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記 書系 ,共計3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蕃薯人的故事(精裝版)

張光直  著
聯經  出版
2024/01/04 出版

★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張光直先生是享譽中外的人類學家,也是台灣文學前輩——張我軍先生的二公子。他在五〇年代自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畢業後,即赴美國哈佛大學深造,而後任教於耶魯、哈佛等名校。其學術成就備受贊譽,著有《中國青銅時代》(一、二集,聯經)、《中國考古學論文集》(聯經)、《考古人類學隨筆》(聯經)、《中國古代考古》(英文版)、《大坌坑:鳳鼻頭與台灣史前史》(英文版)、《殷商文明》(英文版)……等十餘種專著及論文百餘篇,對於中國上古史的重建貢獻卓著。他也曾主導(1964~65)台灣西海岸數個考古遺址的發掘工作,並擔任(1971~74)濁水大肚兩溪流域人地關係研究計畫的主持人,推展台灣考古人類學的研究不遺餘力。他的學術地位備受肯定,除歷任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外,並曾擔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與後來輝煌的學術生涯相比,張光直早年的生活卻鮮為人知。他的出生與童年都在北京,十五歲時返回台灣,自承是「芋仔」,也是「蕃薯人」。他在建國中學求學時,經歷過二二八,後來又因「四六事件」的牽連而入獄。這段可說是冤獄的囹圄歲月,影響了他「一生做人的態度。」他說:「我在當時坐了一年的牢,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出來以後,對人之為人發生了很大的興趣。」他出獄後未再回校就讀,憑著自學以同等學力投考台大考古人類學系,為的就是要瞭解「人之所以為人」。張光直透過這本回憶錄,為我們記下這段影響他一生至鉅的青澀歲月,書中詳細描述了「四六事件」的經過,同時也對其家人、朋友多所追憶。台灣四、五〇年代的政治氛圍與社會環境,也藉由他自白式的陳述完全烘托出來。他的一字一句,發乎至誠,在他眾多學術作品之外,這部《蕃薯人的故事》讀來尤其令人動容。本書初版於1997年12月出版。

79 特價5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胡適與韋蓮司:深情五十年(二版)

周質平  著
聯經  出版
2020/12/03 出版

「讓你走,是如此的艱難,老友──但是你留下來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1927年4月6日,韋蓮司致胡適) 胡適在《留學日記》中零星的描繪過一位美國女子,她人品高、學識富、特立獨行、不恤人言,能獨立生活而不依傍男子。她就是韋蓮司(Miss Edith Clifford Williams),胡適心目中新女性的理想典型,一位在胡適思想發展上,曾經發生過影響的女人。 胡適與韋蓮司的深情知交,持續了五十年,直到胡適逝世;丕十年中兩人通信不斷,周質平教授利用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與北京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珍藏的兩人來往信,函,挖掘出這一段兩人之間不為人知的一世情緣。 且讓本書為您細說從頭;讓我們從卸了裝的文化英雄人物的傾訴中,一探胡適與韋蓮司的悲歡、相思與哀怨。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1949.國共內戰與台灣:台灣戰後體制的起源(二版)

曾健民  著
聯經  出版
2018/03/23 出版

1949 是一個時代的結束與再生 ! 用 100 多張珍貴照片見證台灣當代歷史 以史料追溯一段驚天動地的時代記憶 本書主要從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綜述了1949年國共內戰的歷史過程。從抗戰勝利後,國共雙方簽訂〈雙十協定〉,並召開了「政治協商會議」,及至國共內戰再起,政經陷入總危機開始,1949年經歷了「三大戰役」、蔣介石「引退」,以及第三次「國共和談」破局;接著,解放軍過江京滬易幟,蔣介石以及國民黨政府雖然保有半壁江山,仍然欲振乏力,東南、華南、西南防線接連著潰敗,終致撤逃台灣。以台灣為「反共復興基地」,並以舟山群島、金門、海南島等沿海島嶼為「反共跳板」,繼續打內戰。 本書的另一半篇幅則著重在釐清:1949年中,作為國共內戰重要部分的台灣省,如何從達官貴人以及撤退物資的「救生艇」,逐步成為國府的「反共復興基地」。在蔣介石的主控下,獨掌台灣省政治、軍事、黨務以及經濟大權的陳誠,先成立了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後改名保安司令部),實施「出入境管理」、戶口總檢查,以及施行「戒嚴」;接著實施「三七五減租」以及新台幣改革。京滬失陷後,大批軍政人員撤台,台灣與大陸的通訊經貿往來斷絕,取而代之的是重建與日本的經貿關係,並對大陸進行海、空軍的轟炸、封鎖,進行「敵後游擊作戰」;在島內則開始徵兵,建立全民皆兵制度,強化戒嚴,徹底進行反共宣傳,嚴查「禁書」,並進行「白色恐怖」統治。這些都成了日後台灣內戰體制的起源。 本書並配以一百多幅歷史照片,作為影像的歷史見證。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