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山遺址」、「台北之家」、「榮星花園」、「台北市立美術館」、「林安泰古厝」都在中山區,可說是台北文化資產的搖籃,還有人氣景點「行天宮」、「忠烈祠」,及中山北路婚紗街。處處洋溢知性氣質的中山區,讓我們一起尋寶去。
士林區是台北市十二個行政區中面積最大的一區,擁有「芝山岩」、「蔣宋故居」等多處二、三級國家古蹟,及遊樂教學兩相宜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還有洋溢鄉土風味、熱鬧的觀光夜市、異國風情的天母商圈。
「北投溫泉親水公園」、「關渡自然公園」、「陽明山國家公園」特有的自然景觀為北投區帶來豐富的觀光資源,加上保存完整的古蹟,結合當地人文資源和活動,展現出北投溫泉鄉不同的面貌,非常適合闔家假日來趟大自然和古文物的洗禮之旅。
「一河(基隆河)二湖(大湖和碧湖)山多多」,內湖區擁有得天獨厚的「湖光山色」。而佔地約百分之六十的森林保護區,擁有二千萬年前所形成的「木山層」老地層,以及百年樹齡的老樟樹,都是內湖的瑰寶。
全國最高的學術研究機構「中央研究院」即位在南港區,還有「歷史文物陳列館」、「胡適紀念館」、「蔡元培館」,更可透過「闕家古厝」、「興南宮」等早期建築,了解南港的發展歷史。從農業發展到工商繁榮,非常值得一探究竟!
文山區是台北市最南的行政區,有國家古蹟「集應廟」,深具歷史意義的「指南宮」、「仙跡岩」、「樟山寺」,還有「台北市立動物園」、「木柵茶葉古道」、「貓空」,適合大家追尋精神寄託,同時又能尋幽訪勝的好去處。
隨著台北國際化的深,越來越多外籍人士選在台北落腳。當你漫歲台北待頭時,每張擦肩而過的異國面孔背後都訴說著各自獨特的生命故事。本書作者深入訪談十五位在各自領域中綻放芒的外籍人士,讓你一窺台北的異國風情或以不同觀點觀察台北、發現台北。
大同區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古蹟、熱鬧的年貨大街、好吃的傳統美食、便宜的商品批發街,以及新潮的現代藝術展館等等,喜歡漫步逛街的人,可以在迪化街、貴德街欣賞不同風貌的建築,體會傳統與現代交織的特殊感受。
大安區開發的時間至少有二百多年了,由於是知名的文教住宅區,因此留存下來的古蹟大多是古宅及學校,區內甚至有二座目前在台北市少見的清代建築。在這裡,有古色古香的老建築、老學校,有占地寬廣的森林公園,有神秘的監獄遺跡,以及多樣的宗教建築......。特別的是, (王留)公圳遺址雖然不是市定古蹟,但由於它對台北市水利開發深具貢獻與意義,值得我們重視。
《新世紀 台北 思想起》可以說是台北常民的文化史紀錄,包括生活史、社會史、宗教信仰史、價值觀等,充分展現台北人和台北城各區的特色和歷史。更重要的,和一般懷舊的同性質書最大的不同,就是「新世紀‧台北‧思想起」一書透過作者深度的採訪,加入許多近幾年台北社區和人文的發展及發生在你我身邊正在經歷的故事,為穿梭台北的時光,留下最佳的紀錄。作者們在兩年來細膩及謹慎完成了台北十二個行政區的走訪,使得讀者得以藉由她們豐盈的筆觸,優游其間,時而發思古之幽情,時而遙想未來之願景。
《新世紀 台北 思想起》可以說是台北常民的文化史紀錄,包括生活史、社會史、宗教信仰史、價值觀等,充分展現台北人和台北城各區的特色和歷史。更重要的,和一般懷舊的同性質書最大的不同,就是「新世紀‧台北‧思想起」一書透過作者深度的採訪,加入許多近幾年台北社區和人文的發展及發生在你我身邊正在經歷的故事,為穿梭台北的時光,留下最佳的紀錄。作者們在兩年來細膩及謹慎完成了台北十二個行政區的走訪,使得讀者得以藉由她們豐盈的筆觸,優游其間,時而發思古之幽情,時而遙想未來之願景。
還記得塵土飛揚的操場嗎?還記得排隊用幫浦打水的日子嗎?如今,PU跑道取代用石灰粉畫的跑道、水龍頭也取代幫浦打水的日子。城市成長的同時,也串連起你我成長的記憶版圖。 因此,我們製作了這本《瞻前‧顧後──台北的絕版、復刻與新生》,它不是鉅細靡遺的台北歷史點滴,而是以片段的描述喚起私密的記憶,以時光的切片尋回時光的刻痕。希望在飛躍的市政建設之外,重新尋覓溫暖的人情,回首共同努力的足跡,建構屬於你、我的台北新風貌。
書籌編歷時二年八個月,經過二十五次編輯會議討論,以庶民大眾文化的角度,從各行各業挑選出一生在台北成就最大、最美好貢獻的一○五位傑出人物,加以著書立傳。全書一套三冊共693頁,分為政治、社會文化、工商、教育、文學、醫療、美術、音樂、表演藝術、大眾文化等十大類,105篇美麗感人的故事,令人懷思。珍貴的資料和圖文值得細細品味與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