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命理 類別 ,共計90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夏多的圖解手相[你的人生使用說明書]:用掌紋分析8大運勢,讓你一眼就能看透感情、財富甚至是未來!【隨書附】快速識人攻略手冊

手相夏多  著
聯經  出版
2024/12/12 出版

IG超人氣手相師「手相夏多」,首度出書!趨吉避凶、掌握好運,從學會看手相開始!全彩掌照 ╳ 祕訣表格 ╳ 巨量插圖,最容易學習的手相術,看完就能記住!▍隨書附「快速識人攻略手冊」收錄主要線紋的分析及表格,透過表格能快速判斷一個人的個性,讓你在5分鐘內就能了解對方。你可能聽過下列手相迷思,但你知道答案嗎──•有斷掌的女生真的不該娶?•事業線很長,所以會勞碌工作一輩子?•指縫很大的人,非常容易漏財?•可以靠留長小指指甲來防犯小人?•掌紋很多,代表思緒很亂嗎?鑽研手相已超過十二年的夏多想說:「手相絕不只是搭訕的工具,而是能實際應用在日常的命理技術。」▍什麼是「手相」?手相術是一門有複雜邏輯和系統的技術,就像面相術是以貌取人,手相術則是「以掌識人」。簡單來說,可從掌紋解讀出一個人的個性、想法、疾病、發展、機緣等資訊,以達到消災解厄的目的,幫助你做好萬全準備。 ▍不只「以掌識人」,更能分析運勢!本書會從認識手的外觀開始,逐步介紹手上的各種線紋(三主線及三輔線等)及其所代表的意義,最後透過線紋來判斷各種運勢,並輔以大量真實照片,讓你學會解讀「你的人生使用說明書」。•生命線──淺淡細短,代表身體虛弱,無法負荷長時間的勞動。•智慧線──過於筆直,代表想法和溝通方式太過直接,完全不懂什麼叫做委婉。•太陽線──粗長鮮明,代表有良好的財運,工作都能事半功倍,獲得較高的收入。•感情線──發端下有交叉細紋,表示容易受到對象的隱瞞或欺騙。看完本書後將能幫助你── •避開爛桃花•算出結婚的年紀•預防血光之災•投入適合的工作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夏多的圖解手相[你的人生使用說明書]【限量贈品組】有貼有保佑開運貼紙+快速識人攻略手冊:用掌紋分析8大運勢,能看透感情、財富甚至是未來!

手相夏多  著
聯經  出版
2024/12/12 出版

IG超人氣手相師「手相夏多」,首度出書!趨吉避凶、掌握好運,從學會看手相開始!全彩掌照 ╳ 祕訣表格 ╳ 巨量插圖,最容易學習的手相術,看完就能記住!★有貼有保佑開運貼紙★數量:共5張材質:高級銅版亮面紙說明:可隨心所欲貼在想貼的地方,幫助帶來好運。▍隨書附「快速識人攻略手冊」收錄主要線紋的分析及表格,透過表格能快速判斷一個人的個性,讓你在5分鐘內就能了解對方。你可能聽過下列手相迷思,但你知道答案嗎──•有斷掌的女生真的不該娶?•事業線很長,所以會勞碌工作一輩子?•指縫很大的人,非常容易漏財?•可以靠留長小指指甲來防犯小人?•掌紋很多,代表思緒很亂嗎?鑽研手相已超過十二年的夏多想說:「手相絕不只是搭訕的工具,而是能實際應用在日常的命理技術。」▍什麼是「手相」?手相術是一門有複雜邏輯和系統的技術,就像面相術是以貌取人,手相術則是「以掌識人」。簡單來說,可從掌紋解讀出一個人的個性、想法、疾病、發展、機緣等資訊,以達到消災解厄的目的,幫助你做好萬全準備。 ▍不只「以掌識人」,更能分析運勢!本書會從認識手的外觀開始,逐步介紹手上的各種線紋(三主線及三輔線等)及其所代表的意義,最後透過線紋來判斷各種運勢,並輔以大量真實照片,讓你學會解讀「你的人生使用說明書」。•生命線──淺淡細短,代表身體虛弱,無法負荷長時間的勞動。•智慧線──過於筆直,代表想法和溝通方式太過直接,完全不懂什麼叫做委婉。•太陽線──粗長鮮明,代表有良好的財運,工作都能事半功倍,獲得較高的收入。•感情線──發端下有交叉細紋,表示容易受到對象的隱瞞或欺騙。看完本書後將能幫助你── •避開爛桃花•算出結婚的年紀•預防血光之災•投入適合的工作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夏多的圖解手相〔你的人生使用說明書〕:用掌紋分析8大運勢,讓你一眼就能看透感情、財富甚至是未來!

手相夏多  著
聯經  出版
2024/12/12 出版

IG超人氣手相師「手相夏多」,首度出書!趨吉避凶、掌握好運,從學會看手相開始!全彩掌照 ╳ 祕訣表格 ╳ 巨量插圖,最容易學習的手相術,看完就能記住!▍隨書附「快速識人攻略手冊」收錄主要線紋的分析及表格,透過表格能快速判斷一個人的個性,讓你在5分鐘內就能了解對方。你可能聽過下列手相迷思,但你知道答案嗎──•有斷掌的女生真的不該娶?•事業線很長,所以會勞碌工作一輩子?•指縫很大的人,非常容易漏財?•可以靠留長小指指甲來防犯小人?•掌紋很多,代表思緒很亂嗎?鑽研手相已超過十二年的夏多想說:「手相絕不只是搭訕的工具,而是能實際應用在日常的命理技術。」▍什麼是「手相」?手相術是一門有複雜邏輯和系統的技術,就像面相術是以貌取人,手相術則是「以掌識人」。簡單來說,可從掌紋解讀出一個人的個性、想法、疾病、發展、機緣等資訊,以達到消災解厄的目的,幫助你做好萬全準備。 ▍不只「以掌識人」,更能分析運勢!本書會從認識手的外觀開始,逐步介紹手上的各種線紋(三主線及三輔線等)及其所代表的意義,最後透過線紋來判斷各種運勢,並輔以大量真實照片,讓你學會解讀「你的人生使用說明書」。•生命線──淺淡細短,代表身體虛弱,無法負荷長時間的勞動。•智慧線──過於筆直,代表想法和溝通方式太過直接,完全不懂什麼叫做委婉。•太陽線──粗長鮮明,代表有良好的財運,工作都能事半功倍,獲得較高的收入。•感情線──發端下有交叉細紋,表示容易受到對象的隱瞞或欺騙。看完本書後將能幫助你── •避開爛桃花•算出結婚的年紀•預防血光之災•投入適合的工作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證嚴上人佛教思想研究

何日生  著
聯經  出版
2024/08/29 出版

證嚴上人立意將佛教思想理性化、實踐化、生活化,他所創立的慈濟功德會及慈濟四大志業,都是闡述佛教於人間、於生活中的理想,強調佛法是可實踐、可理性理解、可落實在生活中、可經世致用的文明體系。何日生博士參與慈濟逾三十年,曾訪學哈佛、牛津、劍橋等大學,專研佛教哲學,將證嚴上人針對佛教經典義理、對應世間事理之開示,歸納出證嚴上人之佛教哲學思想,敘明其對於當代影響與時代意義。

