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reappearance 書系 ,共計6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你是什麼派

藍博洲  著
南方家園  出版
2011/05/18 出版

全書分為四輯。第一輯「白色書簡」:作者以書信體方式,訴說寄情,抒發大時代下對自身環境與時局的雜感。第二輯「文史書評」:爬梳國內外經典文史書籍,撰寫個人心得及體悟。第三輯「西藏書簡」:作者對於西藏,尤其藏族作家等作品之隨筆想法。最後一部分「安坑雜感」:收錄作者近年發表之隨筆手記。長年從事台灣民眾史的調查、研究與寫作工作的藍博州,在主觀的感情上,對於左派的歷史人物有著階級上的認同感。然而,隨著閱歷的增廣與思想的提高,作者也越來越深刻地體認到一種歷史的現實:那就是,擺在歷史的長河來看,一個人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也許會因為認識的不同而有「左派」、「右派」之分;但是,當時移事往,歷史的現實卻告訴我們,在嚴酷的政治壓力與利益誘惑下,「左派」可以轉向,「右派」更可以逢迎,沒有絕對的立場,只有追溯歷史的真相的使命。五O年代的台灣歷史,因為政治禁忌而籠罩在重重迷霧中,藍博洲用大半輩子的時間,採訪、探索關於二二八事件與五O白色恐怖這段遺漏不全的歷史。在作者二十餘年台灣民眾史的採寫生涯中,越接近歷史,越是深刻對照正在發生的每件時事,諸如:政治時局詭譎的「兩國論」、與民眾生活相關的「九二一大地震」等……歷史往往成為「人類行為再製」,最佳的參閱與反思。透過與摯友的書信往返;閱讀文史書籍;以及走訪西藏與台灣文學前輩的故鄉,反覆爬梳史料與經典,一磚一瓦建構起那些被歷史遺漏的片段,更帶著深刻的反思與展望。本書特色長年從事台灣民眾史的調查、研究與寫作工作的作者藍博州,隨著閱歷的增廣與思想的提高,越來越深刻地體認到一種歷史的現實:那就是,擺在歷史的長河來看,一個人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也許會因為認識的不同而有「左派」、「右派」之分;但是,當時移事往,歷史的現實卻告訴我們,在嚴酷的政治壓力與利益誘惑下,「左派」可以轉向,「右派」更可以逢迎,沒有絕對的立場,只有追溯歷史的真相的使命。尤其當時局一貫的以派系省籍作為彼此絕對的立場區分時,回顧歷史變成最重要的反思與課題。作者藍博洲自一九九九年,應《人間》總編陳映真先生之邀,著手研究調查二二八事件,自此便義無反顧走入台灣民眾史。本書透過與摯友的書信往返;閱讀中外文史書籍、影像(如:如果我必須死一千次──台灣左翼記事、《柏陽回憶錄》、《俄羅斯紀行》等……);以及走訪西藏與台灣文學前輩的故鄉,反覆爬梳史料與經典,一磚一瓦建構起那些被歷史遺漏的片段,更帶著深刻的反思與展望。書中,作者寫給摯友的信:「阿里,你說這是不是一種悲哀呢?曾經無所不談的你我,就像島上狹窄的知識圈一般,僅僅因為後來對台灣歷史認識的不同,竟然可以讓你我相交十年的友情生份起來……!由於心情始終無法平靜下來看書或寫稿,我於是走到屋外散步;我看到昨日還是青黃一片的稻田,已經在割稻機一個早上的操作之後光禿了……」、「太多的意識形態的偏執,使得島上的人們(尤其是我們這種讀過幾本書的小知識份子)喪失了真誠對待的誠懇與勇氣!僅僅因為「左」與「右」或「統」與「獨」的立場分岐,就可以讓人們不經科學論辯而鬥得你死我活!你我的友情不就是在這樣的社會情緒下逐漸疏遠的嗎…」知名導演侯孝賢曾這樣評價藍博洲的工作:「歷史就是要像藍博洲這般一旦咬住就不鬆口的大牛頭犬。凡記下的就存在,凡記下的是活口、是證人,不要以為可以篡改或抹殺,這不就是歷史之眼嗎?我無法想像,沒有這雙眼睛的世界,會是怎樣的一個世界。」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你是什麼派

