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歷史 類別 ,共計29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電子書】看見印尼:橫跨赤道的彩虹國度

李東明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9/04/10 出版

相對於災難、印傭、排華、交通紊亂等刻板印象, 本書中的印尼既豐富多元又繽紛, 是個充滿活力、樂天的微笑國度。 萬萬沒想到,身上流著一點台灣原住民血液的我,在二○○九年開始的五年半印尼駐外生活中,台灣原住民的純樸、笑口常開、喜愛分享與群體感很重的性格,竟會在印尼許多原住民族朋友的身上找到了共鳴點、發酵,讓我可以享受如魚得水、悠遊自得的感覺。 作者因公派駐印尼五年半,親身接觸、探訪這個被極度刻板印象化的國度,除了體會台灣與印尼之間所存在的歷史情結之外,也憑著微笑換來了串串美好的記憶。返台後,他將對印尼的觀察與回憶書寫成冊,希望透過這些記錄,讓多一點的台灣人認識這個多元化國家,增進彼此間的瞭解,也拓展國人的視野,開闊台灣的國際空間。 本書特色 1.    從台灣人的角度,多面相介紹印尼這個東南亞的萬島之國。 2.    特別著重台灣、中國與印尼之間的關係消長,以及華人在印尼的處境變遷,可為增進台印關係的歷史借鏡。 3.    擁有台灣原住民血統的作者,特別深入印尼各大離島,追尋當地的人文與風情,傳達出不同於一般的文化深度。

7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台灣史不胡說:三十個關鍵詞看懂日治

蔡蕙頻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9/02/12 出版

1895年後,台灣在日本的統治之下,踏上了現代化的路程。處於兩個政權、新舊時代之間,台灣人的生活則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除了髮型、衣服、房子等看得到的物質,在現代教育的開展下,腦袋裡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著迷於講述歷史故事的蔡蕙頻,整理了她最想述說的30個關於日治台灣的大小事,想要用這30個故事,帶領讀者一同認識日治時期的台灣。 本書特色 ◎晚清時期的明星戰役、日本人的高麗菜頭…還有還有,那些發生在台灣的小小故事,都在史料邊角裡,見證台灣人曾經的生活。 ◎當台灣人剪掉辮子、穿起西服、放開小腳以後,改變的不只是外表,還有隨之而來的思想革命。 ◎法律、時間、家庭觀念的變化,是怎麼體現在一般台灣人的生活中呢? ◎在台灣人的想法裡,西醫和漢醫是怎麼一起照顧自己的身體呢? ◎比起洗澡,以前的台灣人竟然更在意洗衣服這件事。 ◎每個發生在身邊習以為常的生活瑣事,背後都有值得說說的小故事。 ◎30個作者心心念念的關鍵詞,這次我們從歷史研究的角度來看一看。 ◎以故事提煉歷史的醍醐味,如果歷史課本曾經讓你覺得無聊、喪氣,那麼來看看這些故事,或許會是認識歷史的好選擇。

7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台灣走過烽火邊緣1941—1945

王景弘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8/08/25 出版

「歷史是在危難時刻航行的指針。歷史說明我們是誰,我們為什麼是這樣。」戰爭時期,強權的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對戰局以及戰後的世界,產生相當影響。太平洋戰爭時,並非政治主體、沒有發言權的台灣,被夾在幾大政權中數次走過烽火邊緣。那麼,當時的台灣,又處在什麼樣的局勢之中?歷任多家媒體駐美、駐華府特派員,長年從事美國東亞外交事務研究的資深記者王景弘,透過爬梳美國、日本的官方紀錄與研究資料,整理戰爭期間美日兩國的戰略與決策,從中看出台灣在戰爭中的重要性,以及成為空襲目標的原因。同時,更試圖從台灣人的角度,理解兩國在戰爭時的布局與策略。戰後尋求建構自己國家的台灣人,不能再忽視這場決定台灣人民命運的戰爭,慵懶的把中國自己塗脂抹粉的「抗戰史」,當作自己的歷史。台灣需要從不同層面觀察,客觀尋找大國的戰略考慮與事實真相,從中得到教育。本書特色◎ 太平洋戰爭時,台灣屬於日本帝國,無論是投降或參戰都不是一個主體,沒有發言權。◎ 當時的台灣,處在什麼樣的局勢之中?唯有好好回答這個問題,才能對現在有更深的認識。◎ 資深記者王景弘,繼《列入紀錄:危疑年代(1970~1973)的台灣外交私密談話》、《1949大流亡》、《台灣會生存下去》、《強權政治與台灣:從開羅會議到舊金山和約》後,再度爬梳諸多檔案、紀錄,以台灣作者的眼光,整理出台灣人對這場戰爭應該知道的事件。◎ 參考資料包括美國、日本的檔案、官方紀錄與研究資料,試圖從台灣的角度,理解兩國在戰爭時的布局與策略。◎ 彭明敏教授、李筱峰教授專文推薦

