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完整記錄高雄古蹟廟宇的工藝之美。無論是吊筒、畫樑、石雕、龍柱之雕琢、主祀神佛像、神龕皆不遺漏,更手繪古蹟廟宇周遭的特色景點導覽地圖,帶領讀者看懂高雄古蹟廟宇之工藝之美,更賞玩最獨家的特色景點。如果每座古蹟和歷史建築都能讓大眾「看得懂」,就能蛻變成社區的藝術殿堂,不僅能活化文化資產,又能彰顯傳統工藝,創造雙贏。近年來高雄市積極發展文創「輕經濟」,象徵都市發展軌跡與城市古味的文化資產也不缺席,希望透過本書的出版,讓欣賞寺廟建築工藝之美成為全民通識教育,同時成為大眾深入認識港都文化資產的新熱點。想看古蹟,就從高雄開始吧!◎從【歷史沿革】從史籍文獻著手,看懂古蹟廟宇的建廟歷史以及重大事蹟記錄。◎【工藝之美】以近千張廟宇工藝之特寫照片,引領讀者由外而內,完整耙梳古蹟廟宇之建築格局與裝飾工藝,剖析不同時代的匠師所呈現的藝術風情。◎【信仰傳說】除介紹寺廟主祀神外,更根據田野調查與訪談,收錄不為人知的鄉野故事與傳說。◎【聚落人文】藉由古老行業(楠梓製作「媽祖鞋」的阿嬤)等,呈顯各地聚落人文特質。◎【特色景點導覽】將古蹟與歷史建築所在行政區內,指定為古蹟或登錄為歷史建築及具地方特色的景點併入介紹,並提供旅行地圖。◎【藝師臉譜】為禮讚藝師們,除藝師生平故事外,亦收錄藝師們精雕細琢的工藝精品。本書特色台灣第一本最完整記錄高雄古蹟廟宇工藝之美的圖解書。
第一本完整記錄廟會工藝與戲劇圖解書。無論是台灣獅、鑼鼓、神將衣袍、神轎等工藝,皮影戲、布袋戲、歌仔戲等廟會戲劇,或糖蔥、龍鬚糖等戲棚下美食。藝師們歷經數十載的堅持讓人動容,圖解繁複工序更讓人激賞讚嘆。還記得小時候,只要有「廟會」,就忍不住擠到廟口湊熱鬧嗎?還記得讓您雀躍不已的廟會有什麼嗎?神明遶境時領頭的台灣獅、鑼鼓陣,壓陣的八家將和神轎……廟埕熱鬧上演的歌仔戲、布袋戲,以及廟口一攤攤令人垂涎欲滴的龍鬚糖、畫糖、雞蛋糕……全讓人留連忘返啊!能想像是多少人不眠不休地堅持以手工製作,才能形成這些獨特的廟會文化工藝嗎?◎11種廟會工藝,30位藝師的百年堅持「獅頭旺」今年高齡96歲,仍堅持以傳統手工捏塑台灣獅頭。從泥塑、布胎、梭線到彩繪獅頭,手工製程繁複細緻。「?仁和」以手工製鼓聞名全世界,優人神鼓、朱宗慶打擊樂團都愛用。王錫坤製鼓從燙牛皮、製作鼓身、紮桶、繃鼓到踩鼓,所有工序皆靠雙手雙腳協力製成。還有林午製鑼、金官繡莊、啟豐銀帽、萬能錫舖等30位藝師堅持百年的動人故事,及讓人讚嘆的工藝工序全披露。◎廟口歌仔戲、布袋戲,皮影偶頭雕劇工序全覽第一苦旦廖瓊枝、亦宛然的李天祿等,堅持發揚傳統台灣戲劇文化,這些曾是廟會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也因他們的堅持而成為台灣文化的表徵。◎戲棚下的百年美食,糖蔥、龍鬚糖工序完全圖解這是一本台灣人都必須讀的書,無論是否熱愛廟會文化或傳統工藝,只要是台灣人,都會為這份堅持以手工製作台灣工藝的執著而感動。百年堅持的民族藝師與工藝【廟會工藝與藝師】獅吼震古今 獅頭旺 洪來旺‧洪文定銅鑼響震天 林午鐵工廠 林午‧林烈輝‧林烈鐘‧林烈旗鼓聲傳千里 ?仁和 王阿塗‧王錫坤神明巧治裝 神府 周國欽‧周至雲‧周讓廷神帽閃銀輝 啟豐銀帽 林森泰‧林啟豐‧林盟修‧林盟振千年錫工藝 萬能錫舖 陳賜‧陳滔‧陳萬能‧陳志揚神將扮威風 金官繡莊 陳金官‧陳本榮‧陳本川‧陳愛珠家將護神威 家將面師 陳金鑫‧陳威龍炸龍旺家戶 製龍藝師 羅平嚴神轎顯神蹟 木雕世家 李世長‧李世順‧李松林‧李秉圭薰香飄百里 昇香製香廠 張木桶‧林裕雄‧林尚銘‧林旻慶 【廟會戲劇與藝師】歌仔演故事 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 廖瓊枝客唱歡喜心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陳阿房‧陳慶松‧鄭美妹‧鄭榮興掌中舞乾坤 亦宛然掌中劇團 許金木‧李天祿‧陳錫煌‧李傳燦 偶頭雕刻師沈春福皮戲映光影 永興樂皮影劇團 張利‧張晚‧張歲‧張新國本書特色台灣第一本最完整記錄廟會工藝戲劇圖解書。
從金銀紙故事、燒金拜拜文化、民間版畫藝術 窺探金紙、銀紙、紙錢大不同 民俗專家的通鬼神之作、 解開供奉神鬼世界的金銀紙寶庫奧祕 燒金的信仰傳說與習俗探索 造紙與金銀紙製作的傳統手工藝圖解 金、銀、紙種類與不同用途介紹 金銀紙圖版的傳說故事與常民生活圖譜解說 金銀紙中的民間版畫藝術導覽 你可以當它是一本金銀紙圖鑑,也可以做為祭拜不同和鬼神時,燒金化銀的參考,可以做為瞭解民間生活,認識通俗信仰的入門磚,或者是研究台灣文化重要的工具書,更是開啟金銀紙寶庫的智慧之鑰??,這本書的周到與完整,可以讓每個人以最輕鬆地方式,閱覽自古至今的金銀紙世界;作者的追根究底精神,絕對可以幫助每一位有疑惑的朋友們,揭開所有信仰以及信仰之外的不解之迷?? 我總是認為,不管你對生活文化是否有興趣,更不論你是不是想來認識金銀紙,只要你還對生命充滿好奇,對人生充滿疑惑,你就不能錯過這本談生命,說哲理,釋文化,解迷思的好書!(摘自本書劉還月推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