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人旅途中的愛傷與自療, 一部真摯絕美的同志成長懺情書── 「因為,我們想愛,我們就別無選擇。」 ◎ 張曼娟、李桐豪藏愛作序,專文導讀開箱全見。 ◎ 人氣畫家川貝母跨刀繪圖,首刷海報限量收藏。 ◎ 新版獨家番外篇,直擊二十年後書中人物近況更新。 ◎ 激起無數同志共鳴,召喚甜美與苦味並行的情愛心事:青春曖昧的異男撩撥、成年後隱密潛行的無數次遇見、錯愛和失去;真實記錄身為同志的想望與心傷──「我們都有想要追求愛情的欲望,但又在相信自己的時候不夠勇敢。我們都願意用心去發現愛的甜美,卻忽略了每一份甜美都必須付出代價。」 / 我期待,總有一天,我也可以在陽光升起的剎那,無私面對浩瀚往事, 放聲吶喊:你好嗎?我很好。你好嗎?我很好。你好嗎?我很好…… 直到聲嘶力竭。 直到淚流滿面。 直到,這世界上,還有更好的人,可以在別的地方,遇見你。 ──孫梓評 桂和啟程到了日本,為了理清泛潮的思緒。 他穿梭巷弄、沿著鴨川夜行,走訪書店、咖啡館,在寺廟與祭典中旋身。 那些將明而未明的記憶也跟著攤展開來…… 少時苦戀異男,越過那條節制曖昧線,親密的反面即是崩毀; 之後的人,林林總總與他擦身,在愛與非愛的隙縫中來回穿梭, 阿默身上的菸草味、倪笙房裡的古典樂、阿崇的深邃欲念、澤康的單向傾慕、荻原的貼心陪伴; 無論是友情或欲望宣洩,都彷彿泡沫似的幻影。 直到他遇見夏生,遇見一場真實戀愛, 誰知抓得太緊卻斷裂得更快,愛情孱弱地連同他的自信一併垂萎, 那人走不出他心底,於是他只好踏向出走的路頭, 並對那一雙試著拉起他的溫柔手──哲生, 投遞一封又一封懺情自白書…… 《男身》作為孫梓評第一本長篇小說,真誠坦白地收攏所有男同志可能會面臨的情感面向。故事透過旅行回憶往昔,日本旅記和情感敘事交錯,密織溫柔繾綣的和式風情。出發時的期待、過程中浪漫踅行,直到告別時落下遺憾。旅程熨貼愛情的起飛降落,鋪展同一種想念與傷感。 二十多年前,沒有通訊軟體,手機還未普及,所有甜美與苦澀都隨著手寫信的筆跡暈開情意。相較今日,對當年的同志而言,「成家」是華麗夢想、昂貴的笑話,只能仰賴愛的過程和欲的渴望。他們穿戴著單薄的愛情,背負來自四面八方質疑,社會綱常像是垂晾的藤蔓,遮蔽窗外成瀑陽光。孫梓評的文字彷彿他書中搭起的一方草蓬,溫柔地帶領我們,尋找自己,尋找記憶中一起「下雨躲雨、風大避風」的那個人。「一段戀情的失去,純粹是愛的本質問題,而非關性別的。」當界線不再筆直劃分,或許才更敢於實踐,關於種種愛的可能。
一個男人旅途中的愛傷與自療, 一部真摯絕美的同志成長懺情書── 「因為,我們想愛,我們就別無選擇。」 ◎ 張曼娟、李桐豪藏愛作序,專文導讀開箱全見。 ◎ 人氣畫家川貝母跨刀繪圖,首刷海報限量收藏。 ◎ 新版獨家番外篇,直擊二十年後書中人物近況更新。 ◎ 激起無數同志共鳴,召喚甜美與苦味並行的情愛心事:青春曖昧的異男撩撥、成年後隱密潛行的無數次遇見、錯愛和失去;真實記錄身為同志的想望與心傷──「我們都有想要追求愛情的欲望,但又在相信自己的時候不夠勇敢。