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

修復情緒的100個創作練習:把壓力、焦慮、惶恐、不安轉交給藝術,卸下傷痛,撫慰身心

奇點  出版
2020/12/09 出版

★後疫情時代,最撫慰人心的的實用療癒★ 打破傳統單一形式,結合多媒體科技,最符合現代人的情緒修復法。 動動手,把心中的焦慮、不安、恐懼……緩緩卸下, 轉交給「藝術創作」癒合情緒傷口,重掌生命的主導權。 「過往介紹藝術治療的技巧或活動的書籍,大多著眼在排除科技、最為單純與直接創作的方式,但隨著時代日新月異,我期待有整合更多元媒介、創作方式的藝術療癒活動的書籍問世,所以當出版社分享這本書時,非常開心;深入閱讀後,更感受到這本書帶來的活力!」——藝術治療師 邱寶慧 療癒推薦 ● 打破大眾對於藝術治療的傳統觀念,除了畫畫,寫作、攝影,甚至APP修圖都可以。 ● 最短5分鐘、最長1小時的100種創作練習,步驟簡單,依需求隨時釋放負面情緒。 ● 每個練習之後都有「想一想」提問,彷彿將治療師帶回家,不用擔心批評、比較。 情緒,無可名狀、細微複雜;尤其壞情緒更是如此。 那種說不出口的難受憋噪,或羞於求助、擔心受怕的滯礙, 若無適時宣洩鬆綁,便可能成為一輩子的心理烙印,終其伴隨一生, 出現所謂「說不上快樂,但也說不上不快樂」的無感狀態。 麻痺無感的身心,是扼殺工作效能、人際和諧、生活樂趣的致命圖釘, 一旦這些小小的圖釘扎全身時,想要拔除就沒有這麼容易了。 因此,必須趁這些壞情緒圖釘尚未布滿全身時,就立刻拔除! 跟著這本書的100個練習,把這些小小的壞情緒圖釘,釘到藝術身上吧! ▶「歌曲的色彩」→選一支喜歡的色筆顏色,一邊聽一首最愛的歌,花5分鐘跟旋律自由、無厘頭的畫出各種線條,享受過程、釋放壓力。 ▶「改變容貌」→選擇一款修圖APP和一張自拍照,隨意的加上文字、濾鏡或修容。完成好,看著修好的圖問問自己,這是你自己喜歡的模樣?還是滿足他人好惡的模樣? ▶「減壓接地石」→挑一顆握起來大小最舒服的石頭,選一個最喜歡的顏色,並寫上一個能引起你共鳴的詞彙。把它放在口袋,感到焦慮時就緊握它,有助安定心神。 ▶「說說你的故事」→用PPT簡報檔,以條列或段落的方式,在每頁寫下曾經受過的創傷經歷,並在網路上尋找適合的圖片搭配。完成後用幻燈片模式觀看,能以理性方式釐清傷痛。 ▶「感受情緒詩」→從雜誌上剪下10個包含名詞、動詞和形容詞,放進碗中。隨意抽出5個詞彙做出一首詩,黏在日誌中,每一行黏一個詞,並想一想你想跟誰分享這首詩。 ▶「擺脫羞恥感」→從雜誌上找出令你感到羞恥或罪惡感的圖片,剪下後黏到紙上,再用麥克筆寫下對它們的文字或色彩感受,釋放情緒壓力。 「藝術」和情緒一樣抽象、非言語,因此,最適合相互比擬出心中的幽微感受,達到撫平情緒的功效。這本由專業藝術治療師所設計的《修復情緒的100個創作練習》,無需任何基礎,就能享受藝術創作「過程」和「結果」所帶來的療癒魔力。 透過或長或短的創作練習,每天只要花一點點時間,就能有效緩解憂鬱、焦慮、創傷、壓力等負面情緒,並能藉由創作過程更加了解自身心理狀態,進而掌控情緒並提升自我的價值認同。 本書特色 1.讓藝術使你成為更好的人:囊括繪畫、寫作、數位影像、拼貼等多種練習,讓你能自我探索洞察力、正念冥想、接納自我等內心對話。 2.意見和提問:每一個練習,都詳細說明步驟和練習後欲達到的目的,讀者可以完全在家自我練習探索,不用擔心別人的批判或眼光。 3.不會畫畫也沒關係:藝術治療無關好壞,而是「經驗」和「創造」的歷程,只要盡情享受創作時的心情與感受即可。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如何成為藝術家