79 特價4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證嚴上人佛教思想研究

何日生  著
聯經  出版
2024/08/29 出版

證嚴上人立意將佛教思想理性化、實踐化、生活化,他所創立的慈濟功德會及慈濟四大志業,都是闡述佛教於人間、於生活中的理想,強調佛法是可實踐、可理性理解、可落實在生活中、可經世致用的文明體系。何日生博士參與慈濟逾三十年,曾訪學哈佛、牛津、劍橋等大學,專研佛教哲學,將證嚴上人針對佛教經典義理、對應世間事理之開示,歸納出證嚴上人之佛教哲學思想,敘明其對於當代影響與時代意義。

特價4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失落的聖典:追尋世界宗教的真義

聯經  出版
2024/03/14 出版

當代最具領導地位的宗教思想家全球暢銷書《神的歷史》作者迄今最為宏觀之力作挑戰宗教學視域的廣度與深度之極限!斷章取義了解教義,是現代人宗教衝突的最大原因給出現代人類困境的解方,找回亂世急需的安定力量在這個缺乏寬容和相互理解的時代,宗教聖典被當成煽動暴力、仇恨和分裂的藉口。用全新眼光認識世界各大宗教刻不容緩,並建立跨宗教思想文化的對話,解答人類永恆的追尋。★阿姆斯壯比較宗教學作品中時空跨域幅度最大的偉構★從前軸心時代的「宇宙與世界」、軸心時代至中世紀結束的「神話」、近代至當代的「理性」,以提供世界宗教中聖典的迷人歷史之方式,述說其形成、重要性、與當代的相關性,並依序勾勒出同一時期中西方主要宗教之基本輪廓與歷史脈絡,以及各宗教聖典的編纂、釋經及傳承。★顛覆宗教聖典是固定而權威的書寫文本之刻板印象★以動態而創新的觀點重新認識聖典,將其視為具流動性的文本,挑戰聖典權威性與定於一尊的約定俗成觀點,對聖典的詮釋多元而包容,主張聖典可因應不同時空脈絡而做與時俱進的新詮釋,並將聖典視為有助於協助個體達成超越與道德轉化、具發展性的藝術作品。★批判現代文明的理性與信仰二元對立,促進跨宗教的相互理解★現代文明將宗教傳統邊緣化,乃是科學理性主義過度發展的不幸後果。致力於探索宗教信仰的本來面貌,釐清被無神論與基要主義所扭曲的宗教傳統,闡明跨宗教貫通的真理觀,重新找回慈悲且包容的宗教理想與實踐,以便改革理性與信仰失衡的現代文明。★精巧融合神學、歷史、人類學與神經科學等多個領域★以當代腦神經科學的發現來說明宗教與科學認識論上的根本差異,進而解釋現代文明的問題癥結所在。現代人理性主義與科技至上的偏執,乃是左半腦被過度運用與右半腦被持續壓抑的後果,導致宗教靈性的認知遲鈍、藝術創造力停滯、人文精神消沉。左右腦應該平衡發展,人類潛能才能發揮到極致,而宗教聖典的釋經藝術應是重啟右半腦思維的不二法門。★找回失落的聖典藝術,追尋世界宗教的真義★引領讀者如欣賞藝術作品般地細細品味聖典經句的微言大義,闡揚東、西方各大宗教傳統皆有共通之慈悲精神與靈性智慧,並打開眼界重新認識宗教傳統對各大民族的深刻啟迪與激勵人心的精神力量。在今日,《古蘭經》變成有心人為戰爭與恐怖主義辯護的文字;猶太聖經《妥拉》成為以色列人驅趕巴勒斯坦人的依據;有些人更運用《聖經》上的文字譴責墮胎與同性戀等行為。這些因宗教所產生的爭議,大部分都源自那些「神聖文字」至關重要的意義遭受曲解。永恆不可撼動的真理,如今卻成為世界上多數紛爭的起源。在多數的宗教傳統中,原先強調個人必須透過這些神聖的文本與他們心目中的「神」取得連繫,這是一種超越物質與世俗的存在,幫助人們以更有意義、更富同理心的方式存在於人世。然而,在宗教歷史長河之中流傳千年至今,這些獨特的經文所用以解釋的卻是新穎、前所未見的社會現象,在諸多方面成為無法相容的敵對關係。知名英國宗教學家凱倫.阿姆斯壯在她這本力作中,主張現代性及其理性主義、文字主義和左腦思維的傾向,剝奪了全球宗教對經文的神祕和彈性力量的價值。她指出,許多聖典詮釋運動傾向於回歸其經文背後的信仰傳統,使信徒們在最需要展望未來時,卻回望過去。而現代性對於科學和理性地位的重視,更進一步地加劇了對這種對於經文詮釋的錯誤看法,使得信仰者將經文解讀為文字,而不是寓言,導致聖典無法直接回應現代的困境。這也使得今日的人們要不是對於聖典經文以過於字面化方式理解,不然就是以完全摒棄它的態度來對待經文。因此,阿姆斯壯於本書中籲求我們需要一種閱讀聖典的藝術來重新詮釋聖典,以便直接回應今日肆虐全球、危害人類的苦難、憤怒和仇恨。透過研究這些神聖文字的真正意涵,重新審視那些備受爭議的宗教事件,為世界上主要的宗教注入全新觀點,消弭一般人與宗教信仰之間的鴻溝,讓人們重新發現聖典富有靈性的創造力。

79 特價5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古代的鬼魂與宗教生活

蒲慕州  著
聯經  出版
2024/01/11 出版

對現代人來說,鬼故事不過是嚇人的娛樂。對古代的人而言,鬼是更嚴肅的存在,因為它足以影響人們的生死,造成無盡的恐懼和焦慮。古代社會如何想像鬼的樣貌?它們有什麼能力?以及,人們應該如何對付它們?從現代角度來看,我們能從古代文化裡的「鬼」學到什麼?本書中,蒲慕州探討了古代中國的「鬼」概念、它所引發的思想觀念以及它在中國文化中的作用,並提供「鬼」概念與相關的宗教活動、文學想像和社會生活之間相互作用的有趣見解。書中亦將中國的鬼與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和羅馬的鬼進行比較研究,為「鬼」在人類歷史中的作用開展更廣闊的視角。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中國古代的鬼魂與宗教生活

蒲慕州  著
聯經  出版
2024/01/11 出版

對現代人來說,鬼故事不過是嚇人的娛樂。對古代的人而言,鬼是更嚴肅的存在,因為它足以影響人們的生死,造成無盡的恐懼和焦慮。古代社會如何想像鬼的樣貌?它們有什麼能力?以及,人們應該如何對付它們?從現代角度來看,我們能從古代文化裡的「鬼」學到什麼?本書中,蒲慕州探討了古代中國的「鬼」概念、它所引發的思想觀念以及它在中國文化中的作用,並提供「鬼」概念與相關的宗教活動、文學想像和社會生活之間相互作用的有趣見解。書中亦將中國的鬼與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和羅馬的鬼進行比較研究,為「鬼」在人類歷史中的作用開展更廣闊的視角。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佛教建國信仰與佛教造像(上)、(下)

