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用社會科學方法詮釋《金剛經》的科普著作 佛教經典深藏傳播學與廣告學的實用智慧,教你跳脫框架,真正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讀《金剛經》要一本正經,從佛學的角度來看它嗎?其實不用,以現代社會科學的學理來讀它,更能扣連時代脈動,彰顯其價值;這也是社會科學的科普化,用不同角度,跳脫窠臼框架,以學理檢視、獨立思考,宗教是感性,科學是理性,「感性+理性」成了「理智的浪漫」豈不更美。 本書分A、B兩卷及結論,A卷是《金剛經》的完整譯文與重要名詞的說明,稱〈金剛經.辨〉,「辨」指區隔,逐句解析五千字原典;B卷是要義精進版,稱〈經剛經.辯〉,「辯」指討論,提出18 個《金剛經》重要觀念的現代性詮釋。 《金剛經》的命名隱含行銷法則「第一定位」的要求。 《金剛經》是門徒記錄整理的稿子,也是人為智慧的產出,就是「有為法」。 「色聲香味觸法」幻術,也是政治傳播和商業直銷常用的招式,都是假相,為佛陀排斥的。 滅度是消除舊認知、植入新觀念的過程,用現代的語言說,就是強制學習,類似洗腦。 降伏其心要去除的其實是人在「社會化」後的灰色價值。 理解「見象非相,似相亦象」就知道假新聞是怎麼回事。 《金剛經》雖為佛典,但倒比較像2500餘年前古印度的智慧,內容慧黠有趣,然而2500年的時空阻隔、文明進步,如果還將《金剛經》當作聖經,不能批評,這可違背了佛陀的教誨,佛陀要我們「無住相(象)」,不拘泥禮法表象,也提醒我們「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包含《金剛經》在內一切人為智慧,都是可以被討論、質疑或挑戰的。 ◎本書採「偽」雙封面設計,封面是木頭人倒立看《金剛經》,但《金剛經》在哪裡?封面可一個字也沒有,《金剛經》有字,就是有為法的「象」,囿於框架規矩;沒字的《金剛經》,才是「相」,因無所住,故能生其心。 封底似另一個封面,一塊文案隨著封面正看,另一塊要隨標題倒過來看。 插圖是李幸潔《忘塵》,正看積極,倒看又是一番想像。所以啦,倒立看世界,世界真的不一樣。 因此用社會科學理論詮釋《金剛經》,才會開啟另一扇窗。
‧蟄伏在生命體深處的療癒能力──靈氣 ‧靈氣導師融合真實案例,見證靈氣之力 靈氣,來自宇宙深處的神祕力量。 「靈」是智慧與神性,「氣」指無形之力,是生命最細微慈悲的療癒能量,蟄伏在生命體深處。 古印度人以脈輪來詮釋連結,接收外來的衝擊,反映內在的思緒。 不同的脈輪在身心靈各層面各有主掌。 人生的道路上充滿著各種不確定、無法預知的事情:追求完美無缺的婚姻、孝順的子女、高枕無憂的經濟狀態。事業上被讚賞的成就、老而健康的身心,手足親人都平安,長壽又和睦友好。看似要的不多,但這點願望,卻總是不斷碰壁跌跤。 「我能夠」如何改善目前的處境?「我值得」他人如何對待? 工作周遭充斥小人,祈求可以達到「清除小人」? 夫妻間的相處狀況是否會影響到親子關係呢? 本書每篇從各個處於迷霧狀況的小故事,借助靈氣五守則── ‧就在今日,不生氣 ‧不擔憂 ‧感激一切 ‧貢獻己力在分內之事 ‧和善待人 讓問題能迎刃而解,念頭一轉,就是柳暗花明。 深呼吸、左右手合掌,讓左半邊的身體和右半邊的身體與內在的專注連結,祈請靈氣的光與力量,靈光一閃,脈輪打開,信任與交付,在光的祝福中找回金鑰匙,穿越困境。 就在黑黑體力越來越衰弱的關頭,可風破例挪出三天時間,緊急傳授靈氣的課程給我,她是我啟發靈性的好友,平日生活簡樸自律甚高。和她學靈氣是自然的,沒有局限沒有形式,在任何環境下,只要祈請靈氣,我都能夠結合更大的正向能量,那是寧靜與信任的。──崔苔菁