奇點  出版
2020/12/09 出版

★長踞亞馬遜書店藝術和創意啟發類書籍前茅★ ★海外版權銷售超過8個國家,當代最受矚目的「現象級」首席藝評家,首次出書★ ★所有創意工作者,都必須放在床頭的一本書,for藝文界的心靈雞湯★ 普立茲藝評獎得主、社群追蹤人數50萬+的《紐時》資深專欄作家, 第一本完整收錄關於「藝術」與「藝術家」的63個守則與體悟。 寫給所有徬徨茫然的作家、畫家、攝影師、表演者、音樂人……, 和「對人生充滿問號」的任何人;因為成為藝術家,或許是困頓人生的最佳解方。 從藝術學院休學生,到長途卡車司機,最終,成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藝評家; 大家都想問,他是如何辦到的? 「誠實面對自己、坦承弱點,才能堅定且無所畏懼; 如此,即便繞一個彎,也才能持續站在所愛的事物上。」 這就是薩爾茲放下畫筆後,卻仍有勇氣重起筆桿的原因, 因為無論如何,他都無法放棄對於藝術的狂熱! 只要不放棄所熱愛的事情,堅持做下去,體內的潛能基因就一定會被啟動! 道理簡單,人人都懂,卻不是人人都做得到, 因此需要這本書推一把(或打一個耳光)。 來吧! #開始做,就是藝術家。 我們,都是安迪沃荷的小孩,尤其是Instagram的世代。其實,在精心布置IG塗鴉牆排序、仔細選擇每張照片濾鏡、喬好每張拍照角度時,就已經是一位藝術家了。藝術,無所不在。在這個視覺思考的時代,隨時都可以「創作」,只要開始做就可以了。 #不要擔心作品是否「合理」。 藝術就像鳥鳴,可以忽長忽短、可以抑揚頓挫、可以尖銳低沉,即便我們聽不懂鳥語,還是能感受到鳥鳴的美妙;所以,即使無法詮釋創作的箇中含義,一切仍皆能左右人的情緒與感知。只要,這是發自內心的東西。 #講述自己的故事,就很有趣。 但也不要只因為講了自己的故事,別人就非得給掌聲不可。仍要努力吸引觀眾,且別期待只靠一件有趣作品就獲得掌聲。一步一步慢慢來,且要樂在其中;即便是虛構編造,也得讓作品看起來「真的」是自己的東西。 #放開心胸,仔細看。 所謂的「仔細觀看」不是盯著看,而是讓自己打開心眼,陶醉其中。抱持這種開放態度,周遭世界就會變得更開闊豐富;只要放開心胸,就能對舉目所見的各種小事,有所感悟。從這種角度觀看世界,便可擺脫絕望。 #準備好過窮日子。 只有1%之中的1%之中的1%的藝術家,能靠著販賣作品而致富。人人都在掙扎,但透過藝術,即便處於「這場」掙扎中,也能探究世事,使心靈更為澄澈,得以看透階級和社會不平等其他問題。儘管藝術家生活艱難,卻從未見過後悔當藝術家的人。 #「批評」是滋養創作的沃土。 批評是一把溫柔的雙面刃,有時,遭受批評的人說不定絲毫不覺得自己受傷!與掌聲相比,或許可以從噓聲中學到更多。作品中最讓人不舒服的特質,通常恰好是你應該要培養的特質。把它們從邪惡軸心上推得夠遠,才能轉換成美好的特質,長出花朵。 無一例外,每個人都會遇到瓶頸,尤其對藝術創作者而言,更是經常發生。因此,藝術家們需要一本專為藝術家撰寫的「解惑指南」。本書是作者成為藝評家的心得筆記。他發現不論是作為一名畫家,或文字工作者,其道理都是相通的,並不會因為創作媒介不同而有所改變。 若想以藝術家作為正職,「如何生存」就變成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這樣的轉變,也意謂者原先的藝術「世界」變成藝術「市場」。而如何保持創作初心,讓自己成為一位「不是藝術家的藝術家」,是本書不斷周旋、討論的核心。在書中,作者提供實質的建議、無形的過往經驗談,希望能幫助每一位想成為藝術家的人,皆能美夢成真。甚至讀到最後會發現,原來擁有一顆「藝術思維」不但能帶來創作靈感,還能為人生解惑,想通很多過去曾經困惑的生命難題。 本書特色 1. 啟發新手靈感、幫助老手突破瓶頸,同時適合藝術業餘愛好者和已出師專家閱讀。 2. 文字精簡洗練、點到為止卻精闢十足;不用按照順序閱讀,隨手一翻都會心有戚戚焉。 3. 收錄超過60張歐美近當代藝術作品,一併認識在台鮮少被介紹的歐美當代藝術家。 4. 不想成為藝術家也能讀!許多突破創作瓶頸的方法,其實和突破人生瓶頸的方法雷同。 若想要以藝術家作為正職,「如何生存」就變成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這樣的轉變,也意謂者原先的藝術「世界」變成藝術「市場」。如何在保持創作初心,讓自己成為一位「不是藝術家的藝術家」,是這本書不斷周旋、討論的核心。在這裡,作者提供實質的建議、無形的過往經驗談,希望能幫助每一位想成為藝術家的人,都能美夢成真。