古正美  著
聯經  出版
2024/01/04 出版

本書內容談論兩種大乘佛教的建國信仰:一是貴霜王朝於1世紀後半葉在犍陀羅奠立的佛教建國信仰,二是龍樹在2世紀中期左右於南印度奠立的佛教建國信仰。這兩種大乘佛教政治傳統同時運用文字(經典)和藝術形象來推廣信仰,因此,本書也探討大乘佛教經典及佛教造像,如何與這兩種政治傳統交織發展。 以往學術界對佛教建國信仰鮮有討論,這是古正美教授投入這個領域的原因之一。透過長期而深入的研究,她發現,上述兩種政治傳統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她也指出,大乘佛教自在歷史上崛起之時,便具有政治信仰的個性,而這是古代印度發展的佛教不曾見過之特質。大乘佛教因此可說是中亞文化影響的情況下形成的新佛教傳統。

75 特價18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佛教建國信仰與佛教造像(上)、(下)

古正美  著
聯經  出版
2024/01/04 出版

本書內容談論兩種大乘佛教的建國信仰:一是貴霜王朝於1世紀後半葉在犍陀羅奠立的佛教建國信仰,二是龍樹在2世紀中期左右於南印度奠立的佛教建國信仰。這兩種大乘佛教政治傳統同時運用文字(經典)和藝術形象來推廣信仰,因此,本書也探討大乘佛教經典及佛教造像,如何與這兩種政治傳統交織發展。 以往學術界對佛教建國信仰鮮有討論,這是古正美教授投入這個領域的原因之一。透過長期而深入的研究,她發現,上述兩種政治傳統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她也指出,大乘佛教自在歷史上崛起之時,便具有政治信仰的個性,而這是古代印度發展的佛教不曾見過之特質。大乘佛教因此可說是中亞文化影響的情況下形成的新佛教傳統。

特價17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漢唐的巫蠱與集體心態

蒲慕州  著
聯經  出版
2023/09/21 出版

漢武帝晚年發生巫蠱之禍,數千人喪命、太子自殺。後世典冊經常提及此事的慘烈,巫蠱之術也成為往後數百年宮廷鬥爭的新工具,對內廷政治、社會記憶以及宗教心態均造成一定的影響。《漢唐的巫蠱與集體心態》由跨學科的角度出發,闡釋這個跨越宗教、政治、大眾心態等等因素的主題,並且對中外巫術之異同提出比較與考量。史籍記載了許多發生在宮廷之間的巫蠱事件,大多牽涉到皇親國戚及政府官員,其中又以漢唐之間最為頻繁。究竟是什麼樣的社會、文化、法律和宗教環境滋養或鼓勵了巫蠱的信仰和行為?這些事件延續如此之久,對於我們了解宗教和社會的發展有何意義?當時的宗教心態是什麼?同時,官方史籍的記載和私人記載、方志、醫藥文獻,以及宗教文獻如佛經道藏中的記載有何異同?本書一一剖析,並探討相互的牽扯與關聯。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漢唐的巫蠱與集體心態

蒲慕州  著
聯經  出版
2023/09/21 出版

漢武帝晚年發生巫蠱之禍,數千人喪命、太子自殺。後世典冊經常提及此事的慘烈,巫蠱之術也成為往後數百年宮廷鬥爭的新工具,對內廷政治、社會記憶以及宗教心態均造成一定的影響。《漢唐的巫蠱與集體心態》由跨學科的角度出發,闡釋這個跨越宗教、政治、大眾心態等等因素的主題,並且對中外巫術之異同提出比較與考量。史籍記載了許多發生在宮廷之間的巫蠱事件,大多牽涉到皇親國戚及政府官員,其中又以漢唐之間最為頻繁。究竟是什麼樣的社會、文化、法律和宗教環境滋養或鼓勵了巫蠱的信仰和行為?這些事件延續如此之久,對於我們了解宗教和社會的發展有何意義?當時的宗教心態是什麼?同時,官方史籍的記載和私人記載、方志、醫藥文獻,以及宗教文獻如佛經道藏中的記載有何異同?本書一一剖析,並探討相互的牽扯與關聯。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妙峰法師傳記

聯經  出版
2023/06/29 出版

妙峰法師(1928-2019 )為廣東湛江人。7歲於廣東上林寺出家,先後親近虛雲、海仁、太虛等大德。1949年抵台灣,拜入慈航大師門下,並被選為法子,繼承慈公禪門曹洞法統四十八代傳人,隨後又親近佛學泰斗印順導師,深得大師法旨。1962年被政府選派去美弘法,是早期到美國弘法的中國比丘。隔年在紐約市創辦了中華佛教會,先後成立了法王寺、松林寺及慈航精舍。1996年春在新竹成立慈航佛學社,與科學園區附近學佛人士廣結法緣。法師不但精於教法禪理,尤擅禪詩書法。為弘法所寫之文字,已彙集成冊付印流通者有《慈風文集》、《八大人覺經十四講》、《慈風書法詩集》、《般若 心經的思想及其哲學》、《禪地風光》(六集)、《裴休丞相送子出家故事》等。本書為妙峰法師傳記,闡述一個有志青年,在動亂艱難的時代中勇往直前,其一生對佛教的貢獻與成就。

79 特價4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妙峰法師傳記

聯經  出版
2023/06/29 出版

妙峰法師(1928-2019 )為廣東湛江人。7歲於廣東上林寺出家,先後親近虛雲、海仁、太虛等大德。1949年抵台灣,拜入慈航大師門下,並被選為法子,繼承慈公禪門曹洞法統四十八代傳人,隨後又親近佛學泰斗印順導師,深得大師法旨。1962年被政府選派去美弘法,是早期到美國弘法的中國比丘。隔年在紐約市創辦了中華佛教會,先後成立了法王寺、松林寺及慈航精舍。1996年春在新竹成立慈航佛學社,與科學園區附近學佛人士廣結法緣。法師不但精於教法禪理,尤擅禪詩書法。為弘法所寫之文字,已彙集成冊付印流通者有《慈風文集》、《八大人覺經十四講》、《慈風書法詩集》、《般若 心經的思想及其哲學》、《禪地風光》(六集)、《裴休丞相送子出家故事》等。本書為妙峰法師傳記,闡述一個有志青年,在動亂艱難的時代中勇往直前,其一生對佛教的貢獻與成就。

特價4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國寶級珍稀宋刊小字梵夾本,原樣復刻,函盒經摺裝,「經中之王」千年流轉傳奇)