7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墓誌銘風景:生命的亮光,人間的印記

李敏勇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8/05/14 出版

收錄70則世界各國有代表性人物的墓誌銘及相關事蹟   墓誌銘乃人一生的印記 道別,若為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必然面對的課題,以墓誌銘形式追憶先人,應可減緩所愛之人離逝的哀慟。 《墓誌銘風景:生命的亮光,人間的印記》為詩人李敏勇收錄70則世界各國有代表性人物的墓誌銘及相關事蹟,橫跨文學、政治、思想、科學等各方面。如台灣的盧修一、單國璽、楊逵、許常惠、高一生;美國的羅素、海明威;日本的小津安二郎、谷崎潤一郎;法國的雨果、盧梭;德國的康德、克卜勒……等。 李敏勇認為,墓誌銘是超越時空的人間徽章,訴說著永不磨滅的故事與情感,也是逝者與生者的連繫。不但能瞭解當時的社會氛圍、歷史、文化,亦可瞭解其一生,以及處世的哲學與智慧。 受限於傳統禮俗,過去台灣人將生死議題視為禁忌,對墓園亦普遍懷有恐懼。然而,近年來生死學、臨終議題極受注目,在日漸高齡化、追求「善終」的今日,介紹世界各國具有貢獻、具代表性的人物及其墓誌銘,必能扭轉關於墓園的既定印象,帶起台灣墓園文化革新。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邪惡的開端:陳儀及其帶來的中國官場文化

司馬嘯青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8/03/05 出版

從陳儀開始的結黨營私、官商勾結等惡質政治文化, 至今仍深深影響台灣,導致現今的政治亂象難以遏止。 陳儀(一八八三~一九五○),中國浙江紹興人。戰後,國民政府派他來接收台灣,出任長官公署行政長官。雖名為長官,但他卻失政連連,導致二二八事件爆發,許多台籍菁英不明下落,他也因此下台,但後來又出任浙江省主席,顯露投共傾向,終至被押來台。 一九四九年底,國民政府結束在中國二十二年的統治。翌年,陳儀以通(共)匪謀叛遭槍決。 陳儀從而立之年開始,即現身中國近代史舞台,舉凡孫文當選臨時大總統時的政府,或是袁世凱、孫傳芳陣營,都可見其蹤影。自從蔣介石北伐、國民政府於一九二七年成立後,他即在蔣陣營效命,深獲蔣介石器重。 本書針對陳儀的家世、出身歷程、締結的人脈,結合動態的採訪實錄、靜態的文史資料、名人傳記軼事等,剖析其從政為官之路,並進而揭露國民政府帶來的、醜陋的官場文化,及其對台灣政治的影響。 本書特色 1. 揭露國府接收台灣,並不只是政權上的轉移,更是文化思想的強勢移植。 2. 從陳儀的從政歷程與為官之道,審視中華民國體制下的台灣,其官、商、學界間錯縱複雜的利益糾葛。 3. 為台灣目前政治、社會與學界等亂象探源。

7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一個雲雨飄蕩的歲月:雲林蘇家傳記

林崇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1/09/30 出版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蘇東啟和他的夫人蘇洪月嬌,對民主政治的堅持,對雲林鄉土的奉獻,不僅及於他們的一生,甚至延續到他們的下一代。作為政治人物,在險惡的環境中掙扎奮鬥,是非功過不見得一定完美無瑕,但是他們在逆境中戰鬥不懈的勇氣,與鍥而不捨的毅力,和前輩李萬居一起建構了傳頌後代的「雲林風骨」、「李萬居精神」、「蘇東啟精神」、「蘇洪典範」(女性從政),卻是他們留給台灣這塊土地最可貴的資產。這兩位民主前輩的一生,正代表了台灣民主政治走過的歷程,值得細讀與省思。本書特色1. 從蘇東啟與蘇洪月嬌的一生,看台灣民主發展的歷程。2. 雲林「蘇家班」的崛起過程。

7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從中國革命少年到臺灣建國老兵

范姜提昂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1/09/16 出版

共匪?漢奸?台獨?一個記錄時代的真實傳奇。張志群先生,人稱「張伯伯」,他二十二歲以前在中國,小學五年級就迷上社會主義,十六歲投奔中國抗日戰爭淪陷區的「新四軍」,獻身共產革命。一九四七年,他來到台灣,沒有感受到毛澤東高喊「讓那些內外反動派,在我們面前發抖吧!」的震撼,也沒有親眼看到國民黨軍隊倉皇撤離上海的敗逃窘狀,但他那顆獻身革命的「心」始終熾熱,也一直以一個「等待上級指令」的共產主義信徒之心情,為迎接「解放台灣」做準備。直到一九八八年,一趟中國探親之旅,目睹中國共產革命的「偉大成果」,他的夢,整個破碎!因為共產中國的現況已完全背離當初所宣揚的人道與公義精神、民主與自由的追求,於是他轉而認同台灣,決心落地生根做台灣人。這是個真實傳奇,故事還在進行中,你我,每一個台灣人,都是同台演員。他經歷過大時代的動亂,也驗證台海兩岸的社會差異,他的故事,值得台灣人去認識與省思民主自由才是我們的共同價值;他的故事,是全體台灣人不分族群融洽相處的好典範。

