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作檉系列 書系 ,共計12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一個人的哲學 九卷

史作檉  著
典藏  出版
2016/12/05 出版

活著,就是一種哲學。 認真活著且思考,就是個人的哲學實踐。 一個「人」的哲學, 也是一個「人的哲學」,一個人的哲學。 「人一看到一種哲學理論,總是喜歡說這是什麼主義、什麼派,受什麼影響而來……等他把這些話說完了,那麼哲學中就不再有和他有關的事物存在著了……只有不認真去活,也不認真去思考的人,才在那裏搬弄一些論說或影響的形式。任何一個認真地活著思考的人,都日夜忙碌著尋求屬於他自身的哲學去了。」──史作檉 從自我出發的哲學思考,史作檉圖文創作《九卷》新版。 設計特色: 書封以史作檉手繪畫作製作成海報形式,摺疊成書衣包裹內頁;內頁篇章畫作亦為史氏所繪,企以這樣的設計,讓讀者翻開書頁時,可從文字裡追尋學問的心得筆記間留有一方空隙,經由畫作裡的筆觸與線條色彩,各自開出不同的心間花朵。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一個「人」的哲學:九卷

史作檉  著
典藏  出版
2016/12/05 出版

活著,就是一種哲學。 認真活著且思考,就是個人的哲學實踐。 一個「人」的哲學, 也是一個「人的哲學」,一個人的哲學。 「人一看到一種哲學理論,總是喜歡說這是什麼主義、什麼派,受什麼影響而來……等他把這些話說完了,那麼哲學中就不再有和他有關的事物存在著了……只有不認真去活,也不認真去思考的人,才在那裏搬弄一些論說或影響的形式。任何一個認真地活著思考的人,都日夜忙碌著尋求屬於他自身的哲學去了。」──史作檉 從自我出發的哲學思考,史作檉圖文創作《九卷》新版。 設計特色: 書封以史作檉手繪畫作製作成海報形式,摺疊成書衣包裹內頁;內頁篇章畫作亦為史氏所繪,企以這樣的設計,讓讀者翻開書頁時,可從文字裡追尋學問的心得筆記間留有一方空隙,經由畫作裡的筆觸與線條色彩,各自開出不同的心間花朵。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史作檉講藝 藝術的終極關懷

史作檉  著
典藏  出版
2014/09/05 出版

人人都有一雙藝術家的眼睛。 「不論你曾崇仰何人何物,並以誰為師,最後你必須回到你自己本身。 藝術從未遠人,只是人遠離了他真正的自己。 在都市中,我們先失去了我們的眼睛,然後我們失去了一切。」-史作檉 本書為史作檉談論藝術美學文章集結,強調人人都有藝術家的眼睛,只在於人們失去了觀看的方式與純粹的初衷。 共分四大篇九章節,從藝術本質談起,援引賈克梅第、康丁斯基、蒙德里安、李德等藝術家創作,從繪畫、雕塑、音樂,旁述及顏氏篆書中的圖形特性,進臻至哲學美學、形上美學,淺明清晰,在一本書的閱讀時間裡就可在繁多的藝術理論中找到自己的「眼睛」與觀看角度。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史作檉講藝:藝術的終極關懷

史作檉  著
典藏  出版
2014/09/05 出版

人人都有一雙藝術家的眼睛。 「不論你曾崇仰何人何物,並以誰為師,最後你必須回到你自己本身。 藝術從未遠人,只是人遠離了他真正的自己。 在都市中,我們先失去了我們的眼睛,然後我們失去了一切。」-史作檉 本書為史作檉談論藝術美學文章集結,強調人人都有藝術家的眼睛,只在於人們失去了觀看的方式與純粹的初衷。 共分四大篇九章節,從藝術本質談起,援引賈克梅第、康丁斯基、蒙德里安、李德等藝術家創作,從繪畫、雕塑、音樂,旁述及顏氏篆書中的圖形特性,進臻至哲學美學、形上美學,淺明清晰,在一本書的閱讀時間裡就可在繁多的藝術理論中找到自己的「眼睛」與觀看角度。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史作檉的六十堂哲學課:中國哲學精神溯源(精裝收藏版)

史作檉  著
典藏  出版
2014/06/04 出版

釐清中國哲學基本觀念, 在文化與文明歷程間, 辨明哲學與現實立場之經典。 本書為《中國哲學精神溯源》一書之2014修訂新印收藏版,採穿線裱布精裝裝幀。內容有八大篇六十小節,首篇為基本觀念之釐清,深入淺出地釐清字詞與 思維之錯覺與迷失;接著,從文字前文化開始往下,推自文字後文明之各時代演變,細究中國哲學觀之天人地的「三劃」演化開展,綜觀春秋諸子各家並辨明。 在形上之辨證之外,最後亦說明了哲學在當世現實與理想間的位置。縱橫立論間,清晰洞見,難怪絕版多年,依舊有許多讀者們尋覓收羅,也因此成就這本《史作檉的六十堂哲學課:中國哲學精神溯源》2014精裝收藏版的重新出版。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史作檉的六十堂哲學課:中國哲學精神溯源

史作檉  著
典藏  出版
2014/06/04 出版

釐清中國哲學基本觀念, 在文化與文明歷程間, 辨明哲學與現實立場之經典。 本書為《中國哲學精神溯源》一書之2014修訂新印收藏版,採穿線裱布精裝裝幀。內容有八大篇六十小節,首篇為基本觀念之釐清,深入淺出地釐清字詞與 思維之錯覺與迷失;接著,從文字前文化開始往下,推自文字後文明之各時代演變,細究中國哲學觀之天人地的「三劃」演化開展,綜觀春秋諸子各家並辨明。 在形上之辨證之外,最後亦說明了哲學在當世現實與理想間的位置。縱橫立論間,清晰洞見,難怪絕版多年,依舊有許多讀者們尋覓收羅,也因此成就這本《史作檉的六十堂哲學課:中國哲學精神溯源》2014精裝收藏版的重新出版。