聯經  出版
2023/01/30 出版

《妙法蓮華經》為國家圖書館重量級國寶藏品 是世上極為珍稀的宋刊小字梵夾本 以現代復刻手法再現宋代印刷技藝風華   ▍《法華經》的「經中之王」地位 《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為大乘佛教要典之一。《妙法蓮華經》為法華三部經之一,其餘兩部經為《無量義經》與《觀普賢菩薩行法經》。梵文 Sad-dharma,中文意為「妙法」。Puṇḍárīka 意譯為「白蓮花」,以蓮花(蓮華)出淤泥而不染,比喻佛法的潔白、清淨。Sūtra 意為「經」,故此經之全名為《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說的是一乘圓教,表達清淨了義,究竟圓滿,無上微妙。本經旨在闡述「一佛乘」之理,弘揚「三乘歸一」,即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歸於一佛乘,指出一切眾生皆能成佛。全經總共二十八品,前面十四品說一乘之原因,後十四品說一乘之結果。在大乘佛教興起的時代,有了以「聲聞」、「緣覺」為二乘,以「菩薩」為大乘的說法。《妙法蓮華經》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結集的代表作品,提出了「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思想,融會三乘為一佛乘。   世界文學裡最美的寓言 法華七喻(火宅喻、窮子喻、藥草喻、化城喻、衣珠喻、髻珠喻、醫子喻),就是《法華經》的七種譬喻,佛陀以種種多采多姿的故事譬喻,使人易於理解教說之意義內容,為聲聞、緣覺二乘弟子,開講一佛乘真實道,教菩薩成佛的妙法。《法華經》之譬喻,呈現如來為宣示一佛乘,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為煩惱無明所困的眾生,用各種善巧方便法門令入湼槃的用心,其教義教法在深層內涵中,如能深入明了法華譬喻,就能體悟一佛乘法義。   ▍千年傳奇流轉  珍稀國寶傳世 此部《妙法蓮華經》是由南宋惠雲院的德求法師發願受持,法師為祈求國界安寧,萬民樂業,卻遇藏經塔雷擊毀壞、經匣被盜取復還,歷經數百年的歲月流轉,清朝道光年間捕雀童子在佛塔中發現此部經書,後續由收藏家請良匠精心修復,並邀金石名家書寫卷首護頁、文人書寫遞藏跋記,述明「此經不壞,遂出人間」之種種因緣,也成為國家圖書館所典藏的經典中,充滿傳奇的佛教寶典。   ▍本經內容 1. 《妙法蓮華經》即為鳩摩羅什譯本,採經摺裝方式,有原木護板,屬宋刊小字梵夾本,全卷小字楷體經刻,字體工整清麗。   2. 卷首篆書「秀州惠雲院宋栞妙法蓮華經」,書寫者為清末著名金石家釋達受(字六舟),寫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   3. 晚清書法家吳廷康(1799~?)雙鉤釋德求跋,及其簡述龍巖居士於道光丁未(1847)年間獲此藏經因緣之跋記。   4. 經末有尾題「妙法蓮華經卷第七」及德求署名「比丘德求受持」。此頁有藏家印記兩枚:「陳韜圖書」、「龍巖草堂金石圖書」。   5. 道光二十九年(1849)魏謙升(1797-1861)手跋,述明「此經不壞,遂出人間」之種種因緣。   ▍規格說明 ● 印刷:木刻雕版復刻印刷。 ● 紙張:內頁為米白色萊卡奇艷紙;封面為虹暘布料裱厚版。 ● 外包裝:以虹暘布料裱厚版做為書盒。 ● 木盒:附典藏木盒。 ● 裝幀:兩百面,長幅摺疊、經摺裝幀,更添其古物質感。 ● 尺寸約 20.8cm*8.7cm   本經特色   1. 復刻珍稀:國家圖書館珍藏《妙法蓮華經》,共七卷,二十八品,(姚秦)鳩摩羅什譯,為館藏最早的宋刊小字梵夾本。   2. 鑑賞價值:全經鏤版依舊精細,雖有近千年歲月所留下之痕跡,但經書內容完整毫無缺損,書末收錄歷代手跋,具鑒賞價值。   3. 傳奇性傳遞史:經文之後的〈釋德求跋記〉,紀錄發願受持、雷擊寶塔、盜取送還。   4. 佛學價值:姚秦三藏法師鳩羅摩什翻譯,秉持「信、達、雅」三大原則,具有優美的文學美感,因此深受世世代代傳誦。   5. 古書裝幀:兩百面,採用經折裝的方式裝幀,前後有原木護板,佛經的內頁則以小字楷體精刻,字體工整清麗。  

79 特價434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慈濟學概論

何日生  著
聯經  出版
2022/07/28 出版

證嚴上人的「佛法生活化」,是期望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能得到佛法的法益,不管是不是佛教徒,佛法都能增益其生命的成長,促進社會的物質繁榮,啟發心靈的清淨。慈濟法門也同樣期望建構一個人人能「善己之善,善人之善,善善與共」的理想社會。 慈濟學的建立,從故事到詮釋,詮釋建立模式,模式建構理論,理想是「闡明慈濟論述,提倡普世價值,建立共善典範」。 「慈濟學」的目標是希望佛法與慈濟法門讓世間不同的組織或個人,在吸收之後也能用他們的方法去實踐;運用慈濟的模式,非為複製,而是轉化,而是共善;從而共同致力於實現淨化人心、社會祥和,是慈濟學建立的根本與目標。 名家推薦 陳金華∣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黃倩玉∣美國芝加哥帝博大學教授 許木柱∣慈濟大學榮譽教授  

79 特價4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慈濟學概論

何日生  著
聯經  出版
2022/07/28 出版

證嚴上人的「佛法生活化」,是期望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能得到佛法的法益,不管是不是佛教徒,佛法都能增益其生命的成長,促進社會的物質繁榮,啟發心靈的清淨。慈濟法門也同樣期望建構一個人人能「善己之善,善人之善,善善與共」的理想社會。 慈濟學的建立,從故事到詮釋,詮釋建立模式,模式建構理論,理想是「闡明慈濟論述,提倡普世價值,建立共善典範」。 「慈濟學」的目標是希望佛法與慈濟法門讓世間不同的組織或個人,在吸收之後也能用他們的方法去實踐;運用慈濟的模式,非為複製,而是轉化,而是共善;從而共同致力於實現淨化人心、社會祥和,是慈濟學建立的根本與目標。 名家推薦 陳金華∣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黃倩玉∣美國芝加哥帝博大學教授 許木柱∣慈濟大學榮譽教授  

特價377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白話佛經套組(全套十冊,附典藏書盒)

