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食系 書系 ,共計3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懶人農法第1次全圖解【10週年暢銷經典版】:與自然共生的樸門設計,教你種出無毒蔬果,打造迷你菜園、綠能農舍

設樂清和  著
果力文化  出版
2023/04/10 出版

在都市,也能輕鬆設計出適合自己的菜園! 愛好園藝,把自家與社區變成四季採收的食物森林! 退休後,想體驗健康自足的田圃之樂! ——輕鬆施作,聰明管理—— 知名「日本樸門設計中心」暢銷圖解經典 為嚮往美好永續生活的你而寫的 簡明栽培指南 *懶人農法全圖解 近百幅精彩圖解,輕鬆吸收有機菜園的栽培與設計心法 *3大原則、10 個關鍵字、21 種構想  立即掌握樸門「適切設計、因地制宜」的全方位設計精華 *從30 公分迷你菜園、1坪地到田園農舍 不同尺度都可輕鬆施作、聰明管理,省時又省力 *7 種融合生活風格的特色菜園 結合自然、園藝之美,可自行組合充滿樂趣的自耕生活 自然、健康、對環境友善的飲食與生活,是每個人都嚮往的理想生活方式——重要的是,你其實不需要花大錢購買,你可以為自己和家人親手打造! 本書是知名的「日本樸門永續設計中心」(PCCJ)集結二十年以上的實戰與授課經驗,為讀者的美好嚮往與真實需求量身打造!書中強調「與自然共生」的樸門農法,規劃出全方位的實用生活提案,融入植物、動物、自然堆肥、雨水回收、能源循環、空間設計等要素。不論你在自家陽台庭園、社區菜園、鄉間田圃,都能輕鬆打造各種不同尺度的「家庭菜園」和永續循環的「綠能農舍」! 本書的3 項原則、10 個關鍵字、21 種構想,教你輕鬆打造有機菜園: 本書以「循環式的有機栽培」為基本,教你打造友善生態的家庭菜園。不需使用農藥化肥,運用共生栽培、生物資源就可驅逐害蟲、聰明管理;讓雞鴨兔蚯蚓當你的生活好幫手,處理廚餘、改善土壤;製作堆肥、收集雨水,節能永續不是夢;一年四季都可享受栽種樂趣、田園景緻,美味蔬果「餐桌新鮮直送〇距離」! 書中收錄了近百幅的精彩圖解,為你詳細示範: ● 7 種特色菜園的設計祕訣 ● 3 項原則,10個關鍵字,21種構想 ● 4 季作物的共生栽培表 ● 4 次元集約菜園的美味大挑戰 ● 4 種製作堆肥的妙方 ● 1 坪水田,就能採收稻米 ● 打造一畝田的微氣候 ● 雞鴨兔幫你耕田、除草、肥土 ● 自家育苗的採種私房筆記 ● 野生植物的魔法 ● 郊區住宅大改造 ● 從〇打造樂活農舍 融合自己喜歡的生活風格,打造 7 種特色菜園: ● 廚房外,最適合用石塊、木樁、泥土搭建直徑2m深1m的「螺旋菜園」,安排多種適合共生栽培的香料作物,讓你天天都有新鮮的香料入菜! ● 長x寬 90cm「正方型菜園」是節省空間的超級幫手!可劃分為9個區塊、種植多種蔬菜,從此你家餐桌的生菜沙拉,新鮮直送零距離。 ● 居家附近若有3平方公尺的空地,快來試試「鑰匙孔型菜園」。它依據手臂的長度設計,站在菜園中心,無論從哪個角度都可伸手施耕,非常容易照料。 ● 從你家通往菜園、或和鄰居共用的路旁,用竹片編織「籬笆菜園」種植多年生的莓果、朝鮮薊、蘆筍,邀請鄰居欣賞田園景致,共享生氣盎然的美味小徑。 ● 高 80cm「塔型菜園」是根莖類蔬果的樂園!利用回收木箱、麻袋、不織布,不花一分錢就可搭建,最適合蘿蔔、馬鈴薯的生長,也可以用十字劃分圓型,種植4種家人愛吃的蔬菜。 ● 住在都市公寓、集合住宅的你,最適合「陽台菜園」。以階梯狀、立體陳列多個長形的花槽、垂吊小盆香草作物,注意日照、風向和能量的循環,就可以在最小的空間,得到最大的收穫。 ● 「綠色簾幕」適合可攀爬的藤蔓類植物,如牽牛花、絲瓜、苦瓜、四季豆,可遮陽、降溫又可食用,也可搭建露天涼棚種植葡萄、奇異果,成為你家戶外交誼的小客廳。邀請鄰居一起DIY「社區菜園」吧!大家交換自種的蔬果,豐富餐桌又促進感情。 【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小字典 樸門永續設計源自澳洲,1978年由比爾.莫利森(Bill Mollison)等人提出,數十年來,已在世界各地獲得重大進展。樸門永續設計主張「將世界轉化為食物森林」;它以農為本,又蘊涵豐富的生活形態;它是一種思想,試圖改變既有生活形態;它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它教導我們如何減少對石化燃料的依賴,充份利用太陽能、水資源,以友善循環的方式耕作、畜牧、養殖,形成循環型的社會,讓我們能永續的在地球上生活下去。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巷仔口的農藝復興!:社區協力農業,開創以農為本的美好生活