7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1949大流亡:華府外交檔案密錄

王景弘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1/04/12 出版

透過當年美國外交檔案,從駐在中國及台北、香港、東京等地的美國外交官的描述,看國民黨政府在1949年崩盤、大流亡的政治內幕。在歷史上,一九四九年是一個改變世局、改變千千萬萬人之人生歷程的重要年份,站在不同的角度,對這一年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描述。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的一年、「中華民國」亡國的一年、「中華民國政府」流亡的一年;它是一百五十萬中國軍民隨其被推翻的政府,當難民流亡的一年。不論是流亡的政府,或流亡的人民,這一年改變了他們的命運。有人對改變很滿意,有人不滿意;有人慶幸流亡及時,也有人後悔當年離鄉背井。當年失敗造成流亡的主角,都已離開人間,因為種種原因,包括隱痛難於啟齒,或為包裝「勝利者」姿態統治台灣人民,他們不願讓人民瞭解敗亡的真相。本書蒐羅一九四九年美國外交官每天向華府提出的政情報告,全部以日期的順序編列,重點不在政策,而在時局的發展,國民黨政府官員對政局的分析、解讀、預測,和國民黨政府的激烈內鬥。除少數例外,消息來源都有名有姓。世人可從這些美國駐在南京、北平、青島、上海、廣州、武漢、台北、重慶、青島、昆明、香港各地的外交官,發給華府的政情報告,從不同的角度看一九四九這個被不同解讀的一年。本書特色1.美國華府外交檔案中的一九四九,有當年最秘密、最內幕的第一手時局彙報。2.包括李宗仁、陳立夫、吳國楨、孫立人、杭立武、甘介侯、朱昌渭、葉公超、白崇禧、閻錫山、吳鐵城等當年的重要人物,與美國外交官的重要私密談話。一九四九年的歷史記載,充滿戰略思維、權力與人性、決斷與實踐、治國能力與國際關係等內涵,值得細讀玩味。

7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福爾摩沙的虛構與真實

魏樂富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1/03/15 出版

名字代表什麼呢?其實相當多,當然,它具有的意義還更多:一個名字剪輯一段節奏、運送一個聲音、傳達一種個性。聽聽看,假如你能聽得出「Formosa」悅耳的聲響,唱出第一個音節,把「Fo-」當成弱上拍,稍微滾動「r」音,然後逗留在「-mo-」?的「o」音上,好似你永遠不想離開這可愛的島嶼,再小心翼翼地吐出「-sa」音。你將承認,我希望,這個島嶼要是換了個名字,聞起來可不會依然芳香……——本書〈前言〉名字代表什麼呢?從十六世紀開始,許多歐洲出版品中出現了「福爾摩沙」(Formosa)這個詞彙,它,代表的是一個真實存在?是一段奇異大膽的冒險旅程?還是……大航海時代的歐洲作品,描繪出一幅西方式的「福爾摩沙想像」。有真實的所見所聞,更多的是無盡的幻想。這樣的「福爾摩沙想像」,並非僅是遙遠西方人的專利;在東方,即使到了十八世紀,這塊土地對於大清王朝的人來說,也仍是一個充滿奇異的神秘世界。 即使今天,資訊發達早已千萬倍於三百年前,但,不斷出現在我們周遭的「福爾摩沙」一詞,所代表的,又真的是「真實」的福爾摩沙嗎?作者以一位長年居住在台灣的西方人角度,綜合大量東西方文獻資料,用音樂般的律動,帶領讀者一窺「福爾摩沙」的虛虛實實。Did you know that Robinson Crusoe visited Formosa? Did you know that some Formosans have tails? Did you know that Formosans burn 20000 hearts of young male children?This journey through the history of Formosa/Taiwan cuts a rather willful path through the wilderness of the bizarre, the audacious, the invented. Not everything, of course, is invented. Headhunters did cut heads and that human flesh was eaten is a fact.本書特點拋開枯燥無味的歷史爭論,用詼諧的語調與琴鍵的旋律,重新認識甚麼叫作「福爾摩沙」。以中英對照的排版方式呈現,讓您不只學習歷史,更是您充實英文知識的最佳讀物。一本充滿幻想,卻滿載歷史的福爾摩沙「故事」。不只適合國人閱讀,也是贈送外國朋友、推展國民外交的最佳伴手禮。