賴永海  著
聯經  出版
2022/02/10 出版

想了解和研究佛教,首先要研讀佛典! 《白話佛經》收錄最重要的十部佛典, 是最適合佛學研究者的入門書!   「《白話佛經》套組」收錄最重要的十部佛典,並由賴永海教授主編,重新詮釋及譯注內容, 文字簡明易讀,讓所有人都能輕鬆進入佛學世界,是修習佛教最適合的入門書。 本套書所收錄的十部佛典如下:   《金剛經.心經》──講述佛法核心的最著名佛學經典。 《法華經》──《楞嚴經》、《華嚴經》並稱「經中之王」。 《無量壽經》──篇幅最長、內容最全面的一經。 《六袓壇經》──佛教著作中唯一被尊稱作「經」的佛典。 《圓覺經》──注重「妙有」思想特色的佛經。 《四十二章經》──含有較多早期佛教思想的佛經。 《金光明經》──和《法華經》、《仁王經》被視為鎮國佑民的三大部經。 《梵網經》──大乘菩薩戒重要且基本的經典。 《解深密經》──唯識宗的六部經典中,最重要的一部佛教經典。 《楞嚴經》──是一部對佛教之禪、淨、律、密、教,有著深刻影響的大乘經典。   《白話佛經》系列編排清晰,共分十冊,並附典藏書盒,不論是收藏或送禮皆適合。每本經書都收錄原典、譯文、注釋,並以深入淺出的文字解析經文。讀者可透過此套書輕鬆運用佛典中的心法,或當作讀經的誦念本,會更深刻了解其涵義。   本書特色   1.收錄最重要的十部佛典,適合當作佛學研究入門書。 2.每部經皆收錄源起、經文及注釋,簡明易讀,初學者也能輕鬆進入佛學世界。 3.書籍印刷精美,並附贈書盒,送禮收藏皆可。

9 特價259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楞嚴經

賴永海  著
聯經  出版
2022/02/10 出版

《楞嚴經》是一部對佛教之禪、淨、律、密、教, 都有著廣泛而深刻影響的大乘經典。 能引領人們從迷失中覺悟,從虛妄中發現真實! 《楞嚴經》內容博廣,思想體系嚴密,幾乎把大乘佛教所有重要理論都囊括其中。是一部對佛教之禪、淨、律、密、教,都有著深刻而遼遠影響的大乘經典。 《楞嚴經》的發起是由於阿難尊者的一段因緣。序分中說,在七月十五解夏自恣日這一天,按照印度的習俗,民眾普遍供養僧眾,阿難因故沒參加集體應供,單獨外出托鉢乞食,結果途中遭遇摩登伽女的大幻術,險些毀戒失身,佛派文殊菩薩持咒解救了阿難,文殊菩薩把阿難和摩登伽女帶到佛前,阿難懇請佛陀慈悲開示,佛於是宣說了這部《楞嚴經》。 該經雖有真偽之爭,但內容十分宏富,故自問世後,就廣泛流行。內容以理、行、果為框架,謂一切眾生都有「菩提妙明元心」,但因不明自心清淨,故流轉生死,如能修禪證道,即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一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各宗各派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本書編排清晰,共分十卷,並套色印刷,包括原典、譯文、注釋,以深入淺出的文字解析經文。讀者可透過此書輕鬆運用《楞嚴經》的心法,或當作讀經的誦念本,會更深刻了解其涵義。 本書特色 1.用最清楚的文句來解析《楞嚴經》,易讀好懂。 2.特邀佛學大家為本書譯注,可完整了解阿難與佛間的對話。 3.全書印刷精美,重新詮釋《楞嚴經》的美好。

79 特價3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楞嚴經

賴永海  著
聯經  出版
2022/02/10 出版

《楞嚴經》是一部對佛教之禪、淨、律、密、教, 都有著廣泛而深刻影響的大乘經典。 能引領人們從迷失中覺悟,從虛妄中發現真實! 《楞嚴經》內容博廣,思想體系嚴密,幾乎把大乘佛教所有重要理論都囊括其中。是一部對佛教之禪、淨、律、密、教,都有著深刻而遼遠影響的大乘經典。 《楞嚴經》的發起是由於阿難尊者的一段因緣。序分中說,在七月十五解夏自恣日這一天,按照印度的習俗,民眾普遍供養僧眾,阿難因故沒參加集體應供,單獨外出托鉢乞食,結果途中遭遇摩登伽女的大幻術,險些毀戒失身,佛派文殊菩薩持咒解救了阿難,文殊菩薩把阿難和摩登伽女帶到佛前,阿難懇請佛陀慈悲開示,佛於是宣說了這部《楞嚴經》。 該經雖有真偽之爭,但內容十分宏富,故自問世後,就廣泛流行。內容以理、行、果為框架,謂一切眾生都有「菩提妙明元心」,但因不明自心清淨,故流轉生死,如能修禪證道,即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一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各宗各派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本書編排清晰,共分十卷,並套色印刷,包括原典、譯文、注釋,以深入淺出的文字解析經文。讀者可透過此書輕鬆運用《楞嚴經》的心法,或當作讀經的誦念本,會更深刻了解其涵義。 本書特色 1.用最清楚的文句來解析《楞嚴經》,易讀好懂。 2.特邀佛學大家為本書譯注,可完整了解阿難與佛間的對話。 3.全書印刷精美,重新詮釋《楞嚴經》的美好。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哲蚌寺對話錄:達賴喇嘛與科學家談心智、正念覺察力和實在的本質

聯經  出版
2021/04/29 出版

大自然具有本質嗎?你必須有大腦才會有意識嗎? 我們可以透過冥想修習轉化心智和大腦嗎? 請深入理解人類心智與世界觀的智慧,揭開生命奧妙的宏大景象……   《哲蚌寺對話錄》是一場重要對話的靈性實錄,引人入勝且充滿啓示。 從實在的本質、意識的本質,到有關冥想的神經科學以及其他話題, 請傾聽達賴喇嘛、科學先進、修行人……一起展開的豐富談話!   這本智慧之書將把你帶到印度, 在西方科學和藏傳佛教正展開對話的殊勝場合, 給你一個第一排的座位,可別錯過了!   第26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一場探索人類宗教與科學迷思的世紀對話!   2013年,在南印度的藏傳佛教僧院爲期6天的歷史性會議上,達賴喇嘛召集重要的科學家、哲學家和佛學家,深入討論了實在、意識,和人類心智的本質。   這本擴展眼界的《哲蚌寺對話錄》即是那次會議的靈性實錄。知名的學者如理查.戴維森、土登晉巴、馬修.李卡德、塔尼亞.辛格和阿瑟.查恩茨討論了廣泛的話題:大自然具有本質嗎?你必須有大腦才會有意識嗎?我們可以透過冥想修習改變心智和大腦嗎?科學對佛教僧侶有什麽用?佛教僧侶又能為科學做什麽?   在物理學、意識、神經科學和冥想修習的具體應用等方面,本書探索了西方科學和藏傳佛教在感知、研究和瞭解世界的方法上令人興奮、甚至有時出人意料的共同之處。它也是歷史性的對話,是各學科領域的先鋒,是對未來的展望,探索了兩大傳統如何互相學習,更能讓我們對自己、世界有深度的認識。

79 特價3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舊社會,新信仰:中國與羅馬的宗教轉化(西元一至六世紀)