特價32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修復情緒的100個創作練習

奇點  出版
2020/12/09 出版

★後疫情時代,最撫慰人心的的實用療癒★ 打破傳統單一形式,結合多媒體科技,最符合現代人的情緒修復法。 動動手,把心中的焦慮、不安、恐懼……緩緩卸下, 轉交給「藝術創作」癒合情緒傷口,重掌生命的主導權。 「過往介紹藝術治療的技巧或活動的書籍,大多著眼在排除科技、最為單純與直接創作的方式,但隨著時代日新月異,我期待有整合更多元媒介、創作方式的藝術療癒活動的書籍問世,所以當出版社分享這本書時,非常開心;深入閱讀後,更感受到這本書帶來的活力!」——藝術治療師 邱寶慧 療癒推薦 ● 打破大眾對於藝術治療的傳統觀念,除了畫畫,寫作、攝影,甚至APP修圖都可以。 ● 最短5分鐘、最長1小時的100種創作練習,步驟簡單,依需求隨時釋放負面情緒。 ● 每個練習之後都有「想一想」提問,彷彿將治療師帶回家,不用擔心批評、比較。 情緒,無可名狀、細微複雜;尤其壞情緒更是如此。 那種說不出口的難受憋噪,或羞於求助、擔心受怕的滯礙, 若無適時宣洩鬆綁,便可能成為一輩子的心理烙印,終其伴隨一生, 出現所謂「說不上快樂,但也說不上不快樂」的無感狀態。 麻痺無感的身心,是扼殺工作效能、人際和諧、生活樂趣的致命圖釘, 一旦這些小小的圖釘扎全身時,想要拔除就沒有這麼容易了。 因此,必須趁這些壞情緒圖釘尚未布滿全身時,就立刻拔除! 跟著這本書的100個練習,把這些小小的壞情緒圖釘,釘到藝術身上吧! ▶「歌曲的色彩」→選一支喜歡的色筆顏色,一邊聽一首最愛的歌,花5分鐘跟旋律自由、無厘頭的畫出各種線條,享受過程、釋放壓力。 ▶「改變容貌」→選擇一款修圖APP和一張自拍照,隨意的加上文字、濾鏡或修容。完成好,看著修好的圖問問自己,這是你自己喜歡的模樣?還是滿足他人好惡的模樣? ▶「減壓接地石」→挑一顆握起來大小最舒服的石頭,選一個最喜歡的顏色,並寫上一個能引起你共鳴的詞彙。把它放在口袋,感到焦慮時就緊握它,有助安定心神。 ▶「說說你的故事」→用PPT簡報檔,以條列或段落的方式,在每頁寫下曾經受過的創傷經歷,並在網路上尋找適合的圖片搭配。完成後用幻燈片模式觀看,能以理性方式釐清傷痛。 ▶「感受情緒詩」→從雜誌上剪下10個包含名詞、動詞和形容詞,放進碗中。隨意抽出5個詞彙做出一首詩,黏在日誌中,每一行黏一個詞,並想一想你想跟誰分享這首詩。 ▶「擺脫羞恥感」→從雜誌上找出令你感到羞恥或罪惡感的圖片,剪下後黏到紙上,再用麥克筆寫下對它們的文字或色彩感受,釋放情緒壓力。 「藝術」和情緒一樣抽象、非言語,因此,最適合相互比擬出心中的幽微感受,達到撫平情緒的功效。這本由專業藝術治療師所設計的《修復情緒的100個創作練習》,無需任何基礎,就能享受藝術創作「過程」和「結果」所帶來的療癒魔力。 透過或長或短的創作練習,每天只要花一點點時間,就能有效緩解憂鬱、焦慮、創傷、壓力等負面情緒,並能藉由創作過程更加了解自身心理狀態,進而掌控情緒並提升自我的價值認同。 本書特色 1.讓藝術使你成為更好的人:囊括繪畫、寫作、數位影像、拼貼等多種練習,讓你能自我探索洞察力、正念冥想、接納自我等內心對話。 2.意見和提問:每一個練習,都詳細說明步驟和練習後欲達到的目的,讀者可以完全在家自我練習探索,不用擔心別人的批判或眼光。 3.不會畫畫也沒關係:藝術治療無關好壞,而是「經驗」和「創造」的歷程,只要盡情享受創作時的心情與感受即可。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生活裡的中藥材大百科:圖解620種中藥材╳137道養生藥膳食譜╳586帖實用小偏方

