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古史 書系 ,共計7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史記菁華錄

姚祖恩  著
聯經  出版
2024/11/14 出版

《史記》不但是我國歷代正史的鼻祖,更是一部文學巨著。常讀《史記》,可以訓練欣賞文學的能力和寫作記敘文的技巧,因此,大學和中學都常選用《史記》作為國文教材。但《史記》的卷帙龐大,內容又很廣泛,遍及於天文、地理、術算……各方面,一般人若要全讀,分量實在太多,本書提供最佳導讀。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考古人類學隨筆(精裝版)

張光直  著
聯經  出版
2024/01/04 出版

★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本書收集作者近年隨筆40篇,或為考古人類學專著作序介紹這些專著之價值,或表達此專業見聞之感想,或關懷臺灣考古人類學工作與發展,或論述對考古學界的期望,另有作者自1993年夏季起為北京《中國文物報》撰寫的專欄,均有助於讀者了解考古人類學,對民族文化、歷史文物有更正確的認識和尊重。本書初版於1995年9月出版。

79 特價5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考古學論文集(精裝版)

張光直  著
聯經  出版
2024/01/04 出版

★金鼎獎獲獎作品★本書輯錄張光直先生從事考古研究四十餘年來所發表的論文精華十六篇,除〈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斷代〉、〈中國遠古時代儀式生活的若干資料〉、〈圓山出土的一顆人齒〉及兩篇有關「濁大計畫」的論文為較早期著作外,其餘均為近著。這些論文,充分體現作者在考古學發展上所貢獻的心力,及與國內學者交流的成果,也呈現了一些考古學理念的演進歷程,為考古學界提供極佳的教材與參考資料。本書初版於1995年12月出版。

79 特價71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周代城邦(精裝版)

杜正勝  著
聯經  出版
2023/06/08 出版

本書著重各民族、各文化的特點和尊嚴的態度,究本溯源,根據史料,重新提出一種看法,以解釋西元前十一世紀至六世紀的六百年間,中原及山東半島一帶,社會性質的特點及其轉變,並闡明中國「封建」的本義,以呈現中國古代政治、經濟結構之萌芽和演進的狀況。

79 特價4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白話史記一套三冊(二版)

聯經  出版
2020/05/29 出版

司馬遷的史記,貫穿經傳,整理諸子百家,纂述了三代而下以至其當代的史事,為我中華民族保存了紀元前千餘年的歷史文化,這一鉅著,是先秦所有典籍無可相比的。作為一個中國人要了解自家的歷史文化,必讀史記,但因其文字古質,沒有相當學力的人是不易讀通的。尤以今時學術分科,除專門文史學研究者外,有能力讀此書的更少了。本書集合了各大學院所六十餘位教授的學養,以兩年的時間功夫,將史記全書一百三十卷譯為今日通行的白話文,使兩千年前的鉅著,人人能讀而無阻塞。共得一百六十萬字,分裝三大冊。

79 特價83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青銅時代

張光直  著
聯經  出版
2020/03/11 出版

中國古史上的夏商周時代,一直到春秋戰國之交為止,在物質文化上都以青銅禮樂器與兵器為顯著的特徵,在中國歷史上又稱為青銅時代。本書所收的十三篇論文,從各種不同的角度看中國青銅時代的文化與社會,企求闡發這個時代文化與社會各個方面之間的有機的聯繫與其發展變化的因果關係,並且從這種觀點上試求說明青銅器的重要性,解釋為什麼青銅器能夠作為一個古史時代的代表。本書所收的論文,最早的刊於1963年,最近的一篇刊於1981年。其中有若干論文原來是用英文寫的,作者為了本書的出版而特別譯成中文。這些文章有系統而又有組織的討論了中國青銅時代文化社會的各個方面,從飲食到政治、經濟、親族制度到宗教、神話和美術,並且在若干問題上(如殷商的廟號和王制以及商周美術中的動物紋樣的意義)提出作者的獨特的看法。這些討論所代表的研究方法和使用的材料是比較廣泛的,可以作為治古史、考古、古代美術和古代人類學者的參考。

79 特價5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青銅時代 第二集

張光直  著
聯經  出版
2020/03/11 出版

中國文明社會究竟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這樣形成?其形成又牽涉了那些因素?本書收集作者在《中國青銅時代》(1982)出版後發表的系列論文由中國古代藝術品(以青銅器為主)入手,從各方面探討其對政權集中所起的作用,進而析論中國文明起源的動力與因果關係。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