聯經  出版
2021/04/08 出版

羅馬人成為基督徒,但基督徒也成為羅馬人。   當新的宗教信仰、活動、機構與價值觀,傳播到有著深厚宗教傳統的舊社會時,無可避免會出現衝突、抵抗、交流和爭論等複雜的互動,讓雙方都產生深刻的改變。基督教和佛教進入歐洲和中國的過程,便是人類文明史上兩個最重要的案例。   歷來學者對兩者的研究可謂汗牛充棟,但很少著作能像《舊社會.新信仰〉一書,將兩者放在一起,做出既深入又全面的比較。本書作者群在這極端複雜的歷史中各自選擇主題,探詢新舊之間的交流、交融、衝突與轉化,到底有何異同?對了解這兩種宗教文化,又可能有什麼助益?   透過哲學、法律、建築、藝術與物質文化等不同面向的研究,他們指出,在中國和羅馬,新宗教都沒有簡單地掃除舊社會的信仰和習俗;而是在多個世紀的互動和對話中,舊社會改變了新宗教,而新宗教也改變了舊社會。  

79 特價4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天主任用的佛教徒

陳世賢  著
聯經  出版
2020/11/26 出版

宗教交談只說給準備好的、有信仰的人聽,無須爭辯,不必勉強。 宗教,是幫助人們認識世界的一扇窗, 不同的宗教以不同的方式打開心靈地圖,帶你去遊歷豐富的心靈世界。 而宗教交談,就是和不同信仰者分享彼此體會到的心靈世界, 因為交流,而擴大對世界的認識; 因為交流,或許就在某個瞬間,你將以嶄新的視野重獲新生。   ‧封面畫作〈比西里岸之夢 Pisilian 17-17〉(2017年,油彩/畫布 170 × 270 cm) 由著名藝術家江賢二授權。   陳世賢: 我是誰?我是一名佛教徒,在天主教醫院擔任執行長長達十年,白天讀〈天主經〉,晚上念〈大悲咒〉,二十年的宗教交談經驗,我與其他宗教信徒一起經驗了許多神秘奇蹟。   神秘呼喚我、引導我,逐漸發現自我,我慢慢地理解到我的「天命」──種種奇妙的安排,就是要我去做「宗教交談」。   因宗教所引起的流血衝突年年發生,是造成人心惶惶的不定時炸彈,但是許多人仍不知警醒。如果宗教沒有和平,世界不可能和平!   宗教交談重要嗎?可不可以拿香拜拜?可不可以拜祖先?拜過的供品能不能吃?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如何相處?能談些什麼?有沒有禁忌?如何避免衝突?不同信仰可不可以結婚?婚後如何生活?從生到死,與宗教相關的問題實在太多了。   馬天賜神父曾說:「宗教交談是什麼?是傳什麼好消息嗎?不是。是瞭解你周圍的每一個人在你生命中的意義,你對他們都有一個特別的責任,要幫助他們知道,他們可以得到的幸福有這麼大。由愛來推動,讓所有的人都能分享這個愛。」   宗教交談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幸好我們還有佛陀、有耶穌、有經典、有信仰,還有無數精彩的人物千百年以來示範了信仰的真意,帶給我們信心。   陳世賢嘗試從《法華經》的架構,以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去探究宗教交談在人間的種種可能,或許也可以替不同意識形態的衝突提供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可能。希望本書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禁得起考驗。更希望,大家都可以因為宗教交談,找到屬於自己的神恩,獲致更大的幸福。   《法華經》人稱經中之王,在佛法流布的紀錄上,《法華經》是佛陀生命晚期最後八年的說法內容。在歷史考證上,《法華經》出現在公元前後,是小乘佛教進入大乘佛教的重要關鍵,從強調個人修持、離苦得樂的「阿羅漢」層次,擴展到幫助世界解脫的「菩薩」境界,直到覺悟成「佛」。   全書二十八品,佛陀鼓勵不同層次的修行人,讚嘆不同世界的覺悟者,不斷破除許多既定概念:無論學識高低、性別差異、年齡資歷、善惡好壞、甚至時間與空間等限制,「超越」的發展出「與神對話」、「與神同在」的覺悟境界,最後匯流成法花盛開的美好天堂。   著名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即是其中一篇,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三種化身尋聲救苦,恰恰呼應了宗教交談的開始,是從「聆聽」開始,是友誼、是服務,正是菩薩的慈悲本懷。   換言之,對於佛教徒來說,宗教交談是大乘佛法的具體實踐。對於不同宗教信徒而言,宗教交談可以擴大自己信仰的深度與廣度。 好評推薦 是時候了,打開窗,讓聖神的風吹進來吧。──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台東均一國際教育實驗中學董事長)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天主任用的佛教徒

陳世賢  著
聯經  出版
2020/11/26 出版

宗教交談只說給準備好的、有信仰的人聽,無須爭辯,不必勉強。 宗教,是幫助人們認識世界的一扇窗, 不同的宗教以不同的方式打開心靈地圖,帶你去遊歷豐富的心靈世界。 而宗教交談,就是和不同信仰者分享彼此體會到的心靈世界, 因為交流,而擴大對世界的認識; 因為交流,或許就在某個瞬間,你將以嶄新的視野重獲新生。   ‧封面畫作〈比西里岸之夢 Pisilian 17-17〉(2017年,油彩/畫布 170 × 270 cm) 由著名藝術家江賢二授權。   陳世賢: 我是誰?我是一名佛教徒,在天主教醫院擔任執行長長達十年,白天讀〈天主經〉,晚上念〈大悲咒〉,二十年的宗教交談經驗,我與其他宗教信徒一起經驗了許多神秘奇蹟。   神秘呼喚我、引導我,逐漸發現自我,我慢慢地理解到我的「天命」──種種奇妙的安排,就是要我去做「宗教交談」。   因宗教所引起的流血衝突年年發生,是造成人心惶惶的不定時炸彈,但是許多人仍不知警醒。如果宗教沒有和平,世界不可能和平!   宗教交談重要嗎?可不可以拿香拜拜?可不可以拜祖先?拜過的供品能不能吃?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如何相處?能談些什麼?有沒有禁忌?如何避免衝突?不同信仰可不可以結婚?婚後如何生活?從生到死,與宗教相關的問題實在太多了。   馬天賜神父曾說:「宗教交談是什麼?是傳什麼好消息嗎?不是。是瞭解你周圍的每一個人在你生命中的意義,你對他們都有一個特別的責任,要幫助他們知道,他們可以得到的幸福有這麼大。由愛來推動,讓所有的人都能分享這個愛。」   宗教交談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幸好我們還有佛陀、有耶穌、有經典、有信仰,還有無數精彩的人物千百年以來示範了信仰的真意,帶給我們信心。   陳世賢嘗試從《法華經》的架構,以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去探究宗教交談在人間的種種可能,或許也可以替不同意識形態的衝突提供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可能。希望本書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禁得起考驗。更希望,大家都可以因為宗教交談,找到屬於自己的神恩,獲致更大的幸福。   《法華經》人稱經中之王,在佛法流布的紀錄上,《法華經》是佛陀生命晚期最後八年的說法內容。在歷史考證上,《法華經》出現在公元前後,是小乘佛教進入大乘佛教的重要關鍵,從強調個人修持、離苦得樂的「阿羅漢」層次,擴展到幫助世界解脫的「菩薩」境界,直到覺悟成「佛」。   全書二十八品,佛陀鼓勵不同層次的修行人,讚嘆不同世界的覺悟者,不斷破除許多既定概念:無論學識高低、性別差異、年齡資歷、善惡好壞、甚至時間與空間等限制,「超越」的發展出「與神對話」、「與神同在」的覺悟境界,最後匯流成法花盛開的美好天堂。   著名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即是其中一篇,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三種化身尋聲救苦,恰恰呼應了宗教交談的開始,是從「聆聽」開始,是友誼、是服務,正是菩薩的慈悲本懷。   換言之,對於佛教徒來說,宗教交談是大乘佛法的具體實踐。對於不同宗教信徒而言,宗教交談可以擴大自己信仰的深度與廣度。 好評推薦 是時候了,打開窗,讓聖神的風吹進來吧。──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台東均一國際教育實驗中學董事長)

