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有溫度的水彩創作論述專書 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又推出「名家創作的赤裸告白- 水彩解密五」,這的確是難能可貴的創舉,在這幾年的期間,每年都推出一本創作的專書,推展水彩藝術創作的經驗分享,對於推展台灣水彩藝術的發展,普及水彩創作的風氣有很大的貢獻與助益。 水彩的水性特質一直是水彩魅力的關鍵所在,其特色就是大家所稱謂的「水彩本體語言」。「水」是畫家用來掌握畫面、控制色彩明暗的媒介,它成就了水彩的特色,但也是創作時畫面掌控的干擾因素,這也讓水彩工作者或學習者對它即愛又恨!水的流動性可能伴有「自我成形」的可能性,如美國水彩畫家Nita Engle 的專書: How to Make a Watercolor Paint Itself 所陳述的概念,如何結合自發性和控制性來繪製絢麗逼真的水彩作品。作畫的時候,筆端適時的「提點」很重要,是「水到渠成」或「四處氾濫」?這由畫者之經驗與功力而定。除了自我摸索之外,廣泛的閱讀並吸取他人的經驗是很有效的學習方式。 今年邀請了十一位優秀畫家群共同呈現其最優秀的作品,分別是林玉葉、朱榮培、連明仁、陳新倫、蔡秋蘭、李盈慧、周運順、游文志、林煥嘉、黃俊傑、綦宗涵,他們各具特色的精彩內容必然再度引起轟動。 「水彩解密」除了提供畫冊式欣賞性推廣之外,還有包含各位藝術家不同的知識背景、創作理念的呈現,亦包含技法解析、表現形式和處理工具性質問題的分享,這對一個創作者或學習者來講,是很重要而全面性的水彩創作秘笈資訊提供。
這是一本有溫度的水彩創作論述專書 近年來我們認知都認知到,網路的傳播實力很強,但是這些資訊往往的良莠不齊,資訊又雜又多,新的資訊覆蓋速度往往讓許多訊息一閃即過,因此把宣揚藝術的成效完全寄望於現代網路,而忽略傳統的紙本印刷功能,也是一大遺憾。 2015 年台北的秋天,位在和平東路上的郭木生文教基金會主辦了一場水彩聯展,邀集代表台灣水彩當代的15 個畫家展出,同時出版一本專輯「水彩解密畫家創作的赤裸告白」,搭配展覽的高人氣,一時之間洛陽紙貴,銷售一空,而這樣的高水平的聯覽難免會有遺珠之憾。尤其在國際上水彩實力堅強的台灣,邀請優秀的水彩畫家十餘人共同舉辦一場聯展,必然會是大家引頸期待的水彩界盛事,我想行有餘力能為這群夥伴來服務,也是件很快樂的事。2015 年底我建議亞太水彩協會組成一個六人籌備小組,以系列的方式集籌辦當代優秀水彩畫家研究展,和出版專書,每年都以新的面貌新的成員來辦理,成員必須是個展和重要聯展資歷非常豐富完整,並且每一位畫家都要毫無保留的來分享個人創作的心得,共同來出版這本書,讓觀賞者都能明確的理解每一位畫家的特色。 我們以師大黃進龍教授擔任召集人兼發行人,謝明錩老師擔任藝術總監,仍由我擔任總編輯,加上程振文,吳冠德,林毓修的陣容,自2016 年以來已經讓這個例行的水彩研究展成為台灣水彩畫界的盛事,每每在開幕式和簽書會時的人潮又將是絡繹不絕。 今年我們邀請十四位優秀畫家群共同呈現最優秀的作品,分別是陳樹業、郭宗正、劉淑美、錢瓊珠、林麗敏、鄭萬福、林仁山、張宏彬、鄭吉村、陳柏安、許宥閒、林維新、王永龍、賴永霖,他們各具特色的精彩內容必然再度引起轟動。 一位畫界的朋友問我?台灣的水彩畫家不太多,會有繼續出版的可能嗎?我相信是肯定的,因為水彩畫界的生力軍將會源源不絕,我們建構的平台會讓優秀的水彩畫家站上去,讓全台灣看得到,也讓世界看的到,所以我要說: 優秀的水彩畫家們請出列!
以問答對話型式的書,淺顯易懂,讓喜歡水彩的民眾能深入理解水彩創作的許多理念,所以我請學生匯整出七十幾個問題,有些是個人疑問,有些是上課同學提問,我逐一在書中回答,內容在經過分類後成為七個章節,從理念說起,認識水彩也認識這個水彩畫家。 原本藝術就是個人主觀意念的呈現,多元的解讀和經驗呈現正是藝術廣大包容性最可貴的地方,我的解說在於倡導個人的心得和理念,沒有打壓別人,或是要爭誰說的有理說的對,因為這些都沒意義,重要的是讓大家都能看得下去,讀者可以自己篩選自己的認同。 水彩藝術家 洪東標——七章關於水彩藝術的見解: 1.關於藝術理念 2.畫家的生活成長 3.表現形式與特色 4.工具與色彩 5.創作技法 6.教育與推廣 7.期望與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