我們都願意用心去發現愛的甜美,卻忽略了每一份甜美都必須付出代價。」 / 我期待,總有一天,我也可以在陽光升起的剎那,無私面對浩瀚往事, 放聲吶喊:你好嗎?我很好。你好嗎?我很好。你好嗎?我很好…… 直到聲嘶力竭。 直到淚流滿面。 直到,這世界上,還有更好的人,可以在別的地方,遇見你。 ──孫梓評 桂和啟程到了日本,為了理清泛潮的思緒。 他穿梭巷弄、沿著鴨川夜行,走訪書店、咖啡館,在寺廟與祭典中旋身。 那些將明而未明的記憶也跟著攤展開來…… 少時苦戀異男,越過那條節制曖昧線,親密的反面即是崩毀; 之後的人,林林總總與他擦身,在愛與非愛的隙縫中來回穿梭, 阿默身上的菸草味、倪笙房裡的古典樂、阿崇的深邃欲念、澤康的單向傾慕、荻原的貼心陪伴; 無論是友情或欲望宣洩,都彷彿泡沫似的幻影。 直到他遇見夏生,遇見一場真實戀愛, 誰知抓得太緊卻斷裂得更快,愛情孱弱地連同他的自信一併垂萎, 那人走不出他心底,於是他只好踏向出走的路頭, 並對那一雙試著拉起他的溫柔手──哲生, 投遞一封又一封懺情自白書…… 《男身》作為孫梓評第一本長篇小說,真誠坦白地收攏所有男同志可能會面臨的情感面向。故事透過旅行回憶往昔,日本旅記和情感敘事交錯,密織溫柔繾綣的和式風情。出發時的期待、過程中浪漫踅行,直到告別時落下遺憾。旅程熨貼愛情的起飛降落,鋪展同一種想念與傷感。 二十多年前,沒有通訊軟體,手機還未普及,所有甜美與苦澀都隨著手寫信的筆跡暈開情意。相較今日,對當年的同志而言,「成家」是華麗夢想、昂貴的笑話,只能仰賴愛的過程和欲的渴望。他們穿戴著單薄的愛情,背負來自四面八方質疑,社會綱常像是垂晾的藤蔓,遮蔽窗外成瀑陽光。孫梓評的文字彷彿他書中搭起的一方草蓬,溫柔地帶領我們,尋找自己,尋找記憶中一起「下雨躲雨、風大避風」的那個人。「一段戀情的失去,純粹是愛的本質問題,而非關性別的。」當界線不再筆直劃分,或許才更敢於實踐,關於種種愛的可能。
孫梓評短詩代表作全新出版, 一本關於不在場證明的辯證詩集再度顯靈── 明明你不在那兒,為何陰魂不散? / ◎ 二○一○年詩集《你不在那兒》全新出版!收錄原有一百五十首短詩,另增五十首新詩作。 ◎ 知名藝術家阿尼墨全新繪製、操刀封面設計!以鉛筆與水彩意象突顯沉靜詩意。 / 一滴雨/努力前往另一滴雨/的途中 置身雨的催眠、陽光蒼白且長的身影, 兩百首短詩,回應一個常常缺席,卻又時時顯靈的世界。 時間戴在腕上,房間漫布水藍,廢墟枯萎於眼底,高架橋邊煙火綻裂,當雪下到喉嚨的高度,視線所及皆是來不及逃生的歌……詩行間不重複的意象強迫感官開放,期盼色澤相近,詩人追求的並非說出什麼,而是如何藏著不說。七年前關於「你」的種種不在場辯證,七年後以啣續的詩句顯靈。被雨小聲催眠朝著你航行,即便在冬日船屋,也不斷搖晃著關於你的炎夏汁液。 本書分為四大部分:首篇〈你不在那兒〉為二○一○年出版時原收錄的一百五十首短詩;第二部份〈我不在那兒〉為首版時出版後記;第三篇章收錄二○一三年與阿力金吉兒、川貝母獨立出版《雨日的航行》,其中詩作〈一時停止〉;第四篇章為今年新作〈顯靈〉二十首。以上重新結集為《你不在那兒》(顯靈版)兩百首短詩,用來回應一個常常缺席,卻又時時顯靈的世界。 