特價31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

丁仁傑  著
聯經  出版
2020/10/08 出版

頭人與上師,是父權社會中的兩種權威型態。 父權社會創造出權威集中的地方頭人與家族領導者, 卻也產生排擠效應,萌生大眾巨大的心靈失落感。 靈性導師的出現,成功化解父權社會的內在緊張性。 神奇效果繼續擴大,終至開花結果, 創造出東方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另類權威與另類經濟奇蹟…… 《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探討漢人社會中民眾宗教權威形式背後的內涵,與動態性的變遷模式,試圖以更為整體性的方式,扣緊漢人社會與文化脈絡,來說明當代社會漢人民間信仰和新興宗教團體的相對社會位置與社會實踐潛能。 漢人父權社會體制與超自然象徵系統間有著動態性的調控關係,宗教活動創造出了具有正當化父權身分意義的象徵資源,和產生出能安定化父權體系的靈性資源。進入當代社會,兩種宗教資源成為具有累積性和可交換性的資本。象徵資本的累積,仍以地方社區為累積和擴散中心,但有了新的文化資產的形式,行動者也有了更大的主動性來動員資本。而在當代主流世俗性體制不帶宗教色彩之後,宏觀層次出現了「現代國家政治經濟體系──入世救贖靈性體系」的二元性結構體,宗教層面相應有著重視個人性救贖和與世俗層面相容的特徵。當代浮出的「宗教性」的焦點,逐漸成為一種跨越宗教界線,並對資本主義世俗體制有針對性卻也是適應性的精神屬性。傳統的靈性資源,鑲嵌到這個宏觀結構中,頻繁靈性資本的累積與交換已是其新的樣貌。《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正是以理論討論與個案研究,描繪出以上的歷史變遷與時代圖像。

79 特價6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

丁仁傑  著
聯經  出版
2020/10/08 出版

頭人與上師,是父權社會中的兩種權威型態。 父權社會創造出權威集中的地方頭人與家族領導者, 卻也產生排擠效應,萌生大眾巨大的心靈失落感。 靈性導師的出現,成功化解父權社會的內在緊張性。 神奇效果繼續擴大,終至開花結果, 創造出東方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另類權威與另類經濟奇蹟…… 《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探討漢人社會中民眾宗教權威形式背後的內涵,與動態性的變遷模式,試圖以更為整體性的方式,扣緊漢人社會與文化脈絡,來說明當代社會漢人民間信仰和新興宗教團體的相對社會位置與社會實踐潛能。 漢人父權社會體制與超自然象徵系統間有著動態性的調控關係,宗教活動創造出了具有正當化父權身分意義的象徵資源,和產生出能安定化父權體系的靈性資源。進入當代社會,兩種宗教資源成為具有累積性和可交換性的資本。象徵資本的累積,仍以地方社區為累積和擴散中心,但有了新的文化資產的形式,行動者也有了更大的主動性來動員資本。而在當代主流世俗性體制不帶宗教色彩之後,宏觀層次出現了「現代國家政治經濟體系──入世救贖靈性體系」的二元性結構體,宗教層面相應有著重視個人性救贖和與世俗層面相容的特徵。當代浮出的「宗教性」的焦點,逐漸成為一種跨越宗教界線,並對資本主義世俗體制有針對性卻也是適應性的精神屬性。傳統的靈性資源,鑲嵌到這個宏觀結構中,頻繁靈性資本的累積與交換已是其新的樣貌。《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正是以理論討論與個案研究,描繪出以上的歷史變遷與時代圖像。

特價507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寶島搜神(隨書附贈全彩門神秦叔寶、尉遲恭書衣海報)

角斯  著
聯經  出版
2020/01/22 出版

12個月的神明聖誕千秋、108則神明傳說故事、45尊臺灣人熟悉的神明、17尊動物神獸與器物崇拜 神明的紙上行旅+傳說與民俗趣聞,用圖像入門臺灣神明世界。 黃震南(藏書家、金鼎獎得主):神來之筆,勾勒出傳統神祇的新潮流!   何敬堯 (小說家,《妖怪臺灣》作者) :靈仙降夢,十二月神尊顯聖,動物神與器物神也來鬥鬧熱。神怪畫家角斯的《寶島搜神》,讓鄉土眾神立足新時代,古錐面目與讀者搏感情!神話是每個族群最重要的精神象徵,也是在地故事的傳承,每一個時代也會為各自的文化創造新時代的傳說。因此,角斯作為台灣本土妖怪繪畫先驅之一,不只描妖塗鬼,也為島嶼神祇刻畫嶄新形象,便深具文化再造的重要意義。並且,此畫冊除了有造型逗趣、千變萬化的神靈形象,每幅畫作一旁的民俗解釋,更帶領讀者深入探索神明身世、鄉土變遷的脈絡,十分富有教育意涵。 全民瘋神明,在角斯《寶島搜神(隨書附贈全彩門神秦叔寶、尉遲恭書衣海報)》書衣,第一次與神明平易相遇,一次看懂臺灣45尊神明故事。本書繪製出臺灣人最愛拜的神、最神奇的神、最平易近人的神、最神的神、造型最特殊的神……眾神的傳奇,有傳說、民俗典故、俚語,精彩易讀! 本書特色 搜出好神,平安過日 短注文—神明的故事 俗諺語—神明俗話 關鍵字—趣味知識 每一尊神明,以圖像展現形象和特色。 神明的由來與典故,打開神祕的文化。 敬神愛天,一看就懂、遇神興旺。 逢神必拜,認識神明的故事! 一張圖、是一份敬畏之心,以圖像入門臺灣神明的作品! 插畫家角斯精繪臺灣神明,從地方傳說著手:如媽祖接炸彈、貓妖附乩建廟、牧童成仙、把碳洗白的小鬼、阻止原民出草的三太子、點龍眼醫虎喉……等故事。幫助你認識臺灣神明的身世、最傳奇的故事,要接地氣,這些故事不可不讀! 為了讓畫面更有故事性,角斯將神明傳奇的身世搓揉於畫面之中,讓觀者可以在畫面中找尋故事裡的蛛絲馬跡。創作則是取精用宏、化繁為簡,刻畫出樸實親民的神明,軟化了廟宇神像莊嚴肅穆之感,讀神明故事真的可以很Easy!這本書從蒐題到創作,一氣呵成,非常值得珍藏!