藍博洲  著
南方家園  出版
2011/05/18 出版

全書分為四輯。第一輯「白色書簡」:作者以書信體方式,訴說寄情,抒發大時代下對自身環境與時局的雜感。第二輯「文史書評」:爬梳國內外經典文史書籍,撰寫個人心得及體悟。第三輯「西藏書簡」:作者對於西藏,尤其藏族作家等作品之隨筆想法。最後一部分「安坑雜感」:收錄作者近年發表之隨筆手記。長年從事台灣民眾史的調查、研究與寫作工作的藍博州,在主觀的感情上,對於左派的歷史人物有著階級上的認同感。然而,隨著閱歷的增廣與思想的提高,作者也越來越深刻地體認到一種歷史的現實:那就是,擺在歷史的長河來看,一個人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也許會因為認識的不同而有「左派」、「右派」之分;但是,當時移事往,歷史的現實卻告訴我們,在嚴酷的政治壓力與利益誘惑下,「左派」可以轉向,「右派」更可以逢迎,沒有絕對的立場,只有追溯歷史的真相的使命。五O年代的台灣歷史,因為政治禁忌而籠罩在重重迷霧中,藍博洲用大半輩子的時間,採訪、探索關於二二八事件與五O白色恐怖這段遺漏不全的歷史。在作者二十餘年台灣民眾史的採寫生涯中,越接近歷史,越是深刻對照正在發生的每件時事,諸如:政治時局詭譎的「兩國論」、與民眾生活相關的「九二一大地震」等……歷史往往成為「人類行為再製」,最佳的參閱與反思。透過與摯友的書信往返;閱讀文史書籍;以及走訪西藏與台灣文學前輩的故鄉,反覆爬梳史料與經典,一磚一瓦建構起那些被歷史遺漏的片段,更帶著深刻的反思與展望。本書特色長年從事台灣民眾史的調查、研究與寫作工作的作者藍博州,隨著閱歷的增廣與思想的提高,越來越深刻地體認到一種歷史的現實:那就是,擺在歷史的長河來看,一個人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也許會因為認識的不同而有「左派」、「右派」之分;但是,當時移事往,歷史的現實卻告訴我們,在嚴酷的政治壓力與利益誘惑下,「左派」可以轉向,「右派」更可以逢迎,沒有絕對的立場,只有追溯歷史的真相的使命。尤其當時局一貫的以派系省籍作為彼此絕對的立場區分時,回顧歷史變成最重要的反思與課題。作者藍博洲自一九九九年,應《人間》總編陳映真先生之邀,著手研究調查二二八事件,自此便義無反顧走入台灣民眾史。本書透過與摯友的書信往返;閱讀中外文史書籍、影像(如:如果我必須死一千次──台灣左翼記事、《柏陽回憶錄》、《俄羅斯紀行》等……);以及走訪西藏與台灣文學前輩的故鄉,反覆爬梳史料與經典,一磚一瓦建構起那些被歷史遺漏的片段,更帶著深刻的反思與展望。書中,作者寫給摯友的信:「阿里,你說這是不是一種悲哀呢?曾經無所不談的你我,就像島上狹窄的知識圈一般,僅僅因為後來對台灣歷史認識的不同,竟然可以讓你我相交十年的友情生份起來……!由於心情始終無法平靜下來看書或寫稿,我於是走到屋外散步;我看到昨日還是青黃一片的稻田,已經在割稻機一個早上的操作之後光禿了……」、「太多的意識形態的偏執,使得島上的人們(尤其是我們這種讀過幾本書的小知識份子)喪失了真誠對待的誠懇與勇氣!僅僅因為「左」與「右」或「統」與「獨」的立場分岐,就可以讓人們不經科學論辯而鬥得你死我活!你我的友情不就是在這樣的社會情緒下逐漸疏遠的嗎…」知名導演侯孝賢曾這樣評價藍博洲的工作:「歷史就是要像藍博洲這般一旦咬住就不鬆口的大牛頭犬。凡記下的就存在,凡記下的是活口、是證人,不要以為可以篡改或抹殺,這不就是歷史之眼嗎?我無法想像,沒有這雙眼睛的世界,會是怎樣的一個世界。」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你是什麼派

