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失樓臺,月迷津渡 八角樓起造之前,鹽水港如月如霧的興業與情誼 百年前鹽水繁華港埠的傳奇 重現藝閣繞境、匠師細雕、商賈崢嶸的古鎮風華 「一府、二鹿、三艋岬、四月津 」,月津為鹽水別稱,十九世紀中葉,八掌溪河道無阻,貨運順暢,鹽水港曾是台灣第四大港埠,彼時的碼頭繁忙熱鬧,郊行林立,船隻一靠岸,倚蹲於港區各個角落的搬運工便吆喝而出,來回搬卸一箱箱的貨物及沉重的壓艙石。這些搬運工通常被稱為「羅漢腳」。他們是遊蕩在市鎮港邊的單身漢,四處打零工賺食,有時會群聚喝酒,打架鬧事,也有偷盜搶騙者,一般人家總提醒女兒,離羅漢腳遠一點,小心被騙去。 柳紀明也是一位羅漢腳,但他跟那些老愛抬槓喧擾的不一樣,清秀俊美,身材結實,不多話,不生事,識字懂禮節,草寮裡的工人叫他「愛睡覺的安靜人」。聽口音來自泉州,對絲綢布料很在行,這樣的人為什麼流浪港口做苦工呢?他幾無同鄉舊識,卻喜歡和附近西拉雅部落的青年在一起,尤其是笑容爽朗的古阿萊,兩人像兄弟,搭肩飲酒到天明,彷彿有說不完的話。 鹽水的糖商葉開鴻對阿明很好奇,主動邀他擔任開墾蔗田的幫手,還想幫他作媒,希望他能長久待下來,擺脫羅漢腳的身分,但是柳紀明心底始終懷著一個難言的祕密,日夜折磨著他,無家可回,無處可去。 本書特色 ◎每條老街應該都有無數動人的故事,終於有人把它寫出來。 ◎重現十九世紀台灣鹽水港熱絡繁華的市街風情。 ◎細膩刻畫百年前一段說不出口的同性情誼--泉州來的羅漢腳與西拉雅部落青年的相遇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