7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台灣新生的國家

許世楷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1/03/15 出版

與Made in China的中華民國或中國切割,從「事實上的國家」邁向「法理上的國家」,並成為聯合國的新進會員國,才是台灣的生存之道。前台灣駐日代表許世楷與其夫人盧千惠,畢生從事台灣獨立、民主運動,反對任何以專制加諸於台灣人民的政權,早年在海外追求獨立與民主的過程,以及從二○○四年開始的駐日代表經驗,讓他們更加堅定台灣必須繼續維持獨立的狀態,才有國際生存的空間,而在面對國際間的詭譎,則只要堅持,就沒有什麼不可能;並提出「新生國家(Newborn State)理論」。本書希望將這些經驗與見解,提供給具獨立思考能力的台灣人參考,共同維護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與自由。本書特色1. 從畢生經歷出發,以實例驗證台灣的獨立地位與國際空間,必須自己努力維護與爭取,絲毫不能懈怠、休兵。2. 文字溫暖動人,以深厚的法政涵養,娓娓說理,極具說服力。

7 特價20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

戴寶村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1/01/18 出版

「過鹹水」是台灣人的共同歷史記憶,所有的台灣人都是海洋之子。身處廣闊海洋中的台灣島,不但形成過程與海洋密切相關,居住在島上的各個不同族群,也都有海洋活動的歷史經驗,部分史前族群和平埔族人駕駛側翼板的船隻配合洋流、季風遠航,東海岸的卑南族有海祭祭典,蘭嶼島上的達悟人更是典型的海洋民族。清帝國治台期間,漢人冒險渡過黑水溝前來台灣,其冒險、奮鬥、打拚、追求「出頭天」的精神,成為台灣強韌生命力的根源,而一九四九年另一批橫越台灣海峽移入台灣的新住民,則增加了台灣社群構成的多樣性。台灣是一個多元族群的國家,就移民歷史特質而言,「過鹹水」是台灣人的共同歷史記憶,所有的台灣人都是海洋之子。因此,從海洋的角度觀看台灣的歷史與文化,可以發現各族群間的共同點,進而型塑新世代的民族特質,建立新的主體文化與共同價值。本書特色1.從海洋誕生的台灣島、駕獨木舟漂流的南島語族、艱險橫渡黑水溝的漢人、大航海時代台灣地位的重要、清代時期的沿岸航運與東西對渡、日治時期的日台航線與南進基地、現代海運的發展與貨櫃船王國的建立,以及全球化下的跨海新住民與縱橫四海的台商,完全從海洋的觀點,闡述台灣的歷史與文化,在在顯示台灣與海洋的密切關係。2.金鼎獎優良圖書推薦《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一書的作者戴寶村教授,再次從海洋出發闡述台灣的歷史,但文字更簡潔,脈絡更清晰,適合一般大眾閱讀。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尋找自由〈第一部〉:自由的追求與毀滅〈上〉

阮銘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0/12/14 出版

我的這些歷史記錄,能讓謊言退卻嗎?國共兩黨當前的百年慶,究竟是什麼樣的造史運動?歷史真相又是如何?少年時在蔣介石國民黨專政下,我追求過自由,後來得到的,是毛澤東共產奴役制度的統治;那是第一次「自由的追求與毀滅」。毛澤東去世時,我雖已四十五歲,卻重做起少年時的自由之夢,再次毀滅於鄧小平的「反自由化」大戰略。—阮銘中國、美國,到台灣,他畢生追求自由;在中國的大半生,經歷國民黨與共產黨的統治,年幼時遭遇父母親被國民黨殺害,壯年時身陷文化大革命瘋狂般的鬥爭與下放勞改,與胡耀邦共事時又目睹共產黨高層的權力惡鬥,終於自由夢碎,認清極權統治者只把人民當棋子的相同本質。後半生他在美國與台灣呼吸自由的空氣,驗證民主自由的價值,但仍不免憂心奴役制度的無法根絕。他的一生是個時代的縮影,國民黨軍人子弟出身,又曾經是國共內戰中「勝利者」的一方,親歷中國近代巨大的轉變,這部回憶錄將是他最真實的人生記錄,告誡世人自由、人權的可貴。本書特色1. 一個身歷中國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共產黨權力鬥爭的自由主義者,最真實、最深切的回憶錄。2. 有別於國共兩黨觀點的國共鬥爭史。在國共兩黨即將合力迎接所謂百年慶的同時,這本回憶錄將帶給你不同的想法與感受,看見真相。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尋找自由〈第一部〉:自由的追求與毀滅〈下〉