藍博洲  著
南方家園  出版
2011/05/18 出版

全書分為四輯。第一輯「白色書簡」:作者以書信體方式,訴說寄情,抒發大時代下對自身環境與時局的雜感。第二輯「文史書評」:爬梳國內外經典文史書籍,撰寫個人心得及體悟。第三輯「西藏書簡」:作者對於西藏,尤其藏族作家等作品之隨筆想法。最後一部分「安坑雜感」:收錄作者近年發表之隨筆手記。長年從事台灣民眾史的調查、研究與寫作工作的藍博州,在主觀的感情上,對於左派的歷史人物有著階級上的認同感。然而,隨著閱歷的增廣與思想的提高,作者也越來越深刻地體認到一種歷史的現實:那就是,擺在歷史的長河來看,一個人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也許會因為認識的不同而有「左派」、「右派」之分;但是,當時移事往,歷史的現實卻告訴我們,在嚴酷的政治壓力與利益誘惑下,「左派」可以轉向,「右派」更可以逢迎,沒有絕對的立場,只有追溯歷史的真相的使命。五O年代的台灣歷史,因為政治禁忌而籠罩在重重迷霧中,藍博洲用大半輩子的時間,採訪、探索關於二二八事件與五O白色恐怖這段遺漏不全的歷史。在作者二十餘年台灣民眾史的採寫生涯中,越接近歷史,越是深刻對照正在發生的每件時事,諸如:政治時局詭譎的「兩國論」、與民眾生活相關的「九二一大地震」等……歷史往往成為「人類行為再製」,最佳的參閱與反思。透過與摯友的書信往返;閱讀文史書籍;以及走訪西藏與台灣文學前輩的故鄉,反覆爬梳史料與經典,一磚一瓦建構起那些被歷史遺漏的片段,更帶著深刻的反思與展望。本書特色長年從事台灣民眾史的調查、研究與寫作工作的作者藍博州,隨著閱歷的增廣與思想的提高,越來越深刻地體認到一種歷史的現實:那就是,擺在歷史的長河來看,一個人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也許會因為認識的不同而有「左派」、「右派」之分;但是,當時移事往,歷史的現實卻告訴我們,在嚴酷的政治壓力與利益誘惑下,「左派」可以轉向,「右派」更可以逢迎,沒有絕對的立場,只有追溯歷史的真相的使命。尤其當時局一貫的以派系省籍作為彼此絕對的立場區分時,回顧歷史變成最重要的反思與課題。作者藍博洲自一九九九年,應《人間》總編陳映真先生之邀,著手研究調查二二八事件,自此便義無反顧走入台灣民眾史。本書透過與摯友的書信往返;閱讀中外文史書籍、影像(如:如果我必須死一千次──台灣左翼記事、《柏陽回憶錄》、《俄羅斯紀行》等……);以及走訪西藏與台灣文學前輩的故鄉,反覆爬梳史料與經典,一磚一瓦建構起那些被歷史遺漏的片段,更帶著深刻的反思與展望。書中,作者寫給摯友的信:「阿里,你說這是不是一種悲哀呢?曾經無所不談的你我,就像島上狹窄的知識圈一般,僅僅因為後來對台灣歷史認識的不同,竟然可以讓你我相交十年的友情生份起來……!由於心情始終無法平靜下來看書或寫稿,我於是走到屋外散步;我看到昨日還是青黃一片的稻田,已經在割稻機一個早上的操作之後光禿了……」、「太多的意識形態的偏執,使得島上的人們(尤其是我們這種讀過幾本書的小知識份子)喪失了真誠對待的誠懇與勇氣!僅僅因為「左」與「右」或「統」與「獨」的立場分岐,就可以讓人們不經科學論辯而鬥得你死我活!你我的友情不就是在這樣的社會情緒下逐漸疏遠的嗎…」知名導演侯孝賢曾這樣評價藍博洲的工作:「歷史就是要像藍博洲這般一旦咬住就不鬆口的大牛頭犬。凡記下的就存在,凡記下的是活口、是證人,不要以為可以篡改或抹殺,這不就是歷史之眼嗎?我無法想像,沒有這雙眼睛的世界,會是怎樣的一個世界。」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江上的母親