【關於裝幀】 《你不在那兒》(顯靈版)再度邀請阿尼默繪製封面,一反前作,阿尼默使用鉛筆與水彩,畫出「一滴雨/努力前往另一滴雨/的途中」──明明「你不在那兒」,究竟要前往哪裡呢?更藉書法字勾勒出寂靜氛圍,內頁的鉛字體,則先以一級字體排版,透過影印、放大,而有了斑駁,這是裝幀者的詩意顯靈。 【以詩句顯靈】 「整個房間是水藍色/沿途留下證據的鱗片/你泅游過我的枕邊」 「是誰為我纏縛透明的線/像一枚懸浮地圖上空/進退不得的月亮」 「日常許願:想要像一封信箋被你拆閱/漂亮手指輕輕揭開/癒合的疤」 「碼頭回音:我還在等待/你把我撕壞」 「杜撰的航道/擠滿了/夢的外人」 「雨小聲催眠/朝著你航行」 「無論如何,暫且知道/新剪的樹/我的感情/有著一樣的高度」 「欲望是/鑽進熨斗的螞蟻/通電時發生焦味」 「別開燈/接下來的對白/需要黑暗的照明」
孫梓評短詩代表作全新出版, 一本關於不在場證明的辯證詩集再度顯靈── 明明你不在那兒,為何陰魂不散? / ◎ 二○一○年詩集《你不在那兒》全新出版!收錄原有一百五十首短詩,另增五十首新詩作。 ◎ 知名藝術家阿尼墨全新繪製、操刀封面設計!以鉛筆與水彩意象突顯沉靜詩意。 / 一滴雨/努力前往另一滴雨/的途中 置身雨的催眠、陽光蒼白且長的身影, 兩百首短詩,回應一個常常缺席,卻又時時顯靈的世界。 時間戴在腕上,房間漫布水藍,廢墟枯萎於眼底,高架橋邊煙火綻裂,當雪下到喉嚨的高度,視線所及皆是來不及逃生的歌……詩行間不重複的意象強迫感官開放,期盼色澤相近,詩人追求的並非說出什麼,而是如何藏著不說。七年前關於「你」的種種不在場辯證,七年後以啣續的詩句顯靈。被雨小聲催眠朝著你航行,即便在冬日船屋,也不斷搖晃著關於你的炎夏汁液。 本書分為四大部分:首篇〈你不在那兒〉為二○一○年出版時原收錄的一百五十首短詩;第二部份〈我不在那兒〉為首版時出版後記;第三篇章收錄二○一三年與阿力金吉兒、川貝母獨立出版《雨日的航行》,其中詩作〈一時停止〉;第四篇章為今年新作〈顯靈〉二十首。以上重新結集為《你不在那兒》(顯靈版)兩百首短詩,用來回應一個常常缺席,卻又時時顯靈的世界。 【關於裝幀】 《你不在那兒》(顯靈版)再度邀請阿尼默繪製封面,一反前作,阿尼默使用鉛筆與水彩,畫出「一滴雨/努力前往另一滴雨/的途中」──明明「你不在那兒」,究竟要前往哪裡呢?更藉書法字勾勒出寂靜氛圍,內頁的鉛字體,則先以一級字體排版,透過影印、放大,而有了斑駁,這是裝幀者的詩意顯靈。 【以詩句顯靈】 「整個房間是水藍色/沿途留下證據的鱗片/你泅游過我的枕邊」 「是誰為我纏縛透明的線/像一枚懸浮地圖上空/進退不得的月亮」 「日常許願:想要像一封信箋被你拆閱/漂亮手指輕輕揭開/癒合的疤」 「碼頭回音:我還在等待/你把我撕壞」 「杜撰的航道/擠滿了/夢的外人」 「雨小聲催眠/朝著你航行」 「無論如何,暫且知道/新剪的樹/我的感情/有著一樣的高度」 「欲望是/鑽進熨斗的螞蟻/通電時發生焦味」 「別開燈/接下來的對白/需要黑暗的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