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相當實用的觀念書與工具書,不但介紹有關認識顧客和市場的最新觀念,更提供了相當有用的技術實務指南,對於許多老練的專業經理人而言,相信都會是令人耳目一新的震撼。
本書是英國當代五位頂尖教授精心之作,邏輯思考清晰,架構完整綿密,不僅理論與實務密切結合內容兼顧製造業與服務業,而且基於易讀性與啟發性,全書處處穿插圖例說明及140餘篇引人入勝的專欄故事,讀來極易使人對於生產與作業管理產生濃厚興趣及留下深刻的印象,實為校園學子最佳教科書,易為實務界經理人及有志創業人士不可多得的參考讀物。
但即使文化對行為只有間接的影響,我們仍然不能忽視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例如,在A文化裡,X公司對某產品進行了一項研究,分析結果顯示產品需求不久後就要下降,因此管理當局決定停止生產該產品,著手研發新產品,這項轉變表示資源將投資在新工廠、新技術上。 在某個層次上,我們可以說上述的新策略是根據研究報告顯示的客觀統計數據決定的,但即使是最中立的統計數據也常有不同的應用方式。然而,是哪些因素影響著對資料的詮釋呢?策略又是如何規劃與形成的呢?該策略反映出對風險高度容忍、對規劃相當樂觀的文化,但另一些文化的成員詮釋資料的方式可能會完全不同。 假設在B文化裡,Y公司面臨相同的狀況──類似產品的需求下降,但Y公司的成員不喜歡改變,對於規劃是否能控制未來也抱持悲觀的看法,於是Y公司將資源投入在改善產品品質、增加廣告預算上,至於研發新產品的方案則遭到永久的擱置。國際經理人必須判斷,文化對他感興趣的事件之影響有多直接,對詮釋的影響有多深遠,也就是說,他必須判斷:國家文化和其他因素相比是不是重要的因素;規劃一項反應時,國家文化應該佔多少的比重;在執行一項反應時,如何應用對國家文化的了解。
國際財務管理 隨著經濟自由化與國際化的腳步,跨國企業的經營理日益重要。本書針對多國際企業在面臨複雜的國際環境下,如何進行長短期融資、投資與風險管理等作一初步的介紹。 本書針對商學院及經濟系的國際財務管理課程所設計,更可作為國際投資、國際財務市場等的重要教材。希望透過簡單明瞭的陳述及章節後附加的個案研究,以實際的例子引導學生進一步地去思考,而更了解全球財務問題及多國籍企業的因應之道。 作者簡介 Suk H.king 美國Detroit Mercy 大學國際財務管理教授,曾出過14本財管領域的教科書,並在相關期刊發表過60篇以上的論文。 Seung H.kim 美國St. Louis 大學企研所教授。 謝棟梁 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資訊管理博士,現職: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蘇秀雅 北一女中、台大財金系畢業,現就讀國立藝術學院美術史研究所。 陳勝源 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財務管理博士,現職:銘傳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