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文學館 書系 ,共計7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遠方的歌詩:十二場台灣當代詩、散文與兒童文學的心靈饗宴

郭楓等  著
印刻  出版
2008/10/01 出版

台灣文學的探照燈──帶領您感受台灣文學多元面貌的豐富之旅!國立台灣文學館主辦 第六季 週末文學對談 第六季邀請到24位學者與作家:郭楓‧岩上‧柯慶明‧席慕蓉‧賴芳伶‧陳黎‧張瑞芬‧林文義‧白靈‧?弦‧唐捐‧簡媜‧黃秋芳‧林文寶‧施俊州‧夏曼‧藍波安‧李南衡‧李敏勇‧馬景賢‧林良‧翁文嫻‧羅智成‧蔣為文‧張春凰長期默默耕耘的岩上為什麼自認是文壇邊緣人,卻又能在孤吟當中自得其樂?席慕蓉如何以畫家的眼光,由花花草草裡看到生命,超越「風花雪月」的境界?不怎麼出國的陳黎,怎麼破除語言的隔閡,讓形、音、義同時在詩中呈現?寫起散文得心應手的林文義開始寫小說,是出自怎樣的機緣和自我期許?以及,要怎樣才能像?弦所說的「過」一首詩,求得個人理性與感性的完美平衡?簡媜如何透過寫作,在作品中實踐,開展、呈現個人對生命的叩問和尋覓??秋芳怎麼在兒童文學的「教育性」之中更發掘出「遊戲性」,強調孩子閱讀就是要快樂?回到部落之後的夏曼?藍波安,如何在勞動中得到豐富的創作泉源?此外,李敏勇怎麼以詩反映現實、見證歷史,在作品中同時追求藝術和倫理的價值?為什麼馬景賢說兒童文學要有益還要有趣,林良如何在下筆時就為兒童讀者考慮?羅智成怎樣活用富饒多樣的知識,完成抽象探索的更大企圖心?張春凰如何以真正的生活口語表達,從日常作息之中一點一滴累積,寫出台語文創作新頁?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土地的繫念:十場台灣藝文風潮的心靈饗宴

張騰蛟等  著
印刻  出版
2008/10/01 出版

台灣文學的探照燈──帶領您感受台灣文學多元面貌的豐富之旅!國立台灣文學館主辦 第七季 週末文學對談 第七季邀請到20位學者與作家:王璞‧張騰蛟‧徐錦成‧幾米‧尉天驄‧李瑞騰‧張曉風‧亮軒‧林黛嫚、宇文正‧霍斯陸曼‧伐伐‧浦忠成‧鄭文堂‧王亞維‧鍾鐵民‧林生祥‧傅博‧林佛兒‧方耀乾‧林央敏王璞不眠不休製作的「作家錄影傳記」是什麼,怎能讓他一做就是十年?幾米如何走過生命的低潮,轉化為繪本創作的無盡活力?尉天驄如何藉辦雜誌集結同好,而且依然要鼓勵年輕人勇於辦刊物?另外,張曉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女性空間,甚至造就「女性文學」?林黛嫚如何為「小說族」抱不平,又怎麼面對文學出版的變遷?霍斯陸曼‧伐伐的文學創作,肩負著什麼樣的沉重歷史使命?由拍攝反對運動啟蒙的鄭文堂,對於新世紀的台灣紀錄片有什麼看法?還有,鍾鐵民堅持的客家母語文學,如何在林生祥的客家音樂創作中實踐?林佛兒辦推理雜誌有什麼困難,傅博如何大力引進日本推理小說?林央敏怎樣在從事台語文運動的同時也創作不輟,尋求台語的美學?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想像的壯遊:十場台灣當代小說的心靈饗宴(2)

劉亮雅等  著
印刻  出版
2007/12/26 出版

台灣文學的探照燈──帶領您感受台灣文學多元面貌的豐富之旅!國立台灣文學館主辦 第四季 週末文學對談 籌備三年,終於完整呈現出版!第四季邀請到20位學者與作家:劉亮雅‧舞鶴‧孫大川‧巴代‧彭小妍‧陳燁‧焦桐‧林宜澐‧廖炳惠‧施叔青‧江寶釵‧陳若曦‧紀俊龍‧李喬‧陳恆嘉‧陳明仁‧王鈺婷‧張惠菁‧莊宜文‧楊照。舞鶴在淡水十年是在練什麼功夫,為什麼復出之後力道更強?巴代的將軍夢,受到什麼召喚讓他回歸族群使命,定下長篇宏願?是怎樣的身世背景,讓陳燁的小說一寫就像河水滔滔好似不會乾枯?林宜澐輕淡的戲謔、嘲諷手法,為什麼焦桐要說這是一種暴力美學?施叔青遠在美國的書房中寫「台灣三部曲」,會有怎樣的精彩景致?好問好疑的陳若曦,如何把真實故事轉化成小說材料?李喬的小說藝術、文學理論甚至文化觀怎麼實踐「抗爭」?愛唱歌的陳明仁,怎樣把台語歌的詩情意境帶入小說情節?樂當不專職作家的張惠菁,為何把自己比喻成像個「臥底」?楊照為什麼要放棄詩改寫小說,寫到過癮似乎都不在乎讀者了?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漫遊的星空:八場台灣當代散文與詩的心靈饗宴