阮銘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0/12/14 出版

我的這些歷史記錄,能讓謊言退卻嗎?國共兩黨當前的百年慶,究竟是什麼樣的造史運動?歷史真相又是如何?少年時在蔣介石國民黨專政下,我追求過自由,後來得到的,是毛澤東共產奴役制度的統治;那是第一次「自由的追求與毀滅」。毛澤東去世時,我雖已四十五歲,卻重做起少年時的自由之夢,再次毀滅於鄧小平的「反自由化」大戰略。—阮銘中國、美國,到台灣,他畢生追求自由;在中國的大半生,經歷國民黨與共產黨的統治,年幼時遭遇父母親被國民黨殺害,壯年時身陷文化大革命瘋狂般的鬥爭與下放勞改,與胡耀邦共事時又目睹共產黨高層的權力惡鬥,終於自由夢碎,認清極權統治者只把人民當棋子的相同本質。後半生他在美國與台灣呼吸自由的空氣,驗證民主自由的價值,但仍不免憂心奴役制度的無法根絕。他的一生是個時代的縮影,國民黨軍人子弟出身,又曾經是國共內戰中「勝利者」的一方,親歷中國近代巨大的轉變,這部回憶錄將是他最真實的人生記錄,告誡世人自由、人權的可貴。本書特色1. 一個身歷中國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共產黨權力鬥爭的自由主義者,最真實、最深切的回憶錄。2. 有別於國共兩黨觀點的國共鬥爭史。在國共兩黨即將合力迎接所謂百年慶的同時,這本回憶錄將帶給你不同的想法與感受,看見真相。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逃亡

彭明敏  著
玉山社  出版
2009/06/27 出版

經典重版再現! 在那戒嚴和嚴密的監視之下,他怎能逃離台灣,為什麼要冒死一試? 繼一九七二年出版《自由的滋味》,歷經漫長的三十七年, 彭明敏教授終於親自交代當年那一段外界不明的歷史秘辛!   他們都說必讀——   《逃亡》這冊附篇就是彭明敏這位非典型的,非凡的行動者反叛歷史、創造歷史最戲劇性的註解。……誰說台灣沒有故事?受到懲罰的,驕傲而大器的先知,拼著命為我們留下了悲傷之島上最動人、最振奮人心的故事,讓我們理解柯旗化所說的「台灣監獄島」的意義,讓不知自由為何物者開始夢見自由,讓卑屈的臣僕想要挺直胸膛,讓事大主義者想要獨自站立起來……  ——吳叡人 因為一般台灣人對台灣歷史的漠視,造成「歷史失憶症」,使謊言有存在空間;其實「過往不曾消失,它甚至還沒有過去」(威廉.福克納語),也就是說,「過往猶現存」。作為個人,沒有人在患健忘症後,還可以清楚理性地處理日常事務;作為整體人群,卻往往只活在今天,忽略過去。彭教授的回憶錄,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台灣史知識;台灣歷史的知識,恰是治療集體健忘症的良方。 ——侯坤宏   李永熾、李筱峰、金恒煒、林昶佐、管仁健  推薦   我的逃亡完全未獲得任何外國官方的援助, 是一些相識不久的外國傳教士願意無私地冒險全力援助……   我周圍的情勢已經惡化到極點,沒有工作,跟國民黨政治機關的關係也已經決裂,無法補救,連生命都受到威脅,外國媒體開始傳言,我可能會再被捕,以我看來現在只有幾種選擇了: A.不要「尊嚴」,不要「驕傲」,依照國民黨的安排,接受自己認為不妥當且不名譽的職位和薪俸,不再與熱愛台灣的青年人或學生接觸……自此終生乖乖作一個順民。 B.繼續拒絕他們的條件,繼續與熱血的青年們談論時政……如此則須面臨下面的可能:一、再被逮捕,被判死刑或長期坐牢。二、被暗殺。三、被終身監禁…… C.冒險脫出台灣。 附錄:「一九七○年彭明敏逃出台灣之後」(侯坤宏文) 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 彭明敏先生大事記年表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