薛麗君  著
奇點  出版
2019/09/04 出版

【家庭必備中藥材與藥膳速查手冊】附有獨家「藥膳食療方」和「實用小偏方」,讓天然的本草中藥,在生活中發揮最大的養生與治病功效。日常止咳化痰吃的枇杷膏、養顏美容用的漢方保養品、跌倒損傷塗抹的紫雲膏,都離不開中藥材。但我們了解這些中藥材的植物原貌、藥用部位、治療功效以及使用方法?本書具備一千多張的彩色中藥植物照片與說明,對沒接觸過中藥材的人可以從零開始去認識,加上一百多道的彩色藥膳照片和食譜配方,讓有小病小痛的人可以自行至中藥行購買中藥材來調理,是每個家庭最需要也最實用的健康書。◎生活中處處充滿中藥材,本書能提供最快速的查閱功能。★看中醫後,可以立即幫助自己了解中藥方的藥材與功效,具有速查功能。★購買漢方保養品時,立刻查詢標籤上所列的成分表,隨時掌握保養的需求。★為家人調理藥膳時,可以針對功效找到正確的食療方,作為平日養生的參考。★小病小痛時,立即查閱實用小偏方並至藥房配藥,立刻緩解不適症狀。◎具備八大特點,從零開始認識中藥、使用中藥,掌握用藥須知與健康。★逐層透析中藥材的製程,從採集、炮製加工、分類到保存★辨別購買的藥材品質好不好★認識中藥材的“四氣(寒、熱、溫、涼)”與“五味(酸、苦、甘、辛、鹹)★安全用藥,正確認識中藥的毒性★方藥治病有八法,辨清病情再用藥★煎藥的五大要點★服藥的三大常識★剖析每一種藥材的植物型態、特性、藥用部位、功效、用法、用量、小偏方以及藥膳食療方。◎分十四個對症章節,蒐羅620種中藥材照片、586帖小偏方,以及137道日常營養藥膳調理食譜,輕鬆找到適合的食療配方。★中藥材實用小偏方-------․香茅,用水煎服/治療感冒、咳喘․生核桃肉+蜂蜜,用開水送服/治療神經衰弱、慢性咳嗽․冬瓜皮+五加皮+薑皮,用水煎服/治療水腫․冬蟲夏草+白酒,浸泡飲用/治療神經衰弱․牡蠣粉+龍骨+菊花,用水煎服/治療眩暈★日常養生藥膳食譜---------․荷葉山楂薏仁茶 /清熱利尿、健脾利水․生薑肉桂豬肚湯/溫中補虛、暖養脾胃․八角肉桂暖身酒/補氣養血、溫暖四肢․茯苓蒸排骨/補中益氣、見皮去濕․檸檬胡椒蝦仁/溫中下氣、增強體質◎書末附有【中藥材筆畫檢索】,查詢最快速。遇到不認識的中藥材名,或需要尋找針對病症使用的小偏方和食療方時,只要算出中藥材的第一個字筆畫,就能依據索引快速找到資料。讓美好的本草中藥,成為每個家庭生活中隨手可得又不傷身的天然藥物。