張德本等  著
印刻  出版
2007/12/26 出版

台灣文學的探照燈──帶領您感受台灣文學多元面貌的豐富之旅!國立台灣文學館主辦 第五季 週末文學對談 籌備三年,終於完整呈現出版!第五季邀請到16位學者與作家:張德本‧錦連‧王國安‧李魁賢‧鍾怡雯‧陳大為‧廖玉蕙‧劉靜娟‧向陽‧蕭蕭‧王家誠‧趙雲‧錢鴻鈞‧張良澤‧季季‧隱地。錦連的詩以日本的徘句和短歌啟蒙,卻在轉換成用中文創作時遭遇困難,張德本卻直指他是台灣最早的超現實主義作品!李魁賢會如何回應王國安要區辨台灣意識/台灣意識形態的?又是什麼因緣讓他在印度受到高度重視,甚至推薦他角逐諾貝爾獎?同樣是出身馬來西亞的華人,鍾怡雯和陳大為的雨林經驗為什麼截然不同,和鬼魅有什麼牽扯?廖玉蕙和劉靜娟都是能夠隨手由生活中找題材的快樂寫作者,她們的寫作之路有什麼值得玩味的心得?向陽從手抄《離騷》硬背強記到研究、創作台語詩,他如何回應蕭蕭所提出的邊緣/中心對應概念?王家誠和趙雲怎樣以各自擅長的繪畫和寫作,擦出藝術與文學的火花?錢鴻鈞做了什麼事,要讓張良澤說他是「黑卒仔吃過河」?季季怎麼不去參加聯考就直接當起職業作家?還有什麼是文壇常青樹隱地所不知道的?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徬徨的戰鬥:十場台灣當代小說的心靈饗宴

許素蘭等  著
印刻  出版
2007/12/26 出版

台灣文學的探照燈──帶領您感受台灣文學多元面貌的豐富之旅!國立台灣文學館主辦 第三季 週末文學對談 籌備三年,終於完整呈現出版!第二季邀請到20位學者與作家:許素蘭.鄭清文.張瑞芬.鍾文音.簡義明.王家祥.呂正惠.黃凡.朱嘉雯.駱以軍.楊佳嫻.成英姝.李瑞騰.黃春明.曾秀萍.白先勇.魏貽君.藍博洲.張健.段彩華。鄭清文小說裡的「物」,是如何埋藏細節與感情,而讓小說有重量?為什麼鍾文音說,愛情是充滿潰爛和千瘡百孔的傷,是很疼痛的事?最終,「魔神仔」的出現,解開了王家祥的《小矮人之謎》?原來,黃凡的〈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是因胡亂發下豪語的遊戲之作?駱以軍為什麼最想要重建的是,自外於人類全體存在的一天?而成英姝是在寫小說時才發現,其實自己不懂愛?在黃春明眼中,插秧,就像綠色的三炷香,是對天地的敬拜!溫厚的白先勇,其小說中的暴力美學從何而來?探訪歷史人物與時代的對應關係,藍博洲怎麼開始他的創作生涯?段彩華從京戲裡學得,對好人要好,對壞人一定要比壞人還要壞?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猶疑的座標:十場台灣當代文學的心靈饗宴(2)

鄧相揚等  著
印刻  出版
2007/12/26 出版

猶疑的座標 十場台灣當代文學的心靈饗宴2: 國立台灣文學館‧第二季週末文學對談

9 特價29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風格的光譜:十場台灣當代文學的心靈饗宴

印刻  出版
2006/08/30 出版

理念與感性的熱烈交鋒──帶領您感受台灣文學多元面貌的豐富之旅! 國家台灣文學館主辦 第一季 週末文學對談 籌備三年,終於完整呈現出版!   第一季首先邀請到20位學者與作家:呂興昌、曾貴海、楊翠、利格拉樂 阿烏、陳昌明、吳晟、吳達芸、李昂、施懿琳、汪其楣、彭瑞金、吳錦發、應鳳凰、柏楊、邱貴芬、朱天心、游勝冠、廖鴻基、林瑞明、宋澤萊。   「綠色教父」曾貴海怎樣發現客家語言中原本就存在的詩意與音樂性? 利格拉樂.阿女烏從原住民母親、祖母身上學到什麼「成為真正女性的條件」?前輩作家吳晟究竟是將土地寫入詩文中,抑或是將詩文寫入土地?   另外,李昂為何將台共風雲人物謝雪紅描寫成充滿熾熱欲望與生命力的「美女」?汪其楣如何跨越人生與戲劇的舞台,孳育南北雙城觀點?吳錦發如何延展他多面向的文學觸角,關注環境永續與人權?他又如何穿越布滿謊言的政治圈,回歸童話與部落神話的世界?   還有:人權鬥士耆宿柏楊不能不在監獄裡繼續書寫的理由?朱天心為何執意於台北.城市間進行漫遊與觀察?海洋教給廖鴻基怎樣的生命真諦與寫作激情?宋澤萊筆下的血色蝙蝠又如何飛越廢墟台灣、魔幻現實,隱入充滿神祕禪思的浩瀚宇宙?   都將在本書中一一呈現。   「週末文學對談」現在已經是國家台灣文學館頗具口碑的推廣教育活動,也是文學讀者和鮮少公開活動的作家們藉以交流的最具規模平台。二○○三年,為慶祝文學館開館,在陳萬益教授的策劃與前館長林瑞明教授配合推動下,邀請「專家學者」與「作家」互相搭配進行深度對談──由前者引言、設問,並對作品進行解讀、印證,透過後者的回應與自我陳述,為讀者開啟通向作家創作生活和社會關懷的奧秘幽徑。在講題規畫上,文學館亦期望兼顧每一文類與題材領域,呈現台灣文學的多元面貌,並期許在南台灣燃起台灣文學的生命力,穿越季節與歲月,也穿越時代的嚴酷限制和考驗。

9 特價23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