彭明敏  著
玉山社  出版
2009/04/15 出版

經典重版再現! 看台灣知識份子如何在國民黨拉攏下,依然堅持為台灣人發聲。 這是台灣史上極為少見的行動者類型,而在其同世代則幾乎是絕無僅有。                          他們都說必讀——   彭教授的個人經歷,敘述得多麼動人——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幼年、在蔣政權統治下的優異學術成就、從他故土的流亡——讀起來不能不期望、也不能不相信這些既馴服又似不太馴服的台灣人,有一天必會在這地球上繼承得屬於他們自己的一塊地。 ——Edwin O. Reischauer   他是同時代最傑出的本土知識份子之一,知識層次與國際視野遠超過先前幾個世代的台籍前輩,受到國民黨高層的矚目,只要他點頭同意成為新殖民政權的協力者,前途一片大好。這樣的人物沒有反叛的理由,然而他卻甘願拋棄一切,起而反抗。這是台灣史上極為少見的行動者類型,而在其同世代則幾乎是絕無僅有。  ——吳叡人                                                                                                          由於彭明敏教授回憶錄中所透漏的細節非常詳盡,對於我們了解戰後台灣白色恐怖的歷史,非常有幫助。「只要我們對於一物有了清楚明白的認識,就不需害怕有什麼虛構」(斯賓諾莎語);目前台灣正面臨「轉型正義」的大問題,如何撥開白色恐怖的歷史迷霧,是「轉型正義」成敗的關鍵,彭教授的回憶錄恰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文本。  ——侯坤宏   李永熾、李筱峰、金恒煒、林昶佐、管仁健  推薦   【內容簡介】   當我瞻望未來時,忽然領悟到, 命運注定要我為著同胞的權利和期望,而公開發言。 海島的最後一絲微光,在後面漸漸地消失了。我差不多已經到達了公海,擺脫了國民黨特務的掌握。在我一生中,從未感受到這樣「真正」自由的感覺。過去十四個月的牢獄和近五年的監視,使我實在無法相信我終於能夠從囚禁脫出。   過去,我一直自認是一個純粹的學人,可是現在,一個新的命運將要劇烈地改變我的全部生活……我尖銳地意識到,我的經驗正象徵著整個我們這一代的台灣人——他們的生涯和他們的悲劇。   附錄:美國外交檔案中對於「彭明敏案」的解密資料(王景弘文)    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 彭明敏先生大事記年表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臺灣登山一百年

林玫君  著
玉山社  出版
2008/07/05 出版

從懼山、望山,到親山、護山,山的印象因人的認知與政權的更迭,而有不同的面貌與想像……。 早期由於山高雲深路遙遠,加上山地原住民的民情隔閡,以及漢人缺乏登高冒險的精神,所以台灣高山始終蒙上一層神秘的雲霧,可遙望而不可及。 日人治台以後,由於國土資訊的掌握、山林資源的開發,再加上原住民部落的鎮壓與治理,探險蒐奇、休閒強身風氣的興起,促成近代台灣登山運動的發展。 直到今日,登山活動已經成為擁有相當穩定人口的戶外運動,一個多世紀以來,登山者憑著堅實的步履,在蜿蜒曲折的山徑中,踏出豐富多彩的百年登山史。 本書將台灣登山歷史的發展,上拓至清治時期的台灣,詳述日治、國民政府及當代的台灣登山運動的演變,以及新興登山休閒活動的介紹,讓台灣登山運動的演進,回溯至百餘年前的時空縱深,並為台灣登山史與休閒史的書寫,紮下豐厚的基石。

7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陳中和家族史:從糖業貿易到政經世界

戴寶村  著
玉山社  出版
2008/07/05 出版

高雄陳家崛起於港都打狗,從陳中和以糖業開創家族事業,到陳啟川、陳田錨縱橫於高雄政壇,這個南部最具影響力的家族百年史,映照出台灣近代政治與經濟的轉型歷程。 台灣歷史上的五大家族,板橋林家、霧峰林家、高雄陳家、瑞芳顏家、鹿港辜家,其家族的發展,向來與台灣的歷史命運緊密相連,在社會大環境的不斷變動下,他們審時度勢,造就輝煌的家族事業。透過他們與大環境互動的觀察,能讓歷史的脈絡更加清晰。 高雄陳家崛起於港都打狗。一八六○年代台灣開港通商,台灣的茶、糖、樟腦也順勢進入世界市場,陳家奠基創業者陳中和以經營糖的貿易而致富;有別於板橋、霧峰二林以土地起家(傳統農業經濟),陳家則以貿易經濟起家。漢人入台後的台灣歷史年代不算久遠,但統治政權更迭頻繁,以致造成歷史時間的斷裂(rupture)。 大家族累積相當的財富與社會聲望,在政權更替的過程中,面對新的國家政府,要如何適應並持續發展,顯然與其經濟基盤及自主性的高低有密切關係。本書即以高雄陳家為對象,綜觀這一個以糖業發跡的家族,如何在台灣歷史的洪流中掌握時勢,讓家族的力量發揮到極致。

7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台灣青年‧看未來:阮銘老師的5個營養學分

阮銘  著
玉山社  出版
2008/03/30 出版

向青年,學習未來;讓台灣,擁抱希望!當前朝的遺老遺少、懷抱舊思維的人,仍霸佔著台灣的政治舞台,被稱為「新世代」的年輕人,如何看待台灣?如何憧憬台灣的未來?二○○六年《時代》雜誌選出每一個活躍在Web2.0平台的「你」作為改變世界的風雲人物。活躍在Web2.0的台灣年輕人,也將會是改變台灣未來的重要力量。為了讓台灣人聽到新的聲音,為了讓台灣邁向幸福的未來阮銘老師與一群馳騁在Web2.0平台上的一代新人,展開五場名為「台灣的未來」的精彩對談。本書集結這五場對談的內容,希望讓年輕人能取得發言位置,進而爆發出無盡的生命力與創新力,不僅能夠改變台灣,更改變「改變台灣的方式」。對話主題:第一場 我是誰?從身分認同到國家認同第二場 台灣的未來掌握在青年們的手中第三場 改造台灣未來藍圖-經濟、教育、環保議題第四場 讓世界看見台灣第五場 二○○八總統大選對台灣未來的意義與影響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日治時期台灣的兒童文化

