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系 ,共計4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尋找百憂解:一位精神科醫生寫的真實診療故事,十二則毀滅與重生的一手紀錄(二版)

陳百憂  著
一起來出版 出版
2025/01/08 出版

大多數人進入醫院是為了離開,但他們不一樣……他們聚在這堵牆內,看似在接受治療,實則在修復自己破碎的人生★ 《瘋人說》真人真事版,中國最受好評精神科一手記錄★ 豆瓣8.5分極度推薦、微信讀書萬人共感的「神作」精神病院是「易碎心靈的港灣」,這裡的醫生,看到的不是「病」,而是「人」。中國第一部精神科醫生故事手記,如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發人深省的情節大多數人進入醫院是為了離開,而這裡的患者卻不一樣,他們來到此處是想逃離曾經的自己,其中有些人進來後就再也不願離去。執業十多年的精神科醫師陳百憂,寫下十二位精神病患者最曲折離奇、也最觸動人心的真實診療紀錄。跟著他的腳步,你將走進那座層層鐵門封死的狹小空間,以及病患內心最深處的世界。● 持續60年的自殺計畫,藏著一個家最深情的秘密。● 跟幻覺玩躲貓貓的女子和警察結了婚,就算躲到異國,也能一起回家。● 求神拜佛求仙丹的父親,只求「不正常」的兒子好好長大。● 喝酒喝到出現幻覺的富二代,竟在病院打造出貓樂園。● 思覺失調的丈夫,親手遞出寫滿愛的離婚協議書。12年從業經驗的精神科醫生12名精神病人的傷痛與治癒4,000個封閉精神病房的日與夜豆瓣最高好評「天才捕手計畫」系列代表作當當文學新書榜前3名、微信讀書神作,讀者叫座改編影集→→ 天才捕手計畫 ←←口述真實故事文庫,由從事不同職業的人,講述遭遇過的極端事件和不為人知的特殊經歷。讓你在長見識的同時,體驗不同人生。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尋找百憂解:精神科醫師看人類調節痛苦的能力如何失常,以及如何尋回

陳百憂  著
一起來出版 出版
2024/01/10 出版

每個人心底都有個害怕,害怕變成「不一樣的人」。   由外向內看是無望,從裡向外看是無憂, 一名精神科醫生的觀察手記   ★ 寫給陪伴者、助人職業、教育界,及一度懷疑自己快病了的人 ★ 笑中帶淚、最平實的脫軌人生片段──豆瓣8.5星,上千感佩好評   即便壞日子多過好日子,也不代表「沒把日子過好」 什麼樣的波折是我們現在經受不起的?壓力、執念、失落、不甘等的波及深淺,取決於一個人當下的應對能力,本書告訴我們,精神疾病患者大都是在最差的節點碰上變數。有心的人都有病的可能。   聽眾引頸期待,口述真實故事文庫「躍然紙上」  資深醫師陳百憂,在本書以病症種類、程度輕重、條件各不同的真實案例點出,精神科的特別:他們並非為「讓病患復原」而存在,也不是為服務照顧者的期待,因為求好心切可能會適得其反。陳醫師自詡能很好地「接住人的谷底」。 日常中你我都曾接近情緒的臨界點, 誰還沒個犯病的時候? 1名精神科醫師╳12段生命歷程╳4000天的治療與陪伴   本書是陳醫師執業十二年來所見,最癲狂也最暗淡的人生風景。主人公們處在兩種極端:不是執著於過去的身分就是急於掙脫,他們是:重複失婚劇情的女兒、潦倒豪門的獨子、編織輕症謊言的未婚夫、身世無解的女兒…… 透過他們瀕臨崩潰的至暗時刻,你將對病症有立體的認識、看見家屬共有的影子,進而能直視被病名阻隔的人心。   一句話抄在心裡,方能解 百 憂。 ●心理學上的「期待效應」是說,你覺得事情會變好,那事情變好的可能性就會增加。我們越當他是普通人,他就越可能是普通人。──<帶我回家> ●善良的人才會得精神疾病,因為不忍心怪別人,所以只能怪自己。──<院霸的仇人> ●人越是講痛苦的事情越會輕描淡寫,甚至有很多人會笑著講出來。──<傻瓜美人> ●生活本就是一場持久戰,過好自己的生活,陪伴那些你在意的人走更遠的路。──<我的瘋孩子>   對他人痛苦保持想像,也能練就癒合的技能。 人生何來百憂解?痊癒都是現在進行式。   本書特色   1.誰都可能有精神疾病。本書獻給陪伴者、助人工作者、教育界,及一度懷疑自己快病了的人。   2.真人真事。本書起源於口述真實故事文庫「天才捕手計畫」──由從事不同職業的人,講述遭遇過的極端事件和不為人知的特殊經歷,讓聽眾在長見識的同時,體驗不同人生。   3.疾病的全新視角。作者提出對於精神疾患的新觀點:「使精神病患發病的『因』對我們而言並不陌生,只是出於多種原因,他們沒能很好地調節罷了。」   得獎紀錄   ‧豆瓣8.5星,上千感佩好評 ‧當當文學新書榜前3名   無憂推薦   方格正,臨床心理師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蔡康永,作家 (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序)   讀者好評   ‧唯有真愛才可解百憂。 ‧精神病患者對任何家庭來說都是一個沉重的存在,但就像書中所說精神病是一種慢性疾病,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紀實文學是我們瞭解世情的鏡子。 ‧作為一名從業十四年的精神科工作人員,這本書寫得很真實。 ‧看過一本書叫《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也是講精神病人,但是那本書更多是獵奇,而本書更多的是人文關懷。 ‧勝在文筆生動,故事真切。不同於其他本,這裡的故事普遍沒有光明的結局,患者們無望治癒、缺錢出院、還有人死於其他疾病。  

