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人社中心與臺南市大觀音亭合辦「觀音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已順利取得以下三方面的具體效益:(一)深耕臺灣在地的宗教文化,突顯臺灣各地觀音信仰的特色,協助民眾認識並維護臺灣寺廟古蹟文化資產。(二)加強海峽兩岸的學術交流,明察兩岸(特別是閩、臺二地)觀音信仰的異同,有助於彼此的相互了解。(三)經由東亞各國觀音信仰的比較分析,知己知彼,可以拓展宗教研究的廣度與深度。現在,每一篇都經二位委員審查通過的「觀音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又結集成《府城大觀音亭與觀音信仰研究》一書。
本書不但將鳩摩羅什的般若思想詳細介紹出來,且對他的譯講佛經的方法做了深入的探討,再以此為中心,做出縱橫兩個向度的描述。縱向的延伸向前為道安,其後為僧叡,說明羅什來華前中國般若思想的狀況,與羅什過世前後般若思想的轉變。橫向的開展則以慧遠和僧肇為代表,慧遠的質問說明了當時反對的聲音,而僧肇的繼承又反映出當時的中國人對羅什思想的接納。從這縱橫兩輻確實的將鳩摩羅什般若思想在中國的開展與影響描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