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與學佛— —人性化的醫療》一書是陳榮基教授結集多年來的心路歷程而完成之著作。作者自幼隨母學佛,及長專心學醫,學成行醫修佛,一甲子如一日。他倡導以佛手、悲心解除病人諸苦,維護病人應有的尊嚴,積極幫助臨終者勇敢把握當下,在佛號聲中,走完無憾而完美的人生,瀟灑往生西方極樂。本書分為五大篇,<師長的訓勉與自我的期許>顯示作者英姿煥發、卓然不群的作略。<宗教與生命倫理篇>以感性的筆觸,描述作者參與創立台大晨曦學社、慧炬機構、蓮花基金會……等公益團體的因緣,菩薩心腸躍然紙上。<法律與醫療糾紛篇>超越醫學的象牙塔,試圖在醫病關係中找尋最合理的平衡點。<安寧緩和醫療篇>見證安寧緩和療護的歷史,頗具學術價值,對於臨終關懷,更見婆心,人道精神直透紙背。<醫療服務篇>寓永恆的佛行事業於剎那的懸壺人生,益見「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學醫與學佛— —人性化的醫療》一書是陳榮基教授結集多年來的心路歷程而完成之著作。作者自幼隨母學佛,及長專心學醫,學成行醫修佛,一甲子如一日。他倡導以佛手、悲心解除病人諸苦,維護病人應有的尊嚴,積極幫助臨終者勇敢把握當下,在佛號聲中,走完無憾而完美的人生,瀟灑往生西方極樂。本書分為五大篇,<師長的訓勉與自我的期許>顯示作者英姿煥發、卓然不群的作略。<宗教與生命倫理篇>以感性的筆觸,描述作者參與創立台大晨曦學社、慧炬機構、蓮花基金會……等公益團體的因緣,菩薩心腸躍然紙上。<法律與醫療糾紛篇>超越醫學的象牙塔,試圖在醫病關係中找尋最合理的平衡點。<安寧緩和醫療篇>見證安寧緩和療護的歷史,頗具學術價值,對於臨終關懷,更見婆心,人道精神直透紙背。<醫療服務篇>寓永恆的佛行事業於剎那的懸壺人生,益見「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佛門高僧大德、護法居士,其弘揚教義、度人濟世的不朽事功,值得永垂後世。然資料的蒐集,非遍窮九州無以得之,而史實的論敘,非目睹親炙,亦難以評述。于凌波居士——這位默默耕耘的長者,多年來跋涉海內外,走訪名山寶剎,以其高深的世學及精妙的佛學知見,編撰完成此一鉅著《中國佛教海外弘法人物誌》,關心佛教過去與未來的讀者,請不要錯過這本值得閱讀的好書。
于凌波,河南洛陽人,一九二七年生。國防醫學院畢業,公務員特考甲種衛生行政人員及格,中華學術院院士。曾任醫師、主任、院長、董事長。一九六三年與李炳南、朱斐等創辦佛教菩提醫院,任院長。創辦菩提救濟院,任常務董事。一九七〇年創辦台中開明高級中學,任董事長。生平執業從公之餘,不忘寫作。著有醫學、文學、佛學著作二十餘種,其中佛學部分為《般若心經蠡解》、《簡明佛學概論》、《中國歷史上的白蓮教》、《唯識學綱要》、《中國近代佛門人物誌》(一~三集)、《中國佛教海外弘法人物誌》、《曲折迂迴菩提路》等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