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焦點: 一、西式印刷工人啟發梁啟超辦《清議報》和《新民叢報》 二、西式印刷工人創辦了現代中國最重要的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三、魯迅如何成為日本現代文學不可或缺的外國作家? 四、戰後日本為什麼對丁玲感興趣? 五、亞非作家會議為何被文學史遺忘? 六、晚年丁玲在「新时期」文學潮流中處於怎樣的位置? 七、白鳥庫吉、內藤湖南如何介入中國史論述? 八、傅斯年、顧頡剛為何反擊,怎樣論辯? 九、佐爾格─尾崎秀實間諜案的詭異敘述模式 本書特色 當代的主流論述的確是一種鮮明的「事件」, 雖然它表現為客觀的「敘述」, 其實它是時代潮流的產物, 這本書則隱隱然是以這個潮流作為質疑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