果力文化  出版
2015/07/09 出版

社區協力農業 建立小而美、在地的食物夥伴關係 解決食安問題,打造健康的食物生態系 讓我們每日的餐桌 更美味也更永續!   【本書特色】 ★第一本全面涵蓋台灣、香港中國案例的飲食新生活革命之書 ★提供讀者取得安全食物的行動指南 ★建立在地的食物夥伴關係,7種具體實踐方式   【本書簡介】 面對工業化食物生產模式所造成的環境破壞與食安危機,以及基改風險、氣候變遷、國際糧價上漲等日益嚴峻的挑戰,我們的一餐一食充滿了不確定的風險!面對危機,我們可以主動出擊,以行動守護餐桌,打造健康永續的食物生態系! ●社區協力農業,合作找幸福 社區協力農業(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是一股世界性的風潮,鼓勵食物的生產者、消費者攜手建立「在地的食物夥伴關係」,兩方共享豐收、共擔風險、相互提攜,其基本精神,就在於「合作找幸福」: ──在食物的生產端(agriculture):鼓勵農人採取友善土地的耕作,食物的生產和獲取體現了更多人與自然萬物和諧共生的關係; ──在食物的消費端(community):人們透過社區配菜、共同採購、認養契作等固定支持(support)方式,協助農人更有計畫地生產、降低進入市場的風險;也可積極參與協助農事,進一步認識農耕的生態與生產過程。 社區協力農業,透過產銷間的正向支持與循環,建立城鄉之間、產銷關係的友善連結,鼓勵更多友善小農、家庭農場、地方生產組合、歸農青年們為我們生產健康食物、照顧土地,進一步維繫了農業、農村、城鄉的活絡生機! 以宜蘭穀東俱樂部賴青松為例,「農伕青松」在地耕耘十年有成,進而引介年輕新農入鄉,倡議「半農興村」、舉辦「農藝復興研究所」,創造以「農」為中心的活潑生活樣貌。 不僅在台灣,包括香港與中國,近年也紛紛出現一波又一波新的支農、返農、援農風潮,開創出許多社區協力農業的積極模式,人們合作找幸福、連結產地與餐桌,積極打造「身土不二」「以農為本」「農藝復興」的支持系統。 ●餐桌上的革命:安心食物的行動指南,7種具體實踐方式 本書指出,社區協力農業發揮「提攜」的精神,從「社群」這樣的小單位展開改變,用食物重新連結生產端與消費端、連結人與土地的感情;只要捲起袖子、親近農田、好好務農、好好吃飯,我們每天的飲食選擇,就可以深刻地改變生活、生存、生態與生命;消費者也能以「共同購買」集結有共識的消費力,支持小農生產體系、建構自給自足的微型經濟,成就共好的社會。 本書分析兩岸三地社區協力農業的趨勢,涵蓋「生產型」、「體驗學習&食農教育型」、「共同購買型」、「農會/產銷合作型」、「社群支持型」、「原民部落型」、「市集&生產聚落型」7 種具體實踐方式,介紹背後的動人故事與實用的行動指南。讓我們一餐一食的選擇,可以更健康、更美味也更永續! 這是一場從餐桌、社區、巷仔口發起的美好革命,你我都可以參與其中!   愛的料理,農的力量,讓我們用吃改變世界!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小農復耕:好食材、好生態、好市集、好旅行

