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雄教授從林尹先生習聲韻訓詁之學二十七年,而自身擔任訓詁學課程教學亦逾二十年,陳教授本之師說,再參以本身二十餘年之教學經驗,特應本局之邀,為本局撰寫《訓詁學》一書,以造福學者。陳教授以三年時間所撰寫《訓詁學》一書,共分上下二冊,上冊分七章:第一章、訓詁之意義,第二章、訓詁與文字之關係,第三章、訓詁與聲韻之關係,第四章、訓詁之方式,第五章、訓詁之次序,第六章、訓詁之條例,第七章、訓詁之術語。下冊五章:第八章、古書之體例,第九章、古書之註解,第十章、古書之句讀,第十一章、訓詁之基本要籍,第十二章、工具書之用法。每章皆莫不本之師說,參稽前哲近賢之著,原原本本,擇精語詳,尤為難得者,陳教授將歷年研究文字聲韻之心得,悉著之於書,不僅得治訓詁之要術,也得治聲韻、文字之竅要,洵為近年難得之訓詁學專著,亦研究中國語文學者不可或缺之鉅著。
陳新雄教授從林尹先生習聲韻訓詁之學二十七年,而自身擔任訓詁學課程教學亦逾二十年,陳教授本之師說,再參以本身二十餘年之教學經驗,特應本局之邀,為本局撰寫《訓詁學》一書,以造福學者。陳教授以三年時間所撰寫《訓詁學》一書,共分上下二冊,上冊分七章:第一章、訓詁之意義,第二章、訓詁與文字之關係,第三章、訓詁與聲韻之關係,第四章、訓詁之方式,第五章、訓詁之次序,第六章、訓詁之條例,第七章、訓詁之術語。下冊五章:第八章、古書之體例,第九章、古書之註解,第十章、古書之句讀,第十一章、訓詁之基本要籍,第十二章、工具書之用法。每章皆莫不本之師說,參稽前哲近賢之著,原原本本,擇精語詳,尤為難得者,陳教授將歷年研究文字聲韻之心得,悉著之於書,不僅得治訓詁之要術,也得治聲韻、文字之竅要,洵為近年難得之訓詁學專著,亦研究中國語文學者不可或缺之鉅著。
本書論及的漢語,包括客語、贛語、粵語、閩語,以及一部分的北方官話,雖然摻雜一部分的北方官話,但論述的主體仍為南方漢語。要特別說明的是,贛語雖不屬南方漢語,而是中部漢語,但因筆者過去對贛語用力頗深,且贛語與客語素有關連,若要將客語解說清楚,決不能旁落了贛語,因此本書在論述南方漢語的時候,贛語也佔了一定的份量。綜觀全書,關注的問題多集中在聲母、聲調以及韻尾上,諸如第一篇〈漢語方言 ŋ 聲母的脫落與新生〉,第二篇〈雅瑤粵語完全丟失唇塞音聲母的背後成因〉與第四篇〈江西客、贛語的鏈式聲母音變、小逆流推鏈與其他相關的聲母音變〉,談的都是聲母的特殊現象。第三篇〈-k韻尾高調現象與韻攝分調〉,談論的則是韻尾與聲調。第五篇〈撫州廣昌客語音系概述〉為田調成果,但文中在聲母音變上的討論較多。基於以上的理由,將此書取名為《南方漢語的特殊聲母、聲調與韻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