本書共分三大部分,第一章「福慧拙語」,純屬個人心靈上的活動,用文字表達出來,不拘文體,有偈體、有新詩、有對聯等,故姑且稱之為拙語。在此章最後,因作者在心靈上有無限體悟,唯又不知如何說,只好用「參」悟「話頭」的方式,在淨空中悟得「空非無而有」之「諸法空相」奧義。本章之所以列為第一章,因作者認為此乃個人之主要悟得,亦深信,讀者若能悟得其中「隻字片語」之真諦,並能直向心中悟求,若能由我塵次第化微塵,化虛塵,化空塵,化無塵,化無無塵,及見諸相非相,則必能見如來。第二章「經典複述」,共分三節:金剛經簡釋、心經淺說,以及作者之讀經心得。前者,作者跳出此經的傳統解釋,認為金剛經的基本精神是否定而後肯定,肯定而後再否定,如此不斷地否定肯定,直至無可否定和肯定。此乃世尊之所以說金剛經的要義。後者,作者一反傳統說法,並借用現代用語,認為心經主要在說明,在修持上必須經過一種由量變到質變,由物理變化到化學變化的過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量變,是物理變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質變,是化學變化。要明心見性,在心靈上要質變,必須要起化學變化,化學變化即化有相為無相,化有為為無為。第三節:金剛經、心經在說什麼?作者認為,無論金剛經或心經,都在引導持經者,由有為入無為,否則斷不能見如來。第三章「福慧雜說」,係作者在修持佛法上的個人體悟與理解,以及對人間百態的看法和批判。既係個人見解,或許會有不同或相反的看法。總之,無論同意或反對,作者僅望提共方家一個共同思考的空間。本文沒有結論,只留下「有許多話要說而又不知如何說」的遺憾。無奈之餘,只得用「無所不說,說而無說,不說而說」,一直「參」下去,暫時畫下一個句點。總之,貫穿本文前後之基本要義,僅「如是」兩字而已。本文雖勉力而仍未能盡道其可道。謹留待有緣根利之士,道其不可道之真義。本書每章各節,各自獨立,無先後連貫性,均可依各自因緣,任意摘讀。
靜暘師姊,是慈濟人所熟知的「紀媽咪」,人生故事曾拍成大愛劇場《雲彩飛揚》。書中記錄許多紀媽咪與上人互動的點滴過程、兩人的往來對話,親愛有趣並富哲理。凡塵俗世,處處是灰塵,如何「掃塵除垢」,讓心地呈現清淨無染,活出不平凡的人生,唯有走入修行。從每日棲身的家開始;由內而外,打掃的一塵不染,所謂「掃地,掃地,掃心地,掃出一片大福地」,內外皆乾淨,眼前即是一片淨土,則能時時歡喜、自在,處處「雲彩飛揚」。守住最初一念心修行要在人群中,人群中有時難免人與事不能圓融,心生煩惱時,上人會教我「放下身段,更低聲下氣」,並時時提醒我,不能有懈怠退轉心。上人殷殷叮囑:「慈濟路妳已走了這麼長,慈濟話妳已說了這麼多,慈濟心也發了大願,要守住最初一念心。」面對逆境與挫折,我都要一一克服,因為上人指引我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無非是要我上坡再上坡,這是心性的步步高升。我滿懷無限的感恩,因為我的成長不是與生俱來的,是上人鍥而不捨地一步一步在開啟我、引導我。我要以感恩之心,行報恩之路,生生世世!化作春泥更護花三十年的慈濟路,讓我在錯誤中不斷地自覺自省,努力地與人圓融相處,繼續廣結好緣。上人不是常說「人格成,佛格即圓」嗎?記得快六十歲時,我依然生龍活虎做慈濟,有師姊笑我是「賣老命做慈濟」。是啊!「賣老命得慧命」,豈不妙哉?