7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讀老子:筆記62則

史作檉  著
典藏  出版
2014/04/10 出版

史作檉80後讀老子, 重遇真自然之初始。   「……如果人無法在自身中達成此一老子式之哲學進程,就很難切實而有效地,進入老子之真自然或真自然哲學的世界,而成為望文生義、模稜兩可之神秘主義者,在文字式之欣賞中各取所需,就一如兩千年來中國人對老子之所為了。」──史作檉 本書為史作檉讀老子《道德經》筆記62則,不走文學、不言道、更不談宗教;從人身起,找到老子哲學中被遺漏未談的「自然、嬰兒、樸、無名」四大概念,探詢老子所言,由「逝」、「遠」而「反」的歸返自然歷程,也拋展開中國哲學形而上高度。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讀老子 : 筆記62則

史作檉  著
典藏  出版
2014/04/10 出版

史作檉80後讀老子, 重遇真自然之初始。   「……如果人無法在自身中達成此一老子式之哲學進程,就很難切實而有效地,進入老子之真自然或真自然哲學的世界,而成為望文生義、模稜兩可之神秘主義者,在文字式之欣賞中各取所需,就一如兩千年來中國人對老子之所為了。」──史作檉 本書為史作檉讀老子《道德經》筆記62則,不走文學、不言道、更不談宗教;從人身起,找到老子哲學中被遺漏未談的「自然、嬰兒、樸、無名」四大概念,探詢老子所言,由「逝」、「遠」而「反」的歸返自然歷程,也拋展開中國哲學形而上高度。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純粹詩境:自然之中,美學之外

史作檉  著
典藏  出版
2012/12/03 出版

回歸究竟之作,不只是美學。原點,是詩、是大自然。這是史作檉70歲後提筆撰寫的新作。史氏重新審視「自然之境」,以往尋徑所見猶為小自由,尤其是有文字後之城市文明,讓原始的詩歌樂舞有了侷限和格式,若要尋求大自然中的大自由,唯在直抒己見無困格式的「真詩」當中。  不變的是,他視為終極的大自然宇宙觀,但本書直接從「詩」破題,再帶回傳統哲學美學作闡述與對照,在「脫生死」的議題中,突破先前史氏論述之哲學觀,真實之理,如同詩歌一般自然流瀉而出,毋需多言。本書特色※ 史作檉70之後「脫生死」之自由之境創作。※ 在史氏既往的哲學美學之外,另覓得一處極致形而上之美學究竟。  ※ 建築師李祖原特撰文描述本書旨要“自然與美學的宗教”之初發源起。※ 封面採單色黑字+不同白色加工設計的雅緻靜潔,以最少的干擾,讓讀者直接進入並感受「純粹詩境」,各隨己心。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純粹詩境:自然之中,美學之外

史作檉  著
典藏  出版
2012/12/03 出版

回歸究竟之作,不只是美學。原點,是詩、是大自然。這是史作檉70歲後提筆撰寫的新作。史氏重新審視「自然之境」,以往尋徑所見猶為小自由,尤其是有文字後之城市文明,讓原始的詩歌樂舞有了侷限和格式,若要尋求大自然中的大自由,唯在直抒己見無困格式的「真詩」當中。  不變的是,他視為終極的大自然宇宙觀,但本書直接從「詩」破題,再帶回傳統哲學美學作闡述與對照,在「脫生死」的議題中,突破先前史氏論述之哲學觀,真實之理,如同詩歌一般自然流瀉而出,毋需多言。本書特色※ 史作檉70之後「脫生死」之自由之境創作。※ 在史氏既往的哲學美學之外,另覓得一處極致形而上之美學究竟。  ※ 建築師李祖原特撰文描述本書旨要“自然與美學的宗教”之初發源起。※ 封面採單色黑字+不同白色加工設計的雅緻靜潔,以最少的干擾,讓讀者直接進入並感受「純粹詩境」,各隨己心。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看見真實心靈的杜布菲

史作檉  著
典藏  出版
2011/02/01 出版

一個古怪特別的藝術家一場文明與生命的精彩論述描寫真實,是藝術家最重要的工作。對40歲才開始創作的杜布菲來說,藝術的意義和本質遠逸於歷史之外,非關評論與價值,只聚焦自然與生命。如果我們只能在文明及其形式之內看事物,那就不需要班門弄斧來探討杜布菲的藝術及其價值了;哲學思想家史作檉開門見山的,直指杜布菲超越形式與文明,看見並徹底喚醒了具原創性、全自由心靈之真實。二十世紀的法國藝術家杜布菲和其他藝術家最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具有一種對於「生命」與「自然」徹底感觸的能力;有了這份能力,他才能和整個文明、歷史,甚至是一切規範性之社會對抗。我們不能拿美術史的眼光看杜布菲,甚至不能以一般的藝術眼光來看他,他真正完成的,嚴格來說,並不是一種藝術品,而是藝術生命本身。從「土地」系列、「鳴路波」系列、「記憶舞台」系列到生命力原創表達系列,史作檉娓娓將杜布菲的藝術創作脈絡、美學表現與哲學觀點反覆思索檢驗;他在深度觀察了杜布菲創作生涯中的階段與轉折之後認為,「杜布菲創造了一場美學的、寧靜的革命。」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水墨十講:哲學觀畫

史作檉  著
典藏  出版
2008/12/01 出版
7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