野夫  著
南方家園  出版
2009/06/18 出版

《江上的母親》為一篇篇的靜文組成,但大抵分為「塵世」與「輓歌」兩大部分。作者野夫歷經六四天安門事件,人生更迭,卻也讓其筆觸更加動人心弦。野夫,土家人,重感情,硬漢子。九個字的概括,註定其人生艱辛且曲折。上篇「輓歌」談的是大歷史下的家族與友人之無奈與心酸,讀完會有一種很心痛的感覺,但野夫用筆卻是非常精準到不浮誇的筆調委委道出一個個死亡的故事;下篇「塵世」寫下與朋友淘心之交的種種以及時事暗喻的評論,不失為一條漢子。野夫人生拐點發生在了1989年。「六四」當夜,得悉北京血腥鎮壓的情況,血性的野夫聽從良心的召喚,當即寫下抗議和辭職報告。辭職報裡說:絕不做獨裁政府的鷹犬和劊子手。次日上午到局裡留下報告和警用配置,離開海南,千里單騎,向北漂泊。在當局大追捕中,為營救掩護舊日兄弟出海逃亡,他自己成為了追捕對象,也開始了逃亡。1990年落入圈套,脫下警服的人穿上了囚衣,以反革命洩密罪判處六年徒刑。1995年出獄。服刑期間,父親癌症去世;出獄之後,母親投江自殺。一個68歲的老人,在經歷了她坎坷備盡的生涯後,毅然地走向了深秋的長江。那時水冷如刀,朝陽似血,真難以想像我柔腸寸斷的老母,是怎樣一步幾回頭地走向那亙古奔流的大河的,她最後的回眸可曾老淚縱橫,可曾還在為她窮愁潦倒的兒女憂心如焚。她把她的神聖母愛撒滿那生生不息的浩蕩之水,這需要怎樣一種勇毅和慈悲啊。章貽和:我以為:作品達到什麼檔次,就要看作者心靈是個啥檔次了。因為心靈就在文字的後面!野夫的心靈就在文字的後面。社會禁錮,思想鉗制,要靠個人堅持!堅持了,你就可以免於庸常,免於沉沒。(《往事並不如煙》作者)余世存:在漢語的散文史上,在20世紀以來的中國,除了魯迅外,很少有人這樣集中地、執著地?說死亡。本書特色此書為中國當代漢語貢獻獎得主──野夫的經典之作。「六四」當夜,野夫得悉北京血腥鎮壓的情況,當即寫下抗議和辭職報告。辭職報告裡說:絕不做獨裁政府的鷹犬和劊子手。本書更邀請到,榮獲台灣2004年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非文學類)與2004年度開卷年度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往事並不如煙》作者章詒和,撰文推薦。章貽和在序文說:「如果說詩歌是面對天空的話,那麼散文就是面對大地了。野夫的作品正是由哭泣的大地孕育出來的。微風漾水,淡靄淒林,有著很豐富的人生意味。他的寫法,很傳統。我說的傳統是指他的胸襟,意緒,文思以及相對應的句式,佈局和節奏。每一篇,都像塊狀物那般結實。情感濃烈,但有控制。文字樸素,又帶著優雅。對人的描寫採用線性白描法,對事物的思考也是東方式的,圍繞著主脈一路探究、追述下去。作品是簡單裡有複雜;文字是平實中有華采。中國文學傳統深厚,而非落後。能繼承下來,真是要下些工夫的!」

79 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江上的母親

野夫  著
南方家園  出版
2009/06/18 出版

《江上的母親》為一篇篇的靜文組成,但大抵分為「塵世」與「輓歌」兩大部分。作者野夫歷經六四天安門事件,人生更迭,卻也讓其筆觸更加動人心弦。野夫,土家人,重感情,硬漢子。九個字的概括,註定其人生艱辛且曲折。上篇「輓歌」談的是大歷史下的家族與友人之無奈與心酸,讀完會有一種很心痛的感覺,但野夫用筆卻是非常精準到不浮誇的筆調委委道出一個個死亡的故事;下篇「塵世」寫下與朋友淘心之交的種種以及時事暗喻的評論,不失為一條漢子。野夫人生拐點發生在了1989年。「六四」當夜,得悉北京血腥鎮壓的情況,血性的野夫聽從良心的召喚,當即寫下抗議和辭職報告。辭職報裡說:絕不做獨裁政府的鷹犬和劊子手。次日上午到局裡留下報告和警用配置,離開海南,千里單騎,向北漂泊。在當局大追捕中,為營救掩護舊日兄弟出海逃亡,他自己成為了追捕對象,也開始了逃亡。1990年落入圈套,脫下警服的人穿上了囚衣,以反革命洩密罪判處六年徒刑。1995年出獄。服刑期間,父親癌症去世;出獄之後,母親投江自殺。一個68歲的老人,在經歷了她坎坷備盡的生涯後,毅然地走向了深秋的長江。那時水冷如刀,朝陽似血,真難以想像我柔腸寸斷的老母,是怎樣一步幾回頭地走向那亙古奔流的大河的,她最後的回眸可曾老淚縱橫,可曾還在為她窮愁潦倒的兒女憂心如焚。她把她的神聖母愛撒滿那生生不息的浩蕩之水,這需要怎樣一種勇毅和慈悲啊。章貽和:我以為:作品達到什麼檔次,就要看作者心靈是個啥檔次了。因為心靈就在文字的後面!野夫的心靈就在文字的後面。社會禁錮,思想鉗制,要靠個人堅持!堅持了,你就可以免於庸常,免於沉沒。(《往事並不如煙》作者)余世存:在漢語的散文史上,在20世紀以來的中國,除了魯迅外,很少有人這樣集中地、執著地?說死亡。本書特色此書為中國當代漢語貢獻獎得主──野夫的經典之作。「六四」當夜,野夫得悉北京血腥鎮壓的情況,當即寫下抗議和辭職報告。辭職報告裡說:絕不做獨裁政府的鷹犬和劊子手。本書更邀請到,榮獲台灣2004年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非文學類)與2004年度開卷年度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往事並不如煙》作者章詒和,撰文推薦。章貽和在序文說:「如果說詩歌是面對天空的話,那麼散文就是面對大地了。野夫的作品正是由哭泣的大地孕育出來的。微風漾水,淡靄淒林,有著很豐富的人生意味。他的寫法,很傳統。我說的傳統是指他的胸襟,意緒,文思以及相對應的句式,佈局和節奏。每一篇,都像塊狀物那般結實。情感濃烈,但有控制。文字樸素,又帶著優雅。對人的描寫採用線性白描法,對事物的思考也是東方式的,圍繞著主脈一路探究、追述下去。作品是簡單裡有複雜;文字是平實中有華采。中國文學傳統深厚,而非落後。能繼承下來,真是要下些工夫的!」