作者歷經罹癌考驗,更清楚了自己面對生命的方式,也堅定她分享的心情,本書就是她的病後記錄。作者切身體驗與熱情的態度,那分真實的心情讓人極易進入文字中,坦率與幽默的口吻,相信會鼓勵所有讀者,慢慢累積仔細修心,當能自在寬容;就把那些難解的苦痛,當作是「生命的奇遇」。感恩佛陀賜給我與癌症病人溝通的密碼,我要把癌細胞變成愛細胞,將活細胞變成佛細胞,幫助其他病友走過生命的幽谷。佛陀愛人,每個人配製了醫病醫心的法藥,而法藥放在跟你有相同生命密碼的人身上,等著你去解讀,「見苦知福」則是唯一的通關密語。想帶著不愛看書的病友,做一做「心靈SPA」,讓他們即使只翻前幾頁,也能一掃心靈的窒悶,揮別「心障病」。 想要放很多很多「大自然」的相片,讓無法外出接觸大自然的病友,也可以想像置身山林。因為自己臥病落髮以來,突然好想及時尋訪到世間的桃花源,突然很嚮往去看看山野花影、聽聽鳥叫蟲鳴、吸吸傳說的芬多精,找到蘊藏奇藥的大寶山,求得能醫百病的千年靈芝、冰山雪蓮,和可以遠離塵囂、終老一生的人間淨土。 化療期間,原以為白髮會比黑髮先掉;原以為化療之後長出的會是直髮;原以為失去乳房對女人沒什麼大影響;原以為吃荷爾蒙藥就像吃感冒藥稀鬆平常;原以為人生一切運作的軌道都像從前一樣。……才發現,人生有很多答案,只有時間能揭曉,好多事情急不來的。時間,既是成就一切智慧的重要元素與考驗,而等待,則是唯一的方法。
亂世風雲起,三國群英會。每一個英雄、每一場戰役,都將牽引出截然不同的命運!是赤壁以寡擊眾,還是大意失荊州?看三國時運變幻,參透世局,掌握先機!一套全新的東方占卜牌!結合中國文學裡最深入人心的三國故事,與中國傳統奇門遁甲陣位,組成完全不同於西方塔羅的占卜牌。52張「人物牌」與19張「事件牌」,依九格陣位(休門、開門、生門、死門、傷門、驚門、杜門、景門)排列,藉由位置的「利弊吉凶」,配合牌面人物之性格、命運或事件之結果,加上九張牌之間不同陣營的應對關係,提供占卜者做為參考之依據。除基本原理及占卜方式外,書中並提供每一張牌面人物與事件的基本資料及相關連結,供占卜者對照。【人物牌】王允/貂蟬/荀彧/郭嘉/賈詡/孫堅/孫策/太史慈/孫尚香/魯肅/呂蒙/陸遜/關羽/關平/馬謖/張昭/魏延/徐庶/龐統/楊修/周瑜/糜夫人/祝融夫人/關銀屏/黃忠/劉禪/馬超/甄宓/孟獲/張紘/趙雲/張遼/徐晃/張郃/江維/孫權/夏侯惇/夏侯淵/鄧艾/劉備/張飛/司馬懿/諸葛亮/許褚/黃蓋/大喬/小喬/呂布/董卓/曹操/曹丕/曹植【事件牌】桃園三結義/黃巾之亂/官渡之戰/過五官斬六將/董卓之亂/連環計/三顧茅廬/赤壁之戰/苦肉計/借東風/華容道/落鳳坡/襄樊之戰/大意失荊州/夷陵之戰/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空城計/三國一統
二○○一年十一月,《天下》雜誌公布「美感大調查」的結果,民眾票選「台灣最美的人」是證嚴法師。 台灣最美的人,美在哪裡? ──她的博愛已超越了美。 ──默默行善,心地很美。 ──慈悲關懷的人,為人帶來希望。 台灣的人有福氣,因為懂得欣賞美。四十年來,證嚴法師和「慈濟人」一直默默付出,「慈濟人」在這項調查中正是第二名。 不僅在台灣,世界上千千萬萬的人,也一定會毫不保留的為他們高聲頌揚。因為他們的大愛,為身陷困境的人點燃生命的希望。 現在提起「慈濟」,鮮少有人不知道的。也許,不知道慈濟做了多少好事,因為它的恩澤廣被,範圍之大,耕耘之深,不探入其中,很難想像,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但,就是明白慈濟做了很多好事,光是募善款、濟貧救災、蓋學校、辦教育、做環保等等,經常看到或聽到的,在身邊?拾皆是…… 「慈濟」之名早已經成了散播大愛、行善助人的代名詞。 分布在全球的慈濟人,每個都以身為慈濟一分子為榮,孜孜不倦地奉行聞聲救苦的佛陀精神,將佛教慈悲喜捨的大愛廣布人間。那股無形的力量,因著證嚴法師個人的實踐精神感召,以及慈濟人的努力,綿綿形成愛的連結、循環與回饋,而不斷擴大…… 此書即就慈濟四大志業的廣度與四十年的時間長度,全面性的介紹慈濟人一步一腳印,在台灣與全球各個角落的愛心撒布,及在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志業的嶄新理念與實際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