游珮芸  著
玉山社  出版
2007/01/24 出版

任何一個時代都有孩童,以及接觸影響孩童的大人們。特別是現代,大人們在學校制度之外,參與兒童文化的方式,值得重視與討論。而過去,台灣的兒童文化是如何被耕耘開拓的?殖民統治複雜的政治結構下,在那今後我們應該都不會經歷的局勢中,前輩們是如何思考、行動的呢? 1987年戒嚴令解除後,在日本統治下被〈日本文化〉壓迫的〈台灣色彩〉,以及戰後獨裁統治下被〈中華文化〉排擠的〈台灣文化〉,正以欣欣向榮的姿態開展出一番新貌,然而,真正有〈台灣色彩〉的兒童文化到底是什麼?本書藉由考察日本本土與台灣的互動關係,來掌握日治時期 ( 1895-1945 ) 台灣兒童文化的狀況,進一步探討殖民地兒童文化中所含蘊的民族與語言的問題。書中提及的日治時期兒童文化工作者的言動,足以當作我們的負面教師。唯有真摯地回溯歷史的軌跡,接受台灣多元的原貌,才能踏出創造〈台灣色彩〉的第一步。汲取過去的經驗或許無法解決現在的問題,但是至少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發,或是釐清問題的線索,成為台灣兒童文化開創與拓展的力量。

7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與馬英九論台灣史

李筱峰  著
玉山社  出版
2006/05/02 出版

馬英九一反過去國民黨的高姿態開始向二二八事件家屬道歉,開始對白色恐怖反省!他如何道歉?他如何反省? 請看李筱峰教授新作《與馬英九論台灣史》如何分析馬英九的台灣史觀! 馬英九說不要受那些自以為懂台灣史的人的影響,那麼馬英九懂台灣史嗎?如果他懂,我們是不是不要受他影響?想要爭取總統大位的馬英九,他教訓給大家的是一套怎樣的台灣史?他的立場與論點又如何? 李筱峰教授就馬英九所發表的文章與言論,重新詮釋馬英九所不知道的台灣史。從殖民時期、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到近代的重要大事等等背景,輔以難得的照片和史料,為我們釐清族群衝突和政治對立的由來,並且一一澄清了台灣史上重要的歷史事件。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日本統治下的台灣

許世楷  著
玉山社  出版
2006/01/02 出版

研究日治時期台灣史的第一巨著,台日兩地學者案頭必備的參考書籍,首度以中文版與國人見面!  1895年6月2日,清國正式將台灣交割給日本,揭開了日本對台統治的序幕。受日本當局壓制的台灣人,歷經風起雲湧的武裝抵抗與鍥而不捨的政治運動,漸次培養出台灣人民的一體意識;日治時代的有志青年,以近現代的智識與教養,試圖描繪出台灣的國家遠景。現任駐日代表許世楷博士,於1972年率先以台灣的「主體性」為敘述主軸,寫下這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深刻描寫在日本殖民統治五十年的社會中,台灣人在想些什麼?做些什麼?了解先輩們如何進退自處,不僅是台灣近代政治史的體現,也有助於我們面對台灣前途抉擇的重要關頭。

7 特價38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台灣百年飛行錄

周晶生  著
玉山社  出版
2005/10/11 出版

一本航空迷不可錯過的航空史著作  你知道誰是台灣的第一位飛行員嗎?  你知道誰是全球第7個能自力製造超音速飛機的國家嗎?  讓我們從飛行史的脈絡看見台灣的歷史  讓我們從航空史的角度重新認識台灣的天空  1914年3月21日,一架推進式雙翼機從台北呼嘯升空,正式開啟台灣飛行史的新紀元。從空中路的萌芽,邁入一日千里的噴射機時代,再與世界的民航路接軌;以軍用飛機為發展主軸的台灣航空界,在風雨飄搖中茁壯,不僅建立起極具戰鬥力的空中部隊,更成為全球第7個能自力製造超音速飛機的國家。  台灣的鐵翼凌空,締造了輝煌彪炳的空中戰果,也見證了錯綜複雜的國事糾葛,以及義無反顧的慷慨悲歌。作者以航空學校的專業背景,加上博物館學的歷史訓練,從國防、社會、文化各種視角加以回顧,成功捕捉了飛行的歷史瞬間,為台灣百年飛行史留下深切而翔實的記錄。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台灣新五大家族