79 特價3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的朋友安娜:德國假名媛的幕後真相(Netflix創造安娜)

一起來出版 出版
2022/04/13 出版

某種程度上,我們都渴望更像安娜。 ══ NETFLIX《創造安娜》不為人知的內幕 ══ ※ 全部都是真實故事,沒有虛構的部分   ★ 《時代雜誌》年度百大好書 ★ 《紐約時報》暢銷書、亞馬遜第一暢銷書 ★ 第一手揭密!安娜.德爾維(Anna Delvey)驚動全球的大騙局   ▊ 真人真事,《慾望城市》、《惡血》加上《神鬼交鋒》 安娜是25歲的德國富家女,剛來到紐約,自稱有6,000萬歐元的信託基金,目標是創立價值4,000萬美元的藝術基金會。她全身精品、長住五星級酒店、天天吃米其林餐廳,甚至搭私人包機,周旋在政商名流之間。然而,就連安娜最親近的人也猜不到,她竟然是個身無分文的騙子……。   「從一開始,安娜就有一種獨特的氣場,一種神祕且難以捉摸的特質。我是在朋友的聚會上遇見她的。就是這個夜晚,遮蔽了我看清騙局的機會。」──《我的朋友安娜》   ▊ 揭發「安娜騙局」的第一人告訴你:這才是安娜! 本書作者瑞秋曾是安娜最親密的好友,也是其中一個受害者。她在因緣際會下認識安娜,之後不斷收到安娜邀約,兩人於是成為最要好的朋友。隨著友誼漸漸深入,她卻發現安娜越來越像個陌生人。   在本書中,瑞秋完整描述被好友背叛、被迫欠下巨額債務的真相,以及揭開謎團的一步步真實過程。你將從中看見安娜的真實一面,包括她的日常生活、價值觀、詐欺手法等細節,以及讓她一路暢行無阻的那種「天性」。   ▊ 最迷人的,往往也最危險 安娜「前閨蜜」的調查記錄── ►《時代雜誌》年度100大好書,《紐約時報》暢銷書 ► 第一視角揭發「安娜騙局」,完整寫出事件真相 ► 誰都可能是受害者!引發無數人共鳴,Amazon排行榜No.1 ► 安娜是罪犯、還是夢想家?掀起國外激烈論戰的「警世故事」   一個關於 #金錢 #權力 #友誼 #背叛 的真實故事 半真半假,有時比謊言更可怕……  

79 特價30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為了自由:一名女奴的奇蹟逃脫故事

一起來出版 出版
2021/06/02 出版

──感動全球讀者、最動人的真實事件── 歷經暴力、性剝削與長達七年的幽禁, 她的人生以「自由」劃下句點! ★「歐普拉讀書俱樂部」書單、美國學校指定讀物 ★唯一繁中版!已翻譯成法、德、西、日等十餘國語言 ★暢銷百萬本的女性文學經典!哈佛教授、名人、國際媒體盛讚 「我想給她一個擁抱!」──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荳荳》作者 ⊙贏得自由之前,永遠不要向命運屈服 在一個只能爬行、伸手不見五指的密室,你能待上多久? 為了自由,雅各布斯一待就是七年。本書是一名女奴的真實告白。直到今日,美國人仍將此視為歷史上最重要的奇書。作者雅各布斯的經歷實在驚人──她為了解放孩子,不惜一切代價逃離奴隸主,不但透過巧計避開重重追捕,甚至在無法站立、黑暗無光的密室中藏身七年。最後她以智取勝,成功逃往自由之地。 本書證明了人類精神的強大韌性,以及不計代價追求自由的強烈決心,感動百萬讀者,甚至啟發普立茲獎得主懷特黑德(Colson Whitehead)寫出得獎作品。 ⊙自由史上最重要的奇書之一 雅各布斯是少數躲過「奴隸獵人」的逃奴,更是其中有書寫能力的極少數。她歷經數十年制度殺人的歲月,深刻體會了人性中的可怕與可貴。 人權議題至今仍備受關注,有多少人為了自由付出性命──而她的故事在此刻具有無與倫比的價值,堪稱人權史上絕無僅有。 ⊙普立茲獎得主盛讚/各國學生指定閱讀 在一個「人人生而平等」的自由國度裡,有一群生而為奴的下等人…… ►為了方便管理,奴隸主不願讓奴隸識字,還會進行洗腦教育。許多奴隸都相信「逃離」是不智之舉,也認為自由州是可怕的地方…… ►幾乎每一個奴隸主都會跟女奴有私生子,而當時美國法律規定,孩子的身分取決於母親──因此這些混血小孩通常會被賣去外地,與母親永遠分離。 ►奴隸無法擁有財產,而且所有給奴隸的承諾都沒有法律效力。「贖身」只不過是個神話…… 十五歲之後,雅各布斯漸漸發現主人的眼神變了,她形容:「在白人女人身上令人羨慕的東西,只會加速女奴的墮落。」身為一件「財產」,她擁有的感情太多了,甚至一直渴望自由。 在主人與獵犬的追捕下,雅各布斯如何穿越重重考驗,最後成功獲得自由、與子女團聚,並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不像一般的故事,我的人生不是以幸福的婚姻結束,而是以自由結束。」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