特價2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江上的母親

野夫  著
南方家園  出版
2009/06/18 出版

《江上的母親》為一篇篇的靜文組成,但大抵分為「塵世」與「輓歌」兩大部分。作者野夫歷經六四天安門事件,人生更迭,卻也讓其筆觸更加動人心弦。野夫,土家人,重感情,硬漢子。九個字的概括,註定其人生艱辛且曲折。上篇「輓歌」談的是大歷史下的家族與友人之無奈與心酸,讀完會有一種很心痛的感覺,但野夫用筆卻是非常精準到不浮誇的筆調委委道出一個個死亡的故事;下篇「塵世」寫下與朋友淘心之交的種種以及時事暗喻的評論,不失為一條漢子。野夫人生拐點發生在了1989年。「六四」當夜,得悉北京血腥鎮壓的情況,血性的野夫聽從良心的召喚,當即寫下抗議和辭職報告。辭職報裡說:絕不做獨裁政府的鷹犬和劊子手。次日上午到局裡留下報告和警用配置,離開海南,千里單騎,向北漂泊。在當局大追捕中,為營救掩護舊日兄弟出海逃亡,他自己成為了追捕對象,也開始了逃亡。1990年落入圈套,脫下警服的人穿上了囚衣,以反革命洩密罪判處六年徒刑。1995年出獄。服刑期間,父親癌症去世;出獄之後,母親投江自殺。一個68歲的老人,在經歷了她坎坷備盡的生涯後,毅然地走向了深秋的長江。那時水冷如刀,朝陽似血,真難以想像我柔腸寸斷的老母,是怎樣一步幾回頭地走向那亙古奔流的大河的,她最後的回眸可曾老淚縱橫,可曾還在為她窮愁潦倒的兒女憂心如焚。她把她的神聖母愛撒滿那生生不息的浩蕩之水,這需要怎樣一種勇毅和慈悲啊。章貽和:我以為:作品達到什麼檔次,就要看作者心靈是個啥檔次了。因為心靈就在文字的後面!野夫的心靈就在文字的後面。社會禁錮,思想鉗制,要靠個人堅持!堅持了,你就可以免於庸常,免於沉沒。(《往事並不如煙》作者)余世存:在漢語的散文史上,在20世紀以來的中國,除了魯迅外,很少有人這樣集中地、執著地?說死亡。本書特色此書為中國當代漢語貢獻獎得主──野夫的經典之作。「六四」當夜,野夫得悉北京血腥鎮壓的情況,當即寫下抗議和辭職報告。辭職報告裡說:絕不做獨裁政府的鷹犬和劊子手。本書更邀請到,榮獲台灣2004年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非文學類)與2004年度開卷年度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往事並不如煙》作者章詒和,撰文推薦。章貽和在序文說:「如果說詩歌是面對天空的話,那麼散文就是面對大地了。野夫的作品正是由哭泣的大地孕育出來的。微風漾水,淡靄淒林,有著很豐富的人生意味。他的寫法,很傳統。我說的傳統是指他的胸襟,意緒,文思以及相對應的句式,佈局和節奏。每一篇,都像塊狀物那般結實。情感濃烈,但有控制。文字樸素,又帶著優雅。對人的描寫採用線性白描法,對事物的思考也是東方式的,圍繞著主脈一路探究、追述下去。作品是簡單裡有複雜;文字是平實中有華采。中國文學傳統深厚,而非落後。能繼承下來,真是要下些工夫的!」

7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