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為「十月革命」100年祭。本書是華文知識界、出版界「十月革命」百年紀念、反思推出的第一本專書。 自1917年俄國布爾什維克「十月革命」肇始的極權主義制度的大規模實踐,不幸地演變成貫穿過去整整一百年人類歷史的最血腥、殘暴的社會現實——從昔日俄國、中國直至當下的北朝鮮——綿延至今,尚未絕跡。 在中國,它甚至曾悲劇性地「主宰」或左右了毛澤東、孫中山乃至蔣介石等世紀重要歷史人物及權力集團至為關鍵的思維模式和政治行為。可以說,這樣的描述也並不為過——「十月革命」及其可悲的後果——在相當的程度上型塑了今日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今日台灣的形成,而這種後果可能仍然將深刻地影響兩岸三地的未來命運。 本書編入兩岸重要的人文學者、作家張博樹、朱其、曾建元、仲維光等專門撰寫的長文,各自視野和角度獨到的論述和分析,給「十月革命」一百周年的重大歷史紀念帶來了難得的省思與觀照。本書是《共同體:文學 · 思想 · 批判》系列出版物的第一本,也收入了文學、思想、批判向度上一些具有反思性甚或顛覆性思考與實驗的文本,其中的作者還包括孟浪、黃粱、柴春芽、王東東等也為兩岸文化人士熟知的學者、作家。本書係華文知識界、出版界近年來罕見的、具倡議性同時也具異議性的獨立出版品。
在“紅都”延安見過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中共頭目,也為中共創辦“新華社”立下汗馬功勞,一個年輕的中共黨員如何身在紅色漩渦中,歷經磨難,終於看清中共的可怖黑幕和反人性本質,毅然決定奔向自由…… 作為中共最大黨報《人民日報》的社長、總編輯,一位有良知的共產黨員,又如何在“黨”和人民之間作出了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的選擇,呼籲民主,呼籲政治改革…… “文革”中一名年方二十的上海青年,僅僅給海外寫了一封信,即招致被中共當局逮捕、槍決,這是為甚麽…… 《紅潮沉浮錄》以中共建政前後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重大歷史事件的當事人、親歷者、目擊者、研究者的見證、記憶口述和調查訪談,披露紅潮中國的斑斑血史,令人震驚,也啓人省思,呈現了理性、公正和客觀的公民史觀。 書中人物口述歷史還原了中共建政60多年至今仍在刻意掩蓋的駭人史實,原聲追訪揭示了中共專制幾經蛻變但制度性痼疾不變的本質與現狀。在書中,胡績偉、李銳、司馬璐、王若水、吳祖光、金堯如等親聲道出這一切,他們的親人、知交等以回憶和敘說,將這些在紅潮中沉浮受難者、見證者名單上難以回避的、重大歷史事件中重要人物的言行與事蹟、音容與笑貌、風骨與神采一一再現。 從七九“民主牆”、八九“六四”到九八“組黨潮”…… ,更年輕一代民主中國的追求者、探索者自19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來至今前仆後繼的感人故事也在書中娓娓道來。 本書由北美知名廣播人張敏編採、撰錄,書中的有些受訪人近年來已去世,他(她)們的聲音和文字留下了中共建政以來真實歷史、真實國情的不可替代的珍貴檔案,爲有意瞭解和研究中國國情、探求和還原歷史真相的各界人士、特別是青年一代的讀者和聽衆,打開資訊封鎖、真相遮蔽的黑盒 ,得以清晰而準確地回溯當年、觸摸史實、審視當下、思索未來…… 本書隨書附贈5小時20分鐘長度的原聲檔案聲頻光碟1張,具有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