本書特色◎具備八大特點,從零開始認識中藥、使用中藥,在生活中確實掌握用藥須知與健康。◎分十四個章節,620種對症中藥材彩色照片與解析,586帖實用小偏方和137道日常營養藥膳配方,最完整最實用。◎書末附有中藥材索引,按筆畫尋找更快速。◎適合中藥愛用者、習慣中醫療法的人、家庭藥膳使用者、臨床中醫師、一般中醫閱讀。

79 特價59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無傷跑步

郭豐州  著
奇點  出版
2018/07/04 出版

膝蓋、背部、腰部、臀部、腳踝, 跑出疼痛和傷害,怎麼辦? 近年來跑步人群的結構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40歲以上中年人在跑步人群中的比例迅速上升,參加馬拉松的人群中46%是40歲以上人群,這也帶來跑步受傷特徵變化。年輕人更容易發生膝傷和脛骨受傷,而年長者則更容易發生小腿、跟腱、大腿後群肌肉受傷。 美國物理學會統計,大約70%的所有跑步者會在某個跑步的瞬間受傷。 跑步真的很容易受傷嗎? 是不是跑得越多,越容易受傷? 跑者要處理各種各樣的疼痛和不適,從令人尖叫的水泡、黑指甲、心理倦怠,到嚴重的背部疼痛和令人虚弱的肌肉酸痛。這些跑步傷痛,從剛剛起步、身體不習惯跑步的新手,到有經驗的專業跑者都有可能發生。 超馬推手與專業復健師教你: 5個步驟學會安全跑姿 跑者必做部位肌群鍛鍊 精準掌握對症治療 穩定訓練強化體幹 跑步初學者/跑步前,學會保護自己 跑步前的必做暖身 有疼痛該如何處理 用簡單的日常防護讓跑步更順暢      跑步愛好者/如何跑得好與久,避免運動傷害 安全跑姿 運用零碎時間鍛鍊肌力避免傷害 跑步導致摩擦破皮、起繭 專業跑者/挑戰記錄與照護自己 核心肌群肌力 身體穩定度 肌肉協調性 從「事先預防」及「對症解決」、「如何避免」三大主軸切入,提供喜愛跑步運動的朋友們,跑前必看、必懂、必做的全方位跑步知識。 本書特色 ‧五個練習步驟,學會安全跑姿 ‧跑者必做的肌群鍛鍊 ‧強化身體穩定性訓練 ‧精準掌握受傷部位與病症關係,對症治療! ‧如何透過日常鍛鍊,讓自己跑起來更輕鬆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餐桌上的油