司馬嘯青  著
玉山社  出版
2005/06/06 出版

  戰後五十年,台灣的經濟發展已從最基礎的傳統性產業,逐步走向資本密集的服務性產業,台灣新五大家族正是新產業的開創先鋒。本書從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企業台塑王家展開,進而談到重工業先驅大同林家,以及本土保險業先鋒國泰蔡家和後來加入保險業的新光吳家,看他們如何在自己的領域中開創事業上的輝煌版圖,成為台灣企業的標竿。此外,集合台南鄉親成軍的台南幫,則是新五大家族中最特別的一支,今日,他們的商業版圖已藉由7-eleven的連鎖事業,貫穿全台灣的大街小巷。台灣新五大家族的崛起與作為,和所有台灣人的生活緊緊相扣,作者以台灣的歷史發展,與東西方之間的企管案例為對照,使讀者藉由本書,重新解讀台灣經濟發展史,更體認出「台灣奇蹟」不是來自於口號,而是許多企業家奮發圖強、努力不懈的企業精神。

7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阿母的故事

玉山社  出版
2004/05/24 出版

全書從三種軸心切入阿母的千面容顏——族群、年代、生命歷程,更全面地捕捉時代變遷下女性豐沛的生命史,書中的阿母涵蓋屬於舊時代、生活局限於私領域的媳婦仔,也有在經濟轉型下走出私領域、進入公領域的女工,還有獨當一面、掌握生命方向的女兵……書中的筆調雖仍延續《阿媽的故事》和《消失中的台灣阿媽》的基調,但由於「阿母」比「阿媽」在時間的縱軸上少了一個世代,相對地拉長了女性跨越年代的時間,而使得本書的女性角色,較諸兩本阿媽的故事更加地多元,而顯現出時代變遷、性別結構改變的痕跡。

7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第三隻眼睛看二二八

王景弘  著
玉山社  出版
2002/01/25 出版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台灣蒸汽火車速寫

李欽賢  著
玉山社  出版
2000/07/31 出版

台灣蒸氣火車速寫  這些都是名副其實的火車,行駛中的火車,車頂煙囪帽黑煙,車底噴出水蒸氣,長長的氣笛聲,隆隆動輪交響,跑起來渾身是勁,鋼體充滿活力;一旦靜下來,宛如家道中落的貴婦,沒落中猶有拂不去的雍容氣質。  如今,這些火車已經全部熄火,沒有被解體報廢的,全台灣尚有70部左右,原來這些火車都散置在各地公園、糖廠、觀光區或文化中心等地。  除此之外,早年奔馳過台灣的日製車種,有的在台灣已經消失,但日本還有保存,因此連台灣現存的蒸氣火車加起來,總共湊足100輛。 作者介紹 李欽賢  畢業於國立台灣藝專。曾舉辦多次過人畫展,包括兩千年於台北形而上畫廊所展出的「蒸氣火車一世紀」。

7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台灣藝妲風華

邱旭伶  著
玉山社  出版
1999/04/04 出版

台灣藝妲  「台灣藝妲」在日治時期,可稱為交際花,因其有文學修養,有風度,談吐風雅大方,懂得接待客人禮儀,上流社會的交際聯誼以及宴請高官名人,婚慶喜宴,都喜歡召其執壼,在席間招待,演唱,高吟,以娛嘉賓,讓賓主盡歡;或二三知友在其香閨淺酌,聽其輕彈琵琶,漫唱南音小曲,特別有一番風韻,所以艷名遠播。  當時台北社會人士舉辦「酒國花魁」選舉,而有「酒國名花」之稱,甚為風光。在現實生活中,其命運是可悲的!幼年被賣入「藝妲間」,由鴇母延請熟師曲師教學,學習書詩歌曲。學習之時,鴇母持藤鞭在旁監督,稍有怠慢便鞭打,忍淚吞聲!學成能唱,能吟,能彈,還要訓練飲酒,集琴曲書詩於一身,才豎艷幟,招徠顧客。  可是命運各異,有的綺年從良,嫁作商人婦,恪守婦道,相夫教子,過著美滿幸福生活。有的在風塵苦海中浮沉到人老珠黃,生活潦倒,甚至淪為私娼,悒悒而終。  戰後初期,由於時代變遷,藝妲逐漸沒落,藝妲之名,也被普通妓女冒用,失去昔日風華,而今,藝妲也成為歷史之名。 作者簡介  邱旭伶,一九七○年生,桃園縣人。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美國俄亥俄大學戲劇研究所畢業。現任自由時報藝術特區版記者。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福爾摩沙稻草人

金成財  著
玉山社  出版
1998/10/01 出版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莿桐最後的望族

林保寶  著
玉山社  出版
1998/09/01 出版
7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