,接著2人抵達越南,在重重監視下被迫待在飯店裡數天,隨後便轉移至柬埔寨的邊境小鎮巴韋。
到了巴韋,他們才知道自己應徵的是什麼工作。他們被帶到一座專營線上博弈與網路詐騙的園區,並被告知要做網路詐騙。他們不願意做網路詐騙,所以試圖逃跑,但被保全抓住,遭到毒打,並關在宿舍裡好幾天,最終他們同意學詐騙技巧。
但他們非常幸運,因為他們很快就被轉移到另一個園區,並設法透過微信聯絡上自己在中國的親人。2人的家人立刻向中國當局與柬埔寨中國大使館報案,他們終於在2024年1月由柬埔寨警方救出。

你是我們的,我們買了你

在遙遠的另一個大陸,另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正在展開。喬治(George)來自烏干達,是個30歲出頭的年輕人,他把握難得的機會,前往印度4年,攻讀資訊科技相關學位。畢業後,他回到烏干達的首都坎帕拉(Kampala),成為自由工作者,從事修電腦、裝設路由器和網路線等工作。
隨著新冠疫情來襲,生活一切停擺,生計也陷入危機。因此到了2020年11月,他決定搬到杜拜生活。一到杜拜,他就發現這裡的生活非常辛苦:「我什麼都做……還算是自由接案吧。像是一些不重要的小工作、打零工、雜活、簡單的工作……做完立刻拿現金。因為我的簽證每3個月要申請延長,還有房租要付,所以我必須一直工作,一邊找正式工作,一邊靠做這些零工維持生計。」
也因為如此,2022年8月,朋友跟他提到一個寮國的高薪資訊科技工作時,他馬上就答應了。喬治回憶著說:「有個公司在找人幫他們管理資料,而且合約只有6個月而已。」朋友把他介紹給該公司一名女子,她跟他談的月薪是1500美元(約合新臺幣43,890元),有津貼和佣金,還附住宿,日常開銷也都包含在內。
她也介紹了這間公司的資訊,一切看起來都沒有問題。喬治同意了,於是該女子便開始辦理簽證、機票、保險事宜。很快的,他就踏上前往金三角的旅程,抵達與緬甸、泰國接壤的寮國邊境。
在金三角,公司要求他簽的合約跟在杜拜說的完全不一樣,這份新合約會讓他欠公司一大筆債。他的護照和手機都被收走,而且工作也換了,變成要用寫好的腳本跟全世界的人聊天,誘騙他們投資。兩個月來他刻意做的拖泥帶水,跟公司堅持說他是做資訊科技的,應該做擅長的事。
某一天,公司把他賣給緬甸另一間詐騙公司,把他賣掉的人不跟他說自己因此賺了多少錢。「他只說:『你是我們的,我們買了你……』這感覺好怪,很像回到了非洲買賣奴隸的那個年代……很難相信會有人跟你說『你是我的』。」他本來只是來工作6個月而已,卻花了整整1年才回到坎帕拉。

自願?

就跟張先生、阿雲、阿沛、喬治一樣,每年都有數千人遭到誘騙、販運、買賣給東南亞與其他地區的詐騙業者。正如我們在前言所見,據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估計,2023年有至少12萬人,可能被迫在緬甸從事網路詐騙活動,另有10萬人在柬埔寨。
這個數據仍引發當地官員的強烈質疑,且極難驗證。一方面,許多詐騙園區所在地都難以抵達,因為這些園區都不對外開放,又有嚴密防護,因此要蒐集可靠的資料十分困難;另一方面,詐騙園區員工的背景與動機變化太大。
雖然有些人是被拐騙或賣到這裡,但也有些人進去前就完全了解自己要做的是違法工作,並用一般人上班的心態執行自己的工作,也有人知道(或以為他們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但等看到真實情況想離開時,才發現自己被困住、身分證件被扣留、欠公司的債也因管理層加了很多荒謬的費用,而累積成驚人天價。
要釐清為何人們會進到詐騙園區,往往很有難度。有些倖存者知道,講出來可能會降低他人幫助的動力,也可能會讓自己在母國,或詐騙業務所在地面臨刑責,因此不想承認一開始是自願進去的。
也有一些案例讓事情變得更複雜:有些倖存者為了引發公眾同情,會把受虐情節誇大,造成其故事脈絡不一致,以致後來事跡敗露時,輿論支持的力道便會削弱。
前一章提到西哈努克市的血奴案就是一個例子。倖存者分享的故事真假參半,釀成非常嚴重的反效果,也讓柬埔寨政府有理由否認該國詐騙園區的存在,甚至還逮捕拯救行動的關鍵人士。
這種模糊不清的狀態,導致大眾開始不相信倖存者的說詞,讓某個公民社會組織於2022年中宣布,停止特定日期後進入詐騙園區者的救援行動。以這樣的推論來看,此時媒體對於網路詐騙產業的報導已經鋪天蓋地,所以在這之後進入詐騙園區的人,不可能不知道他們即將面對的是什麼。
用更宏觀的視角來說,外界一直以來都在討論,道德上該如何看待那些從事詐騙產業的人,他們可能是自願或受脅迫(或在這之間受到不同程度待遇的人)。那些知道(或理應要知道)自己要做的是非法工作,卻仍進入該產業,最後無法脫身的人,我們應該將之視為受害者嗎?以上這些討論往往轉移了公眾的注意力,使人忽略了讓許多人如此輕易受到該產業誘惑的結構性原因,例如新冠疫情引起的普遍貧窮化(immiseration)問題。
在本章,我們試著藉由梳理東南亞詐騙園區受困者進入該產業的方式,將其整體情況複雜化。我們希望能藉由這個作法,展現許多倖存者是怎麼因為絕望、不走運、輕信他人等原因陷入窘境。
更明確來說,我們會著眼以下7個部分:假徵才廣告、受僱於詐騙業者的專業仲介、經親朋好友介紹、社群媒體網紅的誘導、犯罪組織人口販運、綁架、詐騙園區之間的買賣。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776218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5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分享你的年度之書,送50元電子禮券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