果力文化  出版
2014/05/08 出版

食安問題連環爆! 尋找安心食物,蔚為全民運動! 32%糧食自給率,卻有98%黃豆小麥玉米依賴進口 數萬公頃農地流失、產銷失衡、氣候變遷..... 台灣的食安、農業和小農,亟需你我的守護 小農復耕,遍地花開! 五個台灣小農組合,以具體行動回應—— 台灣食安與糧食危機、生態破壞、精耕傳統的式微 邀你一起看見台灣新農村 守護我們碗中的未來! 台灣以「小農」為基礎的農業發展模式,有著島嶼深耕細作、底藴深厚的農耕傳統與技術。 數個世代以來,維繫著台灣美好的田園地景與農村生活,也是穩定社會的中堅力量。 然而,台灣的農業和農村,近年面臨嚴峻的內部、外部挑戰——食安危機、糧食自給率偏低、農地流失與零細化、農家所得偏低、從農人口流失、氣候變遷與環境資源耗竭、國際自由貿易競爭對在地農業的衝...... 「小農復耕」以積極行動、面對挑戰,守護台灣糧食安全、生態環境以及小農精耕的傳統! ■青梅、小米、豆禾、芝麻和我們的餐桌 台灣農村陣線、浩然基金會合作之「小農復耕」計畫,透過輔導陪伴、經濟支持方式,鼓勵農友適地適種、發展在地農法和農產加工。從農出發,連結綠色消費、建立城鄉共好的未來,為我們帶來好食材、好生態、好市集、好旅行。 台東歷坵、高雄勤和、雲林水林、雲林北港、高雄美濃,這五個小農復耕點,包括了河口、平原、丘陵、高山等各有特色的農業地景,五個志同道合的農友團隊,從實驗田開始,一步步邁向農業的新航道,為我們種出了安心的好食材、自然的好生態: ●部落三代農:歷坵部落的金黃小米傳奇 ●媽媽農:桃源勤和部落的青梅好食 ●返鄉歸農:雲林稻米米食的農藝復興 ●型男新農:雲林雜糧豆類的本土復育 ●半農半X:美濃傳統的芝麻產業鍊 ■小農復耕:好食材、好生態、好市集、好旅行 這群友善小農,不用農藥化肥和除草劑,找回傳統的農具和田間知識,如轤輪、水鴨母、枝長竿、人工除草小蜜蜂、鴨間稻、草木灰、黑螞蟻⋯⋯加上新進的有 機耕作方式,發展出適切環境的友善農法。充滿生機的田間生態,就是這片土地對農人最好的回報! 青年朋友也組成「援農團」,捲子袖子褲腳、下鄉幫農,支持小農「讓台灣農業有生機」的共同夢想。 本書透過小農復耕、農友心路歷程的記錄,呈現小農組織合作、友善耕作的田間故事,以及農產加工、共同產銷、農夫市集的努力。邀請你一起踏訪土地──青梅、小米、豆禾、芝麻,品嘗農家當令私房菜!高山、丘陵、溪河、平原,走一趟在地特色小旅行! 有人為生活勞動,生產美味食物 有人為土地生機,守護農村價值 有人為衷心感激,深深彎腰道謝 來和小農手牽手 一起守護我們碗中的未來 【本書BV】連結:www.youtube.com/watch?v=sMvQaX-bHGE 【暖心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李根政 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 黃淑德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 徐世榮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 郭華仁 台灣大學農藝系教授 郭志榮 漂浪島嶼部落客Munch 黃國昌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番紅花 知名作家2 蔡培慧 世新大學助理教授、台灣農村陣線 賴青松 穀東俱樂部農伕 蘭 萱 知名媒體人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