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百年黃金博物館舉辦「第三屆全國金屬工藝大賽」有亮眼成績,其豐碩成果有三:其一即參賽件數高達569件,在單一競賽類別實屬難得;其二為邀集國內外金工領域之專業人士參與,讓專業的聲音在教育性質的博物館場域中得以發聲;其三則為邀集國外重要金工專業人士參與評審並進行金工交流,暨接軌國際水平,更為臺灣後續金工交流鋪路。賽後並舉辦「第三屆全國金屬工藝大賽成果展」,亦將大賽之精采成果匯集成冊,並以「無限-當代金工潮流」名之,對映出當代金工潮流的無限創意與本屆金工大賽豐碩成果。成果專輯共收錄52件獲獎作品及17件評審老師及金工藝術家之創作,將當代金工的一時之選精采呈現。
<p> 以鐵鎚代替畫筆、廢鐵片當作顏料,回憶如果可以定格,九份釘畫家胡達華想一鎚一釘地為記憶中的故鄉風貌釘格。</p> <p> 獨創藝術兼顧環保與創意,胡達華的釘畫為礦山昔日生活場景做了最佳見證。</p> <p> 漆黑的屋頂、灰白的石牆、通天的曲徑;金九該傳承下的,不應只是這些,應該還有「五番坑口」、還有「屋頂曬被」,這些,都在胡達華的釘畫作品裡感動呈現。</p>
「他不是要把攝影做成畫,而是把攝影做成攝影。你看他切入大自然的方式和一般沙龍攝影多不同!他衝著一堆廢草,幾堆黃土就拍下去了,他體現攝影的本質,排除攝影向繪畫學習,排除攝影向社會訴說的意見,讓攝影還原到純粹的攝影。但他並不是排除美,而是在攝影本質下創作美。看柯錫杰的作品,讓人意識到攝影與繪畫是兩種各自獨立的藝術,甚至攝影有繪畫無法替代的表現」柯錫杰攝影大師受福特汽車公司之託,拍攝一系列八里人文生態風景的攝影作品,透過柯老師獨特的心靈式攝影手法,將平日大家熟悉的八里風光,轉化成一幅幅極具人文風味的照片,讓民眾透過柯老師的攝影眼,窺看全然不同的八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