羅幼真  著
奇點  出版
2018/03/28 出版

食油養生:遠離發炎、肥胖、三高、癌症、失智 低溫油、中溫油、高溫油、冷油,這樣吃最健康 天然好油為什麼非吃不可,有什麼珍貴的營養? 如何運用各種油脂特性烹調,不用擔心冒煙變質的問題? 橄欖油、椰子油、葵花油……哪個好? 吃錯油,別因此誤會油;選好油,更要會用油 每種油所含脂肪酸量及比例不同,適合不同的烹調方法 生病、肥胖、三高、罹癌、失智……極有可能因為吃錯油了。 每種油因原料不同,含有不同的營養成分, 有些還能防止毒物生成, 本書蒐錄油脂最徹底的正名案例與驚人的療癒事實, 不要因為曾經吃錯油,就打翻所有的油缸! 常見的用油、吃油的謬誤與迷思 <迷思1> 吃油會發胖?NO!吃好油能甩掉一身壞油和疾病,恢復輕盈好身材 <迷思2>吃油會心臟病?NO!吃好油能淨化血液遠離三高,加速新陳代謝運作 <迷思3> 吃油會腦梗塞?NO!吃好油是活化腦神經、提升專注力的藥方,能讓你耳聰目明 <迷思4>吃油會長青春痘? NO!吃好油可以排除體內毒素,讓肌膚光彩煥發 正確的選購關鍵取決於: 1原料產地 2萃取製程 3烹調溫度 4營養成分 健康油你決定,NG用法請避免! 每個廚房至少要準備低溫油、中溫油、高溫油與冷油四種, 用油最重要的原則在於: 配合各種油脂的耐熱特性及冒煙點進行適當的烹調方式。 高溫油(冒煙點190℃)—酪梨油、棕櫚油、榛果油、葡萄子油、茶油、甜杏仁油、摩洛哥堅果油、夏威夷果油、油菜籽油、澄清奶油、牛油、豬油 中溫油(冒煙點163℃)—橄欖油、椰子油、芝麻油、開心果油、核桃油、大麻籽油、花生油、大豆油、葵花子油 低溫油(冒煙點100℃)—小麥胚芽油、南瓜子油、亞麻籽油、奶油 冷油(冒煙點<49℃)—月見草油、奶薊草油、黑種草油、杏核油、雪松油、玫瑰籽油 天然油脂,是人體能夠吸收和代謝的油脂, 裡頭充滿大自然種子的營養精華, 也是人體大腦、神經系統與全身臟器必要的活力元素! 然而現在市面販售的油品, 多數都是再製過不純粹的「精煉油」,甚至是黑心劣質油, 造成三高、癌症和皮膚、免疫疾病, 因為這樣,油從珍貴的藥用食養變成了萬病之根。 這是莫大的誤會!跟著本書環遊世界, 認識全球各地的天然好油和健康料理, 你對於廚房裡小小的油瓶,從此將會大大的改觀! 現在開始吃對油,健康就會回到正軌。 本書蒐集最齊全的油脂資訊, 告訴你世界上哪些植物和動物能提煉出好油脂? 天然好油為什麼非吃不可,究竟有什麼珍貴的營養? 如何運用各種油脂特性來烹調,不用擔心冒煙變質的問題? 專業品油很難嗎?跟著饕家學幾招品油訣竅, 進一步享受天然油脂中各種花果、木質、乳香等氣息, 使飲食生活變得更優雅有樂趣。 除了料理健康廚房之外, 油脂也能運用在美容保養、醫治疾病、素食者和孕婦嬰兒營補給品, 甚至連貓狗寵物也都需要好油來幫助其健康和克服疾病。 本書特色 分析各項油品的營養價值與健康功能賴。 從原料來源、製油工藝到使用方式都細心說明。 提供食用、美容、健康、醫療等多元運用的詳實介紹。 貼心提出明確使用與食用的方案及注意事項。

79 特價30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看全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