79 特價4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寶島搜神

角斯  著
聯經  出版
2020/01/22 出版

12個月的神明聖誕千秋、108則神明傳說故事、45尊臺灣人熟悉的神明、17尊動物神獸與器物崇拜 神明的紙上行旅+傳說與民俗趣聞,用圖像入門臺灣神明世界。 黃震南(藏書家、金鼎獎得主):神來之筆,勾勒出傳統神祇的新潮流!   何敬堯 (小說家,《妖怪臺灣》作者) :靈仙降夢,十二月神尊顯聖,動物神與器物神也來鬥鬧熱。神怪畫家角斯的《寶島搜神》,讓鄉土眾神立足新時代,古錐面目與讀者搏感情!神話是每個族群最重要的精神象徵,也是在地故事的傳承,每一個時代也會為各自的文化創造新時代的傳說。因此,角斯作為台灣本土妖怪繪畫先驅之一,不只描妖塗鬼,也為島嶼神祇刻畫嶄新形象,便深具文化再造的重要意義。並且,此畫冊除了有造型逗趣、千變萬化的神靈形象,每幅畫作一旁的民俗解釋,更帶領讀者深入探索神明身世、鄉土變遷的脈絡,十分富有教育意涵。 全民瘋神明,在角斯《寶島搜神(隨書附贈全彩門神秦叔寶、尉遲恭書衣海報)》書衣,第一次與神明平易相遇,一次看懂臺灣45尊神明故事。本書繪製出臺灣人最愛拜的神、最神奇的神、最平易近人的神、最神的神、造型最特殊的神……眾神的傳奇,有傳說、民俗典故、俚語,精彩易讀! 本書特色 搜出好神,平安過日 短注文—神明的故事 俗諺語—神明俗話 關鍵字—趣味知識 每一尊神明,以圖像展現形象和特色。 神明的由來與典故,打開神祕的文化。 敬神愛天,一看就懂、遇神興旺。 逢神必拜,認識神明的故事! 一張圖、是一份敬畏之心,以圖像入門臺灣神明的作品! 插畫家角斯精繪臺灣神明,從地方傳說著手:如媽祖接炸彈、貓妖附乩建廟、牧童成仙、把碳洗白的小鬼、阻止原民出草的三太子、點龍眼醫虎喉……等故事。幫助你認識臺灣神明的身世、最傳奇的故事,要接地氣,這些故事不可不讀! 為了讓畫面更有故事性,角斯將神明傳奇的身世搓揉於畫面之中,讓觀者可以在畫面中找尋故事裡的蛛絲馬跡。創作則是取精用宏、化繁為簡,刻畫出樸實親民的神明,軟化了廟宇神像莊嚴肅穆之感,讀神明故事真的可以很Easy!這本書從蒐題到創作,一氣呵成,非常值得珍藏!

特價39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剛經‧心經(精裝版附手抄)

賴永海  著
聯經  出版
2020/01/02 出版

白話佛經系列──《金剛經‧心經》,新版(精裝),附手抄   抄經的意義與功德 抄經,可以將心沉澱、身心安定、淨化心靈,同時也是一種修行。抄經與人結緣,不但是弘傳佛法,如果將抄經的功德回向給眾生,亦是最好的布施。 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字字珠璣的文字般若,是增長智慧、淨化心靈的重要泉源。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彌勒菩薩《辨中邊論》說:「於經典有十種行法:一、書寫,二、供養,三、施他,四、諦聽,五、披讀,六、受持,七、開演,八、諷誦,九、思惟,十、修習。」這十法行,能累積無量福德資糧。 其中第一項,正是「書寫經典」。 無著菩薩也說抄經有五種功德: 一、可以親近如來,二、可以攝取福德,三、亦是讚法亦是修行,四、可以受天人等的供養,五、可以滅罪。 所以,抄經是受持經典很好的方法之一。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心經》 讀懂佛教最偉大的經典。 《金剛經》是一切佛法核心,與《心經》並列最著名的佛學經典。 《金剛經》是佛教史上最偉大的一部經典,囊括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是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經典。《金剛經》雖然只有五千多字,但所涵蓋的道理,小至個人心性,大至宇宙真理,以空慧、慈悲為主要內容,探討一切法無我的道理。《金剛經》全書要義是以金剛般無堅不摧、無障不破的般若智慧對治一切虛忘執著,來達到對實相的理解,而得到解脫、到達彼岸。 相傳惠能法師就是聽到《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句經文而開悟。這也表示他的宿世善根深厚。 而《心經》是全世界流傳最廣的佛學經典。 人的一切煩惱皆由心而生,《心經》正是調整身心的寶典! 《心經》是一切佛法的心要,是一部簡明的佛法概論。全文共兩百六十個字。持誦可以自利利他,冥陽兩利。 《心經》告訴我們智慧的重要性和它產生的方法、道理;涵蓋了各種次第的修行要訣,是一部非常實用的經典,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應用,所談的也只是生命的存在。它說明了生從何來?人為什麼受苦?又如何可以不受苦?從受苦至不受苦的過程如何? 據說玄奘法師去印度求法,每每碰到困難,都是持誦《心經》才得以度過難關。 《金剛經》和《心經》是般若經的濃縮本,都是從「去我執滅我相」來說空。兩部經均為禪宗的重要經典。由於精短,很適合忙碌的現代人讀誦。 本書《金剛經‧心經》開本大方,編排清晰疏朗,共分題旨解說、原典、譯文、注釋,以深入淺出的文字重新詮釋和解析佛經旨意。讀者可透過此書輕鬆運用《金剛經》和《心經》的心法,當作讀經的誦念本,同時清楚了解《金剛經‧心經》的文句涵義。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宗教心理學之人文詮釋

蔡怡佳  著
聯經  出版
2019/10/25 出版

與宗教經驗有關的心理動力是複雜的,可能作為面對焦慮的因應機制,可能與中介現實的象徵創造有關,也可能來自於尋求意義或是自我超越的動力。   《宗教心理學之人文詮釋》以幾位重要心理學者的著作與理論為基礎,討論人文詮釋取向之宗教心理學的開展,尤其是針對宗教經驗的探討。宗教經驗作為人文經驗的一部分,雖然不是所有人的普遍經驗,但卻指出人性經驗之可能性。與宗教經驗有關的心理動力是複雜的,可能作為面對焦慮的因應機制,可能與中介現實的象徵創造有關,也可能來自於尋求意義或是自我超越的動力。宗教經驗除了作為人文經驗之可能性,也是探索人類經驗各種光譜的重要通道。本書所討論的種種理論對宗教心理學的後續發展有重要的影響,除此之外,本書也討論了這些理論所延伸的幾個核心議題,包括「宗教經驗是幻覺嗎?」、「宗教與無意識」,「宗教經驗與轉化的關係」,「跨文化議題」,以及「科學理解與宗教理解的對話」。希望藉著對這些理論與議題的討論,能夠為宗教研究的理論取徑以及心理學的跨領域探究提出進一步思考的基礎。

特價377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3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